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社会治理与高校学科组织创新研究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z364088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结合当下我国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新要求及改革新方向,基于高校为社会治理输送人才的角度,就基层社会治理与高校学科组织的相互作用,结合宁波的需求对宁波高校学科组织现状及问题进行简单梳理。借鉴国内外一流大学学科建设经验,探讨宁波市高校学科组织创新的路径,从政府、社会、高校三个层面提出了基于基层社会治理的宁波市高校学科组织创新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基层社会治理;学科建设;创新研究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我国未来一段时期的社会治理工作改革方向。在新的改革理念下,高校需严格秉承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要求,进行合理布局,使学科组织更好地发挥作用。高校要吸收基层社会治理积累的工作经验对学科组织进行优化完善,从而为社会提供具有更为实用知识的人才。当前宁波高校学科组织建设在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基层社会治理的主体功能无法凸显、协同能力弱、治理机制不灵活等问题使高校当中的众多资源都难充分融入到治理体制当中。本文对国内外一流大学学科建设情况及学科组织的发展经验予以归纳,从而发现:国外大学侧重于科研学科的建设工作,国内大学学科建设是先明确发展目标,再以既定的思想原则为指导。这些都为高校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学科组织创新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一、基层社会治理与高校学科组织的相互作用
  (一)社会治理的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治理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的基本原则,成为不断加快社会主义建设不竭的动力;第二,坚持以民生为本的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原则,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同时,对社会各领域,包括教育、医疗以及公共服务等实施创新改革措施,满足人民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需求;第三,我国已经将社会治理的重心,转移到城乡基层社区,在为城乡基层社会构建保障体系的同时,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有效解决城乡社会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二)高校学科组织的构成
  对高校学科组织的构成进行分析,可围绕以下方面进行:首先是学科组织的构成要素(包括学者、学术信息以及学术物质资料,其中学者承担重要的组织和发展职责,若学者的学术水平较高,证明高校的学科水平较高。学术信息蕴含两种含义,一是突显学科能力,二是可代表高校学术研究成果的领先能力。学术物质资料是学科组织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校开展相应的学术研究,需要充足的学术物质资料承载物质基础,保证学术研究正常的进行);其次是学科组织结構(按照同一学科蕴含的不同方向的发展潜力,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计划,使学科组织结构呈现多维度的结构能力);最后是学科组织功能(承载高校培养人才、推广科学研究以为社会提供服务)。
  (三)基层社会治理与高校学科组织的相互作用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明确提出我国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今后的改革方向。同时,该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给予地方高校办学的自主权。高校应遵循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原则,通过科学的布局和建设,使高校学科组织充分发挥以下作用:首先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指导作用,要求高校学科组织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应以为社会和人民创造经济价值、提供社会服务为发展目标[1]。还应充分发挥教育管理作用,要求参与到学科组织建设和发展中的学者以及管理人员,应服从党组织的安排,并投入更多的力量建设党领导下的学科组织结构;其次,基层社会治理应成为学科发展重要的保护体系,不仅要为学科组织相关研究工作提供智力支持、政策空间,还应成为高校学科组织与国际合作交流的纽带,为高校学科组织结构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最后,通过学科组织建设的资源,力求不断优化和完善高校学科组织内部管理结构及学科组织结构,吸收基层社会治理积累的工作经验,积累学科组织建设经验,为社会提供具有更为实用知识的人才来服务基层社会治理工作。
  二、基于基层社会治理的宁波市高校学科组织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宁波高校学科组织现状
  宁波高校学科组织无论是规模还是层次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97年,宁波仅有3所高校,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7.9%;1999年,宁波提出科教兴市“一号工程”,通过5年的建设,到2002年,普通高校达到12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0.5%上升到27.5%;[2] 2003-2011年宁波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32%逐年递增到到55%1,远远高于同期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对比情况如图1所示。在这一阶段,基于种种学科建设举措的推进,宁波高校学科组织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基本形成体系。
  宁波高校数量从2002年增至12所后,数量变动不大,现阶段为14所(本科院校7所,高职高专院校为7所)[3]。但宁波普通高校在校人数,从2002年的62044人到2018年的149804人,增长了2.4倍多。通过高校数量和人数变化可知,宁波正在为学科组织结构建设和发展储备丰富的人才,并在有限的资源内,不断的对高校学科组织注入创新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同时遵循市场化运作方式,使宁波高校学科组织呈现创新发展状态。
  然而,因为传统教育体制和本市高校大学逻辑体系的影响,本市在高校学科建设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学科组织结构不完善、创新性不足、学科发展失调等问题。
  (二)基层社会治理对宁波市高校学科组织的影响
  基层社会治理对高校学科组织产生的影响:第一可有效转变高校学科建设意识观念,以构建社会内生机制作为学科组织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第二强化组织建设,将基层社会治理与高校学科组织相互融合,建立扎实的合作基础;第三便于高校学科组织与基层社会治理建立核心发展的关系,同时将竞争机制引入到学科组织中,以便为高校学科组织营造良好的建设环境;第四基层社会治理与高校学科组织相互联系,可通过构建积累机制,促进二者长久稳定的合作,借助激励机制,促进基层社会治理,调动高校学科组织建设的积极性,使高校学科组织突显出基层社会治理特征[4]。   (三)基于基层社会治理的宁波市高校学科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高校学科组织在建设过程中,基于基层社会治理的发展理念,需要通过合作的方式,建立多元化平台,采用灵活模式促进高校学科组织的发展,但仍需要解决存在的问题:一,未能充分展现基层社会治理的主体功能,弱化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宁波高校学科建设存在学科结构趋同的问题,自改革开放后,尽管各高校纷纷基于市场经济发展趋势来优化自身的办学理念,进行结构优化升级,但整体上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社会需求的反应仍比较滞后,过于追求学科门类齐全,而忽视了特色化学科结构的建立;二,学科发展失调,地方高校是区域科技创新体制的前沿阵地,为区域创新提供重要支持,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宁波很多高校都是基于市场需求来专门培养应用型人才,学科设置也明显倾向于应用学科,导致基础学科受到忽视,从而产生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发展失调的问题,严重抑制了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三,学科特色不鲜明,当前宁波高校学科带头人匮乏、科研团队创新水平不足,学科建设多追求量的提升,而没有重视引入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这也使得高校学科建设工作效果平平,没有明显优势,也无法体现学科特色。
  三、国内外一流大学学科建设经验借鉴
  (一)国外一流大学学科建设经验
  国外一流大学学科建设注重从不同角度及层次进行建设,包括学科设置、结构、发展战略、组织机制、学科队伍以及环境等。在学科设置方面,国外高校致力于在原有的学科基础上,不断扩展学科的发展方向。在学科结构方面,将不同的学科相互融合,构建融合的学科体系,为学生创造可选择的机会,让学生在不同学科学习过程中,完善知识体系的同时,还能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全面发展。在学科发展战略方面,国外高校以突出学科重点为战略目标,以伯克利加州大学为例,高校原有的学科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但是未能突显任意一个学科的特色,未能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所以该高校集中教育资源,将生物原子工程作为重点学科进行建设,同时围绕生物学融入不同学科,使该校生物原子领域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学科队伍建设方面,以加州理工学院为例,该校将学科队伍建设作为学科建设重点工作进行,采用多元化的激励制度,为专业学者提供优厚的物质条件,有助于高校快速建立高水平的学科队伍。在学科环境方面,国外高校努力为学者营造学术自由的环境,让学者在自由的环境中,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学术研究中。
  (二)国内一流大学学科建设经验
  我国一流大学学科建设过程中,将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重点及提升高校学术水平的核心。我国一流大学首先明确指导思想,确立建设目标: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融入到指导思想中,充分利用服务区域的优势资源,把握产业优势、地域优势,并考虑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实际需求,根据现实情况来把握宏观层面,保证学科建设工作整体大方向的正确性。充分重视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优化学科布局和师资队伍,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积极吸引高效灵活的学术人才[5]。我国一流大学进入到学科建设阶段,以突破重点学科、凝练学科方向为发展动力,努力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为学者提供先进的科研基地,让学者在基地内努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及科研水平。此外,我国一流高校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完善的运行机制,不断调整和优化学科布局,以学科带头人和创新团队的模式,提升高校的学科水平,同时加大财力,为学者提供优质的薪酬服务。
  (三)经验借鉴与启示
  国外高校以科研学科建设为主,将优质资源投入到学科建设中,力求在优势学科上引领世界学科发展。故国外高校在学科设置上,都以突出重点强化特色为学科设置目标,要求每个学科通过相互交叉融合的方式,使学科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而在发展战略上,国外高校强调重点发展,避免出现机械模仿的情况,鼓励学者不断的创新改革。我国高校的学科设置,应保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保证学科布局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在发展战略方面,应集中力量优化学科布局的同时,加快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营造良好的学科环境,促进我国高校学科快速建设和发展。
  四、基于基层社会治理的宁波高校学科组织创新的路径
  基于基层社会治理的宁波高校学科组织建设要从以下考虑:第一,应围绕本地地理环境、人文特色、历史文化以及产业发展等综合考虑;第二,应集中优势资源建立特色学科组织,吸引更多的学者参与到学术研究中。通过完成重大科研项目,创造更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形成特色区域科研环境,建立科研团队带头人的学科组织模式,有效提升高校学科水平的同时,突显學科优化布局的作用和功能,使高校根据学科发展状态,不断调整学科组织结构,实现学科组织快速建设发展的布局目标。第三,应建立人才引进机制,重视顶尖人才的引进,通过顶尖人才的带领,组织高水平的学术研究团队,既能通过团队的方式培养更多的学科人才,还能强化高校的学科组织能力。第四,应在集中优势资源建立特色学科组织的同时,采用跨学科交流和建设的方式,使不同学科展现出创新发展特征,有利于学科组织的建设。第五,应坚持强化规划科学指导理念,保证学科建设有序的进行,通过交叉学科的方式,使高校产生特色学科,加大对特色优势学科的投入,使特色学科成为高校学科建设的引领者,成为高校学科组织新的发展途径。希望通过以上举措,培养出符合基层社会治理和经济发展需求的建设人才。
  五、基于基层社会治理的宁波市高校学科组织创新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层面
  宁波市出台《关于实施协同创新战略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水平的若干意见》,以此作为高校学科组织建设的基础,通过引入创新模式,建设新的发展机制,积极调动各方力量参与到机制中,以此提升高校的学科组织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协同能力。且在高校学科组织发展背景下,成为优化高校学科组织结构,营造良好学科组织氛围的载体[6]。   (二)高校层面
  高校应为学科组织建设提供多种服务(学术组织、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让高校师生共同参与到学科组织建设中,展现高校学术自由、选择自由的同时,保证高校学科组织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三)社会层面
  高校将学科组织与社会产业建立连接关系,社会应激发各方主体的潜力,将高校学科组织建设与基层社会治理相互融合,提升二者协同治理和建设的能力,同时建设协同治理平台,将基层社会治理融入到高校学科组织中,通过建立创新体制机制,使基层社会治理与学科组织在创新机制背景下,将学科、产业以及专业建立三维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宁波各行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基金项目:宁波市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基于基层社会治理的地方高校学科组织创新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D19JCSH-1
  参考文献
  [1]张青.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社会治理,2017,23(6);49-49.
  [2]王晓勇.高职教育的生命力在于特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29(10):47-48.
  [3] 2019年全国高等学校名单[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9-06-15)[2020-02-02] http://www.moe.gov.cn/jyb_xxgk/s5743/s5744/201906/t20190617_386200.html
  [4]朱全宝.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径[J].学会,2016,11(9):26-27.
  [5]宋煜.党的领导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时代定位与创新路径[J].社会治理,2016,32(34):85-92.
  [6]吕宣玲.社会治理创新对社会教育发展的影响研究[J].成才之路,2017,15(31):20-21.
  注释
  [1]宁波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数据来自宁波市统计局相关年度的统计年鉴http://tjj.ningbo.gov.cn/col/col18616/index.html?uid=53805&pageNum=1
  [2]全國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数据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相关年度的教育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moe.gov.cn/jyb_sjzl/sjzl_fztjgb/
  作者简介:
  王恩燕(1982.12—),女,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现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
  (作者单位:宁波工程学院 科技处)
其他文献
摘 要:政工队伍是开展医院党建工作的主体,直接关系到医院党建工作成效。基于此,文章从医院政工队伍现状入手,阐述其在医院党建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指出队伍建设的不足,并结合工作实例,给出完善政工队伍建设措施,强化医院党建工作。  关键词:政工队伍;医院;党建工作  前言  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对医院党建工作提出更高要求,而且新形势背景下医务工作者的思想更为多元,传统的医院党建工作理念与工作方式不符合工作
期刊
摘 要:陆军航空兵作为中国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主战兵种,既扮演着陆军建设转型的先导角色,也关系着陆军转型建设的质量和效益。围绕陆军航空兵的基本构成要素,如何实现陆军航空兵现代化转型的问题具体可以从机-人-后勤三方面来考虑。首先直升机作为陆军航空兵的主要工具,提高直升机的技术化、信息化、数字化水平是其建设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其次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军事人才是陆军航空兵建设和发展的根本所在,具体可以从培
期刊
摘 要:2019年9月3日,习近平主席出席第六届中非企业家大会开幕式,并发表了一篇题为《共同迈向富裕之路》的演讲,其中涉及到中非双方共建“一带一路”促进公共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容。“共同富裕”理念的提出,是我党对中国人民的美好期许,也是中华民族携手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复兴的优质举措。在追求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我们始终以共同发展为原则,打破各行业各行业的垄断格局,创设更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从而为中国
期刊
摘 要: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企业得到较快发展,在此过程中企业政工干部执行力在企业中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能够有效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此外,在新的市场经济模式中,企业传统政工工作很难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需求,这就需要提升企业政工干部自身的执行力,并且在此基础上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干部的综合素养,这在较大程度上能够有效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新时期;
期刊
摘 要:大学生是充满活力的青年精英,是民族振兴的希望,其正确而坚定的政治认同迫切而重要。新时代西部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新挑战,亟需精准而跨越的新进路创新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培育工作,以维护边疆地区稳定与发展。本文结合高校调研的实际,探索新时代西部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的新意义、新挑战及新进路。  关键词:政治认同;大学生;边疆民族地区  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大学生政治认同建设,明确指出
期刊
摘 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乡村文化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乡村文化振兴可以通过多种路径来实现,以民俗文化体验型乡村——陕西省礼泉县烟霞镇袁家村为例来探索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结合农村社会工作的视角来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袁家村模式”;民俗文化体验村;三产融合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大力重视脱贫攻坚中的返贫问题为主要内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阻碍扶贫的主要因素为主要依据,从重视发展产业、村集体经济;推动贫困地区发展的保障机制;调动贫困主体积极性,提升自我脱贫的能力这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其目的在于帮助贫困地区脱贫,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脱贫攻坚;保障机制;经济发展  引言  貧困问题是全世界各个国家和政府都高度关注的,新时期需结合实际情况确立综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变化,刺杀训练又一次被列入到武警训练中,该项训练也有了新的价值。关于刺杀训练,主要是在原有的战斗技能基础上,对武警的战斗精神进行更进一步升华,是锻炼武警人员胆识以及技能的关键训练措施。基于此,本文对刺杀训练的价值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关键词:刺杀训练;训练价值;武警  关于刺杀训练,在2009年前曾被停训过多年,终于在2009年重新被纳入到训练项目中,并且武警相关院校也增添了刺
期刊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各级国有企业对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更加深刻,抓党建强党建的良好氛围日渐浓厚。但当前国企党建融入生产经营的方式方法还不够多,“两张皮”现象还不同程度的存在。如何推动国企党建和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破解“两张皮”现象,一直是国企党建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国企党建;中心工作;两张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坚持党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保险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人们对保险业的需求越来越大,保险代理人在该背景下获得高速的规模人员扩张。但同时,保险业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资及互联网企业进驻保险市场,保险代理人传统的营销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因此,对于保险代理人新时代下营销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势在必行。在此背景下,本文阐述了提高保险代理人核心竞争力的具体研究框架。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