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uxcic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我国教育部门明确指出要加强语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重要地位,并且应及时将其比重逐步加大。当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积极实施朗读教学即可促使学生向更加全面、综合的方向上发展。为使得学生综合素养得以提升,教师必须重视指导学生朗读的相关工作,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朗读能力以及专业素养。本文现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的相关内容实施研究,分别提出了以下几点措施:首先,加强字词等基本功的训练力度;其次,重视学生的朗读情感训练,借此将朗读价值提升;最后,及时将多种高效的教学方式得以使用。
  【关键词】语文教学;朗读能力;实践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245-01
  引言
  朗读是集声音、语调、感情于一体的一个语文教学环节,朗读教学的重点则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表明,朗读的意义和作用并不单一,它不再只是“朗读”那么简单,而是要做到读之有物,读之有效。
  课堂是学生汲取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场合,而小学生的朗读能力也多是在课堂上得以培养和提升的。但是,根据调查显示,小学生的朗读现状却不容乐观,存在朗读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导致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普遍偏低。对此,教师应当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高度重视起来,并不断地优化朗读教学。目前,我国正积极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理念,旨在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新时代复合型人才。也就是说,语文教师在进行日常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将知识理论灌输给学生,同时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相关素养,即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均需得到及时的培养。现就提升学生朗读能力的相关内容进行全面的探究,旨在为日后的教学工作者提供有效的帮助。实际上,能够提升学生朗读能力的有效措施非常多,现将其中具有典型性的有关措施进行重点概括,分别如下。
  一、加强字词等基本功的训练力度
  无论是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还是阅读能力,均需立足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尤其是在学生朗读能力的提升过程中,学生必须对文字的发音以及书写结构有一定的认知。学生在日常的朗读学习中难免会出现读音错误的现象,若是掌握了一定的形声字知识理论,那么便会对生僻字有简单的了解,或者通过朗读该字的偏旁部首而读准字音。这一巧妙的方式只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朗读效率,若要读准字音还需要积极储备更多的文字知识。只有当学生的发音足够正确之后,学生的朗读才会更加标准且高效。可见及时加强字音教学是提升学生朗读能力的关键所在。
  为了增强学生朗读的兴趣,教师可将生字教学的力度加强,同时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实施授课。在讲授生字词的时候,可将部分有趣的生字词的演化过程形象的呈现出来,并且增加一定的动画资源,借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组织学生自主探究文字的发音以及结构特点,继而教师对学生的猜想以及认知进行归纳总结。如此一来,不仅能够使得学生的主体性及时发挥,同时还能够加深学生对文字发音等基础知识学习的自信心。可想而知,学生的文字储备量会高效增加,同时在朗读方面的信心也会加强。
  二、重视学生的朗读情感训练,借此将朗读价值提升
  朗读能力的提升不仅仅是识字量的增加,同时还应该在朗读的过程中具有飽满的热情。因此,语文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及时强调情感训练的重要意义。实践证明,朗读过程中增强情感因素会使得学生的朗读能力以及理解能力得到及时的锻炼。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原文的内容进行初步理解,甚至了解作者的生平背景等。其次,教师可将一定的阅读技巧传授给学生,使得学生借此初步感受阅读内容,且进行自主性的朗读训练。此时教师的职责就是指出学生阅读中的不足,继而向学生表达出有感情朗读的技巧所在等。当然,教师可进行亲自示范,鼓励学生对其进行积极的模仿。在此基础上,教师可鼓励学生对所学的朗读知识以及经验进行总结,从而增加一定的朗读情感进行自主朗读、自主探究。经过学生自学、教师引导等多种方式的实施之后,教师可在班级内进行朗读比赛活动,激发起学生有感情朗读的自信心与积极性。
  三、及时将多种高效的教学方式得以使用
  经过对以往教学经验的总结可知,能够起到高效教学效果的教学措施非常多。实际上,多种措施在朗读教学活动中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将各种教学方式进行总结,分别有多媒体教学方式、实践教学、情景教学法、游戏教学法以及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学等。例如在语文课堂上实施朗读教学训练,就可采用情景教学法。教师可将朗读文章相关的环境以及资源进行及时的了解与整合,继而将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及时落实。当然,该措施要能够与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阅读内容相吻合,并且具有一定的激趣作用。当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过程中,教师可将其相应的情景借助对媒体资源呈现出来,为学生朗读训练营造良好的氛围。假设朗读内容比较温柔且内敛,教师应创设的环境具有安静、舒缓的特性。相比较而言,适当的情景有助于学生增强真实感受且能够真切地体会文章内容。
  结语
  由以上内容可知,语文教师应将朗读教学的力度加强,同时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当然,也可将多种教学方式进行融合,例如将游戏教学法与多媒体教学实施融合,为学生呈现出更具趣味性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周文杏. 浅论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J]. 教育科学:全文版:00206-00206.
  [2]邱昌平. 浅析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J]. 东西南北:教育, 2016(16):00052-00052.
  [3]谭宏华.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朗读[J]. 科技创新导报, 2017(36):116-116.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为高中英语教学带来了更多的要求和挑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多地关注教学质量,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促进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高中英语 课堂教学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012-02  高中是学习期间的重要阶段,是小学、初中文化知识学习成果
15世纪明儒学者型官员的行政管理思想呈现出心学化的倾向。北方大儒薛碹多年从事司法职务.提出“为政以法律为师”和至诚立道的行政管理思想,具有缜密的人际关系处理技巧。薛碹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013-01  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技术得到了普及,网络技术发展迅速,随着产生了多媒体技术。自从多媒体技术出现之后,其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优势地位日益凸显。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要善于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
教学背景低年级的儿童,其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尚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从行为上看,他们往往表现出好奇、好动、好模仿的特点;从情感上看,他们易兴奋、易激动、不
摘要:2017年6月下旬至7月初,长江中下游连续发生两次强降雨过程,7月1日长江形成2017年第1号洪水,长江中下游干流莲花塘以下江段及洞庭湖、鄱阳湖水位全线超警,发生了中游型大洪水。为减轻长江中下游防洪压力,避免莲花塘站超保证水位,7月1~3日,对三峡水库进行了城陵矶防洪补偿调度,将出库流量由27 300 m3/s减至8 000 m3/s。对2017年汛期三峡水库对城陵矶进行防洪补偿调度后,水库
教育与经济是互相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促进的.经济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数量,教育发展为经济培养所需的人才,促进经济的增长.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江西省教育和经济教育
随着网络技术兴起,网络文化蓬勃发展,虚拟社会已经形成,高校德育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境的渗透和压力,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转变观念,突破传统思维,坚守德育阵地,拓展工作,开创德育新局面。
【摘要】笔者通过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调研分析,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追访毕业生,聆听同行、用人单位意见,从学生的兴趣、素质培养、社会需要三方面提出了“讲座式的理论学习”、“探索式的试验扩展”、“应用式的实践加固”三位一体的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做到人才培养与学习、研究、工作相结合,让人才培养更符合社会需求,为工程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工程类 培养模式 给水排水工
【摘 要】目的:探讨微课结合PBL教学对外科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考试成绩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校临床专业的124名学生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在取得学生的同意后,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学生62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验组学生采用微课结合PBL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依据考试成绩及满意度等评价标准对两组学习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对临床专业学生采取微课结合PBL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
【摘要】写作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写作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具备想象力、表达能力、语言搭配能力等语言基本功。但目前学生的写作水平整体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学生对写作激情不高,缺乏写作素材,并不能完整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让学生爱上写作、学会写作这是当前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初中 英语写作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