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融入音乐,音乐化作生命;
邹允贞先生心中有一条川流不息的河流。
或婉转或高亢,扬起艺术的浪花,点缀音乐的涟漪;
这是他终生挚爱的事业,
这是他贡献一生的乐土。
还是经久不息,日益弥坚的信念,
生命的河流因音乐的伴随而清澈美丽,
同时灌溉和滋润出香港艺术的沃土。
邹允贞先生主要职务与履历
黄自演艺学院院务委员会委员、院长
香港合唱团协会副主席
春天合唱团音乐总监
管製唱片《大雁飞过黄河南》、《嘉陵江上》
出版声乐书籍《沈湘教授谈声乐——歌唱的基本要素》及《歌唱的基本知识》
1992年起多次受聘於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担任艺员训练班声乐导师
神奇的音乐力量
细腻感人,雅俗共赏,被誉为电影史上最经典的歌舞片之一的《音乐之声》,用既有幽默的情趣,又有深沉凝重的感情之剧情配合浪漫轻快的音乐,向人们表现出世界和生活的美好,表达出音乐独特的魅力,其中蕴含的力量,足以抗衡逆境中的种种。邹允贞先生的人生,也因音乐而倍加美丽,在他一生挚爱的世界里,这种神奇的力量形影相随、一路岁月如歌。
谁曾想象,今日音乐流行金榜屡屡刷新的香港,在昔日曾是一片艺术贫瘠的土地,人们为求裹腹,不得不终日迫於工作的忙碌,无暇用文娱滋养乾涸的心灵。这段时期,邹允贞先生移居香港,在艺术冷清的时候开始正统歌唱演艺事业。
用他的形容,当时来香港的自己等於两眼一抹黑,根本不知道方向地从事艺术,初来乍到,人群的漠视与不解、昂贵的铺租、糟糕的环境等接连打击这位以音乐为终生抱负的艺术爱好者。邹允贞先生只能在迷茫中一步一步地摸索、一点一点地积累、屡战屡挫又再次站起来继续奋斗,他觉得内心始终有一种不变的力量在默默支持着自己,强大而坚韧,那是音乐神奇的力量。终於,到港两年後,在不断的坚持下,他与好友创办了香港南方艺术院,担任院长的他又於同年与部分学生组织春天合唱团,成为了香港历史悠久的合唱团之一,开始多次为香港市民送去高雅的艺术享受。
由於时局限制,香港以前只有大会堂进行文娱表演,而表演者也仅限中乐团,後来,随着政策的一再更改,越来越多的业餘团体得以登台表演,香港文化开始冒出希望的萌芽。上世纪八十年代後期,邹允贞先生看到香港的文化团体越来越多、整体气氛日渐浓厚,因此他想组织团体,联繫业界,致力推动香港音乐各界的共同发展。
“团结起来,力量将会更大,一条条棉絮拧成一股绳,将不会被人扯断。所以我与同仁成立这个香港合唱团协会。”邹允贞先生的建议一出,马上得到各位音乐爱好者的共鸣,他们纷纷支持,因此香港合唱团协会成立之初,便有二十多个团体加入。发展至今,音乐团体已有三十二个,他们为香港各界呈现出各种精彩纷呈的节目,其中大多是国内外经典的作品,为当地艺术发展的历史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还记得,立会之初,邹允贞先生他们邀请了国外指挥家作为表演嘉宾,与乐团同仁表演国外经典曲目。今日活动,更多的是来自内地的同行,与大家一起奏响内地名曲,例如《黄河大合唱》一类振奋人心的经典之作。也是这麽多年的发展,香港音乐界已经迈向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让邹允贞先生深深陶醉在音乐神奇的魅力中。
无悔的业界贡献
来港之前,邹允贞先生曾师从国内外著名的音乐大师,习得一身出色的音乐技巧,尤其以声乐见长,並向留学意大利的女高音歌唱家蔡爱菲女士学习声乐。1960年9月,他考入内地音乐最高学府——北京中央音乐学院,於声乐系歌剧音乐会专业深造,师承著名戏剧性男高音歌唱家沈湘教授,並得到当时在该校工作的德国声乐家指导。1965年毕业後,他在河北省歌舞剧院担任了演出及教学工作。
八十年代,在香港音乐发展阶段,已是专业人士的他还不忘学习,得到沈湘教授夫人李晋玮老师的个别指导,从而出版声乐书籍《沈湘教授谈声乐——歌唱的基本要素》及《歌唱的基本知识》,由於其专业已臻化境,得到报章专栏撰写乐评的邀请,並为著名作曲家屈文中及符任之的多首作品作词,还自创少量歌曲。
热情、天赋加上後天的努力,邹允贞先生的工作更像是一场享受生命的乐章,他多次举办独唱音乐会,均获得不错的反响。他还参演多场比赛、歌剧、巡回演出、电视剧主题曲及插曲的表演,且灌製唱片《大雁飞过黄河南》、《嘉陵江上》,於国内乐坛中展现香江音乐人的风采。
每一次演出,都凝聚着邹允贞先生的心血,他以对音乐强烈的热爱,完成每一次出色的登台,因此问及其哪一次演出最是难忘,他亲和地笑了笑,满意回答道:“每次演出都举行得成功。”而最让他难忘的是,1996年香港回归之前,香港合唱团协会主办,与中乐团合作,共聚集上千人在红馆体育馆举行的大合唱,现场有三十多个合唱团体加入,效果宏大而振奋。
而後,邹允贞先生也组织多次与军乐团等合作的大型表演,用音乐的神奇力量为观众带来一次次精神上高尚的享受。其中他们向内地、台湾等地如国际著名大指挥家严良堃大师等音乐界傑出人士发出请柬,诚邀对方亲临香港表演交流。而他也曾与学生或业界同行一起四处交流,足跡遍佈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新加坡、新山、吉隆坡等地。
二十八年前,他和一群朋友合作,创建黄自演艺学院,並兼任院务委员会委员、院长等职,一年又一年的专业施教,接连不断的专业学生从学院毕业,成为贡献香港音乐界的高音、中音歌唱家以及钢琴伴奏等,桃李芬芳、春满香江。
2000年,邹允贞先生的健康状况变得不是很理想,右眼视力模糊、行走举步维艰,但他卻没有放下挚爱的音乐事业,无论学院事务、还是社团消息,他都坚持亲力亲为。他说,这是因为音乐神奇的力量在其中发挥作用,让自己忘记了身体的不适,尽情投入音乐的教育事业中。
今年是春天合唱团成立四十周年,届时又将迎来一次香港音乐界的盛事,这是邹允贞先生又一年收获了付出的硕果,是对其贡献最好回报。曾经,他若在内地发展音乐,或者在那个理想的环境中能少遇波折。但此时他,卻没有後悔扎根香港发展音乐,因为他坚持,自己走的这条路至今为止是正确的,是让自己甘愿为之付出的。
常年的从业感悟
从1975年到现在,邹允贞先生的音乐教育之路差不多五十个春秋,岁月如歌,时光婉转,香江乐坛正奏响新的华章。作为千万业界的开拓者,回首自己刚刚踏上香港这块热土,邹允贞先生感慨万千,这里从鲜有乐声的高速运作市场,变成百花齐放的艺术天地,仿佛常年的努力,让音乐的种子在荒漠中生根发芽,终於缀上点点绿洲。
不过,作为娱乐,音乐工作在香港还是附属於经济生活,尚未能实现邹允贞先生心中可以把音乐融入生命的理想。因此他一直关注行业变化,尽心尽力致力行业发展。儘管现在身体状况不如从前,但他还坚持出席音乐社团的相关工作,积极宣传及呼籲,全方位激发着音乐神奇的力量。
“邹允贞自力更生,能独立自主举办演出,不依附他人,不迫於生计,而把演出当作一个荣誉。”回顾多年在香港为梦想奋斗的过程,邹允贞先生发出了由衷的专业建议:“我是香港文化艺术界的一员,希望召集比较年轻的朋友参加这个工作,再多的工作,即使是我坐着轮椅也要去!”
对於每年音乐界众多的活动,邹允贞先生比较关注国庆的联合演出,届时艺术界各部将出席参演,仅舞蹈界便有三四百人之多,至今已经持续了几十年。为什麽自己如此重视这项活动,邹允贞先生表示,这是因为能延续经典的节目,並且以爱国的情怀,激发音乐的力量。
“我热衷发展中国的经典音乐,觉得这是可以改变梦想的方法,鼓舞当代港人,用我们的音乐去激励香港的青年,可以培养他们的爱国情绪。”经典曲目之所以经典,是因为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它连接着时空与生活,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就像邹允贞先生心中的音乐,拥有神奇的力量,跨越时空、传承着文化、生生不息。
邹允贞先生心中有一条川流不息的河流。
或婉转或高亢,扬起艺术的浪花,点缀音乐的涟漪;
这是他终生挚爱的事业,
这是他贡献一生的乐土。
还是经久不息,日益弥坚的信念,
生命的河流因音乐的伴随而清澈美丽,
同时灌溉和滋润出香港艺术的沃土。
邹允贞先生主要职务与履历
黄自演艺学院院务委员会委员、院长
香港合唱团协会副主席
春天合唱团音乐总监
管製唱片《大雁飞过黄河南》、《嘉陵江上》
出版声乐书籍《沈湘教授谈声乐——歌唱的基本要素》及《歌唱的基本知识》
1992年起多次受聘於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担任艺员训练班声乐导师
神奇的音乐力量
细腻感人,雅俗共赏,被誉为电影史上最经典的歌舞片之一的《音乐之声》,用既有幽默的情趣,又有深沉凝重的感情之剧情配合浪漫轻快的音乐,向人们表现出世界和生活的美好,表达出音乐独特的魅力,其中蕴含的力量,足以抗衡逆境中的种种。邹允贞先生的人生,也因音乐而倍加美丽,在他一生挚爱的世界里,这种神奇的力量形影相随、一路岁月如歌。
谁曾想象,今日音乐流行金榜屡屡刷新的香港,在昔日曾是一片艺术贫瘠的土地,人们为求裹腹,不得不终日迫於工作的忙碌,无暇用文娱滋养乾涸的心灵。这段时期,邹允贞先生移居香港,在艺术冷清的时候开始正统歌唱演艺事业。
用他的形容,当时来香港的自己等於两眼一抹黑,根本不知道方向地从事艺术,初来乍到,人群的漠视与不解、昂贵的铺租、糟糕的环境等接连打击这位以音乐为终生抱负的艺术爱好者。邹允贞先生只能在迷茫中一步一步地摸索、一点一点地积累、屡战屡挫又再次站起来继续奋斗,他觉得内心始终有一种不变的力量在默默支持着自己,强大而坚韧,那是音乐神奇的力量。终於,到港两年後,在不断的坚持下,他与好友创办了香港南方艺术院,担任院长的他又於同年与部分学生组织春天合唱团,成为了香港历史悠久的合唱团之一,开始多次为香港市民送去高雅的艺术享受。
由於时局限制,香港以前只有大会堂进行文娱表演,而表演者也仅限中乐团,後来,随着政策的一再更改,越来越多的业餘团体得以登台表演,香港文化开始冒出希望的萌芽。上世纪八十年代後期,邹允贞先生看到香港的文化团体越来越多、整体气氛日渐浓厚,因此他想组织团体,联繫业界,致力推动香港音乐各界的共同发展。
“团结起来,力量将会更大,一条条棉絮拧成一股绳,将不会被人扯断。所以我与同仁成立这个香港合唱团协会。”邹允贞先生的建议一出,马上得到各位音乐爱好者的共鸣,他们纷纷支持,因此香港合唱团协会成立之初,便有二十多个团体加入。发展至今,音乐团体已有三十二个,他们为香港各界呈现出各种精彩纷呈的节目,其中大多是国内外经典的作品,为当地艺术发展的历史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还记得,立会之初,邹允贞先生他们邀请了国外指挥家作为表演嘉宾,与乐团同仁表演国外经典曲目。今日活动,更多的是来自内地的同行,与大家一起奏响内地名曲,例如《黄河大合唱》一类振奋人心的经典之作。也是这麽多年的发展,香港音乐界已经迈向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让邹允贞先生深深陶醉在音乐神奇的魅力中。
无悔的业界贡献
来港之前,邹允贞先生曾师从国内外著名的音乐大师,习得一身出色的音乐技巧,尤其以声乐见长,並向留学意大利的女高音歌唱家蔡爱菲女士学习声乐。1960年9月,他考入内地音乐最高学府——北京中央音乐学院,於声乐系歌剧音乐会专业深造,师承著名戏剧性男高音歌唱家沈湘教授,並得到当时在该校工作的德国声乐家指导。1965年毕业後,他在河北省歌舞剧院担任了演出及教学工作。
八十年代,在香港音乐发展阶段,已是专业人士的他还不忘学习,得到沈湘教授夫人李晋玮老师的个别指导,从而出版声乐书籍《沈湘教授谈声乐——歌唱的基本要素》及《歌唱的基本知识》,由於其专业已臻化境,得到报章专栏撰写乐评的邀请,並为著名作曲家屈文中及符任之的多首作品作词,还自创少量歌曲。
热情、天赋加上後天的努力,邹允贞先生的工作更像是一场享受生命的乐章,他多次举办独唱音乐会,均获得不错的反响。他还参演多场比赛、歌剧、巡回演出、电视剧主题曲及插曲的表演,且灌製唱片《大雁飞过黄河南》、《嘉陵江上》,於国内乐坛中展现香江音乐人的风采。
每一次演出,都凝聚着邹允贞先生的心血,他以对音乐强烈的热爱,完成每一次出色的登台,因此问及其哪一次演出最是难忘,他亲和地笑了笑,满意回答道:“每次演出都举行得成功。”而最让他难忘的是,1996年香港回归之前,香港合唱团协会主办,与中乐团合作,共聚集上千人在红馆体育馆举行的大合唱,现场有三十多个合唱团体加入,效果宏大而振奋。
而後,邹允贞先生也组织多次与军乐团等合作的大型表演,用音乐的神奇力量为观众带来一次次精神上高尚的享受。其中他们向内地、台湾等地如国际著名大指挥家严良堃大师等音乐界傑出人士发出请柬,诚邀对方亲临香港表演交流。而他也曾与学生或业界同行一起四处交流,足跡遍佈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新加坡、新山、吉隆坡等地。
二十八年前,他和一群朋友合作,创建黄自演艺学院,並兼任院务委员会委员、院长等职,一年又一年的专业施教,接连不断的专业学生从学院毕业,成为贡献香港音乐界的高音、中音歌唱家以及钢琴伴奏等,桃李芬芳、春满香江。
2000年,邹允贞先生的健康状况变得不是很理想,右眼视力模糊、行走举步维艰,但他卻没有放下挚爱的音乐事业,无论学院事务、还是社团消息,他都坚持亲力亲为。他说,这是因为音乐神奇的力量在其中发挥作用,让自己忘记了身体的不适,尽情投入音乐的教育事业中。
今年是春天合唱团成立四十周年,届时又将迎来一次香港音乐界的盛事,这是邹允贞先生又一年收获了付出的硕果,是对其贡献最好回报。曾经,他若在内地发展音乐,或者在那个理想的环境中能少遇波折。但此时他,卻没有後悔扎根香港发展音乐,因为他坚持,自己走的这条路至今为止是正确的,是让自己甘愿为之付出的。
常年的从业感悟
从1975年到现在,邹允贞先生的音乐教育之路差不多五十个春秋,岁月如歌,时光婉转,香江乐坛正奏响新的华章。作为千万业界的开拓者,回首自己刚刚踏上香港这块热土,邹允贞先生感慨万千,这里从鲜有乐声的高速运作市场,变成百花齐放的艺术天地,仿佛常年的努力,让音乐的种子在荒漠中生根发芽,终於缀上点点绿洲。
不过,作为娱乐,音乐工作在香港还是附属於经济生活,尚未能实现邹允贞先生心中可以把音乐融入生命的理想。因此他一直关注行业变化,尽心尽力致力行业发展。儘管现在身体状况不如从前,但他还坚持出席音乐社团的相关工作,积极宣传及呼籲,全方位激发着音乐神奇的力量。
“邹允贞自力更生,能独立自主举办演出,不依附他人,不迫於生计,而把演出当作一个荣誉。”回顾多年在香港为梦想奋斗的过程,邹允贞先生发出了由衷的专业建议:“我是香港文化艺术界的一员,希望召集比较年轻的朋友参加这个工作,再多的工作,即使是我坐着轮椅也要去!”
对於每年音乐界众多的活动,邹允贞先生比较关注国庆的联合演出,届时艺术界各部将出席参演,仅舞蹈界便有三四百人之多,至今已经持续了几十年。为什麽自己如此重视这项活动,邹允贞先生表示,这是因为能延续经典的节目,並且以爱国的情怀,激发音乐的力量。
“我热衷发展中国的经典音乐,觉得这是可以改变梦想的方法,鼓舞当代港人,用我们的音乐去激励香港的青年,可以培养他们的爱国情绪。”经典曲目之所以经典,是因为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它连接着时空与生活,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就像邹允贞先生心中的音乐,拥有神奇的力量,跨越时空、传承着文化、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