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来源 :陕西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e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经济法是经管类专业必设的科目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为其未来发展和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传统经济法教学无法摆脱教学定式的限定,在教学规划、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上均存在严重滞后性,与当前的能力本位教学目标差距甚远。针对此,本文引入了“五位一体”互动教学模式,以明确的教学目标、多变的教学内容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为根本引领,来推进经济法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发展。
  【关键词】经济法教学五位一体情感案例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D922.29-4;G642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经济法本是法学专业下设的二级学科,主要探讨经济立法及发展演变规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法律观念、法律意识和解决经济类法律实务的能力。随着经济发展和法治建设的逐步推进,经济法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延伸和拓展,其在现代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成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性科目。但是,一直以来,现代经济法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及方法均是针对专业法律人才设定的,忽略了经管类专业学生的认知规律、理论基础、培养目标及专业特点等,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较差,严重制约了教学效果,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教学发展的新要求。针对此,经济法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迫在眉睫,而“五位一体”互动教学模式,以研讨为形式,以互动为目标,强调情景式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教学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的理论与实践应用能力,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策略,为经济法教学的全面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本文将以“五位一体”互动教学模式全面解析为切入点,深入剖析现代经济法教学面临的困境,从而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为经济法教学的更好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五位一体”互动教学模式的内容解析
  1.目标定位
  经济管理类专业设定经济法是以“实践应用”为目标导向,旨在通过经济立法、法理基础和实务内容的讲解,帮助学生深化认识经济法理知识,培养其法律素养和解决经济类法律纠纷的实践技能。为此,目标设定中应该以理论性、应用性、专业性及时代性为着力点,突出该专业与法学专业教学的差异性,而且在每一节课堂教学中,应轻重分明,明确知识和能力两个主题目标,争取在有限的课时内向学生传递最为关键的教学内容,以帮助学生快速提升法律认知和学习能力。
  2.情景案例导入
  经济法教学的关键在于应用与实践,而“情景案例导入”就是将课堂所学法律知识应用到法律实务之中。教师根据精选的案例,设定法律情境,将晦涩难懂的法律知识导入直观的案例之中,以更为生动、有趣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并在互动与问答中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形成法律思维、探知法律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践行经济法教学的本质。
  3.法律精讲
  法律理论知识是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基础和前提,而经济法理论知识深奥且涉及面广,增加了教学内容量,但是理论教学的重要性仍然比较突出,理论要学精才能奢谈运用,只有深化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才能够提升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为此,教学中要抓大放小,针对重要的法律概念、基础理论、关键法条内容等均要予以重点讲解,以启发引导、归纳解析的方式来逐步渗透,为学生打下良好的法学理论基础,为专业学习提供有效支撑。
  4.立法精神研讨
  “五位一体”教学模式不只是强调学生对于法理概念和法条内容的单向传输和单纯记忆,是一种问题创设的形式,以教师引导、师生共同导论、互动分析的方式,深入探析立法精神和宗旨。教师是教学方向的把控者和引导者,教学模式由被动接受转向自由研讨,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转向了自主内化,使学生在深刻理解法学知识内容的基础上,融会贯通,联系实际,真正内化于心。
  5.理论迁移
  经济法教学是一种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教学过程,旨在让学生通过对法理概念、立法精神及法条内容的学习,形成法律思维和意识,并将其应用到法律实务之中。在实践教学中,不仅要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更要以经典案例、日常法律问题为引导,帮助学生认知和应用法律知识,解决实践问题。
  经济法教学面临的现实问题
  1.缺乏明确的教学规划
  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经济法教学是以“实践应用”为目标导向,其与法学专业的教学存在根本性差异。但在教学规划之中,该专业的经济法教学并未明确这一目标,沿袭法学专业教学方法,强调法学理论的知识性和系统性,严重忽略了经管类专业开设经济法教学的作用和意义,使其背离目标定位。尤其是在教学内容选择和设定上,经济法涉及內容多样且繁杂,不仅涉及宏观调控法规,也涉及市场运行及管理法律,内容系统性较强、晦涩难懂。教学中若沿用法学专业教学模式,一一涉猎,对法律概念、基本原理、法条内容进行深入讲解,不仅占用了大量课时,也增加了学生理解的难度,会挫败学生学习积极性和热情。
  2.教学模式滞后性较为凸显
  经济法教学应在经济管理类专业中不断延伸和发展,其目标在于培养具有经济管理能力、沟通交流技能、法律实务解决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关注的是学生法律思维和能力的塑造和培养。但因为该专业学生的法学基础薄弱,对于法律概念、基本原理及专业术语的理解和认知需要一定时间。为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实践教学中将理论知识的讲授和传播作为了关键点,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透彻讲解,占用了过多课时,压缩了实践教学的时间,使得实践教学仅停留在案例讲解、庭审观摩等形式上,未与理论教学形成良好的互动和补充。而教学中,学生仍是被动接受的客体,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少,师生地位不平等。在单向灌输教学模式下,很容易打压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学生消极应对、被动学习成为常态,知识自主构建意识和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偏离了经管类专业培养学生法律知识和应用能力的本质。
  经济法教学推行“五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具体策略   1.融合专业特点,突出教学重点
  以往经济法教学之所以效果不佳,根源在于违背了专业特点,未抓住教学重点,沿用的是传统法学专业“大而全”的理论教学模式。为此,在改革与创新中应该充分融合本专业特点,要与宏观经济管理、企业管理法规、市场运行、税法等专业类的法律知识相关联,在遵循系统性的基础上,抓住课程重点,将与经济管理实践联系最为紧密、经濟纠纷中最常见的法律知识和实践案例作为重点。以理论联系实际、法条精讲及案例导入等多种教学方法和形式,来阐释和讲解经济法的关键内容,抓住精髓,形成体系,真正培养学生法律意识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发挥设定经济法的根本功效,促使经济管理类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2.合理规划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时效性
  经济法教学内容丰富、多样,系统性较强,要根据专业特点、学生认知规律及应用能力培养等内容,合理规划和设定教学目标,厘清教学重点和关键,合理取舍,对于重要的法理概念、法条内容、案例及立法精神应该予以精析、精讲,而对于与专业关联性不强的法规制度则适当剔除,并适当融入最新的前沿理论。同时,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尤其是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晦涩难懂的法律概念和原理以更为生动形象的图片和视频形式展现出来,并创设模拟法庭、小组辩论、案例讨论等多种教学形式,延伸、拓展课堂教学内容,以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形式推进经济法教学的新发展,从而更好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理解和消化法律知识。
  结语
  经济法是现代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主要教学内容,应该以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规划为引导,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来引导学生进行法学知识学习和应用,从而更好地对接社会需求。但是,就目前教学现状来看,模糊的教学定位、单调的教学方法和无趣的教学内容,严重影响了教学时效性,背离教学的初衷,而“五位一体”教学模式融合了问题讨论、互动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等多种教学方法,是更契合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理论基础和认知规律的教学模式,也是未来经济法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1]吴智勇、赵越:《“五位一体”项目化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时代教育》2016年第16期,第84-86页。
  [2]王沙力、王军:《应用型本科经济法课程五位一体互动教学模式应用研究》,《当代经济》2015年第18期,第99-101页。
  [3]姜庆丹:《“五位一体”互动教学模式的推进——以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为例》,《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第25卷第3期,第74-76页。
  [4]姜庆丹:《略论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五位一体”互动教学》,《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9期,第252-253页。
  [5]姜庆丹:《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五位一体互动教学模式的实践》,《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14卷第3期,第98-100页。
  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陕西西安
其他文献
【摘要】琵琶教学为集审美和艺术创作于一体的艺术形态,是现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发展的关键所在。但随着市场需求和教育定位的新发展,其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及方法均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传统琵琶教学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要求,如何突破思维定式,以“反弹琵琶”的逆向思维来谋求琵琶教学的新方法,是推进琵琶教学新发展的第一要务。  【关键词】琵琶教学教学定位创新发展等级考试  中图分类号:J6
期刊
【摘要】建设有特色、高品质、应用型本科大学,双师型人才队伍是关键。本文根据学校现阶段双师型教师队伍数据,分析双师型教师队伍问题所在,提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思考,即明确选拔认定标准,规范认定;注重人才培养过程,注重过程考核;构建提升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系统工程,培养具有“双师型能力”的教师;通过教师队伍的引进和培养系列计划,提升教师队伍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双师型人才
期刊
【摘要】为了进一步探索高职骨干院校实训基地内涵建设,文章以地下工程监控量测课程实训为依托,研究实施实训考核方式改革、提高实训基地使用率的相关措施,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明确指出高职骨干院校后期建设的重点不是基础设施建设,而是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及如何提高实训服务质量和生源质量。  【关键词】内涵建设实训基地方式改革教师素质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改基金项目(2015JG-34)。  近年来,
期刊
【摘要】包装设计是目前各大艺术院校视觉传达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课程,但是由于资源有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常遇到瓶颈,对其理解不深,学习过程中状态模糊。文章依据PBL“问题导向”教学方法引导设计思维的方式,辅以具体实践案例进行剖析,从教学的不同阶段逐一进行分析,以探求科学有效的、具有创新意识的专业学习方法。  【关键词】包装设计PBL设计方法  包装设计的内涵特征及教学困惑  1.内涵特征  包装有广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实地访问相关专家和教师、数理分析等方法,研究目前学校体育教学的现状,从2013级参加体质测试的大学生中,随机抽选2000名学生,以他们相关项目的测试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发现在大学生四次体质测试中,普遍第三次测试成绩最好,第四次测试成绩最差,并且成绩差异明显,各项测试成绩均呈现先提高后下降的趋势。其中,耐力素质和力量素质两项测试成绩最不理想。为此,本文提出相关建议:学校可
期刊
【摘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效果明显,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促进了学习兴趣,很多专业已经尝试并取得较好的成绩。针对目前大学生的“双创”浪潮,学校应积极响应社会的号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适应现在的社会形势。教师是培养学生的主体,影响着培养对象的思维方式。土木工程材料试验与检测课程教学应结合行业技能大赛,在赛前培训和参赛过程中,培养学生和教师的创新意识,加强
期刊
【摘要】古丝路的古代科技文化交流是以商旅活动为平台进行的,尽管后来由于战乱而商旅难继,但文化交流则连绵不绝,形成了人类永久延续的文化遗产。文化的交流与融通势必反作用于一定区域的社会与经济,从而对丝路沿线国家、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当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经济合作,以及加强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接受中医药高等教育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粟特人贡献一带一
期刊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是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核心任务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本文立足于宝鸡市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结合宝鸡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实践,从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吻合度方面,提出了创新高职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服务区域经济的路径。  【关键词】产业结构专业建設吻合度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吻合度包括不同层面,其中最重要的是高职专业结构设置要与社会就业结构相协调,即高职
期刊
【摘 要】学科建设是民办本科高校具有战略性的基础建设,本文通过对陕西省8所民办本科高校学科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学科建设要顺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合理规划,建设学科梯队等措施。只有把学科建设好,才能推动民办高校教学、科研事业的不断发展,推动学校教育质量和人才质量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学科建设 民办高校 内涵式发展  “一流人才从一流学科走出,一流成果从一流学科产生,拥有足够数量的一流学科,才能托
期刊
【摘要】协同创新既是市场发展对人才的外在要求,也是推进高等教育的内在现实需要,全面推进协同创新已经变成了高校提高办学水平、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方法。西安培华学院把信息科学与技术当作突破口,经过全面的协同创新改革,逐渐和国家有关部门、公司、科研单位进行深度合作,并形成了带有学院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该现状,并指出了其中的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