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市顺义区沿河中心小学校地处顺义李桥镇北河村,占地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平方米,有标准教室25个。近年来,经过不断探索和研究,学校提出了打造“树育文化”的教育理念,确立了学生“像树一样茁壮成长”的办学思想。
以树之外貌打造班级物质文化
朱永新曾说过:“一所学校的品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一间间教室的品质决定的。”我们认为学校文化唯有借助于学部、学段、年级,最终植根于每一个班级,才具有生命力,才能够对学生起到浸润、影响、激励的作用。
所以说,班级物质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有形载体。因此,教室的环境布置就成为班级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将树的外貌特征融入到教室环境的设计中,让视觉上的冲击带给学生心灵上的震撼。
绿色的运用 走进教室,最先感受到的是绿色带给人的平静和舒适。绿色条纹的窗帘闲逸地垂在窗户两旁,绿色的小柜子整齐地码放在墙壁的一侧,绿色的校服在学生身上显得格外醒目。绿色可以平复学生浮躁的心绪,让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
叶片的运用 叶子的造型多种多样,精致而独特,正好起到装饰、美化教室的作用。柜子上树叶形状的小标签、黑板上树叶形状的评优栏,还有墙壁上树叶形状的照片框,每一个微小的设计都体现着师生的匠心独具。
枝干的运用 树的枝干为果实和树叶输送水分和营养,它的挺拔承载着生命的意义。一面白墙、一块黑板都因为有了枝干的装点而变得生动而有意义。
优美舒适的教室环境给学生增添了学习的乐趣,激发了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情感,从而增强了班集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用树之品格建设班级精神文化
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是深层的文化,它不能通过眼睛看到,只能被感知。它主要表现在班级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等。积极健康的班级精神文化是实现班集体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保证,是班级生机与活力的源泉。剖析树之品格,不管是严寒酷暑还是悬崖峭壁,都以坚忍不拔的精神默默地生长着。学校依托树的坚强品格推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感染、激励学生。
确立班级文化 班名以树名命名,班徽设计借助树之外形,班号浓缩树之品格,班标、班规、班歌、班训也都与树之特性紧密相连,蕴含了班级文化建设的深刻内涵,为班级文化建设指引了方向。
开展班级活动 举办各类以“树育”文化为主题的班级活动,既有助于营造学习氛围,形成良好的班风,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开展班会评比,各班围绕班名设计、组织班会,学生通过绘画、讨论、表演、观看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现本班别具特色的“树育”文化活动。开展手抄报比赛,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班级文化建设,各班组织了以“树育”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构思,最后形成了一张张具有“树育”文化色彩、内容丰富实用的精美作品。此外,班级还以“树”为主题,组织了绘画、诵读、歌唱、小话剧表演等活动。
活动的过程就是激发学生情感、刻画心灵、指导行为的过程。每一次的展示都起到了润物无声的教育意义。
顺树之天性建设班级行为文化
行为文化是良好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外在表现,所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只有落实到学生的行为上,才能彰显出班级文化建设的实效性,真正达到以树育人的目的。天下万物的生长都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必须“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育人和种树的道理是一样的。因此,在行为文化建设中同样要顺应学生的发展规律,不能凭着主观愿望恣意干预和灌输。
制定班规,指导行为 班规的制定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承受能力和实际需求,要让大家认可并切实可行。这样,才能起到制约和指导学生行为的作用。
尊重差异,顺道而为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因此世界才会如此精彩。正因如此,教育要尊重差异,不整齐划一、不拔苗助长,不以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个性特长为代价去换取暂时的学业成绩,应该帮助他们自然、有序地发展。
面对错误,因势利导 学生犯错是很正常的,可怕的是教师错误的理解和处理方式,不仅不利于学生认错改错,甚至会让学生犯更大的错误。因此,教师要用理解之心看待错误、用宽容之心处理错误、用信任之心帮助学生改正错误。
在树文化的引领下,全体教职工齐心协力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校先后获得了“顺义区德育管理示范校”“顺义区信息技术优类校”“北京市信息技术优类校”“全国少年电子技师北京地区认定单位”等荣誉称号。至今,学校已拥有“北京市先进教师”8人,“北京市紫金杯优秀班主任”3人,“顺义区园丁新星”3人,“顺义区教学骨干教师”和“顺义区德育骨干教师”10名。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班级文化作为一种环境的力量,有其自身的教育、激励和凝聚功能。未来,学校将继续努力,为学生打造一种积极向上、乐观和谐、优美舒适的学习环境。让优秀的校园文化赋予师生独立的人格和精神,激励师生不断反思、不断超越,像树一样茁壮成长。
(作者单位:北京市顺义区沿河中心小学校)
以树之外貌打造班级物质文化
朱永新曾说过:“一所学校的品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一间间教室的品质决定的。”我们认为学校文化唯有借助于学部、学段、年级,最终植根于每一个班级,才具有生命力,才能够对学生起到浸润、影响、激励的作用。
所以说,班级物质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有形载体。因此,教室的环境布置就成为班级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将树的外貌特征融入到教室环境的设计中,让视觉上的冲击带给学生心灵上的震撼。
绿色的运用 走进教室,最先感受到的是绿色带给人的平静和舒适。绿色条纹的窗帘闲逸地垂在窗户两旁,绿色的小柜子整齐地码放在墙壁的一侧,绿色的校服在学生身上显得格外醒目。绿色可以平复学生浮躁的心绪,让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
叶片的运用 叶子的造型多种多样,精致而独特,正好起到装饰、美化教室的作用。柜子上树叶形状的小标签、黑板上树叶形状的评优栏,还有墙壁上树叶形状的照片框,每一个微小的设计都体现着师生的匠心独具。
枝干的运用 树的枝干为果实和树叶输送水分和营养,它的挺拔承载着生命的意义。一面白墙、一块黑板都因为有了枝干的装点而变得生动而有意义。
优美舒适的教室环境给学生增添了学习的乐趣,激发了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情感,从而增强了班集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用树之品格建设班级精神文化
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是深层的文化,它不能通过眼睛看到,只能被感知。它主要表现在班级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等。积极健康的班级精神文化是实现班集体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保证,是班级生机与活力的源泉。剖析树之品格,不管是严寒酷暑还是悬崖峭壁,都以坚忍不拔的精神默默地生长着。学校依托树的坚强品格推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感染、激励学生。
确立班级文化 班名以树名命名,班徽设计借助树之外形,班号浓缩树之品格,班标、班规、班歌、班训也都与树之特性紧密相连,蕴含了班级文化建设的深刻内涵,为班级文化建设指引了方向。
开展班级活动 举办各类以“树育”文化为主题的班级活动,既有助于营造学习氛围,形成良好的班风,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开展班会评比,各班围绕班名设计、组织班会,学生通过绘画、讨论、表演、观看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现本班别具特色的“树育”文化活动。开展手抄报比赛,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班级文化建设,各班组织了以“树育”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构思,最后形成了一张张具有“树育”文化色彩、内容丰富实用的精美作品。此外,班级还以“树”为主题,组织了绘画、诵读、歌唱、小话剧表演等活动。
活动的过程就是激发学生情感、刻画心灵、指导行为的过程。每一次的展示都起到了润物无声的教育意义。
顺树之天性建设班级行为文化
行为文化是良好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外在表现,所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只有落实到学生的行为上,才能彰显出班级文化建设的实效性,真正达到以树育人的目的。天下万物的生长都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必须“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育人和种树的道理是一样的。因此,在行为文化建设中同样要顺应学生的发展规律,不能凭着主观愿望恣意干预和灌输。
制定班规,指导行为 班规的制定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承受能力和实际需求,要让大家认可并切实可行。这样,才能起到制约和指导学生行为的作用。
尊重差异,顺道而为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因此世界才会如此精彩。正因如此,教育要尊重差异,不整齐划一、不拔苗助长,不以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个性特长为代价去换取暂时的学业成绩,应该帮助他们自然、有序地发展。
面对错误,因势利导 学生犯错是很正常的,可怕的是教师错误的理解和处理方式,不仅不利于学生认错改错,甚至会让学生犯更大的错误。因此,教师要用理解之心看待错误、用宽容之心处理错误、用信任之心帮助学生改正错误。
在树文化的引领下,全体教职工齐心协力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校先后获得了“顺义区德育管理示范校”“顺义区信息技术优类校”“北京市信息技术优类校”“全国少年电子技师北京地区认定单位”等荣誉称号。至今,学校已拥有“北京市先进教师”8人,“北京市紫金杯优秀班主任”3人,“顺义区园丁新星”3人,“顺义区教学骨干教师”和“顺义区德育骨干教师”10名。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班级文化作为一种环境的力量,有其自身的教育、激励和凝聚功能。未来,学校将继续努力,为学生打造一种积极向上、乐观和谐、优美舒适的学习环境。让优秀的校园文化赋予师生独立的人格和精神,激励师生不断反思、不断超越,像树一样茁壮成长。
(作者单位:北京市顺义区沿河中心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