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术欣赏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审美能力、理解力、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修养,陶冶学生的情操。小学美术教育,应当顺应儿童愛美的天性,采取多种形式,实施美术欣赏教学。
【关键词】美术欣赏 欣赏习惯 审美标准
一、儿童的美术欣赏心理及欣赏习惯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是一种把造型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的感觉与感情为主导因素的心理活动形式。它与教师的引导和儿童对事物的认识、理解紧密相关,我们不妨从儿童的生理、心理及智力发展方向来分析儿童的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
1.强烈的色彩刺激能激起儿童的欣赏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蓝蓝的天,红红的花,绿荫荫的树木,这些鲜明艳丽的形象常常使他们欣喜和愉悦。如我们把黑白图片和彩色图片同时放在他们的面前,儿童将对彩色图片反映强烈一些。
2.儿童在欣赏过程中,往往注意某个细节的观察而忽视整体或注意整体而忽视其它。例如,一年级儿童在观看绘画作品《艰苦岁月》时,他们全被老红军的笛子吸引住了,以至于忘记正在聆听的小红军。
3.儿童在欣赏过程中,通常是凭第一印象的感觉来欣赏作品,无意识属性强,受情绪牵制的随意性大。他们对作品的感受总是激动片刻,粗略领会便心满意足,未能仔细琢磨,对作品的感受能力难于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增长。
4.儿童在欣赏过程中,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见闻认识及由画面产生的联想对作品进行评判。对那些反映他们熟悉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儿童画或同学、朋友的优美作品,他们大都能够接受,并常常用来作自己的范本。但是,往往也难以接收自己生活以外的事物,很难客观去评价对方的美。
5.为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感受,视觉记忆常常需要伴之以听觉记忆,尤其是欣赏古今中外名作,没有教师生动有趣的语言帮助,儿童对艺术作品的感受也不会很深。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成功的教学课都运用了音乐伴奏的教学手段,目的就是渲染气氛,强化记忆。
二、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理解审美差别。艺术总是来源于生活的,每件艺术作品都有它存在的必要性。同时,每件艺术作品又有其地域性、民族性和独特性,从形式到内容又有其个性魅力。例如,《非洲雕刻》一课:学生看到这些艺术品时立即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为什么非洲人喜欢选用黑乎乎的木材雕刻?”“为什么好多人像都是裸体的?”“每个人身上都有许多装饰品……”我并没有直接针对这些问题解答讲解,而是播放课件,让领学生看看非洲的景色,让他们知道非洲人是怎样生活的。一两分钟的短片让学生“踏上”了非洲大陆,“走进”了非洲热带丛林。学生用看到的信息对他们自己的疑问进行了猜测性地解答:非洲热带雨林茂盛,有着丰富的木材资源,因此非洲人喜欢选用黑乎乎的木材雕刻;气候炎热,自然就穿得少;他们装饰品都是动物的牙齿、骨头,象征着他们有多少猎物,是不是个好猎手……我在总结时对他们的答案和方法进行了肯定,而他们也在直观欣赏和讨论中融入了非洲的世界,从而对一个全然陌生的艺术形式产生了一定的审美认同。发现原来世界很大,我们的审美标准并不是唯一标准,应该尊重理解其他民族的审美趣味。
2.角色融入,同化审美标准。虽然世界是一个“地球村”,艺术繁荣交流早已打破了地域的局限,但我们还应充分认识到由于种族、地域、宗教、意识形态的差异导致的文化与艺术的多元化,而这些并非是小学生所能理解的。因此,在教学中我常让学生进行角色的转换,“想一想如果你在那个年代,那个地方你会怎样看待这样的作品呢?”如《非洲雕刻》中,我出示了两张女性图片,一张是黄种人,一张是黑种人,当然两张的服装打扮也是不一样的。我问学生:“如果你是非洲人,你更容易接受哪个?为什么?”学生们热烈地讨论上了,讨论效果非常好。在教学中,时常让学生进行角色转换思考,可以让他们学会用多角度的眼光去认识、审视艺术作品,以宽容、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3.多种感官体验,感受艺术魅力。在美术作品的欣赏中视觉器官发挥着重要的审美功能,但仅仅从视觉感知经验出发是远远不够的,恰当的辅以其他感官,如听觉、触觉,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等,能有效地调动学生感知美的兴趣,加深对审美对象的感知体验,增强学生视觉审美感受能力。如教低年级的小朋友认识线条,我让学生先摸摸生活中真实的线:毛线、铁丝、麻绳……然后,听听音乐、找找曲调的线条……最后,再看看柳枝、小雨、彩虹等自然中的线条……这样就强化了学生对线的视觉感知。
笔者认为,小学美术欣赏课想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不是教师在讲台上口干舌燥的讲艺术作品的背景、作者生平,或者用幻灯机不停地播放艺术作品就能解决的。应该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让学生能对这些艺术作品产生审美认同,愿意去欣赏、会欣赏,那才是欣赏的真正意义,才是审美素养提高的真正开始。
(作者单位:山东济宁市任城区长沟镇中心小学)
【关键词】美术欣赏 欣赏习惯 审美标准
一、儿童的美术欣赏心理及欣赏习惯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是一种把造型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的感觉与感情为主导因素的心理活动形式。它与教师的引导和儿童对事物的认识、理解紧密相关,我们不妨从儿童的生理、心理及智力发展方向来分析儿童的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
1.强烈的色彩刺激能激起儿童的欣赏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蓝蓝的天,红红的花,绿荫荫的树木,这些鲜明艳丽的形象常常使他们欣喜和愉悦。如我们把黑白图片和彩色图片同时放在他们的面前,儿童将对彩色图片反映强烈一些。
2.儿童在欣赏过程中,往往注意某个细节的观察而忽视整体或注意整体而忽视其它。例如,一年级儿童在观看绘画作品《艰苦岁月》时,他们全被老红军的笛子吸引住了,以至于忘记正在聆听的小红军。
3.儿童在欣赏过程中,通常是凭第一印象的感觉来欣赏作品,无意识属性强,受情绪牵制的随意性大。他们对作品的感受总是激动片刻,粗略领会便心满意足,未能仔细琢磨,对作品的感受能力难于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增长。
4.儿童在欣赏过程中,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见闻认识及由画面产生的联想对作品进行评判。对那些反映他们熟悉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儿童画或同学、朋友的优美作品,他们大都能够接受,并常常用来作自己的范本。但是,往往也难以接收自己生活以外的事物,很难客观去评价对方的美。
5.为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感受,视觉记忆常常需要伴之以听觉记忆,尤其是欣赏古今中外名作,没有教师生动有趣的语言帮助,儿童对艺术作品的感受也不会很深。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成功的教学课都运用了音乐伴奏的教学手段,目的就是渲染气氛,强化记忆。
二、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理解审美差别。艺术总是来源于生活的,每件艺术作品都有它存在的必要性。同时,每件艺术作品又有其地域性、民族性和独特性,从形式到内容又有其个性魅力。例如,《非洲雕刻》一课:学生看到这些艺术品时立即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为什么非洲人喜欢选用黑乎乎的木材雕刻?”“为什么好多人像都是裸体的?”“每个人身上都有许多装饰品……”我并没有直接针对这些问题解答讲解,而是播放课件,让领学生看看非洲的景色,让他们知道非洲人是怎样生活的。一两分钟的短片让学生“踏上”了非洲大陆,“走进”了非洲热带丛林。学生用看到的信息对他们自己的疑问进行了猜测性地解答:非洲热带雨林茂盛,有着丰富的木材资源,因此非洲人喜欢选用黑乎乎的木材雕刻;气候炎热,自然就穿得少;他们装饰品都是动物的牙齿、骨头,象征着他们有多少猎物,是不是个好猎手……我在总结时对他们的答案和方法进行了肯定,而他们也在直观欣赏和讨论中融入了非洲的世界,从而对一个全然陌生的艺术形式产生了一定的审美认同。发现原来世界很大,我们的审美标准并不是唯一标准,应该尊重理解其他民族的审美趣味。
2.角色融入,同化审美标准。虽然世界是一个“地球村”,艺术繁荣交流早已打破了地域的局限,但我们还应充分认识到由于种族、地域、宗教、意识形态的差异导致的文化与艺术的多元化,而这些并非是小学生所能理解的。因此,在教学中我常让学生进行角色的转换,“想一想如果你在那个年代,那个地方你会怎样看待这样的作品呢?”如《非洲雕刻》中,我出示了两张女性图片,一张是黄种人,一张是黑种人,当然两张的服装打扮也是不一样的。我问学生:“如果你是非洲人,你更容易接受哪个?为什么?”学生们热烈地讨论上了,讨论效果非常好。在教学中,时常让学生进行角色转换思考,可以让他们学会用多角度的眼光去认识、审视艺术作品,以宽容、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3.多种感官体验,感受艺术魅力。在美术作品的欣赏中视觉器官发挥着重要的审美功能,但仅仅从视觉感知经验出发是远远不够的,恰当的辅以其他感官,如听觉、触觉,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等,能有效地调动学生感知美的兴趣,加深对审美对象的感知体验,增强学生视觉审美感受能力。如教低年级的小朋友认识线条,我让学生先摸摸生活中真实的线:毛线、铁丝、麻绳……然后,听听音乐、找找曲调的线条……最后,再看看柳枝、小雨、彩虹等自然中的线条……这样就强化了学生对线的视觉感知。
笔者认为,小学美术欣赏课想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不是教师在讲台上口干舌燥的讲艺术作品的背景、作者生平,或者用幻灯机不停地播放艺术作品就能解决的。应该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让学生能对这些艺术作品产生审美认同,愿意去欣赏、会欣赏,那才是欣赏的真正意义,才是审美素养提高的真正开始。
(作者单位:山东济宁市任城区长沟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