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文件明确提出“推进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历年一号文件,从中探寻中国农业品牌化的进程。
2004年1月,中央下发《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该文件是新世纪第一个关于“三农”的一号文件。尽管全文没有提到“品牌”二字,但从字里行间看,中央已经开始部署,为区域农产品的品牌化奠定了规模基础。比如:要加快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充分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继续调整农业区域布局;进一步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深入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推行农产品原产地标记制度;培育农产品营销主体;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等等。
2005年的一号文件,聚焦“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对于“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的部署,该文件写道: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各地要立足资源优势,选择具有地域特色和市场前景的品种作为开发重点,尽快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各地和有关部门要专门制定规划,明确相关政策,加快发展特色农业;建设特色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筛选、繁育优良品种,把传统生产方式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品质和生产水平;加大对特色农产品的保护力度,加快推行原产地等标识制度,维护原产地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整合特色农产品品牌,支持做大做强名牌产品;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扩大农业对外开放。
2006年的一号文件,则聚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明确了要推进“一村一品,实现增质增效”战略。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方面,该文件指出: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绿色食品和生态农业,保护农产品知名品牌,培育壮大主导产业。
党中央和国务院十分重视“三品一标”。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总体要求是,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的好形势。其中,对于农业品牌化,该文件指出:搞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依法保护农产品注册商标、地理标志和知名品牌,支持农产品出口企业在国外市场注册品牌。此时,在一号文件中,除了“三品一标”,农产品的品牌化已开始出现“农产品注册商标、知名品牌”等。
在2008年到2010年之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更是连续提到“三品一标”。其中,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积极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培育名牌农产品,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在该文件中,农业标准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名牌农产品培育在同一工作内容下出现,已显现出三者关联越来越紧密。
随着农业品牌化的深入,2008年4月,农业部颁发《关于加强品牌农产品监管管理工作的通知》,该通知说明了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和名牌农产品即“三品一标一名牌”为主题的农业品牌建设,已从无序竞争、探索开拓阶段进入到规范管理、认证监督阶段,也说明了我国农业生产日趋国际化、市场化、标准化。
再来看2009年和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前者提出“推动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等率先实行标准化生产,支持建设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后者则提出“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大力培育农村经纪人,充分运用地理标志和农产品商标促进特色农业发展”。
2010年,国家工商总局认真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大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的注册保护力度,积极推进商标富农工作,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商标,支持鼓励以特色产业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截至当年年底,累计核准注册农产品商标95万件、地理标志1040件。
2011年的一号文件名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并未过多涉及农产品。到了2012年,一号文件直接聚焦农产品,主要围绕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尤其对于市场流通环节,该文件对加强流通设施建设、创新流通方式、完善市场调控,作出了具体部署,还要求培育具有全国性和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展会品牌。这一举措为众多农产品品牌提供了展现舞台和市场流通渠道。
2013年的一号文件,为现代农业发展按下快捷键。该文件提出了“深入实施商标富农工程,强化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商标保护”的要求,并要求增加扶持农业产业化资金,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原料基地、节能减排、培育品牌。最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家庭农场”首次被提出,同时提出的还有“适度规模经营”,彰显了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政策倾向。
2014年的一号文件,主题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一号文件一年一年发布,支农惠农政策一年一年加强。同时,也要保证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否则农业也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强化农业支持保护制度”这第二部分占据了33条中的8条,是一号文件8个部分中篇幅最大的,可见对其重视程度,目的就是保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2015年的一号文件中,有两个首次,十分值得关注:首次提出要把追求产量为主,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首次提及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在“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部分,该文件则明确指出:大力发展名特优新农产品,培育知名品牌。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围绕农业现代化建设、推动农业快速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方案和措施,此前火爆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被写进一号文件。目前我國农产品数量上供大于求,质量上难以满足广大民众需求的现象较为普遍,这些问题相当一部分出在农业供给侧方面。农业转型升级从农业供给侧入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有效供给是“三农”问题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根据民众的需求,调整农业供给是今后农业供需平衡的重要方向。此外,“发展新理念”首次进入中央一号文件,同时该文件还强调“农业绿色发展”,并提出“产业融合作为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手段”。
在农业品牌化方面,2016年一号文件作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的部署,强调要创建优质农产品和食品品牌,对于农产品“接二连三”,文件也明确指出: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培育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领军企业和国内外知名品牌。
2017年的一号文件一锤定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成为今年重点任务。怎么改?就是用改革的办法来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今年的一号文件,首次提出“推进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支持地方以优势企业和行业协会为依托打造区域特色品牌,引入现代要素改造提升传统名优品牌”。
今年一号文件对于“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的部署,再加上年初农业部提出将2017年确定为农业品牌推进年,这些都昭示着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时代已经来临!因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打造,有着无可替代的区域整合力和区域联动力两种特质,这对推动品牌农业的打造,意义十分重大。
2004年1月,中央下发《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该文件是新世纪第一个关于“三农”的一号文件。尽管全文没有提到“品牌”二字,但从字里行间看,中央已经开始部署,为区域农产品的品牌化奠定了规模基础。比如:要加快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充分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继续调整农业区域布局;进一步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深入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推行农产品原产地标记制度;培育农产品营销主体;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等等。
2005年的一号文件,聚焦“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对于“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的部署,该文件写道: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各地要立足资源优势,选择具有地域特色和市场前景的品种作为开发重点,尽快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各地和有关部门要专门制定规划,明确相关政策,加快发展特色农业;建设特色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筛选、繁育优良品种,把传统生产方式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品质和生产水平;加大对特色农产品的保护力度,加快推行原产地等标识制度,维护原产地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整合特色农产品品牌,支持做大做强名牌产品;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扩大农业对外开放。
2006年的一号文件,则聚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明确了要推进“一村一品,实现增质增效”战略。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方面,该文件指出: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绿色食品和生态农业,保护农产品知名品牌,培育壮大主导产业。
党中央和国务院十分重视“三品一标”。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总体要求是,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的好形势。其中,对于农业品牌化,该文件指出:搞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依法保护农产品注册商标、地理标志和知名品牌,支持农产品出口企业在国外市场注册品牌。此时,在一号文件中,除了“三品一标”,农产品的品牌化已开始出现“农产品注册商标、知名品牌”等。
在2008年到2010年之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更是连续提到“三品一标”。其中,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积极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培育名牌农产品,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在该文件中,农业标准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名牌农产品培育在同一工作内容下出现,已显现出三者关联越来越紧密。
随着农业品牌化的深入,2008年4月,农业部颁发《关于加强品牌农产品监管管理工作的通知》,该通知说明了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和名牌农产品即“三品一标一名牌”为主题的农业品牌建设,已从无序竞争、探索开拓阶段进入到规范管理、认证监督阶段,也说明了我国农业生产日趋国际化、市场化、标准化。
再来看2009年和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前者提出“推动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等率先实行标准化生产,支持建设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后者则提出“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大力培育农村经纪人,充分运用地理标志和农产品商标促进特色农业发展”。
2010年,国家工商总局认真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大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的注册保护力度,积极推进商标富农工作,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商标,支持鼓励以特色产业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截至当年年底,累计核准注册农产品商标95万件、地理标志1040件。
2011年的一号文件名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并未过多涉及农产品。到了2012年,一号文件直接聚焦农产品,主要围绕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尤其对于市场流通环节,该文件对加强流通设施建设、创新流通方式、完善市场调控,作出了具体部署,还要求培育具有全国性和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展会品牌。这一举措为众多农产品品牌提供了展现舞台和市场流通渠道。
2013年的一号文件,为现代农业发展按下快捷键。该文件提出了“深入实施商标富农工程,强化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商标保护”的要求,并要求增加扶持农业产业化资金,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原料基地、节能减排、培育品牌。最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家庭农场”首次被提出,同时提出的还有“适度规模经营”,彰显了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政策倾向。
2014年的一号文件,主题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一号文件一年一年发布,支农惠农政策一年一年加强。同时,也要保证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否则农业也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强化农业支持保护制度”这第二部分占据了33条中的8条,是一号文件8个部分中篇幅最大的,可见对其重视程度,目的就是保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2015年的一号文件中,有两个首次,十分值得关注:首次提出要把追求产量为主,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首次提及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在“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部分,该文件则明确指出:大力发展名特优新农产品,培育知名品牌。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围绕农业现代化建设、推动农业快速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方案和措施,此前火爆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被写进一号文件。目前我國农产品数量上供大于求,质量上难以满足广大民众需求的现象较为普遍,这些问题相当一部分出在农业供给侧方面。农业转型升级从农业供给侧入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有效供给是“三农”问题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根据民众的需求,调整农业供给是今后农业供需平衡的重要方向。此外,“发展新理念”首次进入中央一号文件,同时该文件还强调“农业绿色发展”,并提出“产业融合作为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手段”。
在农业品牌化方面,2016年一号文件作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的部署,强调要创建优质农产品和食品品牌,对于农产品“接二连三”,文件也明确指出: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培育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领军企业和国内外知名品牌。
2017年的一号文件一锤定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成为今年重点任务。怎么改?就是用改革的办法来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今年的一号文件,首次提出“推进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支持地方以优势企业和行业协会为依托打造区域特色品牌,引入现代要素改造提升传统名优品牌”。
今年一号文件对于“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的部署,再加上年初农业部提出将2017年确定为农业品牌推进年,这些都昭示着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时代已经来临!因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打造,有着无可替代的区域整合力和区域联动力两种特质,这对推动品牌农业的打造,意义十分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