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网络圣战”常有发生,并以其规模巨大严重影响网络安全。本文试图运用网络群体事件的理论来具体分析“6·9圣战”中的信息传播特征。
【关键词】圣战 群体性事件 网络 信息
“网络圣战”指的是网络空间中发生在网络团体之间双方因意见、观念等不同而产生的一种对抗方式。挑起圣战的主动方向其所认定的目标群体的网络社区发起进攻,主要是通过不间断地大量发帖或恢复帖导致对方的交流平台秩序混乱,使其不能达到正常的信息交流的作用。本文试图运用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理论观点,来具体分析“6·9圣战”这场网络圣战。
一、事件回顾
“6·9圣战”事件源起2010年5月30日为获得韩国人气天团Super Junior(以下简称“SJ”)当晚的演出入场券,数千歌迷拥挤在世博演艺中心取票区域,一度造成混乱引发踩踏,园区方面不得不出动大量武警维护现场秩序,现场一片混乱。事件网络上曝光后,引起了网友的极度反感,随后以“魔兽世界吧”为发源地,在天涯、猫扑等各大网站出现了网友有组织的反对SJ及粉丝的活动,引爆反哈韩网民同SJ粉丝的大混战。
数万名网友打着“脑残不死,圣战不息”的旗号,相约于6月9日晚7时,在知名网站和论坛对韩国明星团体及粉丝进行爆吧、声讨等行为。截止6月10日上午10时,已有数十家韩国网站被中国黑客攻击,400多个与韩国明星相关的QQ群被“刷爆”,同时多个同韩国明星相关的百度贴吧遭到“爆吧”。据资深互联网从业人员表示,天涯、猫扑、百度贴吧同时在线人数暴涨50%。
“6·9圣战”源于部分网民对世博会韩国馆发生踩踏事件暴露出的某些“哈韩族”恶劣言行的不满。就此事的论战由原先歌迷与主办方之间的矛盾,转向了爱国和民族尊严的讨论,参与者除了事件当事人,原本不相干的网民也加入了这个已脱离事件本身的“爱国圣战”中来。
二、“网络圣战”中的信息传播特征
“网络圣战”是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一种形式,指的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形成的网民群体为了共同的目的,利用网络大规模地发布和传播某一信息,以制造舆论、发泄不满。因其信息传播的载体和参与的主体的不同,它与现实群体性事件有很大的不同,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群体极化严重
群体极化,是指群体的讨论可以使群体中多数人同意的意见得到加强,使原来同意这一意见的人更相信意见的正确性。这样,原先群体支持的意见,讨论后会变得更被支持;而原先群体反对的意见,讨论后反对的程度也更加强,最终使群体的意见出现极端化的倾向。
在网络中,用户倾向于链接、登陆与自己的价值观相一致的网站、论坛、贴吧和QQ群。美国法学教授斯·桑斯坦在其所著的《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中说道,“志同道合的人在网上频繁的沟通,但听不到不同的看法。持续暴露于极端立场中,听取这些人的意见,会让人逐渐相信这个立场”。一方面,由于相对立的两个立场中的群体缺乏除语言暴力以外的沟通,很容易导致群体本身视野的狭隘或者强化本身的信念、态度,出现群体极化的倾向,极端的声音表达被无限放大。在这种情况下,原本中立的声音在舆论中就显得微乎其微,形成沉默的螺旋。另一方面,网络的匿名性使得没有人能知道数量庞大的互联网用户的真实身份,也没有人能够对如此多的网民追究责任,不论是法律责任还是道德责任,无需承担任何不良后果的情况下,人们的行为就更容易走向极端。
回归此事件,据当时凤凰网调查显示,约700多万网友就此事件参与了投票,94%的网友认为该行为是爱国行为、1.8%的网友认为是炒作行为、4.2%的网友认为该行为和哈韩者没有什么差别。在人人网的投票中,有86%网友对“圣战”表示了强烈支持。
2、群体思维显著
群体思维,是群体决策的一种现象,指的人们为了维护群体和睦而压制异议。而群体思维的形成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首先,集体无意识状态的存在。瑞士心理学加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指的是尤遗传保留的无数同类型经验在心里最深层几点的人类普遍性精神。”集体无意识是群体行为发生时的基本心理状态,也是构成群体的普遍性格特征的重要因素。在网络中亦是如此,只要某件事情触动了人们共同的社会准则或者牵动了网民的某种热情,原来散落在各个角落的网民就会聚集在一起,形成网络心理群体。 “6·9圣战”中网民的爱国主义的热情被迅速点燃,促成了网络群体意识的形成。
其次,从众压力和对群体无懈可击的错觉。人们通常对自己所属的群体表现得过分自信,以致常常被假象蒙蔽眼睛。而网络中,从众行为往往表现为通过言论来赢得同组成员的认可。社会学家对于从众行为的研究显示:群体的凝聚力、群体成员对于群体组织共同信念的认同度、群体规模大小与否对于成员追求群体认同的愿望强度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此次事件中,成千上万人同时行动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围观群众受到轰轰烈烈“圣战”之势的感染而不由的参与到其中,追求价值认同。
第三,对某些群体的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指按照性别、种族、年龄或职业等进行社会分类形成的关于某类人的固定印象,是关于特定群体的特征、属性和行为的一组观念或者说是对与一个社会群体及其成员相联系的特征或属性的认知表征。网民对与“哈韩族”的成见促成了此事的发生。““6·9圣战”领导人莫离在回答“为何将Super junior的粉丝归为‘脑残’行列”时,说道:“他们不尊重我们的祖国,有一部分人还打武警,还有踩踏武警。他们为了看一场偶像的演唱会,会付出各种代价,用各种招数。SJ组合的成员曾说过,‘地震是很好笑的’。这样面对中国的地震灾害,导致了我们很愤怒。东方神起(韩国人气组合)也曾在中国殴打过孕妇,但那些粉丝却声称东方神起没做错,声称中国人民有劣根性,这是我们接受不了的。本身身在中国,那就是华夏儿女。身体里流淌的是华夏五千年的热血,却帮其他国家的人辱骂祖国,我们绝对不能认可。”
研究显示,厌恶和反对的情感,如果发生在孤立的个体身上,没有任何力量,若是群体中的个人,却能变得勃然大怒。“圣战”在数小时内便聚集几十万网友共同执行爆吧和声讨的行动足以说明群体思维的强大力量。“圣战”二字更是显示出参与行动狂热性和煽动性。有些专家指出:“其实‘6·9圣战’就是借爱国之名的新一轮网络炒作事件。”作家韩寒也表示:“‘6·9圣战’不过是一场大学生欺负初中生的事件。”极端的追星事件其实屡见不鲜,但这次却能在网络上引发数十万人的“圣战”可见网络群体意识的力量。
3、去个性化和语言暴力
去个性化是指个人在群体压力或群体意识影响下,会导致自我导向功能的削弱或责任感的丧失,产生一些个人单独活动时是不会出现的话语和行为。去个性化的外在条件有两个:一是身份的隐匿;二是责任的模糊化。正如法国社会学家勒庞在其《乌合之众》一书中说道:“孤立的他可能是个有教养的人,但在群体中他却变成了一个野蛮人——即一个行为受本能支配的动物。他表现得身不由己,残暴而狂热,也表现出原始人的热情和英雄主义,和原始人更为相似的是,他甘心让自己被各种言辞和形象所打动。”
与现实生活中去个性化所不同的是:现实群体条件下的匿名主要是通过隐去个体的身体特征来达到的,而网络中则由于网络本身去身体的特性,而通过隐去个体的姓名来实现;现实群体条件下个体往往由于责任的模糊性和分散性感到责任的消失,网络中却是由于匿名带来的责任无法落实而给个体以责任消失感。
由于“去个性化”导致网络群体的行为常表现出非理性的状态。仅仅是一场因组织不力导致的秩序混乱事件,却在网上被人打上了爱国的旗帜,引发网络上的混乱。韩国明星及其中国粉丝被贴上“棒子”、“脑残”的标签。各种恶语相向的文字刻薄、恶毒甚至残忍,已经超出了对于这些事件正常的评论范围,不断对事件当事人进行人身攻击,恶意诋毁,更将这种讨伐从虚拟网络世界转移到现实社会中,对某些粉丝进行“人肉搜索”,将其真实身份、姓名、照片、生活细节等个人隐私公布于众。
4、朴素的正义感、泛政治化思维与权利意识
就参与动机而言,网络群体性事件与现实中的发泄型群体事件有相似之处。绝大多数参与者与原事件并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他们之所以参与进来,完全是源于道德冲击,源于朴素的正义感。社会学家拉德克里夫·布朗曾说:“人类有序的社会生活依赖于社会成员头脑中某些情感的存在,这些情感制约着社会成员相互发生关系时产生的行为。”在网络群体事件中,主体接受了精神的洗礼,从而获得了充盈的真实,群体也借此巩固了内在秩序,实现了凝聚和整合。
依照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性质,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集中于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认同和表达;另一种是基于社会不平等与阶级分配不均的争论、行动。本文所讨论的“圣战”显然是前者。
5、明显的群体娱乐特征
在网络群体事件中,常常带有群体娱乐的特征。在“6·9圣战”官网上,赫然写着:脑残不死,圣战不息。类似的“网络圣战”虽然披着“爱国”的外衣,但实质上又带有强烈的群体娱乐的特质。它最终演变成与组织者初衷完全背离的集体狂欢,甚至是被某些利益集团操纵的网络营销,大批的网友在幕后推手的操纵下“被愤怒”、“被爱国”,这与原本追求的公民言论表达相距甚远,倒像是一场跌宕起伏的滑稽剧。
结语
近年来,类似“11·28圣战”、“6·9圣战”、“李宇春吧被爆”等以影响网络正常运行秩序为主要方式的网络“圣战”常有发生。“网络圣战”的日益增多和影响力日趋扩大给社会稳定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其中的网络暴力也不断丛生。面对由此给社会带来的严峻考验,除了利用技术手段,还应该采取积极措施应对此类事件。网络监管部门应时刻关注社区论坛动态、了解舆论动向,尽量将一些可能激化的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就传统媒体而言,及时介入事态的调查,还原事实的真相也是不可缺的,以免主流媒介缺位造成的信息空缺、谣言四起。而对于每一个网民来说,也应用理性的态度判断网络上的言论、事件,提升自身的网络道德,避免成为网络推手操纵的“棋子”。
参考文献
①曾庆香、李蔚:《群体性事件:信息传播与政府应对》,中国书籍出版社.2010
②宋嘉庚、徐晨霞,《浅析网络非理性舆论的成因及对策》,《新闻世界》,2010(1)
③蒋郁青,《百度贴吧中的群体冲突分析》,《新闻世界》,2010 (2 )
④毛新青,《虚拟世界的仪式狂欢——网络突发事件中的个体自由与社会控制》,《山东社会科学》,2011(8)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新闻系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关键词】圣战 群体性事件 网络 信息
“网络圣战”指的是网络空间中发生在网络团体之间双方因意见、观念等不同而产生的一种对抗方式。挑起圣战的主动方向其所认定的目标群体的网络社区发起进攻,主要是通过不间断地大量发帖或恢复帖导致对方的交流平台秩序混乱,使其不能达到正常的信息交流的作用。本文试图运用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理论观点,来具体分析“6·9圣战”这场网络圣战。
一、事件回顾
“6·9圣战”事件源起2010年5月30日为获得韩国人气天团Super Junior(以下简称“SJ”)当晚的演出入场券,数千歌迷拥挤在世博演艺中心取票区域,一度造成混乱引发踩踏,园区方面不得不出动大量武警维护现场秩序,现场一片混乱。事件网络上曝光后,引起了网友的极度反感,随后以“魔兽世界吧”为发源地,在天涯、猫扑等各大网站出现了网友有组织的反对SJ及粉丝的活动,引爆反哈韩网民同SJ粉丝的大混战。
数万名网友打着“脑残不死,圣战不息”的旗号,相约于6月9日晚7时,在知名网站和论坛对韩国明星团体及粉丝进行爆吧、声讨等行为。截止6月10日上午10时,已有数十家韩国网站被中国黑客攻击,400多个与韩国明星相关的QQ群被“刷爆”,同时多个同韩国明星相关的百度贴吧遭到“爆吧”。据资深互联网从业人员表示,天涯、猫扑、百度贴吧同时在线人数暴涨50%。
“6·9圣战”源于部分网民对世博会韩国馆发生踩踏事件暴露出的某些“哈韩族”恶劣言行的不满。就此事的论战由原先歌迷与主办方之间的矛盾,转向了爱国和民族尊严的讨论,参与者除了事件当事人,原本不相干的网民也加入了这个已脱离事件本身的“爱国圣战”中来。
二、“网络圣战”中的信息传播特征
“网络圣战”是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一种形式,指的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形成的网民群体为了共同的目的,利用网络大规模地发布和传播某一信息,以制造舆论、发泄不满。因其信息传播的载体和参与的主体的不同,它与现实群体性事件有很大的不同,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群体极化严重
群体极化,是指群体的讨论可以使群体中多数人同意的意见得到加强,使原来同意这一意见的人更相信意见的正确性。这样,原先群体支持的意见,讨论后会变得更被支持;而原先群体反对的意见,讨论后反对的程度也更加强,最终使群体的意见出现极端化的倾向。
在网络中,用户倾向于链接、登陆与自己的价值观相一致的网站、论坛、贴吧和QQ群。美国法学教授斯·桑斯坦在其所著的《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中说道,“志同道合的人在网上频繁的沟通,但听不到不同的看法。持续暴露于极端立场中,听取这些人的意见,会让人逐渐相信这个立场”。一方面,由于相对立的两个立场中的群体缺乏除语言暴力以外的沟通,很容易导致群体本身视野的狭隘或者强化本身的信念、态度,出现群体极化的倾向,极端的声音表达被无限放大。在这种情况下,原本中立的声音在舆论中就显得微乎其微,形成沉默的螺旋。另一方面,网络的匿名性使得没有人能知道数量庞大的互联网用户的真实身份,也没有人能够对如此多的网民追究责任,不论是法律责任还是道德责任,无需承担任何不良后果的情况下,人们的行为就更容易走向极端。
回归此事件,据当时凤凰网调查显示,约700多万网友就此事件参与了投票,94%的网友认为该行为是爱国行为、1.8%的网友认为是炒作行为、4.2%的网友认为该行为和哈韩者没有什么差别。在人人网的投票中,有86%网友对“圣战”表示了强烈支持。
2、群体思维显著
群体思维,是群体决策的一种现象,指的人们为了维护群体和睦而压制异议。而群体思维的形成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首先,集体无意识状态的存在。瑞士心理学加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指的是尤遗传保留的无数同类型经验在心里最深层几点的人类普遍性精神。”集体无意识是群体行为发生时的基本心理状态,也是构成群体的普遍性格特征的重要因素。在网络中亦是如此,只要某件事情触动了人们共同的社会准则或者牵动了网民的某种热情,原来散落在各个角落的网民就会聚集在一起,形成网络心理群体。 “6·9圣战”中网民的爱国主义的热情被迅速点燃,促成了网络群体意识的形成。
其次,从众压力和对群体无懈可击的错觉。人们通常对自己所属的群体表现得过分自信,以致常常被假象蒙蔽眼睛。而网络中,从众行为往往表现为通过言论来赢得同组成员的认可。社会学家对于从众行为的研究显示:群体的凝聚力、群体成员对于群体组织共同信念的认同度、群体规模大小与否对于成员追求群体认同的愿望强度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此次事件中,成千上万人同时行动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围观群众受到轰轰烈烈“圣战”之势的感染而不由的参与到其中,追求价值认同。
第三,对某些群体的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指按照性别、种族、年龄或职业等进行社会分类形成的关于某类人的固定印象,是关于特定群体的特征、属性和行为的一组观念或者说是对与一个社会群体及其成员相联系的特征或属性的认知表征。网民对与“哈韩族”的成见促成了此事的发生。““6·9圣战”领导人莫离在回答“为何将Super junior的粉丝归为‘脑残’行列”时,说道:“他们不尊重我们的祖国,有一部分人还打武警,还有踩踏武警。他们为了看一场偶像的演唱会,会付出各种代价,用各种招数。SJ组合的成员曾说过,‘地震是很好笑的’。这样面对中国的地震灾害,导致了我们很愤怒。东方神起(韩国人气组合)也曾在中国殴打过孕妇,但那些粉丝却声称东方神起没做错,声称中国人民有劣根性,这是我们接受不了的。本身身在中国,那就是华夏儿女。身体里流淌的是华夏五千年的热血,却帮其他国家的人辱骂祖国,我们绝对不能认可。”
研究显示,厌恶和反对的情感,如果发生在孤立的个体身上,没有任何力量,若是群体中的个人,却能变得勃然大怒。“圣战”在数小时内便聚集几十万网友共同执行爆吧和声讨的行动足以说明群体思维的强大力量。“圣战”二字更是显示出参与行动狂热性和煽动性。有些专家指出:“其实‘6·9圣战’就是借爱国之名的新一轮网络炒作事件。”作家韩寒也表示:“‘6·9圣战’不过是一场大学生欺负初中生的事件。”极端的追星事件其实屡见不鲜,但这次却能在网络上引发数十万人的“圣战”可见网络群体意识的力量。
3、去个性化和语言暴力
去个性化是指个人在群体压力或群体意识影响下,会导致自我导向功能的削弱或责任感的丧失,产生一些个人单独活动时是不会出现的话语和行为。去个性化的外在条件有两个:一是身份的隐匿;二是责任的模糊化。正如法国社会学家勒庞在其《乌合之众》一书中说道:“孤立的他可能是个有教养的人,但在群体中他却变成了一个野蛮人——即一个行为受本能支配的动物。他表现得身不由己,残暴而狂热,也表现出原始人的热情和英雄主义,和原始人更为相似的是,他甘心让自己被各种言辞和形象所打动。”
与现实生活中去个性化所不同的是:现实群体条件下的匿名主要是通过隐去个体的身体特征来达到的,而网络中则由于网络本身去身体的特性,而通过隐去个体的姓名来实现;现实群体条件下个体往往由于责任的模糊性和分散性感到责任的消失,网络中却是由于匿名带来的责任无法落实而给个体以责任消失感。
由于“去个性化”导致网络群体的行为常表现出非理性的状态。仅仅是一场因组织不力导致的秩序混乱事件,却在网上被人打上了爱国的旗帜,引发网络上的混乱。韩国明星及其中国粉丝被贴上“棒子”、“脑残”的标签。各种恶语相向的文字刻薄、恶毒甚至残忍,已经超出了对于这些事件正常的评论范围,不断对事件当事人进行人身攻击,恶意诋毁,更将这种讨伐从虚拟网络世界转移到现实社会中,对某些粉丝进行“人肉搜索”,将其真实身份、姓名、照片、生活细节等个人隐私公布于众。
4、朴素的正义感、泛政治化思维与权利意识
就参与动机而言,网络群体性事件与现实中的发泄型群体事件有相似之处。绝大多数参与者与原事件并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他们之所以参与进来,完全是源于道德冲击,源于朴素的正义感。社会学家拉德克里夫·布朗曾说:“人类有序的社会生活依赖于社会成员头脑中某些情感的存在,这些情感制约着社会成员相互发生关系时产生的行为。”在网络群体事件中,主体接受了精神的洗礼,从而获得了充盈的真实,群体也借此巩固了内在秩序,实现了凝聚和整合。
依照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性质,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集中于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认同和表达;另一种是基于社会不平等与阶级分配不均的争论、行动。本文所讨论的“圣战”显然是前者。
5、明显的群体娱乐特征
在网络群体事件中,常常带有群体娱乐的特征。在“6·9圣战”官网上,赫然写着:脑残不死,圣战不息。类似的“网络圣战”虽然披着“爱国”的外衣,但实质上又带有强烈的群体娱乐的特质。它最终演变成与组织者初衷完全背离的集体狂欢,甚至是被某些利益集团操纵的网络营销,大批的网友在幕后推手的操纵下“被愤怒”、“被爱国”,这与原本追求的公民言论表达相距甚远,倒像是一场跌宕起伏的滑稽剧。
结语
近年来,类似“11·28圣战”、“6·9圣战”、“李宇春吧被爆”等以影响网络正常运行秩序为主要方式的网络“圣战”常有发生。“网络圣战”的日益增多和影响力日趋扩大给社会稳定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其中的网络暴力也不断丛生。面对由此给社会带来的严峻考验,除了利用技术手段,还应该采取积极措施应对此类事件。网络监管部门应时刻关注社区论坛动态、了解舆论动向,尽量将一些可能激化的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就传统媒体而言,及时介入事态的调查,还原事实的真相也是不可缺的,以免主流媒介缺位造成的信息空缺、谣言四起。而对于每一个网民来说,也应用理性的态度判断网络上的言论、事件,提升自身的网络道德,避免成为网络推手操纵的“棋子”。
参考文献
①曾庆香、李蔚:《群体性事件:信息传播与政府应对》,中国书籍出版社.2010
②宋嘉庚、徐晨霞,《浅析网络非理性舆论的成因及对策》,《新闻世界》,2010(1)
③蒋郁青,《百度贴吧中的群体冲突分析》,《新闻世界》,2010 (2 )
④毛新青,《虚拟世界的仪式狂欢——网络突发事件中的个体自由与社会控制》,《山东社会科学》,2011(8)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新闻系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