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由于人们对信息技术的需求日益增加,学校都设置了计算机科目的教学。中职院校作为向社会提供综合性人才的机构,对计算机教学更是重视。当下雨课堂的教学方式已经开始被人们所接受,但是部分老师对雨课堂在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应用不够重视,对此我们就如何利用雨课堂进行计算机教学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关键词:雨课堂;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应用策略
目前我国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计算机作为推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基础,相关的教学也逐渐被人重视,如今雨课堂作为一种智慧教学工具正逐渐被人接受。但是部分老师对如何基于雨课堂进行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感到困恼。对此本文笔者依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以下的教学方案,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相应的参考,真正提高中职学生综合学习能力。
一、实行课前预习,便于学生理解
在中职院校中进行基于雨课堂的计算机教学时,老师应该意识到中职阶段的学生计算机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相对欠缺。同时计算机知识不易理解,学生对知识重点无法准确把握,这就导致学生逐渐丧失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面对这样的教学问题,就需要老师在教学时,及时结合学生特点,准备课前材料,实行课前预习,便于学生理解。
老师在进行计算机教学之前,首先做好教学内容的规划以及相关教学目标的确立,利用雨课堂将相关的知识输送到学生终端,同时在相关内容之后,设置相应的例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对学生的知识基础有一定的了解,使学生通过相关的预习,知晓自己的不足,能够在接下来的计算机学习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与此同时老师还需要对预习任务限制相关的时间,老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查看学生的预习结果,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及时的对教学内容以及学生个人的学习目标进行改进。同时利用雨课堂教学的最大益处便是,雨课堂教学没有空间以及时间上的限制,在学生对计算机的知识存在疑惑知识,学生可以及时提出,老师进行在线解答,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信心,为真正提高教学效率创造便利。
二、师生进行交流,调动学生情绪
在进行课上的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人差异性,设置不同的问题,结合相关的视频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同时老师的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课上的知识指导,还应该及时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情绪,老师还可以结合相关的案例进行教学,并对相应的案例进行简单的分析,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惑,老师与学生共同合作解决问题。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利用雨课堂进行教学,学生通过老师提供的二维码,学生进行扫描录入自己的信息,老师进行远程控制对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教学,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首先对相关的知识进行相关的讲解,并对学生在预习时遇到了相关的讲解,帮助学生解决相应的问题。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进行相应的反馈,比如学生听懂了相关的知识,点击“听懂”按键,没有听懂可以点击“不懂”按键,老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述,老师还可以基于学生的学习情况,设立相应的实际案例,让学生进行相关的实践操作,通过雨课堂数据整合分析,对学生的用时、得分等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同时可以设立小组合作机制,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进行课后复习,及时巩固成果
在基于雨课堂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学习能力低下的重要原因,是老师没有做好学生的知识复习工作,对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没有进行巩固。老师对学生的情况不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同时也缺少相对合理的教学评价,所以老师在进行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及时让学生进行相关的学习成果反馈,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
若想使学生的学习真正达到效果,就需要监督学生进行课后复习,老师可以根据雨课堂学生情况分析表,设置相应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基于自己的情况进行自主学习,同时标注“不懂”的知识点,并对相关的知识点击收藏。老师再利用雨课堂进行计算机教学时,可以根据课后复习情况,针对学生的个人差异进行相应的辅导,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还应该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评价,学生以及老师基于雨课堂中的相关数据进行简单的评价,可以采取学生自评,师生互评的方式,通过相关的课后复习以及相应的课后评价使学生对自身有一个直观的了解,进而为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以及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创新能力提供相应的便利条件,逐渐将计算机知识进行内化。
综上所述,雨课堂作为一个智能终端,它有助于增进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活跃课堂气氛。若想真正使雨课堂教学达到应有的效果,首先就需要老师进行课前的设计,鼓励学生预习,提高学生理解力;其次在课上还应该进行师生交流,给予实践机会,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最后还可以适当进行课后巩固,老师及时监督,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卢晓晔,程欣,杨雪松.基于雨课堂的三段式教学模式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解剖学研究,2018,40(06):529-531.
[2]顏天华.基于雨课堂进行信息技术教学体系构建[J].教育现代化,2016,3(33):78-80.
[3]李雪婷. 雨课堂环境下史密斯—雷根模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
[4]曾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创新教学探讨[J].福建电脑,2019,35(03):106-108.
关键词:雨课堂;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应用策略
目前我国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计算机作为推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基础,相关的教学也逐渐被人重视,如今雨课堂作为一种智慧教学工具正逐渐被人接受。但是部分老师对如何基于雨课堂进行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感到困恼。对此本文笔者依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以下的教学方案,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相应的参考,真正提高中职学生综合学习能力。
一、实行课前预习,便于学生理解
在中职院校中进行基于雨课堂的计算机教学时,老师应该意识到中职阶段的学生计算机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相对欠缺。同时计算机知识不易理解,学生对知识重点无法准确把握,这就导致学生逐渐丧失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面对这样的教学问题,就需要老师在教学时,及时结合学生特点,准备课前材料,实行课前预习,便于学生理解。
老师在进行计算机教学之前,首先做好教学内容的规划以及相关教学目标的确立,利用雨课堂将相关的知识输送到学生终端,同时在相关内容之后,设置相应的例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对学生的知识基础有一定的了解,使学生通过相关的预习,知晓自己的不足,能够在接下来的计算机学习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与此同时老师还需要对预习任务限制相关的时间,老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查看学生的预习结果,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及时的对教学内容以及学生个人的学习目标进行改进。同时利用雨课堂教学的最大益处便是,雨课堂教学没有空间以及时间上的限制,在学生对计算机的知识存在疑惑知识,学生可以及时提出,老师进行在线解答,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信心,为真正提高教学效率创造便利。
二、师生进行交流,调动学生情绪
在进行课上的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人差异性,设置不同的问题,结合相关的视频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同时老师的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课上的知识指导,还应该及时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情绪,老师还可以结合相关的案例进行教学,并对相应的案例进行简单的分析,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惑,老师与学生共同合作解决问题。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利用雨课堂进行教学,学生通过老师提供的二维码,学生进行扫描录入自己的信息,老师进行远程控制对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教学,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首先对相关的知识进行相关的讲解,并对学生在预习时遇到了相关的讲解,帮助学生解决相应的问题。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进行相应的反馈,比如学生听懂了相关的知识,点击“听懂”按键,没有听懂可以点击“不懂”按键,老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述,老师还可以基于学生的学习情况,设立相应的实际案例,让学生进行相关的实践操作,通过雨课堂数据整合分析,对学生的用时、得分等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同时可以设立小组合作机制,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进行课后复习,及时巩固成果
在基于雨课堂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学习能力低下的重要原因,是老师没有做好学生的知识复习工作,对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没有进行巩固。老师对学生的情况不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同时也缺少相对合理的教学评价,所以老师在进行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及时让学生进行相关的学习成果反馈,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
若想使学生的学习真正达到效果,就需要监督学生进行课后复习,老师可以根据雨课堂学生情况分析表,设置相应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基于自己的情况进行自主学习,同时标注“不懂”的知识点,并对相关的知识点击收藏。老师再利用雨课堂进行计算机教学时,可以根据课后复习情况,针对学生的个人差异进行相应的辅导,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还应该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评价,学生以及老师基于雨课堂中的相关数据进行简单的评价,可以采取学生自评,师生互评的方式,通过相关的课后复习以及相应的课后评价使学生对自身有一个直观的了解,进而为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以及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创新能力提供相应的便利条件,逐渐将计算机知识进行内化。
综上所述,雨课堂作为一个智能终端,它有助于增进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活跃课堂气氛。若想真正使雨课堂教学达到应有的效果,首先就需要老师进行课前的设计,鼓励学生预习,提高学生理解力;其次在课上还应该进行师生交流,给予实践机会,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最后还可以适当进行课后巩固,老师及时监督,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卢晓晔,程欣,杨雪松.基于雨课堂的三段式教学模式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解剖学研究,2018,40(06):529-531.
[2]顏天华.基于雨课堂进行信息技术教学体系构建[J].教育现代化,2016,3(33):78-80.
[3]李雪婷. 雨课堂环境下史密斯—雷根模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
[4]曾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创新教学探讨[J].福建电脑,2019,35(03):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