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些年来,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笔者从心理健康视角入手,探讨大学语文教学应该如何引导大学生人文的情怀,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
【关键词】心理健康 视角 大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1(a)-0044-02
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的近十年中,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而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不可避免地处在这一深刻变化的中心,经受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冲击。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当今中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攻坚阶段,且中西两种文化在交融过程中的碰撞,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人际关系都在发生着变化,在变化过程中必然会对敏感而心理尚不成熟的大学生产生影响。从高等教育本身来看,1999年开始大规模的扩大招生,数百万的学生涌进高等院校,大学生素质相对以前有所下降。同时,高校教学环境、师资力量也相对紧张,收费制度的改变,学习的压力,情感的焦虑,前景的不可预知等,必然会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强烈的冲击,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的问题,而心理健康显得尤其突出。对此,本文将在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上,思考大学语文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面对。
1 正视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多年来,我们更多地关注思想教育,轻视心理教育;关注智力教育,轻视情感教育,导致了大学生的心理极度地脆弱。在社会变革的巨大冲击下,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很多误区与偏差,并由此出现了很多导致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首先,价值观念偏离人生正常发展的轨迹,缺少社会责任感。人应该为谁而活以及应该如何活?这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哲学命题,每一个人都可能出现不同的答案,但是,作为一个正常的社会人,姑且不说要为他人的幸福而努力,至少在自己追求幸福的历程中不应该影响危害他人的幸福与自由,这应该是一种生活常识,但是一些大学生往往缺乏的就是价值观念的基本常识。上世纪初以五四运动为代表的中国大学生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不到一百年之后已经逐渐淡漠。
其次、个体意识张扬,群体意识淡漠,缺少集体荣誉感。当代大学生个性非常明显,甚至走到极端。目空一切然而难免眼高手低,谁都看不惯然而可能又谁都比不上。怀疑一切否定一切作为一种治学态度无可厚非,但是作为一种人生态度就有畸形的嫌疑。大学生有个性是好事,但是这种张扬的个性发展为以自我为中心之后,就变异为个性的障碍,导致人文情怀淡漠,缺少报恩感。而人文情怀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小言之,以“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来修身养性;大言之,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回报家国天下。这个传统美德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大学生身上逐渐消失,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这一代大学生普遍地缺少报恩意识。对国家对民族的报恩姑且不说,就是对亲人的养育之恩,对朋友的关爱之情,“八零后”大学生也经常被人们议论为“集体忘恩”①。中国药科大学镇江校区的一名大学生竟将从河北来探望自己的母亲拦在校门口,而母亲带来的一篮粽子也让她原封不动地带回去,最后,这位母亲不得不含泪离开。他的理由竟然是母亲穿着破烂,怕同学们看见让他丢脸。同样的例子,受丛飞资助上大学的很多学生,毕业后竟然音信全无,甚至不敢对外人说是受丛飞资助上学的。
第三、自卑感与自尊心双重膨胀,缺少抗挫折感。平时这种自卑感产生的压力被畸形膨胀的自尊心所掩盖,一旦遇到挫折自尊心就会瞬间崩溃,极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和极端行为,马加爵的悲剧就是这种自尊心受到打击,自卑感爆发的结果。
当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是这一代学生自身生活经历与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念与社会风气双重影响的结果。“八零后”大学生出生在改革开放初期,成长在改革开放的矛盾集中期,就象老三届学生一样,成长过程中留下了深深的时代烙印。可以说这一代大学生心理上体现出来的病态或者缺陷,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也可以说是他们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2 大学语文教学的及时、正确地引导
总的来说,“八零后”大学生求知欲望强烈,个性鲜明,具有创新意识,应该说主流是很不错的,他们年轻有活力,可塑性很强,只要及时、正确地引导和培养,他们心理上的缺陷完全是可以消除的。当代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斯基曾说过,“在我们这个时代,没有良好的教养,没有牢固的知识,没有丰富的智力素养和多方面的智力兴趣,要把一个人提高到道德尊严感的高度是不可能的。”对此,他大力倡导文化教育,强调人们“应该特别重视那些培养人们灵魂、意识、情感和信念的知识。”为此,大学语文教学在健全学生心理的过程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学语文教师应该用传统的文化来引导学生人文的情怀。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用人类文化的结晶,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滋润学生的心灵。用儒家的仁爱,道家的平和,释家的慈善,法家的尊严来净化学生的心灵空间;用秦汉的厚重,大唐的庄严,两宋的美丽与哀婉来充满学生的情感世界。可以说,《大学语文》为学生进入这样的情感世界提供了一个平台。因为《大学语文》教材精选了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留传下来的优美的篇章,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从《论语》、《孟子》诸子散文到《左传》《史记》等传记散文,从古代神话故事到唐传奇到明清小说再到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无不浸润着我们的民族之魂。正是这民族之魂,得以使五千年的巍巍华夏,孕育了千百万英雄豪杰、志士仁人,他们的理想、道德和勇于奋进的气慨,永远激励着炎黄子孙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我们的大学生之所以在心理上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就是因为没有美好的东西来净化他们的心灵。大学语文课程则可以更好地利用传统的文化来引导他们,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当然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说教,而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利用优秀的作品,加以生动形象的讲解,细腻入微的赏析,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激励学生重铸自己的灵魂,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
(2)大学语文教师应该教会学生直面文本,细读文本。中国当代作家张炜认为:“好的书值得反复的读,最初读的是故事,然后读的是本身,读到最高境界,就是作家本人。”②即要求学生要超越文本的浅层阅读,真正进入作者的圣殿,“一遍又一遍地阅读作品,尽管人们的评价是那么的肯定,尽管情节已经是那么的熟悉,但仍然应不厌其烦地读,直至从中读出一番新意。”③因为,真正要喜欢上一篇作品,是需要用“心”去阅读。只要投入自己的情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就可以去观看秦晋之战、参加兰亭聚会;登岳阳楼,游趵突泉;迎接赤壁明月,作别康桥云彩;甚至像一块燃烧的煤,向姑娘献上火热的爱情;像一只受伤的鹰,为自己经历的战斗而骄傲。④只要用“心”去阅读,学生就会通过文学语言这一媒介与作家的心灵去碰撞,与作家的思想去沟通,与作家的发现去交流,因为在文本中,跳动着作家美好的心灵,展现着他们崇高的风范,这样快乐便会在学生心底涌现。
(3)大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大学语文教学的特殊性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社会是纷繁复杂的,而人生更是无法避免地会遇到很多挫折和磨难。如果我们大学生对此心理准备不充分,稍微遇到挫折就会惊慌失措,无所适从,甚至逃避,甚至走向绝境。就近几年大学生在校期间发生的一系列杀人或自杀事件来看,主要原因就是学生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化解,感情问题没有得到有效沟通而产生的悲剧。所以,大学语文教师应该和学生沟通交流,引导他们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的心理偏差及时得到化解与调整,再从心理上,情感上对大学生进行帮助、启发、劝告、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情感充实程度。同时,在大学语文课堂上,教师通过介绍著名作家的生平简历来展示他们对待人生的态度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如演绎笑看人生的苏轼,学识渊博,思想豁达。当他因为“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时,却写下代表他豪放词篇的作品“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与此同时,他的心境恬静而泰然,“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在这里显示的是一种全新的对待不幸的人生态度,既有儒家的坚毅,又有老庄的超越。这样的人物,还有孔子、司马迁等,他们正视现实,接受改变并以超然的乐观旷达的态度对待人生中的挫折和磨难。
(4)大学语文教师应该用自身的修养引导学生向上的精神。“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教师的修养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学生,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交流。而大学语文的教学就为师生之间心灵的接触提供了最广阔的天地和最畅通的渠道。在教学中,教师用渊博的知识、用博爱之心,仁爱之情去陶冶学生,理解、尊重、亲近和关心学生;以热烈的情绪、真挚的感情、和蔼的态度、生动的语言去吸引学生,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情的感染、美的陶冶、理的启迪,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尽快走出心理的困惑。
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首先是不可避免的,那是他们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必然经过。其次,也要认识到这个时代这个群体的心理缺陷的现状对于大学生个人对于整个社会都有着巨大危害和深刻的影响。而面向全校开设的公共课大学语文则应该利用自己的学科优势对大学生进行及时、正确地引导,让他们以更好的心理状态完成学业,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 南方都市报[N].2003,4.22.
[2] 中华读书周报[N].1998,7.27.
[3] 文艺报[N].1989,2.4.
[4] 徐中玉主编.大学语文[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 雅斯贝尔.什么是教育[M].上海:三联书店.1991.
[6] 钱伟长.新技术革命与高等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7] 周远清.大学人文精神构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关键词】心理健康 视角 大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1(a)-0044-02
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的近十年中,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而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不可避免地处在这一深刻变化的中心,经受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冲击。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当今中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攻坚阶段,且中西两种文化在交融过程中的碰撞,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人际关系都在发生着变化,在变化过程中必然会对敏感而心理尚不成熟的大学生产生影响。从高等教育本身来看,1999年开始大规模的扩大招生,数百万的学生涌进高等院校,大学生素质相对以前有所下降。同时,高校教学环境、师资力量也相对紧张,收费制度的改变,学习的压力,情感的焦虑,前景的不可预知等,必然会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强烈的冲击,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的问题,而心理健康显得尤其突出。对此,本文将在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上,思考大学语文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面对。
1 正视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多年来,我们更多地关注思想教育,轻视心理教育;关注智力教育,轻视情感教育,导致了大学生的心理极度地脆弱。在社会变革的巨大冲击下,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很多误区与偏差,并由此出现了很多导致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首先,价值观念偏离人生正常发展的轨迹,缺少社会责任感。人应该为谁而活以及应该如何活?这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哲学命题,每一个人都可能出现不同的答案,但是,作为一个正常的社会人,姑且不说要为他人的幸福而努力,至少在自己追求幸福的历程中不应该影响危害他人的幸福与自由,这应该是一种生活常识,但是一些大学生往往缺乏的就是价值观念的基本常识。上世纪初以五四运动为代表的中国大学生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不到一百年之后已经逐渐淡漠。
其次、个体意识张扬,群体意识淡漠,缺少集体荣誉感。当代大学生个性非常明显,甚至走到极端。目空一切然而难免眼高手低,谁都看不惯然而可能又谁都比不上。怀疑一切否定一切作为一种治学态度无可厚非,但是作为一种人生态度就有畸形的嫌疑。大学生有个性是好事,但是这种张扬的个性发展为以自我为中心之后,就变异为个性的障碍,导致人文情怀淡漠,缺少报恩感。而人文情怀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小言之,以“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来修身养性;大言之,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回报家国天下。这个传统美德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大学生身上逐渐消失,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这一代大学生普遍地缺少报恩意识。对国家对民族的报恩姑且不说,就是对亲人的养育之恩,对朋友的关爱之情,“八零后”大学生也经常被人们议论为“集体忘恩”①。中国药科大学镇江校区的一名大学生竟将从河北来探望自己的母亲拦在校门口,而母亲带来的一篮粽子也让她原封不动地带回去,最后,这位母亲不得不含泪离开。他的理由竟然是母亲穿着破烂,怕同学们看见让他丢脸。同样的例子,受丛飞资助上大学的很多学生,毕业后竟然音信全无,甚至不敢对外人说是受丛飞资助上学的。
第三、自卑感与自尊心双重膨胀,缺少抗挫折感。平时这种自卑感产生的压力被畸形膨胀的自尊心所掩盖,一旦遇到挫折自尊心就会瞬间崩溃,极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和极端行为,马加爵的悲剧就是这种自尊心受到打击,自卑感爆发的结果。
当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是这一代学生自身生活经历与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念与社会风气双重影响的结果。“八零后”大学生出生在改革开放初期,成长在改革开放的矛盾集中期,就象老三届学生一样,成长过程中留下了深深的时代烙印。可以说这一代大学生心理上体现出来的病态或者缺陷,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也可以说是他们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2 大学语文教学的及时、正确地引导
总的来说,“八零后”大学生求知欲望强烈,个性鲜明,具有创新意识,应该说主流是很不错的,他们年轻有活力,可塑性很强,只要及时、正确地引导和培养,他们心理上的缺陷完全是可以消除的。当代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斯基曾说过,“在我们这个时代,没有良好的教养,没有牢固的知识,没有丰富的智力素养和多方面的智力兴趣,要把一个人提高到道德尊严感的高度是不可能的。”对此,他大力倡导文化教育,强调人们“应该特别重视那些培养人们灵魂、意识、情感和信念的知识。”为此,大学语文教学在健全学生心理的过程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学语文教师应该用传统的文化来引导学生人文的情怀。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用人类文化的结晶,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滋润学生的心灵。用儒家的仁爱,道家的平和,释家的慈善,法家的尊严来净化学生的心灵空间;用秦汉的厚重,大唐的庄严,两宋的美丽与哀婉来充满学生的情感世界。可以说,《大学语文》为学生进入这样的情感世界提供了一个平台。因为《大学语文》教材精选了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留传下来的优美的篇章,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从《论语》、《孟子》诸子散文到《左传》《史记》等传记散文,从古代神话故事到唐传奇到明清小说再到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无不浸润着我们的民族之魂。正是这民族之魂,得以使五千年的巍巍华夏,孕育了千百万英雄豪杰、志士仁人,他们的理想、道德和勇于奋进的气慨,永远激励着炎黄子孙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我们的大学生之所以在心理上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就是因为没有美好的东西来净化他们的心灵。大学语文课程则可以更好地利用传统的文化来引导他们,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当然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说教,而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利用优秀的作品,加以生动形象的讲解,细腻入微的赏析,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激励学生重铸自己的灵魂,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
(2)大学语文教师应该教会学生直面文本,细读文本。中国当代作家张炜认为:“好的书值得反复的读,最初读的是故事,然后读的是本身,读到最高境界,就是作家本人。”②即要求学生要超越文本的浅层阅读,真正进入作者的圣殿,“一遍又一遍地阅读作品,尽管人们的评价是那么的肯定,尽管情节已经是那么的熟悉,但仍然应不厌其烦地读,直至从中读出一番新意。”③因为,真正要喜欢上一篇作品,是需要用“心”去阅读。只要投入自己的情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就可以去观看秦晋之战、参加兰亭聚会;登岳阳楼,游趵突泉;迎接赤壁明月,作别康桥云彩;甚至像一块燃烧的煤,向姑娘献上火热的爱情;像一只受伤的鹰,为自己经历的战斗而骄傲。④只要用“心”去阅读,学生就会通过文学语言这一媒介与作家的心灵去碰撞,与作家的思想去沟通,与作家的发现去交流,因为在文本中,跳动着作家美好的心灵,展现着他们崇高的风范,这样快乐便会在学生心底涌现。
(3)大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大学语文教学的特殊性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社会是纷繁复杂的,而人生更是无法避免地会遇到很多挫折和磨难。如果我们大学生对此心理准备不充分,稍微遇到挫折就会惊慌失措,无所适从,甚至逃避,甚至走向绝境。就近几年大学生在校期间发生的一系列杀人或自杀事件来看,主要原因就是学生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化解,感情问题没有得到有效沟通而产生的悲剧。所以,大学语文教师应该和学生沟通交流,引导他们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的心理偏差及时得到化解与调整,再从心理上,情感上对大学生进行帮助、启发、劝告、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情感充实程度。同时,在大学语文课堂上,教师通过介绍著名作家的生平简历来展示他们对待人生的态度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如演绎笑看人生的苏轼,学识渊博,思想豁达。当他因为“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时,却写下代表他豪放词篇的作品“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与此同时,他的心境恬静而泰然,“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在这里显示的是一种全新的对待不幸的人生态度,既有儒家的坚毅,又有老庄的超越。这样的人物,还有孔子、司马迁等,他们正视现实,接受改变并以超然的乐观旷达的态度对待人生中的挫折和磨难。
(4)大学语文教师应该用自身的修养引导学生向上的精神。“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教师的修养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学生,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交流。而大学语文的教学就为师生之间心灵的接触提供了最广阔的天地和最畅通的渠道。在教学中,教师用渊博的知识、用博爱之心,仁爱之情去陶冶学生,理解、尊重、亲近和关心学生;以热烈的情绪、真挚的感情、和蔼的态度、生动的语言去吸引学生,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情的感染、美的陶冶、理的启迪,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尽快走出心理的困惑。
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首先是不可避免的,那是他们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必然经过。其次,也要认识到这个时代这个群体的心理缺陷的现状对于大学生个人对于整个社会都有着巨大危害和深刻的影响。而面向全校开设的公共课大学语文则应该利用自己的学科优势对大学生进行及时、正确地引导,让他们以更好的心理状态完成学业,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 南方都市报[N].2003,4.22.
[2] 中华读书周报[N].1998,7.27.
[3] 文艺报[N].1989,2.4.
[4] 徐中玉主编.大学语文[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 雅斯贝尔.什么是教育[M].上海:三联书店.1991.
[6] 钱伟长.新技术革命与高等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7] 周远清.大学人文精神构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