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无边光景沐春生,郊外行寻正踏青。 映日夭桃宽满目,摇姿细柳戏轻风。 彎弯溪浅情千种,莽莽林深意万层。 几许抒怀追旧梦,登高直指凤凰峰。 三八节感怀 玫瑰带刺硬如钢,晓镜模糊鬓染霜。 小女宽心亲软肋,独吾善感念恩娘。 春晖梦里回回暖,康乃馨丛朵朵香。 双眼望穿无奈处,不禁泪水到秋长。 元宵节感怀 花逢朗日笑盈盈,乐聚元宵火辣情。 漫灌楼襟连瀑布,狂泼屋顶起烟屏。 声声鞭响封冰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边光景沐春生,郊外行寻正踏青。
映日夭桃宽满目,摇姿细柳戏轻风。
彎弯溪浅情千种,莽莽林深意万层。
几许抒怀追旧梦,登高直指凤凰峰。
三八节感怀
玫瑰带刺硬如钢,晓镜模糊鬓染霜。
小女宽心亲软肋,独吾善感念恩娘。
春晖梦里回回暖,康乃馨丛朵朵香。
双眼望穿无奈处,不禁泪水到秋长。
元宵节感怀
花逢朗日笑盈盈,乐聚元宵火辣情。
漫灌楼襟连瀑布,狂泼屋顶起烟屏。
声声鞭响封冰动,道道霓虹彻镇明。
夜幕提灯江上去,春晖难报泪晶莹。
其他文献
在夜幕下呆思 宛若花半开,酒微醺 给自己半杯时空,半打清寂 亲亲青涩的痛,花季的香 安静得只听见 樱花落去 野径花白 闲竹幽曲月悬窗 心燈幽幽 无语回眸 清瘦的笛箫 吻在青春的红唇 荷锄归耕夕汗坠 一畦蕉 一畦薯 篱望橙黄 蕴育当年懵懂无知 一袭树影斑驳迷离 半阙婉约情愫 半阙乡词歌长 日月交叠,彼此拥握 今夜被写成半阙无韵的散章 此刻去赴那次未与你相见
即使用嘶哑的喉咙 我也要唱响自由之歌 人世間如果飘有孤魂 那是世俗法则禁锢的悲者 我要用最最清灵的言语 去轻叙可歌的自由 只可惜我有限的文字 不能尽道自由的篇章 自由之神啊! 你清如止水 温若涟漪 只是常常隐约着 迷茫而不易求得 我执著地相信 ——自由之身如果死去 人类的精神必定沉沦
摘 要:衔接和连贯问题一直是当代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的两大难题,也是作文无法取得高分的重要原因。主位和述位不仅是系统功能语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主位推进模式也可用来解决写作中的衔接和连贯问题。本文则将从话语分析中主述位理论这一新的角度来进行分析,意在指导其进行有效的写作及其写作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主位;述位;写作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
用比较通俗的语言介绍流人及流人文化并不容易:引经据典往往回到学术论证之路,平铺直叙又难以表达清楚,但我还是愿意直白地向大家介绍这种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现象。 所谓流人 流人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指流寓、流戍、流放者;狭义的指被统治者按律例强制遣戍的罪犯。在清代的齐齐哈尔乃至黑龙江,除因犯罪而被流放的官员、百姓外,尚有部分不完全属于流人的水师营营丁、驿站站丁、官屯屯丁;有汉族,也有满族等其他民族
在一首诗里相遇 春風吹拂花语 芳草铺进梦里 在一个梦里相遇 感受彼此温暖 书写爱的传奇 就这样 静静地思念 在心湖,缓缓地 划出涟漪 风过留痕 窗外细雨 一滴一滴 渗入早春的回忆 我静静地坐进雨声 悄悄打开日记 打开,封存的秘密 寻找花香 寻找你 孤独深重 思念香浓 就这样,默默地想你 风过留痕 我心皈依
疲惫无力到窒息 灵魂走向死亡在肉体中哭泣 内心在漫天网丝里挣扎 伸出的十指触摸不到墙壁 蠕动的嘴唇发不出声息 多想发出一声呐喊 冲破樊笼的禁闭 两颗灵魂碰撞不出火花 迎来的只是一场场暴风骤雨 黑夜中伸出手臂 摘下所有星星埋葬自己 那样我就不会寂寞空虚 努力走过漫长之旅 没有遇到相吻合的契机 睁着迷茫的眼睛 迈着有些沉重的步履 有的时候只有摇头叹一口气 只有搖头叹一
课题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社科联扶持共建项目“应用型本科院校公共英语分级教学与ESP教学相结合的理想模式构建研究”(项目编号:WY2019074-C)阶段性成果。 摘 要:英语和汉语在修辞方面由于地理差异,生活方式以及思维等方面的差异,两种语言在使用不同的修辞手法上也会有所不同。本文以《匆匆》的两篇译文(分别为朱纯生和张培基先生所译)为研究对象,应用ESP理论指导修辞研究,从比喻、拟人、排比和头韵
白朴的《墙头马上》作为“元代四大爱情戏”之一,在中国古典小说戏剧“后花园式模式”结构的发展过程中,具有突破传统婚恋喜剧模式的作用。白朴塑造的李千金不同于传统戏曲文本中的女主人,因在后花园对裴少俊的一见钟情,情感战胜理智,背弃封建社会婚恋伦理要求,为爱私奔争取婚恋自由。欧里庇得斯在不同诗人歌咏的关于伊阿宋冒险和美狄亚复仇故事基础上,创造了被誉为“古希腊三大悲剧”之一的《美狄亚》,塑造了具有强烈女性意
坐在车窗里 看雨中的故乡 在雾中行走 心灰蒙蒙的 扎着雨滴 雾中的窗花 飘过泥泞 呼喊一树秋天的红 金黄 湿漉漉地缀在眼帘上 压弯了一个古老的名词 故乡 很沉很沉 像酒杯里的眼睛和小店里的牌桌 吆喝着十里八鄉
云端,星群聚集 山林,更加幽远 红尘陌陌,消减着青春 猛虎,蓝鲸,曾经 燃烧,遨游,山呼海啸 遍体鳞伤,甚至心如死灰 如今诗人的品格 恰恰是隐疾,沉默,讷言 为世俗所不容 或霹靂罩顶,或如鲠在喉 在公园的林荫里 在乡野的路口 轮廓,依稀进入民谣 深处,思想与人性 如磷火,在坟茔闪烁 雨打芭蕉 雨打芭蕉,谁还在栈桥上 低吟着诗句 念起遥远的北方 蔷薇绽放笑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