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提高电力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工程 造价管理 存在问题 对策
一、电力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工程造价管理的关键是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造价,目前中国电力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存在如下问题。
(一)不重视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在制定投标战略时定位不准,不能准确把握造价的合理性,恶性竞标,或为追求高利润报价过高,最终在激烈的竞争不能中标;或为了中标而一味地压低报价,致使施工企业低于成本价中标,造成严重亏损。
(二)不重视合同签订过程中的工程造价管理,对合同价款调整的范围、程序、计算依据和设计变更、现场签证及材料价格的签发、确认等约定不明确。对于合同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分析不足,不能事先提出解决的措施,合理规避风险。
(三)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不能对工程项目成本进行事前预测,实现被动控制为主动控制。不注意造价的动态管理,抓不住成本控制的关键“,眉毛胡子一把抓”,造成企业入不敷出,使经营管理面临困境。
二、提高电力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措施
(一)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做好标书,争取中标是工程造价管理的基础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只有中标后,才谈得上工程项目管理,所以说争取中标是工程造价管理的基础。而承揽电力工程建设项目能否中标,取决于承包方的报价、施工质量、工程工期、技术方案以及同业主、代理人、投资方的关系等诸多因素。为此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分析标书、合理确定工程报价。承包工程的报价是能否中标的主要因素,报价过高,由于竞争激烈,很显然是不能中标的,而一味地压低造价,又会使施工企业亏损,为了企业的生存发展,规避风险非常重要。一般而言,承包工程总价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扣除甲供材料)、施工机械台班费、一般设备费、设备材料进出厂的装卸运输保管费、水电费、临时设施费、施工管理费、利润和税金,企业应对这些费用掌握比较准确的价格资料,并结合自身情况,确定比较合乎实际的承包总价,从而做到心中有数。
2.制定投标思想策略。在对某项工程投标活动中要做好调查研究,分析当地电力建设市场的竞争形势,了解竞争对手的状况,摸清业主的发包工程,从而确定本公司投标思想和策略,如果本公司对某项工程在资质、技术、装备方面有能力承担,而发包的条件在利润或业绩方面都有利可图,则应决心夺标并中标。
3.工程投标阶段成立工程项目经理部。投标过程中就要组建项目经理部,其人员应直接参与标书的编制,充分发挥其主人翁的作用。
(二)严密的施工合同是工程造价管理的载体
建设工程施工是建设项目在完成工程设计和施工招标后进行建筑产品生产的最后实施阶段,具有投资大、周期长、涉及面广及管理难度大的特点。因此签订好建设施工合同,无论对发包人还是对承包人都是十分重要的。在建设市场逐步规范的今天,施工合同已成为约束发包方、承包方的手段,同时施工合同又是计费的基础,施工合同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着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为此,笔者结合工作经验,提出以下建议:
1.明确专门的合同管理机构。施工合同谈判之前,承包人应明确专门的合同管理机构,负责审查发包人资质等级及信用情况,负责组织公司施工计划、安全质量、财务、物资、审计等相关专业人员和本部门对口专业管理人员进行合同评审,根据发包人提出的要求,逐条进行研究,实施监督、管理与控制。同时项目经理应直接参与合同的谈判,以更有利于日后合同的履行。
2.细心研究合同条款,进行合同分析。订立工程合同前,要细心研究合同条款,要结合项目特点和当事人自身情况,进行合同风险分析,设想在履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事先提出解决的措施。合同条款用词要准确,发包人和承包人的义务、责任、权利要写清楚,切不要因准备不足或疏忽而使合同条款留下漏洞,给合同履行带来困难,使施工单位合法权益蒙受损失。一般合同的主要条款应为: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住所、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
(三)施工阶段成本控制是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
施工企业通过招投标工作、合同谈判,已经基本明确承包该工程的合同价。在现阶段,一般是固定总价承包,只是在工程变更及其他条款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工程造价的调整,所以在价格一定的条件下,企业实际成本开支决定着企业的盈利水平,成本越高盈利越低,成本高于价格就危及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可见,把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放在首要位置非常必要,为此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构建项目管理体系。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根据企业的总体目标和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工程项目成本进行有效的组织、实施、控制、跟踪、分析和考核等管理活动,以达到强化经营管理,完善成本管理制度,提高成本核算水平,降低工程成本,实现目标利润,创造良好经济效益的目的的过程。由此可见,加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施工企业积蓄财力,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2.成本控制的关键是工程材料价格的控制。一般工程,材料费大约占工程成本的70%左右,其价格的合理性对工程造价的合理性影响很大。现阶段建筑市场非常活跃,建筑材料品种繁多,来源广泛且价格变化快,差异性大,因此合理有效地控制材料价格是建筑价格控制的关键问题。
3.工程竣工结算是工程造价控制的最后环节。此阶段若不能严格把关的话将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工程竣工结算是一项细致具体的工作,计算时要认真、细致、不少算、不漏算;同时要尊重实际,不多算,不高估冒算,在以上基础上保证“量”与“价”的准确性。
4.实施人才战略。市场竞争的本质是人才的竞争。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核心就是人,没有人就没有管理。只有重视人才,建立有凝聚力的人才团队,让员工有归属感,形成共同追求的理想和价值观,才能形成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发展。要做好施工企业工程造价,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于继续加强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做到与时俱进,培养一批既懂经济、又懂财会、项目管理、合同管理及风险管理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作者介绍:宋洁(1979.1—)女,西安供电局工作,主要从事工程技术经济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工程 造价管理 存在问题 对策
一、电力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工程造价管理的关键是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造价,目前中国电力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存在如下问题。
(一)不重视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在制定投标战略时定位不准,不能准确把握造价的合理性,恶性竞标,或为追求高利润报价过高,最终在激烈的竞争不能中标;或为了中标而一味地压低报价,致使施工企业低于成本价中标,造成严重亏损。
(二)不重视合同签订过程中的工程造价管理,对合同价款调整的范围、程序、计算依据和设计变更、现场签证及材料价格的签发、确认等约定不明确。对于合同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分析不足,不能事先提出解决的措施,合理规避风险。
(三)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不能对工程项目成本进行事前预测,实现被动控制为主动控制。不注意造价的动态管理,抓不住成本控制的关键“,眉毛胡子一把抓”,造成企业入不敷出,使经营管理面临困境。
二、提高电力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措施
(一)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做好标书,争取中标是工程造价管理的基础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只有中标后,才谈得上工程项目管理,所以说争取中标是工程造价管理的基础。而承揽电力工程建设项目能否中标,取决于承包方的报价、施工质量、工程工期、技术方案以及同业主、代理人、投资方的关系等诸多因素。为此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分析标书、合理确定工程报价。承包工程的报价是能否中标的主要因素,报价过高,由于竞争激烈,很显然是不能中标的,而一味地压低造价,又会使施工企业亏损,为了企业的生存发展,规避风险非常重要。一般而言,承包工程总价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扣除甲供材料)、施工机械台班费、一般设备费、设备材料进出厂的装卸运输保管费、水电费、临时设施费、施工管理费、利润和税金,企业应对这些费用掌握比较准确的价格资料,并结合自身情况,确定比较合乎实际的承包总价,从而做到心中有数。
2.制定投标思想策略。在对某项工程投标活动中要做好调查研究,分析当地电力建设市场的竞争形势,了解竞争对手的状况,摸清业主的发包工程,从而确定本公司投标思想和策略,如果本公司对某项工程在资质、技术、装备方面有能力承担,而发包的条件在利润或业绩方面都有利可图,则应决心夺标并中标。
3.工程投标阶段成立工程项目经理部。投标过程中就要组建项目经理部,其人员应直接参与标书的编制,充分发挥其主人翁的作用。
(二)严密的施工合同是工程造价管理的载体
建设工程施工是建设项目在完成工程设计和施工招标后进行建筑产品生产的最后实施阶段,具有投资大、周期长、涉及面广及管理难度大的特点。因此签订好建设施工合同,无论对发包人还是对承包人都是十分重要的。在建设市场逐步规范的今天,施工合同已成为约束发包方、承包方的手段,同时施工合同又是计费的基础,施工合同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着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为此,笔者结合工作经验,提出以下建议:
1.明确专门的合同管理机构。施工合同谈判之前,承包人应明确专门的合同管理机构,负责审查发包人资质等级及信用情况,负责组织公司施工计划、安全质量、财务、物资、审计等相关专业人员和本部门对口专业管理人员进行合同评审,根据发包人提出的要求,逐条进行研究,实施监督、管理与控制。同时项目经理应直接参与合同的谈判,以更有利于日后合同的履行。
2.细心研究合同条款,进行合同分析。订立工程合同前,要细心研究合同条款,要结合项目特点和当事人自身情况,进行合同风险分析,设想在履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事先提出解决的措施。合同条款用词要准确,发包人和承包人的义务、责任、权利要写清楚,切不要因准备不足或疏忽而使合同条款留下漏洞,给合同履行带来困难,使施工单位合法权益蒙受损失。一般合同的主要条款应为: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住所、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
(三)施工阶段成本控制是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
施工企业通过招投标工作、合同谈判,已经基本明确承包该工程的合同价。在现阶段,一般是固定总价承包,只是在工程变更及其他条款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工程造价的调整,所以在价格一定的条件下,企业实际成本开支决定着企业的盈利水平,成本越高盈利越低,成本高于价格就危及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可见,把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放在首要位置非常必要,为此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构建项目管理体系。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根据企业的总体目标和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工程项目成本进行有效的组织、实施、控制、跟踪、分析和考核等管理活动,以达到强化经营管理,完善成本管理制度,提高成本核算水平,降低工程成本,实现目标利润,创造良好经济效益的目的的过程。由此可见,加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施工企业积蓄财力,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2.成本控制的关键是工程材料价格的控制。一般工程,材料费大约占工程成本的70%左右,其价格的合理性对工程造价的合理性影响很大。现阶段建筑市场非常活跃,建筑材料品种繁多,来源广泛且价格变化快,差异性大,因此合理有效地控制材料价格是建筑价格控制的关键问题。
3.工程竣工结算是工程造价控制的最后环节。此阶段若不能严格把关的话将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工程竣工结算是一项细致具体的工作,计算时要认真、细致、不少算、不漏算;同时要尊重实际,不多算,不高估冒算,在以上基础上保证“量”与“价”的准确性。
4.实施人才战略。市场竞争的本质是人才的竞争。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核心就是人,没有人就没有管理。只有重视人才,建立有凝聚力的人才团队,让员工有归属感,形成共同追求的理想和价值观,才能形成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发展。要做好施工企业工程造价,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于继续加强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做到与时俱进,培养一批既懂经济、又懂财会、项目管理、合同管理及风险管理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作者介绍:宋洁(1979.1—)女,西安供电局工作,主要从事工程技术经济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