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力生产是一个高危险、高风险的行业,其中的安全事故具有影响面广、损害性高、经济损失大的特点。为了加强和提高电力生产人员处理事故能力和综合技术水平,开展应对各种安全生产事故的反事故演习活动是保障电力安全生产平稳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演习可以帮助生产人员进一步熟悉设备运行特性,掌握现场规程,掌握迅速处理事故和异常现象的正确方法。同时在演习的过程中可以及时发现生产人员在应对演习的工作态度、处理事故的方法流程以及指挥人员的组织能力等方面上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加强和提高。
笔者结合长期的水电厂工作实践,对于如何进一步搞好电力生产反事故演习,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制定和实施反事故演习方案时,应注重实际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1、根据演习规模和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桌面、功能和全面演习。其中,桌面演习规模较小,实施条件要求不高,可以反复多次地进行,对于生产人员尽快了解和掌握设备的性能和操作较为有利。功能和全面演习则可以系统性的、全面的提高生产人员的处理事故能力和综合技术水平,但其动员的范围相对较广,调用的资源较多。因此,根据各级生产人员的技术水平高低情况和特点,制定规模、方式、难度和技术重点不同的反事故演习方案,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实施,着重锻炼其薄弱环节,可以尽快地消除安全生产的“短板”。
2、为了更好地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增强反事故演习方案的实时性和实效性。我们可以根据设备当前的运行方式、隐患情况和配置特点,经过全面的研究和探讨,针对发生的可能性较高、危害性较为严重的事故类型,积极开展与之对应的反事故演习。例如:针对当前某段厂用电母线正在检修,厂用电系统较为薄弱,制定切合实际的由于厂用电故障而引发多种连锁事故的演习方案;根据近期的天气情况、自然灾害情况,制定和实施与之对应的防洪度汛、防冻抗寒、抗击地震的演习方案;根据重大政治活动和重要节日,制定和实施保系统、保发电、保大坝厂房安全的演习方案。
3、经过一定时间的演习后,生产人员对于常规性的故障和事故的处理和应对措施已经基本掌握。此时,故障点的设计往往会落入重复的套路,演习人员分析和处理故障的方法也基本类同,新鲜感降低,演习效果受到不小的影响。对于处理事故来说,首要的重点在于事故发生后的处理措施。对此,在设计演习方案时可以大胆假设,设置一些我们平常根本想不到的故障,而不必过分拘泥于其发生原因的“逻辑性”。因为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若干个偶然因素的连锁反应造成的,平时看似不可能发生的事故在特定的时间和情形下就会“出人意料”地发生。比如:(1)、设置某些双电源配置的设备同时断电而引发故障;(2)、某些控制电源存在互相闭锁的情况下,由于误动引起多设备故障;(3)、监控系统断电、死机部分功能丧失,引起信号无法上传,严重影响故障判断,或者远方操作失灵,必须迅速前往故障现场就地处理。
另外,由于目前企业的生产人员培训模式基本为“师傅带徒弟”。为了避免生产人员技术能力的“近亲繁殖”和“闭门造车”,通过开展各单位生产人员之间广泛的交流学习,互相借鉴反事故演习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经验,可使各单位反事故演习的方案更加完善,种类更加全面。
二、适当增强演习的突然性,锻炼过硬的心理素质
电力反事故演习除了检验生产人员的技术水平之外,更重要的是锻炼其遇事不乱的心理素质,因为在慌乱中极有可能出现操作失误,造成事故的扩大甚至发生救援者的人身伤亡。因此,演习前的保密工作必须做好,尽可能给演习人员创造出逼真、适当紧张的氛围,以达到最好的锻炼效果。例如:(1)、在一些容易松懈的时间段,如夜班、节假日等等;或者根据目前的设备状态,如设备检修或者设备存在缺陷无法在正常方式运行的情况,针对一些容易疏忽的环节,设置相应的故障,突然对当班人员进行小范围的桌面演习,检验其快速反应和全面考虑的能力,进一步锻炼其心理素质,同时也可达到安全生产警钟长鸣的效果;(2)、演习开始后,在通知后方ON-CALL人员、值班人员时,尽量不让他们知道进行的是演习,以检验其待命准备情况、到达现场的实际时间和应对事故的反应能力及态度。
三、尽量模拟实际操作,力求逼真的效果
演习是最接近实战的训练方法,为了更好的达到锻炼的目的,应该对演习操作进行尽可能的仿真模拟。例如:(1)、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在故障现场模拟电气设备发生短路事故所散发出来的气味,或者烟气等等,检验生产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2)、在演练触电急救现场放置急救模拟人,救援者必须现场通过正确的急救方法将模拟人“救活”才算演练成功,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下,可使生产人员深刻掌握正确的触电急救方法。(3)、演习过程中,各种安全工器具,如绝缘手套、绝缘靴、防毒面具等,尽量要求真正地穿戴和使用。培养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和事故安全应急习惯。
四、对演习的过程要进行全面、详细的总结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
演习结束后,如果对演习的总结流于形式,草草了事,不但达不到锻炼的效果,而且更为严重的是消弱了演习本身的严肃性和受重视程度。应该对演习的全过程进行全面、详细的分析和总结。针对暴露出来的问题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并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整改,否则一旦真正发生事故,这些问题将对事故处理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将使事故进一步扩大,后果不堪设想。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反事故演习的效果和价值,可以考虑将演习人员的演习表现纳入考核范围,以强化其技术和能力提高的力度。
五、突破常规,夯实安全生产人才的储备基础
在演习方案里,对相关领导、值长、值班员和检修维护人员都进行了各司其职的安排。值长作为现场指挥的核心,按照领导的指示监控事故的发展态势,全面掌控事故的处理过程。值班员和检修维护人员接受值长的统一指挥和调配,前往生产现场对事故进行相应的操作和处理。通常情况下,演习各角色都由相应岗位的人员担任,其目的是使各级人员熟练掌握各自在事故处理中的职责范围和操作流程,有利于迅速、准确地处理事故,避免事故的扩大,保证设备和人身的安全。
然而,常规的做法在锻炼价值的广度和深度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进一步加快安全生产人才的培养速度,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突破常规模式,实行演习人员的“角色置换”:让值长岗位的人员担任生产领导的角色,让值班员岗位的人员担任值长的角色,甚至检修维护人员和运行人员适当地进行一些互换。
演习“角色置换”的优点在于:一是值班员通过担任值长角色对演习过程的全局指挥,可以切身体会到值长的职责范围和肩负责任,有利于加强和启发其在处理事故时掌控全局的能力和思维方式,培养独立处理事故的能力,在工作上能很好地辅佐值长应对复杂的事故局面;二是值长通过担任生产领导的角色,可以站在更高的层面上拓展思路,实现岗位能力的跨越式发展;三是检修维护人员与运行的角色置换可使检修维护人员提高在紧急救援时的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四是通过跨岗位、跨专业的角色置换演习,打破人才培养的习惯模式,使各级别、各专业的生产人员得到更为全面和跨越式的锻炼和培养,为为企业的人才梯队的建设和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企业安全生产人才储备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笔者结合长期的水电厂工作实践,对于如何进一步搞好电力生产反事故演习,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制定和实施反事故演习方案时,应注重实际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1、根据演习规模和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桌面、功能和全面演习。其中,桌面演习规模较小,实施条件要求不高,可以反复多次地进行,对于生产人员尽快了解和掌握设备的性能和操作较为有利。功能和全面演习则可以系统性的、全面的提高生产人员的处理事故能力和综合技术水平,但其动员的范围相对较广,调用的资源较多。因此,根据各级生产人员的技术水平高低情况和特点,制定规模、方式、难度和技术重点不同的反事故演习方案,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实施,着重锻炼其薄弱环节,可以尽快地消除安全生产的“短板”。
2、为了更好地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增强反事故演习方案的实时性和实效性。我们可以根据设备当前的运行方式、隐患情况和配置特点,经过全面的研究和探讨,针对发生的可能性较高、危害性较为严重的事故类型,积极开展与之对应的反事故演习。例如:针对当前某段厂用电母线正在检修,厂用电系统较为薄弱,制定切合实际的由于厂用电故障而引发多种连锁事故的演习方案;根据近期的天气情况、自然灾害情况,制定和实施与之对应的防洪度汛、防冻抗寒、抗击地震的演习方案;根据重大政治活动和重要节日,制定和实施保系统、保发电、保大坝厂房安全的演习方案。
3、经过一定时间的演习后,生产人员对于常规性的故障和事故的处理和应对措施已经基本掌握。此时,故障点的设计往往会落入重复的套路,演习人员分析和处理故障的方法也基本类同,新鲜感降低,演习效果受到不小的影响。对于处理事故来说,首要的重点在于事故发生后的处理措施。对此,在设计演习方案时可以大胆假设,设置一些我们平常根本想不到的故障,而不必过分拘泥于其发生原因的“逻辑性”。因为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若干个偶然因素的连锁反应造成的,平时看似不可能发生的事故在特定的时间和情形下就会“出人意料”地发生。比如:(1)、设置某些双电源配置的设备同时断电而引发故障;(2)、某些控制电源存在互相闭锁的情况下,由于误动引起多设备故障;(3)、监控系统断电、死机部分功能丧失,引起信号无法上传,严重影响故障判断,或者远方操作失灵,必须迅速前往故障现场就地处理。
另外,由于目前企业的生产人员培训模式基本为“师傅带徒弟”。为了避免生产人员技术能力的“近亲繁殖”和“闭门造车”,通过开展各单位生产人员之间广泛的交流学习,互相借鉴反事故演习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经验,可使各单位反事故演习的方案更加完善,种类更加全面。
二、适当增强演习的突然性,锻炼过硬的心理素质
电力反事故演习除了检验生产人员的技术水平之外,更重要的是锻炼其遇事不乱的心理素质,因为在慌乱中极有可能出现操作失误,造成事故的扩大甚至发生救援者的人身伤亡。因此,演习前的保密工作必须做好,尽可能给演习人员创造出逼真、适当紧张的氛围,以达到最好的锻炼效果。例如:(1)、在一些容易松懈的时间段,如夜班、节假日等等;或者根据目前的设备状态,如设备检修或者设备存在缺陷无法在正常方式运行的情况,针对一些容易疏忽的环节,设置相应的故障,突然对当班人员进行小范围的桌面演习,检验其快速反应和全面考虑的能力,进一步锻炼其心理素质,同时也可达到安全生产警钟长鸣的效果;(2)、演习开始后,在通知后方ON-CALL人员、值班人员时,尽量不让他们知道进行的是演习,以检验其待命准备情况、到达现场的实际时间和应对事故的反应能力及态度。
三、尽量模拟实际操作,力求逼真的效果
演习是最接近实战的训练方法,为了更好的达到锻炼的目的,应该对演习操作进行尽可能的仿真模拟。例如:(1)、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在故障现场模拟电气设备发生短路事故所散发出来的气味,或者烟气等等,检验生产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2)、在演练触电急救现场放置急救模拟人,救援者必须现场通过正确的急救方法将模拟人“救活”才算演练成功,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下,可使生产人员深刻掌握正确的触电急救方法。(3)、演习过程中,各种安全工器具,如绝缘手套、绝缘靴、防毒面具等,尽量要求真正地穿戴和使用。培养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和事故安全应急习惯。
四、对演习的过程要进行全面、详细的总结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
演习结束后,如果对演习的总结流于形式,草草了事,不但达不到锻炼的效果,而且更为严重的是消弱了演习本身的严肃性和受重视程度。应该对演习的全过程进行全面、详细的分析和总结。针对暴露出来的问题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并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整改,否则一旦真正发生事故,这些问题将对事故处理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将使事故进一步扩大,后果不堪设想。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反事故演习的效果和价值,可以考虑将演习人员的演习表现纳入考核范围,以强化其技术和能力提高的力度。
五、突破常规,夯实安全生产人才的储备基础
在演习方案里,对相关领导、值长、值班员和检修维护人员都进行了各司其职的安排。值长作为现场指挥的核心,按照领导的指示监控事故的发展态势,全面掌控事故的处理过程。值班员和检修维护人员接受值长的统一指挥和调配,前往生产现场对事故进行相应的操作和处理。通常情况下,演习各角色都由相应岗位的人员担任,其目的是使各级人员熟练掌握各自在事故处理中的职责范围和操作流程,有利于迅速、准确地处理事故,避免事故的扩大,保证设备和人身的安全。
然而,常规的做法在锻炼价值的广度和深度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进一步加快安全生产人才的培养速度,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突破常规模式,实行演习人员的“角色置换”:让值长岗位的人员担任生产领导的角色,让值班员岗位的人员担任值长的角色,甚至检修维护人员和运行人员适当地进行一些互换。
演习“角色置换”的优点在于:一是值班员通过担任值长角色对演习过程的全局指挥,可以切身体会到值长的职责范围和肩负责任,有利于加强和启发其在处理事故时掌控全局的能力和思维方式,培养独立处理事故的能力,在工作上能很好地辅佐值长应对复杂的事故局面;二是值长通过担任生产领导的角色,可以站在更高的层面上拓展思路,实现岗位能力的跨越式发展;三是检修维护人员与运行的角色置换可使检修维护人员提高在紧急救援时的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四是通过跨岗位、跨专业的角色置换演习,打破人才培养的习惯模式,使各级别、各专业的生产人员得到更为全面和跨越式的锻炼和培养,为为企业的人才梯队的建设和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企业安全生产人才储备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