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听觉”

来源 :音乐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GTM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声乐作为与情感、语言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是通过演唱者的二度创作表达出来的,这种表演形式经过直接抒发人类心灵深处所能触及到的各种精神感悟碰撞而来。内心听觉的正确建立是歌唱的灵魂支柱。声音是情感表达的综合体,人的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都是塑造优美动听声音的主要情绪信号来源,只有建立好正确的内心听觉,我们的歌唱才能拥有长久的生命力和永恒的灵魂支柱。
  一、“听觉”与“内心听觉”
  对于从事歌唱活动的人而言,良好的听觉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它和歌唱主题永远息息相关、不可分割。歌唱除了满足自我陶醉、自我释放情感体验外,还能与欣赏者之间建立起一座心灵沟通的桥梁,能共同感受艺术的魅力而为之欣赏、陶醉,最终达到真正的艺术共鸣最高点。
  “声波是听觉的适宜刺激。人的语言和歌唱声音是由声带振动而产生的。声波是通过空气媒介而传入人耳,并在人耳中产生听觉。”人的听觉器官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外耳主要为收集声音,中耳主要为传音装置,内耳主要为感音装置。声音的传送主要由这三部分综合配合来完成。那么人的听觉是怎样产生的呢?“毛细胞的兴奋沿听神经把信息传给大脑。声音感受器称科蒂氏器,在科蒂氏器上的毛细胞是感觉细胞。他们都分布在内耳的耳蜗,当声音传入内耳,就能引起听觉。在空气中运动的声波,由耳廊收集经过外耳道首先作用于鼓膜。中耳使来自外部和中耳的压力取得平衡。鼓膜的振动通向内耳小孔,内耳又螺旋状的骨组织——耳蜗,其内部充满液体,空气振动引起鼓膜振动,从而传给听小骨系统,并推至卵圆窗。这就推动耳蜗中的液体,引起正圆窗膜的振动,毛细胞受到刺激,产生变化,再刺激听神经末梢,发出神经冲动,经过神经到达脑皮层颞叶上回,引起听觉。”简而言之,外界声波从外耳传入,作用于耳鼓膜使其振奋,再经视听神经传入大脑皮层从而产生听觉。
  内心听觉是建立在听觉基础之上的,又称内在听觉、内在感觉。凭借对音乐元素的长期积累、音乐记忆模式的反复再现为依据,演唱前预先在头脑中描绘出音乐的整体形象和基本结构,构思出内心即将想要表达的综合思维想象能力,包括音色的运用、音量的大小、气息的掌握、情绪的变化等都可以预先臆测,演唱者表达出来的声音效果与内心构建的声音模式基本相吻合,我们就获得了想象中的声音。这种想象中的声音是建立在正确的耳朵指导下所形成的听觉审美习惯之上的。在听觉与内心听觉的相互结合运用下,不断地将我们想要表达的声音效果发挥出来。在正确的耳朵监听下不断调控声音的走向,使其尽量达到声音的最佳审美效果。歌唱的过程在依靠“听觉”与“内心听觉”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下进行,缺一不可。
  二、建立歌唱的灵魂支柱
  歌唱是通过美妙歌声来传递表达情感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正确的歌唱是建立在自如的呼吸、清晰地咬字、通畅的声音状态、灵性的音乐感觉之上的。呼吸、语言、发声状态、乐感四者缺一不可。所有的歌唱技巧都是为音乐、为艺术而服务的,当然前提是要掌握高超的歌唱技巧,在技术层面达到一定成熟状态的情况下,艺术的个性才能更加彰显,艺术的需要才会更加突出,最终才有能力将每个作品中所赋予的艺术特性发挥出来。歌唱者最能打动听众内心的是音乐背后的故事,是技术之上的艺术,是能真正领略到的生活中的感悟。音乐由内在而发出来的美才具有长久的生命力,才拥有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一切源自内在感悟且由内心听觉的控制和掌握来调控的,才是歌唱的灵魂支柱。
  声乐的学习是一个极其抽象的概念,只有不断依靠感觉、听觉、内心听觉去反复练习和一次次的揣摩而完善。我们在学习歌唱的过程中,应根据演唱者技巧训练的不同程度来塑造内心听觉。技巧是为歌唱艺术服务的,只是具备良好的发声状态而没有内在音乐感觉的声音是苍白无力、索然无味的,即使你的技巧再高超,声音的说服力也不强。当然,演唱者要求唱出感情,唱出不同风格特点关键在于演唱者对作品的“再创作”——“二度创作”,这必须具有广泛的知识面积累,大力开阔自己的视野,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艺术的学习是全面而综合的,可以通过经常欣赏交响音乐会、中外歌剧表演,观赏画展、朗诵优秀的诗歌及文学著作等,提升知识层面,将会对二度创作的源泉增添内容。才会将很多优秀的音乐元素储藏在脑海里,形成记忆模式,在演唱作品时才能产生更多的灵感。随时用眼睛细心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美好事物,培养视觉表象、多用心聆听有价值的音乐,形成听觉意象,知识积累越多灵感越丰富、越活跃,我们演唱时的内心才会越充实,内心听觉记忆库的灵感才会更多,这些积累都有利于我们的歌唱表演。演唱者所表现的音乐作品内容,一定是内心情感和心理反应的产物,内心的想象力生动与否与情感活动丰富与否关系重大。例如在演唱《在希望的田野上》(晓光词,施光南曲)时: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一片冬麦,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
  当朗诵歌词和默唱视唱时,眼前浮现中国农村到处呈现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不自觉地唤起内心积淀的视觉意象,眼前的画面感就出来了,演唱者从这幅生动景象中可以吸取演唱的艺术情感。那些炊烟飘荡,小河流淌,禾苗抽穗,牛羊成群,老人举杯,孩子欢笑的美好生活场景和中国农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的画面一一出现在我的眼前。它是一首歌唱祖国繁荣富强的歌曲,歌词朴实、曲调优美流畅上口,通过对家乡情景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赞美,歌颂了我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农村的全面改革的美好蓝图,一片喜气洋洋的新生活景象,也歌颂了新的时代给人民生活带来的种种变化。如果演唱者不是一个旁观者,能将角色置换,把自己置身于想象的画面之中,将这份喜悦由衷的体会并从内心绽放出来,会更加激起强烈的艺术情感。我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彭丽媛对这首歌曲进行了天才般的艺术二度创作,使歌曲的艺术形象得以更加生动完整,听了她的演唱激起了听众与歌唱家同样的对生活充满的激情和希望。演唱者在演唱这首歌曲时,一方面通过体会彭丽媛的深情诉说和热情歌颂,加上另一方面自己生活中的积累和深刻的情感体验,把自己置身于歌曲情景中,对作品进行再创造,对画面感进行预先设计和想象。这首歌曲曲调一出来就在高音上演唱,把人的心情放在较高的位置上,它不是音域多高,而是情绪感情的高涨。欢快的节奏型给人以鲜明而有活力的音乐形象感,具有亿万青年所渴求的那份清新、热情、而富有青春激情和新兴的生活气息的气质。运用喜庆嘹亮的嗓音将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满腔情怀,朝气蓬勃的表现出来,这是我们演唱前预先要酝酿好的思想情感和需要做好的心理准备工作。有了内心听觉的不断引导,我们的演唱才能越贴近演唱前的理智分析与思考,才能将鲜明的音乐形象和艺术表现力表现的淋漓尽致。除了拥有高亢甜美的音色、通畅的发声状态,流畅的语言外,关键是我们必须抓住歌曲想要表达的主要思想和内容,想要歌颂的音乐形象,让声音为音乐服务,让技术为艺术服务,依靠内心听觉来指导歌唱,这才是歌唱的灵魂所在。   除了要发挥歌唱的视觉表象、听觉意象外,还要加强歌唱发声的艺术想象。艺术想象是演唱者内心的一种心理活动过程,它是建立在演唱者内心情感积累到一定时期的产物之上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演唱者在表现歌曲思想情感时,在过去感受过的生活形象中又增添了现实对歌曲理解的新形象,例如:《寻找楼兰》(刘麟词、王志信曲):
  丝绸路上驼铃声声,我寻找心中的楼兰古城,
  走过戈壁漫漫,踏破沙海重重,眼前一棵古老的胡杨树,
  带我走进绿色的梦境,带我走进绿色的梦境,啊……带我走进绿色的梦境……
  巍峨的宫殿,金色的穹顶,绿茵如画榴花正红。
  飞天起舞,奏响丝竹管弦,楼兰姑娘的歌声,悠扬动听。
  即使没有去过戈壁滩大沙漠,但从歌词分析来看,头脑里首先反映出过去戈壁滩大沙漠的荒芜、凄凉的景象,同时也能反映出现在戈壁滩大沙漠一片绿色长城、一片花香鸟语、一片欢笑中神秘古老的戈壁滩现实艺术形象。通过对画面感的认识和理解,演唱者内心已经很好地建立起了声音的基本形象,曲调一出来声音的神秘、悠远的环境氛围首先要塑造出来,带着无尽遐想慢慢走近楼兰古城,走进绿色的梦境,带着一种飘飘悠然的色彩将故事循序慢慢推进,并且加上现实的理解,我们的审美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需求和步阀。只有将视觉意象、听觉表象加上艺术想象完美结合起来才能将这首歌曲中作曲家的正确思想意图超水平发挥出来。如果没有内心听觉的指导,没有音乐形象的塑造,演唱者表现出来的音乐是暗淡无光、死气沉沉的,永远达不到理想境界中的状态。想象的内容源自现实生活,但总是高于生活,如同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一样。只有将内心听觉的调控融入其中,才能在音乐道路上越走越长,才能抓住听众的心,形成艺术共鸣最高点,这样的声音才有魂、才有根。
  三、内心听觉的训练方法
  首先,内心听觉是歌唱进行前有意识有目的地创造性活动。要建立歌唱发声的正确概念,必须靠平时日积月累,广泛听取国际国内优秀歌唱家的经典演唱,在头脑中树立科学的歌唱概念和发声体系,加强听觉以及内心听觉的培养,经过长时期的坚持,可以达到演唱者主观意识范围内的结果。对于初学者而言,开始可以采取分析曲谱歌词、默唱视唱的办法,找出关键词,在头脑中初步设定好歌曲主要想要表达和塑造的声音形象和艺术形象,再用小声模唱的方法进行尝试训练,要通过自己反复听录音、变换不同场合歌唱来区分因为传导方式的不同而导致给演唱者所带来的听觉误差。在训练过程中,把“内听”和“外听”概念分析清楚,把内心听觉的误差规律掌握透彻,不要混为一谈,不要让它们成为我们歌唱的绊脚石。或者通过借鉴老师正确耳朵的听辨能力进行纠正和引导,将要表达的声音和情绪反复琢磨,认真练习,然后逐步将声音带着情绪带着状态放声出来演唱。演唱时保持情绪高度集中,首先在内心想象出声音意象然后在思维意识的指引下演唱出来,当演唱的声音感觉与内心期望的感觉相对一致时,就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这时可以放出声音演唱,反复训练,强化正确的歌唱记忆,投入感情进去,做到声情并茂,内外结合。
  其次,想要感动听众,必须先要感动自己。所以要做的大量工作是全面提高自身综合艺术方面的修养和能力,抓住时机多听听交响音乐,欣赏中外歌剧表演,观赏画展,阅读优秀文学作品,朗诵诗歌等,这些都能对内心听觉的建立和培养起到综合培养作用。加强对歌唱中的人物形象、声音形象、艺术形象的分析和研究,每每要演唱作品前,要做的伏案工作很多,如果是一部歌剧作品,要仔细查阅关于这部歌剧的相关资料,其创作背景、创作意图、分析清楚人物角色关系以及将要赋予角色的感情和声音的形象。每个阶段声音的形象塑造要求是不同的,只有做到细致入微,并且将体会真正融入其作品中,歌剧作品才能得到更好发挥,作曲家的创作意图才能得以完善,如果没有内心听觉的调控,歌剧最终要表达的思想和意图也是不尽人意的,也打动不了观众。
  最后,要求演唱者必须要具有与时俱进的审美观。时代在前进,思想在升华,在学习经典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与时代同行,与科学同步。反复琢磨,不断研究,才能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演唱者本身的审美情趣提高了,歌唱的灵感随之增强,歌唱时对歌曲的审美分析才能更高一筹,从而指导演唱的方向性才会越强,表现歌曲的掌控能力越到位,听众的审美空间也更宽阔。歌唱离不开内心听觉的指引,内心听觉是指引歌唱的方向,是形成良好歌唱状态前进的灯塔,使内心听觉积极的配合歌唱的道路,是歌唱学习中极其重要的因素,这样才能真正抓住歌唱的灵魂!
其他文献
【教学内容】  1、学唱《儿行千里母担忧》  2、认识京剧场面  3、练习大锣住头锣鼓经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够积极体验京剧唱腔,感受老生行当的特点。主动学习、乐于探究老生行当的演唱,并产生想进一步了解京剧的愿望。  二、过程与方法  1、参与并体验“通过学唱、听辨、聆听、口传心授等”,学唱“儿行千里母担忧”。  2、通过口传心授来掌握学习京剧唱腔的方法。  三、知识与技
期刊
京剧,融汇了徽剧、汉剧、秦腔以及昆曲等我国地区戏曲的养分,发展传承了两百多年。其唱腔优美、灵活,各行当门类齐全,作品、服饰、化妆等表演形式发展成熟,并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被誉为我国的“国粹”,成为如今世界人民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一面镜子。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一批致力于发展京剧这一古老艺术的作曲家们,开始了大胆而又富于创新的创作实践,在西洋键盘乐器的作品中注入京剧的元素和精神,为京剧在现代社会
期刊
【作品分析】  《引子与狮王进行曲》是法国作曲家圣一桑创作的《动物狂欢节》组曲中的第一首。首先是引子部分,两架钢琴从弱渐强的和弦颤奏,好像是兽王出场的威武先导。接着,弦乐组从低向高进行,节奏越来越紧凑,力度越来越强,当冲到最高音之后,迅速向下刮奏中,好像一阵狂风迎面而来。虽然我们还没有看到狮子的身影,就已经让我们感到它的威严。  接着两架钢琴合奏出模仿军号的音调,这种音调一般是作为王公贵族出场的信
期刊
勃拉姆斯是与巴赫、贝多芬齐名的伟大作曲家。他被认为是“保守主义者”的“德奥古典音乐大师中的最后一人”,而后又颇有争议地被称为“改革者”的浪漫派时期的作曲家。无论世人如何评说,他的作品总是会给听众带来与众不同的听觉感受和审美体验。作为一位钢琴演奏家,勃拉姆斯的钢琴作品也是钢琴文献世界中的一道别样的风景线,这种别样体现在他的一些独到的创作手法上,演奏者如果能够关注理解这些特征,将会更好地表现勃拉姆斯独
期刊
新课标指出合唱教学是感受、体验多声部感觉最有效的方式之一。目前小学合唱教学虽然在日常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开展,但其教学的有效性却不是很理想。究其原因,学生的音准成为班级合唱最大的绊脚石。音准是合唱的生命,是班级合唱的首要难题。合唱音准由纵横两个方面的因素造成。“纵”是指合唱中的和声音准,即“纵的音准”,“横”是指合唱中的旋律音准,即“横的音准”。在和声式合唱中,既要考虑横的运动倾向,同时也要从多声部结
期刊
《菩提IV》(为箫和8件乐器而作)是徐孟东先生室内乐《菩提》系列作品其中的一首,这首作品是为了2005年亚洲国际音乐节的委约而创作的,首演于日本“爱知世界博览会——亚洲之风作品音乐会。  “菩提”来自梵文语音,是“觉”“智”或觉悟、顿悟、彻悟之意,菩提与佛教有着很深的渊源,用于佛教中通常指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等。在当前信息化充斥物欲的时代,艺术也随之沾染着急功近利、心躁气浮的气息,以菩提为
期刊
“延安文艺”是我国文艺史上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从1935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经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至1948年3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转战华北之前的这13年中,延安作为中共中央所在地,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心。包括延安音乐在内的“延安文艺”,则以陕甘宁边区和其他革命根据地为舞台,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为背景进行了生动的革命文学艺术创造。延安文艺“早已成为一种文艺精神、
期刊
优秀,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出色,非常好”,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是许多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愿望。那么,优秀音乐教师有什么特点?怎样才能成为优秀音乐教师呢?2011-2012年间,笔者对广东省48位中小学优秀音乐教师进行了调查,主要着眼于探寻中小学优秀音乐教师(下称“优秀音乐教师”)群体的共同点和规律性,希望能启示普通青年音乐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调查对象及方式  本调查对优秀音乐教师的界定是:音
期刊
一句“中国二胡,中国料理”道出了二胡演奏家、著名作曲家关铭先生对其二胡音乐创作和整个中国民族音乐创作语言的表达所坚持的信条和观念。同时透过他新近出版的《二胡曲论》一书也明白无误的证实了其多年以来为此所付出的实践努力和劳动而得到的丰硕成果。  本书的问世犹如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读来使人感到亲切、真实,因为书中的语句通俗而直白、平实,没有空洞刻板教条,居高临下,假大空的说教等一些时下某些文章中的常
期刊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越来越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演奏教学也逐渐走进了我们的音乐课堂,成为了音乐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竖笛演奏虽然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得到普及,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如何在教学中提高竖笛的课堂演奏效果,笔者有以下体会。  一、竖笛演奏中的常见问题  1、认识有差距,学习积极性不高  器乐进课堂,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音乐课一度被称为“唱歌课”的历史,也在更大程度上提高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