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高专班级管理过程中,管理目标是中心内容。构建班级管理目标,需要由班级组织的特殊性分析着手,清楚班级管理目标的外在约束和内在约束条件,着力解决好班级管理目标构建中的阶段性与层次性、民主性与科学性等基本问题。
关键词:高职高专;班级管理目标;构建
一个良好班级的主要特征,首先在于它有共同明确的奋斗目标。班级的共同奋斗目标是班级发展的规划,是激励班级成员奋进的主要动力。构建科学的班级管理目标,应从班级组织的特征分析着手,弄清班级管理目标的外在约束和内在约束条件,着力解决好班级管理目标构建中的阶段性与层次性、民主性与科学性等基本问题。
班级具有临时性、资源的单一性、管理主体的多元性和鲜明的文化特征。班级的这些特征,决定了班级管理目标构建有别于其它组织。首先,班级作为临时性组织,管理目标的时间区间只能以班级存续期间为限,或者说它只有中、短期目标,不能够也没有必要制定所谓的战略目标。其次,班级资源的单一性特征,决定了班级管理对象以人和事为主,如何适应外部环境、如何创造并保持良好的班级内部环境是班级管理目标的主要内容。第三,在班级管理中,作为管理对象的学生同时又是管理主体,在班级的三元管理主体中,学校和教师对班级管理目标的预期主要是通过学生自我管理实现的。第四,高校班级是知识群体,因此,班级管理目标应当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
在构建班级管理目标时,要强调其阶段性和层次性。在目标的阶段性上,可把目标分为近期目标(学期)、中期目标(学年)和远期目标(在校期间)。在目标的层次性上,可把目标分为低、中、高目标。远期目标通过近期目标、中期目标的实现而逐步实现;高级目标则通过低级、中级目标的实现而逐步达到。
分析班级目标的一般特征,有必要明确两个概念———班级管理目的与班级管理目标的区别。为了具体地规范班级成员的行为,必须将抽象的班级管理目的变成具体的目标,如使班级成为学年度校级优秀班集体、运动会取得团体总分第一,等等。班级管理目标一般应当量化,因为量化的目标便于理解,在目标实现过程中也便于衡量和比较。
目标的阶段性与目标的层次性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般来讲长期目标对应于高层次目标,短期目标对应于低层次目标。把目标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同样是十分重要的。追求高目标是人们正常的心理状态,特别是在人的情绪高涨时,这种心理会被无限度地放大。然而,被这种心理所左右,班级管理目标就有可能严重脱离实际。脱离实际的班级管理目标,对班级管理是十分有害的。因此,班级管理不能盲目追求高目
标,因为不切实际的高目标,会因为实现的机率小,而降低激励力量,甚至完全丧失激励意义。在条件不具备的时候,适当降低目标期望,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当然,低于能力可以达到水平的目标,在任何时候都不是好目标。在高等学校及其班级管理中,教师和学生的个体作用十分突出。所以,班级目标设置必须强调和突出民主性。只有通过民主管理,让学生有足够的自由空间,才能使学生的首创精神得以充分发挥,才能为班级管理提供不竭的内在动力。班级目标的民主性也是其科学性的必要条件,没有民主基础的目标是难言科学的。
班级管理目标必须民主化,首先是师生都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将目标面向全体学生,既不能忽视甚至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又对全体学生有统一的目标要求;其次,班级管理目标民主化应以平等为基础,树立班主任尊重学生权利、教师与学生人格平等的观念,在师生之间建立互相尊重、互相合作的关系;第三,班级管理目标民主化要注意完善学生自我,培养学生自我管理意识,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真正主体。
班级管理目标要具科学性,就是要在对班级管理目标有正确认识的前提下,在坚持管理目标民主性的基础上,对班级管理目标进行充分的可行性分析,使所构建的班级管理目标具有系统性、可操作性、可竞争性和可奖惩性。班级管理目标的系统性,就是要使班级管理的总目标与分目标、综合目标与单项目标、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衔接一致,形成完善的目标体系;班级管理目标的可操作性,就是各项管理目标要符合班级实际,为大多数学生接受,每个班级成员都是目标的责任对象,都了解自己在目标实现过程中的任务,并且目标经过班级成员共同努力可以达到;班级管理目标的可竞争性,就是各项管理目标要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能在班级成员中形成良性竞争机制,在班级形成比、学、赶、帮、超的竞争局面;班级管理目标的可奖惩性,就是各项管理目标都设定明确、具体的标准,在目标实现过程中和目标期间结束时,能够准确地对班级成员进行功过评价,目标的正负强化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班级管理目标的制定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这些制约因素无外乎两种,一种是外约束或者叫着环境约束,一种是内约束或者叫系统自身约束。班级管理目标的外约束,是社会环境所要求的目标对班级管理目标的约束,即社会通过学校要求学生达到的目标对班级目标的约束。班级是学校实施教育与管理的基层组织,班级目标必须与学校的办学目标和管理目标一致,这同时也是由大学生个体发展规律所决定的。班级管理目标的内约束,是学生的个体目标对班级管理目标的约束,即班级管理目标与学生个体发展目标的一致性要求。大学生既是班级管理的对象,也是班级管理的主体,且具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和民主意识,在班级管理目标中充分体现个体目标,不仅是学生强烈的主观愿望,而且也是学生作为管理主体的具体体现。同时,从班级管理的任务来看,班级管理不仅要帮助学生完成取得社會成员资格的过程,也有责任帮助学生完成通过学习和积累社会经验,形成和发展个性的过程。班级管理任务的双重性,决定了班级管理目标设置不仅不能脱离学生的个体目标,而且必须以个体目标为基础。只有当班级目标与个体目标协调一致时,才能得到高度的认同,才能成为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性、具有激励意义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美]保罗"S"麦耶斯主编,蒋惠工等译.知识管理与组织设计[M].珠海出版社,1998.
[2]陈补,李济才.当代人学班集体管理的辩证思考[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1999( 3) .
关键词:高职高专;班级管理目标;构建
一个良好班级的主要特征,首先在于它有共同明确的奋斗目标。班级的共同奋斗目标是班级发展的规划,是激励班级成员奋进的主要动力。构建科学的班级管理目标,应从班级组织的特征分析着手,弄清班级管理目标的外在约束和内在约束条件,着力解决好班级管理目标构建中的阶段性与层次性、民主性与科学性等基本问题。
班级具有临时性、资源的单一性、管理主体的多元性和鲜明的文化特征。班级的这些特征,决定了班级管理目标构建有别于其它组织。首先,班级作为临时性组织,管理目标的时间区间只能以班级存续期间为限,或者说它只有中、短期目标,不能够也没有必要制定所谓的战略目标。其次,班级资源的单一性特征,决定了班级管理对象以人和事为主,如何适应外部环境、如何创造并保持良好的班级内部环境是班级管理目标的主要内容。第三,在班级管理中,作为管理对象的学生同时又是管理主体,在班级的三元管理主体中,学校和教师对班级管理目标的预期主要是通过学生自我管理实现的。第四,高校班级是知识群体,因此,班级管理目标应当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
在构建班级管理目标时,要强调其阶段性和层次性。在目标的阶段性上,可把目标分为近期目标(学期)、中期目标(学年)和远期目标(在校期间)。在目标的层次性上,可把目标分为低、中、高目标。远期目标通过近期目标、中期目标的实现而逐步实现;高级目标则通过低级、中级目标的实现而逐步达到。
分析班级目标的一般特征,有必要明确两个概念———班级管理目的与班级管理目标的区别。为了具体地规范班级成员的行为,必须将抽象的班级管理目的变成具体的目标,如使班级成为学年度校级优秀班集体、运动会取得团体总分第一,等等。班级管理目标一般应当量化,因为量化的目标便于理解,在目标实现过程中也便于衡量和比较。
目标的阶段性与目标的层次性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般来讲长期目标对应于高层次目标,短期目标对应于低层次目标。把目标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同样是十分重要的。追求高目标是人们正常的心理状态,特别是在人的情绪高涨时,这种心理会被无限度地放大。然而,被这种心理所左右,班级管理目标就有可能严重脱离实际。脱离实际的班级管理目标,对班级管理是十分有害的。因此,班级管理不能盲目追求高目
标,因为不切实际的高目标,会因为实现的机率小,而降低激励力量,甚至完全丧失激励意义。在条件不具备的时候,适当降低目标期望,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当然,低于能力可以达到水平的目标,在任何时候都不是好目标。在高等学校及其班级管理中,教师和学生的个体作用十分突出。所以,班级目标设置必须强调和突出民主性。只有通过民主管理,让学生有足够的自由空间,才能使学生的首创精神得以充分发挥,才能为班级管理提供不竭的内在动力。班级目标的民主性也是其科学性的必要条件,没有民主基础的目标是难言科学的。
班级管理目标必须民主化,首先是师生都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将目标面向全体学生,既不能忽视甚至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又对全体学生有统一的目标要求;其次,班级管理目标民主化应以平等为基础,树立班主任尊重学生权利、教师与学生人格平等的观念,在师生之间建立互相尊重、互相合作的关系;第三,班级管理目标民主化要注意完善学生自我,培养学生自我管理意识,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真正主体。
班级管理目标要具科学性,就是要在对班级管理目标有正确认识的前提下,在坚持管理目标民主性的基础上,对班级管理目标进行充分的可行性分析,使所构建的班级管理目标具有系统性、可操作性、可竞争性和可奖惩性。班级管理目标的系统性,就是要使班级管理的总目标与分目标、综合目标与单项目标、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衔接一致,形成完善的目标体系;班级管理目标的可操作性,就是各项管理目标要符合班级实际,为大多数学生接受,每个班级成员都是目标的责任对象,都了解自己在目标实现过程中的任务,并且目标经过班级成员共同努力可以达到;班级管理目标的可竞争性,就是各项管理目标要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能在班级成员中形成良性竞争机制,在班级形成比、学、赶、帮、超的竞争局面;班级管理目标的可奖惩性,就是各项管理目标都设定明确、具体的标准,在目标实现过程中和目标期间结束时,能够准确地对班级成员进行功过评价,目标的正负强化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班级管理目标的制定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这些制约因素无外乎两种,一种是外约束或者叫着环境约束,一种是内约束或者叫系统自身约束。班级管理目标的外约束,是社会环境所要求的目标对班级管理目标的约束,即社会通过学校要求学生达到的目标对班级目标的约束。班级是学校实施教育与管理的基层组织,班级目标必须与学校的办学目标和管理目标一致,这同时也是由大学生个体发展规律所决定的。班级管理目标的内约束,是学生的个体目标对班级管理目标的约束,即班级管理目标与学生个体发展目标的一致性要求。大学生既是班级管理的对象,也是班级管理的主体,且具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和民主意识,在班级管理目标中充分体现个体目标,不仅是学生强烈的主观愿望,而且也是学生作为管理主体的具体体现。同时,从班级管理的任务来看,班级管理不仅要帮助学生完成取得社會成员资格的过程,也有责任帮助学生完成通过学习和积累社会经验,形成和发展个性的过程。班级管理任务的双重性,决定了班级管理目标设置不仅不能脱离学生的个体目标,而且必须以个体目标为基础。只有当班级目标与个体目标协调一致时,才能得到高度的认同,才能成为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性、具有激励意义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美]保罗"S"麦耶斯主编,蒋惠工等译.知识管理与组织设计[M].珠海出版社,1998.
[2]陈补,李济才.当代人学班集体管理的辩证思考[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1999(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