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问题导向学习将学习置于现实生活情境之中,让学生看到学习的材料与自己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产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和动力。本文立足初中数学,对问题导向学习的运用进行了一番探究。
关键词:问题导向;初中数学;好奇心;好问心;好胜心
纯数学是抽象的,但數学来源于实际生活,并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坚持与生活实践的联系,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具体的教学内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适当的措施、方法、创设问题情境实施“PBL”,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下面是我们的一些实践体会与思考。
一、利用初中生的好奇心理探索生活中的数学
“对周围环境中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具有好奇心,能够主动参与教师组织的数学活动”是新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的要求。初中生的好奇心普遍比较强烈,对知识、对自己的未知领域有一种本能的探索欲望。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教学中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激发求知欲的问题情境,最大程度地激发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为他们营造一个富有感染力的快乐的学习环境。如在教学“函数的应用”一节内容时,我们设计了以下过程。
创设生活问题情境:向学生呈示对一次旅游活动两家旅行社的报价表各一份:两家旅游公司标价相同。甲公司的优惠条件是:教师全额付费,学生按七折付费;乙公司的优惠条件是:全部师生按七五折收费。
提出问题:学校拟由4名教师带领部分学生假期去旅游,由学生讨论选择哪家公司较省钱?问题情境的出现使学生产生的强烈的认知冲突,并对问题进行层层剥离:(1)学生数不知道;(教师引导学生把学生数作为自变量,提示设为x(人))(2)经定性分析可知,当学生人数较多时,选择甲旅行社较好,当学生人数较少时,则应选择乙旅行社。因此选择哪家旅行社应根据学生人数来确定;(3)如何将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建模)(建立怎样的函数解析式)。
教师通过设疑、解疑,逐步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接近目标。由于问题本身来自于实际生活,因此学生大多跃跃欲试。当学生的求知欲被激起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旅游总费用如何计算,它和哪些量有关系?”“问题中有哪些变量?”“有关变量的问题我们可否用函数方法试一试?”当学生列出旅游费用y与学生人数x的函数关系式后,最优化问题成为新的认知冲突。
二、利用好问心理思考生活中的数学
在数学课堂上很多时候需要学生动手操作思考,大量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事例都为学生提供了观察、思考、发问的机会。由于学生年龄尚小,所提出的问题可能是比较幼稚的。尽管如此,只要老师能巧妙设疑,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的思维就能沿着正确的思路去观察现象、探索和思考问题,逐步地养成合理地提出问题和分析解答问题的习惯,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比如,这样一道题:某车间有28名工人,生产一种螺栓和螺母,每人每天平均生产螺栓12个或螺母18个,应分配多少工人生产螺栓、多少工人生产螺母,才能使当天生产螺栓和螺母刚好配套(已知一个螺栓配两个螺母)?这时,有同学提这是“一个理想化了的配套问题。”“为什么那么巧?”也许是因为这个问题连老师自己都没有思考过,也许是教师认为这些问题不是教学通常的任务所要求的,也许老师觉得这位同学是在打岔、捣蛋,有的教师会对这位学生不屑一顾,而按自己的既定程序继续后继问题。传统的教学思想,将这们同学的好问心理、勇于探索的精神无情地扼杀了。这位同学把数学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了,所提问题本身还有特殊的现实意义。但我们觉得这正是一次难得的启发学生思考社会现象、把社会生活现象引入数学课堂的好机会。
三、利用好胜心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初中学生普遍好胜心较强,平时遇到问题都争强好胜,急于用取得胜利来表现自己、增强自信。把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引导迁移到学习上,不仅会激发学习的原动力,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为此我们常设计一些容易疏忽的、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通过相互竞争,相互补充,使问题得以完满的解决。
比如,在教学“数据的分析”这一节的内容时,笔者将学生划分为了几个小组,给学生布置了小组合作探究任务“小组内成员家庭一周生活支出统计”,由组内各个成员负责进行自己家庭生活中每天的支出统一,继而采用信息技术的途径在电脑上以小组为单位绘制相应的统计图表,引导每个小组成员参与其中完成相应的任务。比一比哪个小组完成的更好,以此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教师在此过程中可以针对小组分组情况适当的对小组分工提出意见,给予学生相应的帮助及引导,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提高。
总而言之,教师应善于发现对学生而言现实而又与教材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数学的意义,从而使学生的情感与理智全部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
参考文献:
[1]忻淑清,付世卓.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2):64.
[2]马小明.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J].好家长,2017(17):64.
关键词:问题导向;初中数学;好奇心;好问心;好胜心
纯数学是抽象的,但數学来源于实际生活,并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坚持与生活实践的联系,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具体的教学内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适当的措施、方法、创设问题情境实施“PBL”,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下面是我们的一些实践体会与思考。
一、利用初中生的好奇心理探索生活中的数学
“对周围环境中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具有好奇心,能够主动参与教师组织的数学活动”是新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的要求。初中生的好奇心普遍比较强烈,对知识、对自己的未知领域有一种本能的探索欲望。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教学中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激发求知欲的问题情境,最大程度地激发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为他们营造一个富有感染力的快乐的学习环境。如在教学“函数的应用”一节内容时,我们设计了以下过程。
创设生活问题情境:向学生呈示对一次旅游活动两家旅行社的报价表各一份:两家旅游公司标价相同。甲公司的优惠条件是:教师全额付费,学生按七折付费;乙公司的优惠条件是:全部师生按七五折收费。
提出问题:学校拟由4名教师带领部分学生假期去旅游,由学生讨论选择哪家公司较省钱?问题情境的出现使学生产生的强烈的认知冲突,并对问题进行层层剥离:(1)学生数不知道;(教师引导学生把学生数作为自变量,提示设为x(人))(2)经定性分析可知,当学生人数较多时,选择甲旅行社较好,当学生人数较少时,则应选择乙旅行社。因此选择哪家旅行社应根据学生人数来确定;(3)如何将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建模)(建立怎样的函数解析式)。
教师通过设疑、解疑,逐步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接近目标。由于问题本身来自于实际生活,因此学生大多跃跃欲试。当学生的求知欲被激起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旅游总费用如何计算,它和哪些量有关系?”“问题中有哪些变量?”“有关变量的问题我们可否用函数方法试一试?”当学生列出旅游费用y与学生人数x的函数关系式后,最优化问题成为新的认知冲突。
二、利用好问心理思考生活中的数学
在数学课堂上很多时候需要学生动手操作思考,大量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事例都为学生提供了观察、思考、发问的机会。由于学生年龄尚小,所提出的问题可能是比较幼稚的。尽管如此,只要老师能巧妙设疑,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的思维就能沿着正确的思路去观察现象、探索和思考问题,逐步地养成合理地提出问题和分析解答问题的习惯,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比如,这样一道题:某车间有28名工人,生产一种螺栓和螺母,每人每天平均生产螺栓12个或螺母18个,应分配多少工人生产螺栓、多少工人生产螺母,才能使当天生产螺栓和螺母刚好配套(已知一个螺栓配两个螺母)?这时,有同学提这是“一个理想化了的配套问题。”“为什么那么巧?”也许是因为这个问题连老师自己都没有思考过,也许是教师认为这些问题不是教学通常的任务所要求的,也许老师觉得这位同学是在打岔、捣蛋,有的教师会对这位学生不屑一顾,而按自己的既定程序继续后继问题。传统的教学思想,将这们同学的好问心理、勇于探索的精神无情地扼杀了。这位同学把数学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了,所提问题本身还有特殊的现实意义。但我们觉得这正是一次难得的启发学生思考社会现象、把社会生活现象引入数学课堂的好机会。
三、利用好胜心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初中学生普遍好胜心较强,平时遇到问题都争强好胜,急于用取得胜利来表现自己、增强自信。把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引导迁移到学习上,不仅会激发学习的原动力,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为此我们常设计一些容易疏忽的、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通过相互竞争,相互补充,使问题得以完满的解决。
比如,在教学“数据的分析”这一节的内容时,笔者将学生划分为了几个小组,给学生布置了小组合作探究任务“小组内成员家庭一周生活支出统计”,由组内各个成员负责进行自己家庭生活中每天的支出统一,继而采用信息技术的途径在电脑上以小组为单位绘制相应的统计图表,引导每个小组成员参与其中完成相应的任务。比一比哪个小组完成的更好,以此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教师在此过程中可以针对小组分组情况适当的对小组分工提出意见,给予学生相应的帮助及引导,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提高。
总而言之,教师应善于发现对学生而言现实而又与教材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数学的意义,从而使学生的情感与理智全部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
参考文献:
[1]忻淑清,付世卓.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2):64.
[2]马小明.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J].好家长,2017(1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