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设计高中化学课堂问题串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r33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是教学中师生互动的重要方式.作为教学主导者,教师要对问题设计展开多重探究,以提高问题的价值,促使学生尽快进入思维状态,形成学习的动力.特别是设计问题串,需要遵循基本规律,体现问题整体性、分层性和对比性.
  一、关注文本,设计整体性问题串
  设计问题串,需要关注学生认知最近发展区,体现崭新教学理念.设计整体性问题串,需要从教学整体出发,对教材學习内容展开深度挖掘,对学生的学情展开总体性考量,从而提高问题串整体性特征.化学知识有较强的系统性.设计化学课堂问题串,需要理清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问题串的有效性,触发学生的贯通性思维,形成学生学习的动力.例如,在讲“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时,教师可以利用化学故事引导学生展开物质世界认知学习活动,发动学生探讨物质世界分类方法和不同物质之间的转化规律.在导入时,设计问题串,引发学生的主动探索热情:什么是化学?化学家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呢?化学家是如何看待物质世界的?学生快速阅读相关内容,逐渐形成学习共识: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的一种自然科学;化学家是对各种物质展开科学研究的人,在实验室内不断操作的人;在化学家眼中,物质世界是有规律可循的,找出其中的规律,正是化学家的神圣职责.教师利用问题串引导学生展开相关讨论,使学生的学习思维顺利启动,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在对问题解读过程中,学生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上升了台阶.这样的问题串,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二、针对生本,设计分层性问题串
  分层性问题串是指,教师对教材学习内容展开分层解读,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展开分层性设计,体现学生认知成长的基本属性.教材中有些知识跨度较大的学习内容,教师要将学习内容进行合理分解,设计一定梯度性的教学问题.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因为学力基础、学习感知悟性等因素的制约,学生个体之间化学基础学力有较大差距.这都是教师教学设计需要重点关注的因素.针对不同群体的学生给出不同教学设计,符合因材施教原则,体现新课改基本精神要求.设计分层问题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体现问题的渐进性和梯度性.例如,在讲“化学反应速率时,教师可以设计问题串:在你经历过的实验中,哪些反应比较慢呢?你是怎样对反应快慢作出判断的呢?化学实验快慢需要有准确的定量描述,你能找到其科学界定吗?化学反应速率是如何定义的呢?根据现有化学反应展开速率判断,你有什么学习经验可用?你能总结归结出化学反应速率的注意事项吗?学生根据问题串展开自主探究学习,课堂气氛活跃.经过自主讨论学习,学生逐渐理清了问题脉络,给出个性回答,构建了学习认知.可以看出,问题串难度体现鲜明坡度,由浅入深、由点到面,其引导性特征较为明显.教师从学生的认知回忆展开激发,使学生的经验性认知快速启动,为后面探究学习作好铺垫.随着问题不断深入,学生形成完整的学习认知系统.
  三、依据实验,设计对比性问题串
  有比较才会有鉴别.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利用知识关联度设计对比性问题串,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契机.在具体操作时,教师要有对比和类比意识,引导学生合理运用比较方式,从而获得预想的比较效果.对比体现的是横向性,不同点更为突出;类比是综合性比较,差异点需要重点关注.无论采用何种比对方式,都能使学生形成鲜明的学习认知.例如,在讲“常见物质的检验”时,教师可以给出补充实验:碳酸钾、碳酸钠分别与硝酸银、氯化钡反应,并分别加入酸溶液.同时,设计问题串:根据实验操作获得哪些实验结果?为什么在检验Cl-时加入稀硝酸,而在检验SO2-4却加入稀盐酸呢?从实验中可以获得哪些启示呢?学生展开热烈讨论,经过反复推演给出自己的认识:根据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果:氨气溶于水才能电离出OH-;加入稀硝酸是防止CO2-3干扰Cl-检验;加入稀盐酸是为防止CO2-3干扰SO2-4检验.由此可见,展开对比实验自然要引入对比性问题.通过比较实验操作过程和实验结果,学生很快形成了清晰的学习认知.化学实验具有直观性,能将抽象的化学原理,用实验直观地展示出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根据实验操作体验逐渐建立学习认知.在设计问题时,教师要根据实验操作过程提出问题,而不是一下给学生太多问题,否则会造成学生的思维拥堵.学生一旦感觉思维受阻,学习效率自然会降低,畏难情绪也会随之产生.如何科学设计教学问题,体现的正是教师的教学智慧.
  总之,优化设计问题串,体现教师的引导思路,体现系统性和完整性.在设计问题串时,教师要深度解析教材学习内容,调查学生的学习实际,促使问题串达到较高匹配度.教师要利用问题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探索中形成学习认知.
其他文献
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自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谈点体会.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性”学习方式.在初中数学教学
期刊
摘要:本文对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行研究.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 观察能力  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物理学的基础就是对事物进行观察和实验.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学会观察物理现象,学习物理知识、掌握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和手段.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教学氛围中学习物理知识,掌握物理知识.  
物理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现实生活中,学生觉得学好物理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作为教师,要将初中物理知识高效地传授给学生,促进学生养成积极主动学习物理知识的良好习惯.下面具体介绍一些物理课堂导入方法.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导入课堂  在生活中,我们认识一个新事物时,大多通过读与该事物相关的文字说明达到认识和应用该物品或工具的目的.当我们再次接触该物品时,又忘记了相关文字信息,并需要再次阅读.这是由于
期刊
摘要:演示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生动展现了物理教学内容,是探索物理知识的有效方法.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演示实验,创造一种课堂互动性较高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对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物理 演示实验  物理学科的重要教学手段是,通过课堂上演示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物理现象,有助于学生对相关物理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演示有关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