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学长制”最初出现于15世纪的英国伊顿公学,随后,这种制度就一直在欧美高校中流行。在我国,香港城市大学于1998年首先试行学长制,现已在香港各大、中学校广泛实施。近年来,学长制在国内外普遍推行,为了更深入研究学长制管理模式,探索学长制管理细则,本文通过对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实施学长制五年以来的效果进行对比,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长制管理模式进行经验总结,以期经过不断实践来完善学长制管理模式。
【关键词】: 学长制;管理模式;经验总结;探索
学长制管理模式作为近年来新兴的大学生教育管理制度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内高校尝试和实施,并获得一定成效。本文就学长制的基本含义及由来、现实意义、实施办法、待改善的问题等进行分析,力求为克服大学生教育管理中的缺陷和不足,作出有益探索。
一、高等院校实施学长制的意义
在高等院校高年级的去帮助低年级的,在活动中相互交流,作为学长的帮助低年级解答学习、生活上的问题。重要的是要多沟通,交流,更要把高年级的学生,优秀品德及素质作为榜样,对地低年级学生进行引导,尊重学生,发扬民主,对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热情关爱,耐心帮助,努力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严禁体罚,变相体罚和侮辱学生人格的做法,注意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积极引导,要善于鼓励先进学生,树立榜样,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长制的实施,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方面,都显出了不错的效果。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从2007年开始实施“学长制”,五年来,减缓了学生管理工作的压力,有效帮助辅导员有针对性的做好学生思想和心理工作,更加全面的把握学生信息。特别是新生,日常能够得到学长们亲切的帮助和指导,在学习和生活中,可以用比较成熟的方式对待周围的事物,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学长制历时十届,帮助大一新生很快适应大学校园生活,积极树立学业、人际交往、自身素质等方面的目标,对新生赢在起点是一个有力的指导。
二、学长制发展现状
伴随旅游院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的形势,辅导员队伍建设也显相对滞后,辅导员分配量有限,只能利用比较有限的精力细微關心学生,对学生提供贴心关爱。学长制管理模式的应用,正好能够缓解这一不足,努力发挥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学生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与辅导员队伍互补,创造更多学生自我发展的机会,提高学院学生管理工作质量,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当下,实施学长制也是符合职业院校学生特征的需要。我院近几年生源包括高中生和职业高中两类,而职业高中生中又以本校对口专业生为主,这些学生接受过较系统的技能训练,创新和动手能力较强,但文化课基础相对薄弱,自我管理能力差。相对而言通过普通高考招收普通高中生,多数学生思想积极,有一定的思维能力,但同样文化课基础差,自我管理能力差。多元化生源普遍文化基础比较薄弱,缺少自我管理意识,这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较大困难。
三、学长制管理模式的经验总结
(一)完善的“学长制”实施方案是基础
学长制作为一种被引入高校时间短,实践经验少的学生管理机制,要尽可能根据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结合学长的聘用监管机制,建立实用完善的“学长制”实施方案,为学长工作有效进行提供保障。
目前,我院的“学长制”实行的较好,就得益于针对“学长”这一岗位认真分析,对其特性、工作任务、职责权限等做出明确说明,保证学长队伍的规范化管理。具体实施流程为: 高年级学生根据要求自愿申请、系部考核选拔聘用、学长个人信息登记存档、首次培训、和所带班级班主任见面交流、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和班主任建议调整工作方式内容、制定工作计划、开展工作( 学长工作记录本) 、每周学长例会( 培训和交流) 、参加每周班主任例会和班主任交流、完成工作总结、对学长进行民意测评、考核与奖励。
(二)明确学长工作职责是核心
一方面要通过制度对学长的工作职责进行明确、合理的分工。
一般每个班会安排1至2名学长负责。学长工作职责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协助各班班主任和辅导员进行常规管理,包括新生接待、教室和宿舍的纪律、卫生、仪容仪表等方面; 密切关注班级学生动态,深入宿舍、教室,积极挖掘原因,掌握班级一手资料,和班主任及时沟通,做到心中有数;通过自己示范或组织优秀学长示范等小活动,帮助新生更快了解专业,给新生的学习提供帮助;组织所负责班级积极参与各项校园内外的有益活动,丰富校园生活。
另一方面通过实践必须不断细化学长工作内容、方式,并加以要求。
在几年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学长制还存在一些问题: 有些学长申请担任此项工作只是一时逞强,只有三分钟热度,工作推推脱脱,做不到位;有些学长本身就是学生干部,组织能力强,再加上一系列培训,班级建设效果非常显著,以至于辅导员和班主任便放手让他们去独立开展工作,对学长的指点鼓励不够,导致越权工作,影响不好,同时也不利于学长自身的发展。而且由于学长都是高一级的学生,自身学习、工作任务也比较繁重,工作显现“形式主义”,做不到主动和学弟学妹交心谈心,了解他们深层次的困惑等。因此细化学长工作职责,严格要求,适时监督管理,非常必要。
四、结论
经过实践,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通过规定学长进班和进宿舍次数,以及和班级学生谈话记录等要求学长工作的持久性和有效性;通过规定学长和班主任相互交流次数促进学长和班主任的交流,一方面帮助班主任及时掌握班级动态,另一方面由经验丰富的班主任辅导员老师对学长工作进行指导,促进学长自身能力的发展和工作的更有效开展;还通过学长例会进行不断培训、创造机会进行经验交流,不断丰富完善学长工作内容,同时也促进学长之间积极竞争,促成对学长工作的有效监管。
“学长制”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加强大学生教育管理的需要,在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作为一种新的学生教育管理制度,它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学长的工作内容和方法也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陈雨婷,陈晓宜,丁淯.关于完善高校辅导员助理培养制度的思考[J].学理论,2011(15).
[2]李景龙,陈玄令.新时期高职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6).
[3]张桂荣.高校学长队伍建设探析[J].鸡西大学学报,2011(10):32-34.
[4]朱铁汉.浅议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学长制”工作模式的构建[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5]王子鸣.学长制—普通高校本科学生管理新模式[J].绥化学院学报,2009,29(3).
[6] 张玉虎.新形势下高校新生学长制探析[J].山东省团校学报,2009(3).
【关键词】: 学长制;管理模式;经验总结;探索
学长制管理模式作为近年来新兴的大学生教育管理制度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内高校尝试和实施,并获得一定成效。本文就学长制的基本含义及由来、现实意义、实施办法、待改善的问题等进行分析,力求为克服大学生教育管理中的缺陷和不足,作出有益探索。
一、高等院校实施学长制的意义
在高等院校高年级的去帮助低年级的,在活动中相互交流,作为学长的帮助低年级解答学习、生活上的问题。重要的是要多沟通,交流,更要把高年级的学生,优秀品德及素质作为榜样,对地低年级学生进行引导,尊重学生,发扬民主,对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热情关爱,耐心帮助,努力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严禁体罚,变相体罚和侮辱学生人格的做法,注意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积极引导,要善于鼓励先进学生,树立榜样,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长制的实施,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方面,都显出了不错的效果。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从2007年开始实施“学长制”,五年来,减缓了学生管理工作的压力,有效帮助辅导员有针对性的做好学生思想和心理工作,更加全面的把握学生信息。特别是新生,日常能够得到学长们亲切的帮助和指导,在学习和生活中,可以用比较成熟的方式对待周围的事物,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学长制历时十届,帮助大一新生很快适应大学校园生活,积极树立学业、人际交往、自身素质等方面的目标,对新生赢在起点是一个有力的指导。
二、学长制发展现状
伴随旅游院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的形势,辅导员队伍建设也显相对滞后,辅导员分配量有限,只能利用比较有限的精力细微關心学生,对学生提供贴心关爱。学长制管理模式的应用,正好能够缓解这一不足,努力发挥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学生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与辅导员队伍互补,创造更多学生自我发展的机会,提高学院学生管理工作质量,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当下,实施学长制也是符合职业院校学生特征的需要。我院近几年生源包括高中生和职业高中两类,而职业高中生中又以本校对口专业生为主,这些学生接受过较系统的技能训练,创新和动手能力较强,但文化课基础相对薄弱,自我管理能力差。相对而言通过普通高考招收普通高中生,多数学生思想积极,有一定的思维能力,但同样文化课基础差,自我管理能力差。多元化生源普遍文化基础比较薄弱,缺少自我管理意识,这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较大困难。
三、学长制管理模式的经验总结
(一)完善的“学长制”实施方案是基础
学长制作为一种被引入高校时间短,实践经验少的学生管理机制,要尽可能根据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结合学长的聘用监管机制,建立实用完善的“学长制”实施方案,为学长工作有效进行提供保障。
目前,我院的“学长制”实行的较好,就得益于针对“学长”这一岗位认真分析,对其特性、工作任务、职责权限等做出明确说明,保证学长队伍的规范化管理。具体实施流程为: 高年级学生根据要求自愿申请、系部考核选拔聘用、学长个人信息登记存档、首次培训、和所带班级班主任见面交流、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和班主任建议调整工作方式内容、制定工作计划、开展工作( 学长工作记录本) 、每周学长例会( 培训和交流) 、参加每周班主任例会和班主任交流、完成工作总结、对学长进行民意测评、考核与奖励。
(二)明确学长工作职责是核心
一方面要通过制度对学长的工作职责进行明确、合理的分工。
一般每个班会安排1至2名学长负责。学长工作职责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协助各班班主任和辅导员进行常规管理,包括新生接待、教室和宿舍的纪律、卫生、仪容仪表等方面; 密切关注班级学生动态,深入宿舍、教室,积极挖掘原因,掌握班级一手资料,和班主任及时沟通,做到心中有数;通过自己示范或组织优秀学长示范等小活动,帮助新生更快了解专业,给新生的学习提供帮助;组织所负责班级积极参与各项校园内外的有益活动,丰富校园生活。
另一方面通过实践必须不断细化学长工作内容、方式,并加以要求。
在几年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学长制还存在一些问题: 有些学长申请担任此项工作只是一时逞强,只有三分钟热度,工作推推脱脱,做不到位;有些学长本身就是学生干部,组织能力强,再加上一系列培训,班级建设效果非常显著,以至于辅导员和班主任便放手让他们去独立开展工作,对学长的指点鼓励不够,导致越权工作,影响不好,同时也不利于学长自身的发展。而且由于学长都是高一级的学生,自身学习、工作任务也比较繁重,工作显现“形式主义”,做不到主动和学弟学妹交心谈心,了解他们深层次的困惑等。因此细化学长工作职责,严格要求,适时监督管理,非常必要。
四、结论
经过实践,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通过规定学长进班和进宿舍次数,以及和班级学生谈话记录等要求学长工作的持久性和有效性;通过规定学长和班主任相互交流次数促进学长和班主任的交流,一方面帮助班主任及时掌握班级动态,另一方面由经验丰富的班主任辅导员老师对学长工作进行指导,促进学长自身能力的发展和工作的更有效开展;还通过学长例会进行不断培训、创造机会进行经验交流,不断丰富完善学长工作内容,同时也促进学长之间积极竞争,促成对学长工作的有效监管。
“学长制”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加强大学生教育管理的需要,在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作为一种新的学生教育管理制度,它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学长的工作内容和方法也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陈雨婷,陈晓宜,丁淯.关于完善高校辅导员助理培养制度的思考[J].学理论,2011(15).
[2]李景龙,陈玄令.新时期高职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6).
[3]张桂荣.高校学长队伍建设探析[J].鸡西大学学报,2011(10):32-34.
[4]朱铁汉.浅议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学长制”工作模式的构建[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5]王子鸣.学长制—普通高校本科学生管理新模式[J].绥化学院学报,2009,29(3).
[6] 张玉虎.新形势下高校新生学长制探析[J].山东省团校学报,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