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t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了全面推进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在社会学本科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过程中,按照大类培养,夯实基础;广泛借鉴,融入主流;顺应潮流,关注前沿;立足院情,体现特色;强化技能,突出应用;循序渐进,尊重规律六大基本原则,全面优化整合课程资源,合理设计课程模块,形成较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
  关键词: 社会学 人才培养方案 探索实践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文件精神,按照中南民族大学的总体部署,全面推进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实现“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重应用”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总目标,我校社会学教研室组织专家完成了2013版社会学本科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现将成果与经验总结如下。
  一、大类培养,夯实基础
  大类培养模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充分考虑了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1]考虑到我校拥有社会学、社会工作两个本科专业,为了使学生夯实专业基础,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提高毕业后的核心竞争力,我们采取了大类统一招生、低年级统一培养、高年级专业分流的做法,新生进校后按社会学大类培养,专业选择在第二学年由学生结合自身的专业兴趣、知识结构和能力特长自主确定。在专业分流的过程中,学生可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职业期望和能力特长填报专业方向,学校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满足学生的个人志愿。
  根据《中南民族大学关于制定2013版本科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的文件精神,社会学专业课程设置分为通识课程平台(必修、选修)、学科基础课程平台(必修、选修)、专业课程平台(必修、选修)和实践教学平台(必修、选修)。大类培养的课程设置主要体现在学科基础课程平台,开设了9门学科基础必修课和8门学科基础选修课。课程设置的基本导向是要求社会学类人才的基础理论厚实、知识口径宽广,具有较强的专业综合素质和复合能力,能夠体现对学生全面素质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为了突出学科基础课程的重要性,《社会学概论》由多名教师以讲座形式共同授课,介绍本学科专业的发展历史和学术前沿。
  二、广泛借鉴,融入主流
  为了保证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和权威性,修订工作广泛发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认真借鉴国内外一流大学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和最新成果,充分听取毕业生和高年级学生代表的反馈意见。经过多方努力,我们广泛借鉴和参考了哈佛大学社会学系、波士顿大学城市学院、牛津大学社会学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武汉大学社会学系、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系、中南大学社会学系、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系等10多所高校的培养方案。在广泛借鉴的基础上,增补和新开设了“社会调查”类、“数据分析”类、“政策评估”类、“社会治理”类、“综合能力”类、“学科前沿”类、“民族特色”类7大类20多门课程。
  培养方案的修订要求学生掌握社会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了解社会学学科的发展动态;要求掌握社会调查和社会研究的基本方法,能熟练运用社会统计分析软件,做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为此,根据2012年9月由教育部正式颁布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的新要求,在核心课程的设置上,将《社会学概论》、《社会学理论》、《社会研究方法》、《中国社会思想史》、《发展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社会分层理论》、《社会统计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工作概论》10门课程全部纳入培养方案。
  三、顺应潮流,关注前沿
  社会学起源于19世纪末期,是从社会事实出发,利用经验考察与批判分析,研究人类社会结构及其运行的学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广泛,小到几个人面对面的日常互动,大到全球化的社会趋势及潮流”[2]。就世界范围而言,社会学是当代社会科学中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学科之一。就当前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形势而言,经济发展、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较为突出,教育难、养老难、住房难等问题比较严重。这些问题不仅要从经济上解决,还必须通过社会政策的调整来解决,用社会学的视角、社会学的理论来解决。为此,必须积极顺应社会潮流,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在课程设置上,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运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分析、研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必须熟悉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关于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我国国情。为此,依据培养方案开设了《社会项目评估与管理》、《社会政策》、《社会服务机构管理》、《社会事务管理》等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的选修课程。与此同时,还开设了《社会学前沿讲座》、《社会博弈论》等学科前沿性课程。
  四、立足院情,体现特色
  社会学系所在的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是学校特色鲜明的科研教学型二级学院,现有民族学、历史学、社会学和社会工作4个本科专业,有民族学(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中国少数民族史、历史文献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社会学、宗教学及社会工作(专业硕士)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其中,民族学专业是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国家民委重点学科、湖北省高校优势学科和重点学科。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重点研究基地“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也设在本学院。
  为了坚持“面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方针,积极配合学校“建设特色鲜明、人民更加满意的高水平民族大学”的总体目标,必须构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考虑到学院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在培养方案的修订中,先后开设了《民俗学》、《民族社会学》、《民族社会工作》、《民族事务管理》、《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研究》等“民族特色”类专业选修课,供高年级学生选修。
  五、强化技能,突出应用   社會学专业有三大优势:一是“理论”的优势,社会学最为独到的地方就在于其理论建树和思想启迪,可以说是“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二是“技术”的优势,社会学会开设《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社会统计软件应用》等课程,系统训练大家的实务操作技能,提高动手能力;三是“人文关怀”的优势,社会学始终关心和关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问题,尤其关心和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学好了社会学,就可以成为一个有思想、有技术、有人文关怀精神的新型知识分子。
  在2005版和2009版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中,“理论”和“人文”类课程的学时学分占了较大比重,存在“理论课时偏重,实践课时偏少,技能训练不足”的弊端。为了强化技能训练,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新版培养方案开设了“社会调查”类、“数据分析”类和“综合能力”类的课程,包括《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社会统计软件应用》、《数据分析》、《开源软件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法》、《质性研究方法》、《定量分析技术与操作练习》、《学术论文写作技巧》、《信息检索与利用》等课程群。
  六、循序渐进,遵循规律
  根据教学环节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和连续性的要求,课程设置采取平台与模块相结合的方式,将所有课程分为通识教育、学科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共四个课程平台。每个平台包括若干模块,模块下又包括若干课程。课程按性质分必修和选修两类。考虑到学科知识体系的纵向结构关系,按照“循序渐进”的课程设计模式,基本采用当前大学普遍采用的“二二分段”组织模式,即大学低年级教学通识教育课程,在高年级设置专业教育课程。
  七、结语
  综上所述,2013版社会学本科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在教务处和学院领导的直接指导下,广泛发动全体教师和高年级学生积极参与,认真借鉴国内外一流大学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全面优化整合课程资源,合理设计课程模块,形成了较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我们相信,新版培养方案符合民族院校的办学定位和现代教育理念的要求,有助于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和复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姜艳.高校社会学、社会工作人才本科教育实施大类培养模式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07):12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70.
  基金项目:中南民族大学基金项目“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的改革路径研究”(JYX11024)。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探讨了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制定,基于目标内涵界定、目标制定依据和目标落实三个层面展开了讨论,以期为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献计献策。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教学目标 制定依据 实现途径  近年来,在我国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之下,一场轰轰烈烈的论争在教育界愈演愈烈。如何发挥课堂教学效能,提高教学质量,是广大教师在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教学质量源于教师素质,更源于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合理规划。
摘 要: 幼儿园科学活动的交流为幼儿积极观察、乐于表达、促进个性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教师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应该明确交流内容,在操作活动时尊重幼儿,选择适宜的方法,并有意识地培养幼儿交流、探索的习惯和能力。要提高幼儿科学探究中的创新精神,使幼儿的科学操作变得生动而有意义,必须从内容到形式、从作用到时机,作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究,以积累经验,改进策略。  关键词: 科学区 科技操作 创新精神 乐于交
摘 要: 计算机上机考试是计算机考试的重要方式,上机考试题目的科学选编可以促进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提高,考查学生的真正水平,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使实验课有的放矢,全面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作者根据多年的实践探索,总结出多项编制计算機学科上机考试题的原则,期望交流。  关键词: 计算机上机考试 命题选编 选编原则  计算机基础课是目前各类学校的必修课,本身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且上机实践能力是计算机学科教
摘 要: 初中生地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在新课程标准下,适应课程改革而尝试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本文以初中二年级地理教材中的《俄罗斯》一课为例,结合实践经验,具体阐明培养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并对培养策略做出客观评价,使其既有理论基础又具有可操作性。目的就在于探讨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 地理教学 初中生 自主学习能力  新的初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地理课
摘 要: 本文针对初中数学教学为了教而教,远离生活,远离学生兴趣的现状,指出了初中数学教学应该与生活相结合的思想。在具体的教学中,提出课堂的基本要求,强调生活的教育意义,在学科本来的系统性、科学性的基础之上增添生活气息,使学科教学更具活力。  关键词: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 源于生活 用于生活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的观点,他说:“教育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
一、艺术要高于生活  我们学习山水,最终目的是为了创作。一副成功的创作作品不仅基于对传统的长期学习、积淀和在大自然中对景写生,而且来自于对日常生活的个人感受和体验。创作者不是一个只会按既定程序运行的机器,而是以想象、冲动甚至愚笨的念头表现内在的精神变化。只有重视这种对生活体验的感性因素,艺术作品才真切、生动。  从山水画开宗立派近两千年的发展演变中可以看出,不同的朝代、不同的社会背景造就了一批不同
《美术课程标准》要求: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参观美术馆、博物馆、艺术作坊等,调查、考察美术现象;理解美术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由于高考压力,很多教师、学生和家长把重点放在考试科目上,即使是美术类考生也不重视美术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对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极有价值的地方美术资源一直被忽视,不仅忽视了传统美术、地方美术本身的传承,而且忽视了学生美术素养的全面培养和提高。 
摘 要: 幼儿园的孩子正处于语言模仿能力极强的时候,因此,通过讲故事和教唱儿歌、绕口令、相声等形式,可以让幼儿从中掌握描述自然现象、动植物特征、人的外貌的形容词;可以学习一些描写行为、动作及人心理活动状态的动词等,可以很好地帮助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幼儿语言 环境 教学方式  语言作为信息的主要载体,是人类特有的心理活动,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沟通的桥梁,是人类社会交际的主要工具。
摘 要: 电子白板是一种现代化多媒体技术设备,通常由台式计算机、触摸式白板、投影仪、音响和话筒等电子化设备组成。它由尖端电子技术、软件技术等多种高科技手段研发而成,主要通过应用电磁感应原理,结合计算机和投影机进行运营工作。电子白板的诞生和推广使用,不仅可以真正实现无纸化办公和节约型教学,还可以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实践活动的效率和效应。由此形成一种新兴的、电子化和智能化的课堂教学模式。目
高中语文必修、选修课本选入了大量优秀文学作品,尤其是选修课本,为学生学习某类文学作品的样式提供了方便。进入选修课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良好的文学素养,通过选修课完全可以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学术探究意识。例如,在学习课文《哀江南》时,学生对于《桃花扇》的故事情节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对李香君这个人物,男生喜欢,女生更是对其如痴如醉。我要求同学们搜集清代有一定文学影响力的女性作家及其文学作品。最初布置这个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