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鸟如虫的楚文字,以漆黑字迹,记录于近2500枚棕黄色的竹简之上。这些2300多年前幸免于焚书坑儒的战国竹书,是复原先秦历史的重要拼图。这批珍贵的出土文献,入藏清华大学,被命名为“清华简”。
自2008年至2018年,入藏十年间,一群历史和古文字学者以甘坐冷板凳的定力,孜孜不倦地破译古文字密码,获得一项又一项惊世发现。但,探索无止境。
饱水拍摄法为珍宝建档
2008年7月15日,“清华简”入藏之日。
清华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研究员赵桂芳这样讲与这批竹简的初识——“‘如面条一般脆弱’的竹简被保鲜膜层层包裹着,打开一看,里面既有污物,又有霉点。”古简下面用现代竹具作为托儿,本想起到支撑之用,反而成为菌害的“温床”。
自此,赵桂芳、李均明和刘国忠等研究员放弃了一切休假,开始整整三个月的抢救性清洗保护。他们将竹简放到盘中,用蒸馏水清洗,再以毛笔轻轻剔除表面的污物和霉点,并用杀菌剂为竹简除菌。
清洗之后,便是拍照建档,供研究者释读。“清华简”属于饱水竹简,出土后不能脱离水。为此类竹简拍照时,其表面的水珠反光会变成亮斑,影响拍摄效果。这一问题,已困扰考古学界几十年。常规做法是将竹简表面的水分短时间内吸附干净,但他们尝试用海绵、纸巾等多种材质吸附,效果均不理想。
减法不行,就开始尝试加法。李均明用喷壶在竹简上喷一层水,整支竹简犹如罩上一层水膜,再次拍摄时,调整摄影器材的参数和角度,即可控制反光。这就是中心与清华美术学院摄影实验室合作发明的“饱水拍摄法”,这样拍摄出来的照片质量得到业界同行的认可。如今,这一技术已在简帛学界广泛应用,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银雀山汉简等都采用了“饱水拍摄法”。
集体读简留下的“疑点”,对初释者而言,意味着又是海量资料的查阅和漫长的苦思冥想。
头顶的库房上,就是“清华简”藏身之地;旁边的整面墙上,满满当当堆放了9排书架、近2000本古代史以及古文字等领域的大部头著作。厚重的氛围,给予研究人员莫大的鞭策与动力。这场集体研读,持续了三天,每天清晨,十几位研读者从四面八方赶来,上午九时准时开工,一直持续到中午或下午。读完简,大家就边吃盒饭边讨论,有时候,读到兴奋处,几乎忘了时间,午饭只好一推再推。五篇文章、120多支竹简逐一“过筛”。 集体把脉,的确帮助解决了不少难题。黄德宽清晰地记得,在难啃的第八辑报告中,《邦家处位》一文强调贡士选贤,主张以良人治事理政,以正反对比的方式分析不同的用人之道导致的不同后果。其文用词古奥,且内容涉及当时的历史文化,但传世文献几乎没有记载。起初,对于全文的把握,释读者可谓“百思不得其解”。黄德宽回忆,经过长期思考,并综合文献的线索,大家在会上琢磨后,判定应该是贡选制度,“点找对了,整篇文章就突破了。”
《算表》公布三年后又添新发现
通过与《国语》《左传》《竹书纪年》等诸多经典文献比对,研究人员从“清华简”中收获很多惊人发现。而古人的智慧,也让释读者不敢轻言止境。
由138支简组成的《系年》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先秦史书。参与释读的李守奎说,当前战国早期史料非常匮乏,《系年》就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历史细节,从中可以看出楚国和三晋的几场大战的规模、过程和对历史的影响,这在此前的史书上几乎没有记载。简文还揭示,三晋的崛起,是源于内部的侵蚀。
“清华简”中的《算表》也相当特别,它由21支竹简组成,比其他简都宽,有1.2厘米,上面全是数字,李均明回忆,“我们整理时觉得很奇妙,就把这些简集中到一个盘里!”
《算表》的释读,主要由李均明释文排序,后邀请清华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学者冯立昇一起定稿。他记得,竹简上的数字,有从1到9,也有从10到90,到底是从小到大,还是从大到小排列,当时琢磨不定,另外还有一根简没有数字,只有孔洞及残存的丝带。这样一来就能产生五六种排列方案。
《算表》上也没有“使用说明”,他们参考了湖南里耶秦简的九九乘法表的原理,岳麓秦简中《数》的记载,以及竹简背部的划痕,琢磨出它的计算方式:最上一排及最右一排数字代表乘数及被乘数(可以互换位置),拉线横竖交叉,把交叉点的数字相加后即为结果。例如,计算22乘以35,可从上排20和2对应的引绳区拉出引绳垂直向下,再从右排30和5左侧拉出引绳,四根绳子交叉于600、100、60、10四个点,把四个点的数字相加后为770。
但让李均明惊叹的是,《算表》不仅已采用十進制,而且“2300多年前就有分数的概念,其中以左金右才的字(读锱)代表四分之一,以‘肉 刀’组成的字代表二分之一,非常伟大”!
在2014年首次公布《算表》时,李均明认为,《算表》最大可以计算乘数及被乘数在100以内的乘法,而前年,他和同行们琢磨反思后,修正了这种看法,“理论上每根线都可以交叉,这个表最大可以计算495乘以495,即乘积结果在245520以内的乘法,也可用于相应的除法运算,比我们原来想象的功能强大多了!”
诸如此类的惊喜,还有很多。以至于李学勤先生常感慨,“不敢多看,怕看多了回去睡不好觉!”
像美剧一样,“清华简”的释读节奏相当规律,自2011年至今,每年一辑报告,至今已有八辑。
但,探索无止境。
黄德宽告诉记者,目前已经完成一半,预计还有七八年时间才能全部读完。在那之后,研究团队将立足于“清华简”整体情况,启动第二轮综合性专题研究。他解释,“整理报告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有些难点公布后,学界会有新的意见,我们整理到一定阶段,有了学术积淀后,会针对一些‘难啃的骨头’,开展更加细致深入的研究。”在他看来,“清华简”不是一代人的事儿,而是要若干年、若干代做下去。
出土文献保护中心,随“清华简”入藏而成立,伴“清华简”考释而壮大。从这里往东南约 1200米,在气派壮观的清华艺术博物馆里,放大的仿制“清华简”经精心装帧后,借助现代化展陈手段,与公众相遇。
而在校园核心位置,拔地而起的中心新大楼即将落成,待今年清华校庆之际搬家后,中心也将在此设置适当的展示空间,向公众展示“清华简”破译的一个又一个千年之谜。
自2008年至2018年,入藏十年间,一群历史和古文字学者以甘坐冷板凳的定力,孜孜不倦地破译古文字密码,获得一项又一项惊世发现。但,探索无止境。
饱水拍摄法为珍宝建档
2008年7月15日,“清华简”入藏之日。
清华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研究员赵桂芳这样讲与这批竹简的初识——“‘如面条一般脆弱’的竹简被保鲜膜层层包裹着,打开一看,里面既有污物,又有霉点。”古简下面用现代竹具作为托儿,本想起到支撑之用,反而成为菌害的“温床”。
自此,赵桂芳、李均明和刘国忠等研究员放弃了一切休假,开始整整三个月的抢救性清洗保护。他们将竹简放到盘中,用蒸馏水清洗,再以毛笔轻轻剔除表面的污物和霉点,并用杀菌剂为竹简除菌。
清洗之后,便是拍照建档,供研究者释读。“清华简”属于饱水竹简,出土后不能脱离水。为此类竹简拍照时,其表面的水珠反光会变成亮斑,影响拍摄效果。这一问题,已困扰考古学界几十年。常规做法是将竹简表面的水分短时间内吸附干净,但他们尝试用海绵、纸巾等多种材质吸附,效果均不理想。
减法不行,就开始尝试加法。李均明用喷壶在竹简上喷一层水,整支竹简犹如罩上一层水膜,再次拍摄时,调整摄影器材的参数和角度,即可控制反光。这就是中心与清华美术学院摄影实验室合作发明的“饱水拍摄法”,这样拍摄出来的照片质量得到业界同行的认可。如今,这一技术已在简帛学界广泛应用,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银雀山汉简等都采用了“饱水拍摄法”。
集体读简留下的“疑点”,对初释者而言,意味着又是海量资料的查阅和漫长的苦思冥想。
头顶的库房上,就是“清华简”藏身之地;旁边的整面墙上,满满当当堆放了9排书架、近2000本古代史以及古文字等领域的大部头著作。厚重的氛围,给予研究人员莫大的鞭策与动力。这场集体研读,持续了三天,每天清晨,十几位研读者从四面八方赶来,上午九时准时开工,一直持续到中午或下午。读完简,大家就边吃盒饭边讨论,有时候,读到兴奋处,几乎忘了时间,午饭只好一推再推。五篇文章、120多支竹简逐一“过筛”。 集体把脉,的确帮助解决了不少难题。黄德宽清晰地记得,在难啃的第八辑报告中,《邦家处位》一文强调贡士选贤,主张以良人治事理政,以正反对比的方式分析不同的用人之道导致的不同后果。其文用词古奥,且内容涉及当时的历史文化,但传世文献几乎没有记载。起初,对于全文的把握,释读者可谓“百思不得其解”。黄德宽回忆,经过长期思考,并综合文献的线索,大家在会上琢磨后,判定应该是贡选制度,“点找对了,整篇文章就突破了。”
《算表》公布三年后又添新发现
通过与《国语》《左传》《竹书纪年》等诸多经典文献比对,研究人员从“清华简”中收获很多惊人发现。而古人的智慧,也让释读者不敢轻言止境。
由138支简组成的《系年》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先秦史书。参与释读的李守奎说,当前战国早期史料非常匮乏,《系年》就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历史细节,从中可以看出楚国和三晋的几场大战的规模、过程和对历史的影响,这在此前的史书上几乎没有记载。简文还揭示,三晋的崛起,是源于内部的侵蚀。
“清华简”中的《算表》也相当特别,它由21支竹简组成,比其他简都宽,有1.2厘米,上面全是数字,李均明回忆,“我们整理时觉得很奇妙,就把这些简集中到一个盘里!”
《算表》的释读,主要由李均明释文排序,后邀请清华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学者冯立昇一起定稿。他记得,竹简上的数字,有从1到9,也有从10到90,到底是从小到大,还是从大到小排列,当时琢磨不定,另外还有一根简没有数字,只有孔洞及残存的丝带。这样一来就能产生五六种排列方案。
《算表》上也没有“使用说明”,他们参考了湖南里耶秦简的九九乘法表的原理,岳麓秦简中《数》的记载,以及竹简背部的划痕,琢磨出它的计算方式:最上一排及最右一排数字代表乘数及被乘数(可以互换位置),拉线横竖交叉,把交叉点的数字相加后即为结果。例如,计算22乘以35,可从上排20和2对应的引绳区拉出引绳垂直向下,再从右排30和5左侧拉出引绳,四根绳子交叉于600、100、60、10四个点,把四个点的数字相加后为770。
但让李均明惊叹的是,《算表》不仅已采用十進制,而且“2300多年前就有分数的概念,其中以左金右才的字(读锱)代表四分之一,以‘肉 刀’组成的字代表二分之一,非常伟大”!
在2014年首次公布《算表》时,李均明认为,《算表》最大可以计算乘数及被乘数在100以内的乘法,而前年,他和同行们琢磨反思后,修正了这种看法,“理论上每根线都可以交叉,这个表最大可以计算495乘以495,即乘积结果在245520以内的乘法,也可用于相应的除法运算,比我们原来想象的功能强大多了!”
诸如此类的惊喜,还有很多。以至于李学勤先生常感慨,“不敢多看,怕看多了回去睡不好觉!”
像美剧一样,“清华简”的释读节奏相当规律,自2011年至今,每年一辑报告,至今已有八辑。
但,探索无止境。
黄德宽告诉记者,目前已经完成一半,预计还有七八年时间才能全部读完。在那之后,研究团队将立足于“清华简”整体情况,启动第二轮综合性专题研究。他解释,“整理报告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有些难点公布后,学界会有新的意见,我们整理到一定阶段,有了学术积淀后,会针对一些‘难啃的骨头’,开展更加细致深入的研究。”在他看来,“清华简”不是一代人的事儿,而是要若干年、若干代做下去。
出土文献保护中心,随“清华简”入藏而成立,伴“清华简”考释而壮大。从这里往东南约 1200米,在气派壮观的清华艺术博物馆里,放大的仿制“清华简”经精心装帧后,借助现代化展陈手段,与公众相遇。
而在校园核心位置,拔地而起的中心新大楼即将落成,待今年清华校庆之际搬家后,中心也将在此设置适当的展示空间,向公众展示“清华简”破译的一个又一个千年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