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之歌》教案设计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mmerwei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积累字词,了解相关文常
  2.反复朗读,理解海浪形象
  3.多元角度,体会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
  1.理解海浪形象
  2.体会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爱国情感
  课时设计: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作者简介,激情导入
  在四周环海的黎巴嫩,有着这样一位诗人。他笔下的万物都有生命,有灵气。他的作品总是以爱和美为主题,表达自己深沉的感情和深刻的哲理。
  他与泰戈尔并称为“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上的两位巨人”。
  他,就是纪伯伦。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進纪伯伦的《浪之歌》,一起来聆听海浪的心声。
  二、初读课文,朗读正音
  (教师配乐范读后,可让学生初步配乐朗诵)
  炽(chì)热 祷(dǎo)词 歌吟(yín) 执拗(niù)
  长吁(xū)短叹 衷(zhōng)情 馈(kuì)赠 夜阑(lán)人静
  三、情感初悟,形象探究
  悟情:初读《浪之歌》,我体会到了____
  绘形:从 中,我读出了 的海浪
  1.品读方式
  教师主导与学生自主合作相结合:教师示范——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班级展示
  2. 概括示范
  为加深理解,我们可以尝试用工整的句式,诗意的语言简要概括诗节内容。
  第一段诗化概括示范:情人亲近却分离。
  第五段诗化概括示范:爱屋及乌只因你,日夜守护万物明。
  3.精要展示
  4.品读形象
  (1)品读方式
  全班分为两组。第一组研讨文本第1-4段,第二组研讨文本5-7段。围绕主问题,先自己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讨论,最后进行班级展示。
  (2)主问题
  请根据“从 中,我读出了 的海浪”的格式,朗读散文诗,分析概括海浪特点,归纳海浪形象。
  (3)点评要点
  第1-4段:
  解析示例:我同海岸是一对情人。爱情让我们相亲相近,空气却使我们相离相分——“情人亲近却分离”,读出痴情的海浪。
  海浪特点:执拗、急躁、浪漫、痴情。
  海浪形象:痴情的海浪热恋者。
  朗读基调:海浪倾诉自己对海岸的爱情,朗读语速整体上舒缓轻柔。
  第5-7段:
  解析示范:曾有多少次……作为向美女丽人的馈赠。——在这里,海浪围绕美人鱼跳舞,帮助有情人将衷情吐露,偷出珍珠送给美女丽人,看似多情,实则是把对海岸的爱,延伸到了对海岸周围一切事物的爱,可谓“爱屋及乌只因你,日夜守护万物明”。从“爱屋及乌只因你,日夜守护万物明”中,我读出了博爱的海浪。
  四、多元视角,悟“爱”真谛
  1.直击关键
  如何理解文中关键句“因为我满腹爱情,而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
  我:海浪。
  2.多元悟“爱”
  (1)爱之文本
  细读一:
  文本:合为一体;清晨海誓山盟,傍晚歌吟祷词;潮涨拥抱,潮落扑到;曾有多少次;彻夜不寐。
  满腹爱情:时刻深爱。
  细读二:
  文本:相亲相近,相离相分;纹丝不动、面无笑容;彻夜不寐、形容憔悴。
  解析:海浪时时刻刻都深爱着海岸,却清醒地看着自己与海岸时分时合,清醒地承受着爱情所带来的痛苦、难过。
  清醒真谛:愈是清醒,愈是痛苦。
  (2)爱之文化
  “爱是恒久忍耐”——《圣经》。
  文本勾连:相离相分;潮水退去,卑微扑到;纹丝不动,面无笑容;形容憔悴……这些爱情里的痛苦、无奈,海浪忍耐着,并将之视为自己的生活,自己终身的工作。
  (3)爱之作者
  纪伯伦人生轨迹:1883年,纪伯伦出生于黎巴嫩北部山区的一个农家。1895年,因家庭贫困随母亲去美国谋生。1898年,回到祖国学习民族历史文化。1901年,18岁的纪伯伦,因创办思想激进、呼吁民间疾苦的刊物《真理》而被驱逐出境,重返美国。1908年,纪伯伦得友人资助,前往法国学画,并得到了罗丹等艺术大师的指点。1910年,他再次返回美国,自此客居纽约,再也没有回到祖国。他一生在黎巴嫩待过15年,在法国2年,在美国生活了共31年,他的祖国黎巴嫩给予他的并不是很多。然而,这种被迫的分离,不仅没有淡化他对祖国的思念,相反,他爱之更深,思之也更切,除了将海外流离的阿拉伯作家组织起来,共同为祖国独立和民主自由而抗争,他还常常在自己的诗作里,对祖国寄寓深厚的恋情。
  (4)爱之作品
  其他作品中的爱:诗人的其他作品中,“爱”的踪迹随处可见。如《幸福之歌》《雨之歌》《我的心灵告诫我》。
  3.爱之真谛
  通过以上不同视角的多元审视,我们可以领悟这样的爱的真谛:
  海浪对海岸的痴情,正象征着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与眷念。
  思国、爱国、护国,“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身的工作。”
  五、诗意小结
  以情爱之象绘海岸恋人
  用爱情之心抒爱国情意
  (伴着配乐,教师:听,我们的耳边再次传来了声音,我想这一次同学们不仅仅是听到了海浪的歌声,更是听到了作者那颗炽热的爱国之心!)
其他文献
教學内容
期刊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晋、絮”等17个生字,会写“晋、炕”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会读并理解“炕上铅笔迈进枪栓胳膊劫难”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试着给课文每个部分加上小标题。  3. 体会本课中描写景色的优美句子和丰富的词语;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期刊
課题
期刊
一、授课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分物游戏》。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把小数目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初步理解平均分的意义,会用图示或语言表述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二)过程与方法:在分一分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成果展示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与同学讨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期刊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认识7个生字,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2、通过朗读、默读了解课文大意。  3、书写折、抓、扎这三个生字,巩固左窄右宽的写法,写好横撇和竖撇。  教学过程:  一、猜认“鼠”,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识字  1、引出故事人物,师:孩子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好听的故事,故事里有小熊(生读小熊),还有它——(PPT出示“松?”)  2、里藏着一个不认识的字,你来猜
期刊
教学目標
期刊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围绕“家庭成员”的主题,由介绍家人和朋友这一线索,引出了问句‘Who is he? Who is she? Who are they? ’以及介绍家人和朋友的句型‘This is…That is…Those are…They are….’课文内容是由几个小任务连贯而成,由开始的家人介绍到最后问句介绍的对话,体现了教学的递进性和层次感。本課时的内容和现实生活息息相关,以对话
期刊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第24——25页。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并能用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和等号,能准确读写加法算式会模型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  3.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里有很多计算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逐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数学意识,并养成认真倾听,尊重不同观点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
期刊
一、活动背景  我国在气象少先队特色方面的教育相对落后,特别是如何开展青少年气象少先队特色实践活动,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还没有形成有效的活动机制,特别是在学校中开展这项活动更是少之又少,普及与推广工作十分缺乏。然而,气象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随着“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社会各界更加关注科技、教育问题,各地天文、气象学会围绕天气、气候,我校少先队大队组织开展各类少先队特色活动
期刊
摘要:学生由于先天的素质和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生理、心理上都不同。不同的家庭教育会产生不同性格的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孩子的心理健康更与家庭的教育分不开。除了家庭、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也会对孩子产生一定的影响。学习再好,如果心理健康不健全,也会给家庭、社会带来伤害。所以从小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至关重要。  关键词:家庭 心理 健康 重要 言传身教 负责 能力 迁就 沟通  作为一个教育者,十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