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是我的患难之交

来源 :星星·散文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wei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和诗歌是患难之交,喜欢上诗歌是极其偶然的事。2011年五一,我从报社辞职,开始全职考研。经历了第二次考研失败的打击以后,我的世界开始坍塌了。那是一段灰色的日子,我对世界充满了绝望。我住在天津的同学宿舍里,没有工作,情绪很差,每日独来独往,骑着自行车在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自习。有天中午去天津图书馆借书忘了锁车,出门就发现车被偷了。我现在还记得那个炎热的中午,我四处找车未果,回到宿舍后身体冰凉。
  我的室友龙旭辉在南开大学读法国文学,他觉得市面上找不到一本很好的外国诗歌选,于是自己编了一本诗集,名叫《风写在沙上》。后来我才知道这本诗歌集的名字取自于赫尔曼·黑塞的诗《写在沙上》。他自费印了几十本,分发给喜欢文学的人。一天下午,我复习完电影史的时候休息,随意翻起了这本诗集,翻着翻着就翻到了里尔克的《严重时刻》:“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哭,无缘无故在世上哭,哭我。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走,无缘无故在世上走,走向我。”
  后来才知道,和我的痛苦产生共鸣的知音,是大诗人里尔克。那个时候诗歌给我绝望的世界找到了一个心灵的休息地,我对于诗歌的认识就是“救赎”。我麻木的心态开始慢慢平和、复苏,带着两次失败的经历,我在2013年开始了第三次考研。一行诗里,雪下得再大也影响不了现实世界,可是读到它的人会和这场雪产生共鸣。我很庆幸自己就是那个读到那句诗的人。
  2013年3月11日,我来到北京参加北京师范大学考研复试。这是我第一次来北京,经过两年的考研,我已经弹尽粮绝了。我在小西天找了一间地下室住,和老板把旅馆的价格从100元讲到了90元一天。那天,我在地下室里看完了电影《万箭穿心》,再也忍耐不住了,就写了一首诗《上帝的礼物》,结尾是这样的:“礼物掉出来,摔得粉碎,摔成影子的形状,但我依稀能辨认出它们模糊的名字——人生。”
  2017年,我博士二年级的时候参加了《星星》诗刊举办的大学生诗歌夏令营,认识了很多优秀的诗人。毕业后,我在北京电影学院当了大学老师,讲授电影课。受惠于诗,我尝试研究诗电影。我是一个安静的人,诗歌是我最可靠的朋友。下班后,我开始回归写作。一些句子像金鱼一样在我心里开始游来游去,带着色彩、重量、呼吸、疲惫,殷切地撞击着暮色。这些句子像隐身人一样,想要找一件文字的外衣,我就是给文字做衣裳的人。夜阑之时,我就乘着词语之筏,来到写作这座孤岛上,拜谒我喜欢的作家。我的诗歌写作从痛苦开始,后来依靠阅读赖以滋养。阅读帮助我开辟了一条写作路径,但最初开始写作的那种炽烈的痛苦依然难忘,再回头讀那些痛苦转化来的诗句依然刻骨铭心,因为诗歌是我的患难之交。
其他文献
周世通是四川南充市营山县人,营山是革命老区。从熟悉到相知,原来他当兵是从小的心愿。因为他的父亲是抗美援朝的老战士。作为抗美援朝的一员,一位老战士,与穿过军装的世通格外亲切。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周世通在西藏当兵的时候,曾两次被借调到《西藏文学》《西藏日报》从事文学和新闻工作;曾两次徒步翻越终年积雪的多雄拉雪山到全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墨脱县采访。有半年时间,周世通常常骑着一辆除铃铛不响外,车子全身都响,似
期刊
可渡:酸菜豆面汤  取桃花溪水三斤,慢火煮沸。以尺余长的豆面一把入锅,让它们行走江湖,练习荡漾的技艺。  从可渡村赶来的五钱三年陈酸菜,掐算时间,刚好五分钟的车程:入汤,色起,有沧浪之水浑浊的干绿。入喉,若明月生于茂盛,星子生于稀疏,如山川之细流,一下子回归江河。  这古朴的醇,如桃花溪水跌落翠屏崖畔,百米落差的撞击,可媲美拔刀相向,心间的回旋,如晚风隐匿苇丛的幽深,让你懂得,可用路程衡量的人生,
期刊
那枝桃花  篱外的那枝桃花,是我久违却又不肯凋逝的忧思。  黎明与黄昏的大幕起起落落。  辰光走过去。  岁月走过去。  歌泪走过去。  荣荣辱辱走过去。  桃花和乡愁和爱意也走过去了吗?  风渐暖又渐寒。  雪与梅的消息还在一百年以远。  湘,你说,有那枝桃花就已经足够了,不是还有苦难和爱意留在我们身边吗?旧事若蝶  欲飞的旧事若蝶。  它的羽翼在时光的打磨中日渐薄了。  曾经飞越一些雾障。  
期刊
写一把斧头  斧头痛啊!  咬牙切齿的斧头,被兄弟锤打成形,遍布内伤。  砍过三根柴火后,斧头总算松了一口氣。  ——它置自己在墙角憩息,却又被石头砺了一遍。内心的热血一晃一晃的,在明月下,呈一种瘆人的白。  能映出人面的斧头,惹火烧身的斧头,其实是被木头的火炭烙的——那桃花一样艳丽的火焰哟,绕过一只手,又一只手,那是山野的树木,撒在风中的余香不绝。  雪夜,千年的树木,合抱的树木,一排一排,一片
期刊
不经意间写到的雪,下在我的故乡,一个叫石板店的小镇。木椽青瓦上,雪白如当年我离开的日子。那时候,屋檐上布局的蜘蛛,每天都算着时辰生活。喜鹊的童年多半与抑郁有关,而芳草是用来打发肚腹的粮草。  那时候,我们有比较简单的童年,以及生活。一个铁环就能滚出欢乐的笑声,一个木牛的旋转,鞭梢就能抽出一串梦想,就能让寒冷走散成云朵。一把豌豆花塞进肚腹,就能唤醒一个春天。  此刻,我在4000公里外写下的故乡,不
期刊
寒冷的生长  有一些故事的核,寄居在冬季,藏在荒芜的表皮下。偶然被路过的时间亲吻成杂草、花朵或果实。  有些盛放,成为风雨飘摇的人生里的一团火,点燃长巷深处的老旧灯光。  有些化成了暖冬里可有可无的一场雪。当灯火熄灭,蒸发成一万米高空的一声叹息。  其余不愿被人们再次提及的,深埋地壳之下,终于在另一场大雪到来之时,再度安眠于冰凉雪被下的温热大地。  我相信万物皆会逢其冬,正如我相信人之一生自有其意
期刊
“中兴纸厂”就好比我们前线作战的一个兵工厂。  ——周恩来  华蓥山下大垭口山腰丁家坪,杂草和灌木牵扯着一个血与火的传奇。  依稀可见的泡料池、碾料槽、煮料灶、残垣和断壁映射着那个特殊年代革命纸的故事。  一弯新月如水银泻地一般照耀着山腰里平坦的丁家坪,制浆、抄纸、涂布、裁切、卷筒、包装,最后郑重蓋上“重庆立信图书用品社”的红色大印,从陆路转水路运到重庆,运到《新华日报》《群众》周刊的印刷车间。 
期刊
平原。滩涂。水杉树生长在平原与大海结合部,不是一棵两棵,而是一片。早春的阳光下,十二个鸟窝停在那棵早已落光叶子的水杉树的枝头格外扎眼。水杉树的树枝挺拔,干净,小小的鸟窝逐步被放大。  和鸟窝同时被放大的,还有我的白芦镇。在现实生活中,白芦镇并不存在。它或许只是滩涂上的一棵草、一朵花、一堆土,是一座芦苇搭成的房子。但它似乎一直站立在那里,让我为它写了整整二十多年的诗。  通向滩涂的路上我看见一棵有十
期刊
一滴蓝  一滴蓝从天空滴下来,滴答一声,呈现诱惑。之后,滴入生活的纸上和子夜的梦中,从此以浅蓝与深蓝的方式经常浸入我的心绪与怀想。微风从树丛拂来,一滴蓝在院子的石梯与旷野的田埂之间散开,使我的步履愈加蹒跚,心事愈加凝重,而先前的憧憬和辽阔也愈加弥漫。一阵风  一阵风不打招呼,说来就来,天一暗就呼啦啦地首先吹飞对面邻居晾衣杆上的衣衫,还用力掀翻了我窗台的花盆。瞬间,满街树叶纷飞,包括纸屑和尘埃,还有
期刊
破鲁堡隘口问雪  许多苍茫,随着羊群进了羊圈。寒冬在枯木稀松的栅栏里寻觅温暖,一场雪赶在北风之前,立在破鲁堡隘口之上。  这雪的棉被,盖了一层又一层,整个夜晚都在用心搭建一座雪白的王宫。一定要留出险峻,留出曾经的尊严,让黄土的墩口开口呵气,呵出高高在上的气魄。  最后一场雪下在一个同名的村庄里,下在宁静寺。堡子的南墙被农家院分割,每一截都戴了一顶帽子,囤积的玉米金黄。不远处的淤泥河,把锋芒藏进白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