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文我们说到公孙大娘的父亲在她8岁那年,因路遇不平,拔刀相助,失手打死了人,杀人偿命,很陕就被官府拿住,处以了斩刑。一个杂技班班主看公孙大娘小小年纪就成了孤儿,又会些功夫,不忍见她流落街头,便把她收留了下来。
从此,这个杂技班就成了公孙大娘的家。一晃十年,公孙大娘在班主的精心调教下,成了班里的台柱子,尤其是她跳的《剑器舞》,凡看过的人,没不说好的。
这天,他们正在长安撂地时,高力士正巧从他们拉的场子前经过。高力士在看了公孙大娘跳的《剑器舞》后,也是连声地叫好,并动了要把她献给皇上的念头。
高力土将班主叫到近前,向他亮明了身份,说宫里明天有个十分重要的演出活动,我看你家的这个跳《剑器舞》的丫头功夫了得。明日,你带她到宫里来,为皇上舞一回。若是能讨得皇上的欢心,自然少不了你的好处。说着便从怀中取出一块腰牌,递给班主,说:“这个腰牌,是进宫的凭证,你可要仔细收好了。你们到了宫门以后,就跟守门的卫士说是我叫你们来的,自会有人将你们领到你们该去的地方。好好演,别给我丢脸。”
班主能说什么,只得答应下来。
第二天一大早,班主便带着公孙大娘来到了皇宫。原来,那天中午,唐明皇要在大明宫中的含元殿宴请多个少数民族部族的大汗、酋长和各国的遣唐使,如此盛大的宴会,又怎少得了音乐、歌舞助兴。
唐明皇是个很懂音乐、歌舞的皇帝。他不仅精通乐理,还会演奏很多种乐器。为培养更多的音乐、歌舞人才,他不仅将从各地精挑细选来的三百名很有音乐天赋的年轻人安置在长安光化门北的梨园中,让他们每日研习音乐,更一有空就来教他们演奏乐器。又亲自挑选了几百名宫女,在宫中的宣春北院设立了教坊,让她们专事歌舞表演。这些人都被称作是“梨园弟子”。
宴会开始后,唐明皇与宰相李林甫等几位大唐的高官,以及各少数民族部族的大汗、酋长和各国的遣唐使,都坐在含元殿中,一边饮酒一边观看梨园弟子们的演出,宾主都很高兴。这时,高力士凑到唐明皇的跟前说道:“皇上,奴才昨日出宫办事,看到一民间女子在舞《剑器》,奴才还从未见过能将《剑器》舞得如此出神入化的女子。于是,奴才斗胆,今天把她也请到了宫里,不知吾皇可有兴趣一观?”
“哦?这《剑器》原是流行于军中的—种舞蹈,动作要求刚猛、雄健,讲究的是快如闪电疾如风,而朕教坊中的那些舞伎,个个都是千娇百媚,确实不适合跳这种舞蹈。听你这么一说,朕倒是很想看看。”
“皇上,您就瞧好吧!”高力士随即站直身子,朗声宣道:“宣,公孙氏,登台献艺!”他话音—落,就见一位身形矫健的年轻姑娘,背上背着两把长剑,步态从容地来到殿前一个临时搭起的高台前,纵身一跃,便上了高台。只见她,一身锦绣戎装,头上挽着一个高髻,两耳上都挂着金灿灿的耳坠,面如桃花,目如秋水,眉宇间自带有—股逼人的英气。
公孙大娘跳上高台后,先向殿里的人深施了一礼,然后,便示意乐手们可以开始了。乐声起,只见她双肩一抖,两把宝剑 然出鞘,飞起足有一丈多高。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她一个漂亮的空翻,落地時,已将双剑稳稳地接在手里。随后,她就和着音乐的节拍,舞了起来,但见满台,团团雪浪,道道银光,忽上忽下,忽前忽后,忽左忽右,真好比是凤飞在天,变化莫测,渐渐地就只见剑而不见人了……唐明皇等人都看得是目瞪口呆,全都屏住了呼吸。突然,就见白光一闪,台上的舞者竟然没了踪影,乐声也戛然而止。“咦,人呢?”就在众人都没反应过来时,又见一道白光从天而降,射向高台,大家再定睛一看,公孙大娘已静立于舞台的中央,嘴角上挂着一丝浅笑,真好比是仙子下凡。
“好啊!好啊!叫好声、掌声如疾风暴雨般的响起,各位大汗、酋长、遣唐使部说大唐真是人才济济,也只有像大唐这样的上国,才能拥有这样杰出的舞者。唐玄宗大喜,当场就赏了公孙大娘黄金五十两、珍珠—斛。高力士也很得意,心想我这是给皇上又拍了一记好马屁。公孙大娘从台上下来后,卸完妆,换好衣服,班主也领过了赏,就准备回去了。不料,两人刚走到宫门口,就被高力士截住了去路。“怎么,就这么走了?也不说来跟洒家打个招呼。”高力士慢条斯理地说道。
“啊!是我考虑的不够周全,多谢高公公!”班主还以为他是过来要好处的,于是,赶紧从怀里取出一锭金子递给高力士,“这点钱,就给公公卖些茶喝吧。”
“呸,你旧西家当成什么人了?你走可以,但是她却得留下!”高力士说。
“啥?”班主蒙了。
“啥啥啥?圣上有旨:留公孙氏于宫中,任宜春园教坊舞蹈教习。”
“可是,您要把她留下,那我的班子……”
“什么我要把她留下,是皇上要把她留下,难道你想抗命!再者说,皇上给你的赏赐,足够你再去买几个舞娘的了。赶紧滚吧,再不走,小心我就把你送到大牢里去!”
班主纵有干般不舍,也不敢不从,只好与公孙大娘洒泪作别,独自去了。就这样,公孙大娘被留在了宜舂教坊,有演出,就出来跳个大轴;没演出,就教教那些宫女跳舞,并成了大唐的一张名片,经常有从高丽、日本、安南、印度、波斯等国来的舞者来向她请教。唐玄宗也—直很喜欢她,赏赐不断。
又一晃十年过去了,公孙大娘陕三十岁了,就有点眺不动了。好在这时她已积蓄颇丰,足够她后半辈生花的了。多次乞归,终获恩准。
传说公孙大娘出宫后,就想先四处转转,寻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买上十几亩地,盖上几间房屋,隐居林下,过好后半生。不意,当她走到九江时,竟又遇到了自己以前待过的那个杂技班。故人重逢,说起这些年间事,都很感慨。老班主已于两年前去世,杂技班现由她的一个师兄管着,生意十分惨谈,眼看就维持不下去了。大家都希望她能回到班中,带领大家。公孙大娘也就答应了,并拿出积蓄为班里添置了很多道具、行头,又招了十几名学员。杂技班因有了公孙大娘这块金字招牌,生意很快就好了起来。
后来,安史之乱爆发,杂技班还是散了,公孙大娘也从此不知去向。三十多年以后,老杜在四川见到的那个名叫李十二的姑娘,就是公孙大娘当初招进班中的一个学员。 (完)
从此,这个杂技班就成了公孙大娘的家。一晃十年,公孙大娘在班主的精心调教下,成了班里的台柱子,尤其是她跳的《剑器舞》,凡看过的人,没不说好的。
这天,他们正在长安撂地时,高力士正巧从他们拉的场子前经过。高力士在看了公孙大娘跳的《剑器舞》后,也是连声地叫好,并动了要把她献给皇上的念头。
高力土将班主叫到近前,向他亮明了身份,说宫里明天有个十分重要的演出活动,我看你家的这个跳《剑器舞》的丫头功夫了得。明日,你带她到宫里来,为皇上舞一回。若是能讨得皇上的欢心,自然少不了你的好处。说着便从怀中取出一块腰牌,递给班主,说:“这个腰牌,是进宫的凭证,你可要仔细收好了。你们到了宫门以后,就跟守门的卫士说是我叫你们来的,自会有人将你们领到你们该去的地方。好好演,别给我丢脸。”
班主能说什么,只得答应下来。
第二天一大早,班主便带着公孙大娘来到了皇宫。原来,那天中午,唐明皇要在大明宫中的含元殿宴请多个少数民族部族的大汗、酋长和各国的遣唐使,如此盛大的宴会,又怎少得了音乐、歌舞助兴。
唐明皇是个很懂音乐、歌舞的皇帝。他不仅精通乐理,还会演奏很多种乐器。为培养更多的音乐、歌舞人才,他不仅将从各地精挑细选来的三百名很有音乐天赋的年轻人安置在长安光化门北的梨园中,让他们每日研习音乐,更一有空就来教他们演奏乐器。又亲自挑选了几百名宫女,在宫中的宣春北院设立了教坊,让她们专事歌舞表演。这些人都被称作是“梨园弟子”。
宴会开始后,唐明皇与宰相李林甫等几位大唐的高官,以及各少数民族部族的大汗、酋长和各国的遣唐使,都坐在含元殿中,一边饮酒一边观看梨园弟子们的演出,宾主都很高兴。这时,高力士凑到唐明皇的跟前说道:“皇上,奴才昨日出宫办事,看到一民间女子在舞《剑器》,奴才还从未见过能将《剑器》舞得如此出神入化的女子。于是,奴才斗胆,今天把她也请到了宫里,不知吾皇可有兴趣一观?”
“哦?这《剑器》原是流行于军中的—种舞蹈,动作要求刚猛、雄健,讲究的是快如闪电疾如风,而朕教坊中的那些舞伎,个个都是千娇百媚,确实不适合跳这种舞蹈。听你这么一说,朕倒是很想看看。”
“皇上,您就瞧好吧!”高力士随即站直身子,朗声宣道:“宣,公孙氏,登台献艺!”他话音—落,就见一位身形矫健的年轻姑娘,背上背着两把长剑,步态从容地来到殿前一个临时搭起的高台前,纵身一跃,便上了高台。只见她,一身锦绣戎装,头上挽着一个高髻,两耳上都挂着金灿灿的耳坠,面如桃花,目如秋水,眉宇间自带有—股逼人的英气。
公孙大娘跳上高台后,先向殿里的人深施了一礼,然后,便示意乐手们可以开始了。乐声起,只见她双肩一抖,两把宝剑 然出鞘,飞起足有一丈多高。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她一个漂亮的空翻,落地時,已将双剑稳稳地接在手里。随后,她就和着音乐的节拍,舞了起来,但见满台,团团雪浪,道道银光,忽上忽下,忽前忽后,忽左忽右,真好比是凤飞在天,变化莫测,渐渐地就只见剑而不见人了……唐明皇等人都看得是目瞪口呆,全都屏住了呼吸。突然,就见白光一闪,台上的舞者竟然没了踪影,乐声也戛然而止。“咦,人呢?”就在众人都没反应过来时,又见一道白光从天而降,射向高台,大家再定睛一看,公孙大娘已静立于舞台的中央,嘴角上挂着一丝浅笑,真好比是仙子下凡。
“好啊!好啊!叫好声、掌声如疾风暴雨般的响起,各位大汗、酋长、遣唐使部说大唐真是人才济济,也只有像大唐这样的上国,才能拥有这样杰出的舞者。唐玄宗大喜,当场就赏了公孙大娘黄金五十两、珍珠—斛。高力士也很得意,心想我这是给皇上又拍了一记好马屁。公孙大娘从台上下来后,卸完妆,换好衣服,班主也领过了赏,就准备回去了。不料,两人刚走到宫门口,就被高力士截住了去路。“怎么,就这么走了?也不说来跟洒家打个招呼。”高力士慢条斯理地说道。
“啊!是我考虑的不够周全,多谢高公公!”班主还以为他是过来要好处的,于是,赶紧从怀里取出一锭金子递给高力士,“这点钱,就给公公卖些茶喝吧。”
“呸,你旧西家当成什么人了?你走可以,但是她却得留下!”高力士说。
“啥?”班主蒙了。
“啥啥啥?圣上有旨:留公孙氏于宫中,任宜春园教坊舞蹈教习。”
“可是,您要把她留下,那我的班子……”
“什么我要把她留下,是皇上要把她留下,难道你想抗命!再者说,皇上给你的赏赐,足够你再去买几个舞娘的了。赶紧滚吧,再不走,小心我就把你送到大牢里去!”
班主纵有干般不舍,也不敢不从,只好与公孙大娘洒泪作别,独自去了。就这样,公孙大娘被留在了宜舂教坊,有演出,就出来跳个大轴;没演出,就教教那些宫女跳舞,并成了大唐的一张名片,经常有从高丽、日本、安南、印度、波斯等国来的舞者来向她请教。唐玄宗也—直很喜欢她,赏赐不断。
又一晃十年过去了,公孙大娘陕三十岁了,就有点眺不动了。好在这时她已积蓄颇丰,足够她后半辈生花的了。多次乞归,终获恩准。
传说公孙大娘出宫后,就想先四处转转,寻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买上十几亩地,盖上几间房屋,隐居林下,过好后半生。不意,当她走到九江时,竟又遇到了自己以前待过的那个杂技班。故人重逢,说起这些年间事,都很感慨。老班主已于两年前去世,杂技班现由她的一个师兄管着,生意十分惨谈,眼看就维持不下去了。大家都希望她能回到班中,带领大家。公孙大娘也就答应了,并拿出积蓄为班里添置了很多道具、行头,又招了十几名学员。杂技班因有了公孙大娘这块金字招牌,生意很快就好了起来。
后来,安史之乱爆发,杂技班还是散了,公孙大娘也从此不知去向。三十多年以后,老杜在四川见到的那个名叫李十二的姑娘,就是公孙大娘当初招进班中的一个学员。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