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红色资源是高等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资源,采取现地教学的形式,可以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育人功能。这种教育形式改变了传统单一的书本式教学,创新了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管理模式等等,提高了教学活动的传承性、生动性和感染性。如何将红色资源精神内核在现地教学中充分内化为学生的精神动力与支柱,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红色资源;现地教学;育人功能
“红色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领导全国人民在革命斗争和建设时期的重要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承载的伟大革命精神,是生动的政治教学材料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育人功能和现地教学的特殊优势,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
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现在依旧保留了大量完整的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居以及当时斗争的根据地遗址。不仅如此,“井冈山精神”对中国革命具有广泛深远的影响,是中国革命精神的源头。“井冈山现地教学”是以井冈山红色资源为依托,通过创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管理模式,对学员开展思想政治、党性教育的一种有益探索。
一、注重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提高现地教学的传承性
红色资源首先具有历史性。自1921年成立,在无数仁人志士的奋起抗争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从苦难的深渊中爬出,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井冈山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同志在这里思考中国革命的前途与道路,提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论断,为保存中国革命力量,探索革命道路,形成正确的革命思想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人依靠人民群众,开展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
历史消逝的是时间,但永不消逝的应该是我们对于历史的敬畏之心。红色资源不仅镌刻着历史的烙印,同时也蕴含着红色传统、红色精神,是贯穿于历史长河中的一种具有持久性、稳定性的时代精神。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红色资源被赋予了新的时代价值。“井冈山精神”是无数革命先烈在浴火奋战中用生命和鲜血凝结而成的,近百年过去了,紧密结合时代要求,根据新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任务变化,深入挖掘和发扬井冈山精神,推动井冈山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不断的与时俱进,焕发出新的光芒,是我们今天的重要任务。
现地教学应该将红色资源的历史性与时代性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有針对性的教育学生,提高学生党性意识,引导学生将革命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奔流于血液,充盈于肌理,承接历史,继往开来。
二、注重思想性与情感性相结合,提高现地教学的生动性
红色资源承载着特定的思想性,这是现地教学首先要传递给学生的非常重要的精神内核。同时思想决定行为,而如何将思想转化为真正的行动力,则需要情感作为催化剂。一种思想被认同,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情感的认同感。它不仅决定了这种思想的接受程度和信服程度,也决定了这种思想能否转化为行动力的持久性和彻底性。因此,在进行现地教学时,注重思想性与情感性的有机结合非常重要。采取简明有效、生动形象的方式再现红色资源中的历史场景,让学生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获得强烈的心灵震撼。
“烈士遗属访谈”是创新式红色教育的积极探索。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离不开袁文才和王佐的支持,二人经过改造后对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毛泽东也曾经表示,袁王二人是为中国革命立下大功的人。在井冈山上有这样一座墓,平凡而简陋,但里面却有一个伟大的灵魂。与小井烈士墓相邻,和巍巍青山为伴,小小的墓碑上写着:魂归井冈——红军老战士曾志。近距离聆听曾志长孙石金龙、袁文才嫡孙袁健芳、王佐曾孙王华生等先烈遗属对先烈们革命事迹的描述,一位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形象便默然树立起来,能够使学生深刻感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们“一心向党,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伟大情怀,以及他们践行的“党的利益高于一切”的高尚情操。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均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的物质生活(包括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然而人们对于中国革命史中激荡出的爱国主义精神却已渐渐淡忘。红色资源中蕴含的红色精神是无数中国革命者在实现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征程中对祖国、人民热爱之情的真实写照。与革命先烈的“近距离接触”为学员带来了巨大的情感冲击与思想共鸣,这种以情感为纽带的方式提高了教学活动的生动性,使学员的政治思想和精神素质得到陶冶与升华。
三、注重教学引导与自身体验相结合,提高现地教学的感染性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的通过语言、影音或者借助实地资源而创设出的有利于学生开始思维的一种典型经验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促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突破了单一的书本式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自身体验。
现地教学则是一种情景式体验教学。依托红色资源的历史价值、精神内涵等方面引导学员从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化为主动发现学习,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获得真情实感,进而将书本上难以理解的理论具象化,做到真正的领悟内化。
井冈山黄洋界有一条崎岖、狭窄、陡峭的羊肠小道,全长3.2公里,山路崎岖、路无屏障,是著名的“朱毛挑粮小道”。学生沿着蜿蜒的小道奋力前行,到达黄洋界哨口时人人汗流浃背,但每一滴汗水都胜过书本上的千言万语。他们亲身体验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以及不怕苦不怕难的革命精神,身体力行的感受了井冈山精神的伟大。
将红色资源融入教学中,使得教学内容有血有肉,有效提高了现地教学的生动性,学生亲身体验,在真实的历史情境中产生思想共鸣,极大的提高了学员的学习热情,增强了教学的感染力。通过现地教学,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在红色历史中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争做红色传人。
参考文献
[1]王旭宽.精神内化:运用红色资源开展党性教育的实践[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4(1)
[2]宗帅.关于红色资源与干部教育相结合的思考[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4(3)
[3]李曦.依托江西红色资源提升高校文化软实力[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
关键词:红色资源;现地教学;育人功能
“红色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领导全国人民在革命斗争和建设时期的重要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承载的伟大革命精神,是生动的政治教学材料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育人功能和现地教学的特殊优势,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
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现在依旧保留了大量完整的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居以及当时斗争的根据地遗址。不仅如此,“井冈山精神”对中国革命具有广泛深远的影响,是中国革命精神的源头。“井冈山现地教学”是以井冈山红色资源为依托,通过创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管理模式,对学员开展思想政治、党性教育的一种有益探索。
一、注重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提高现地教学的传承性
红色资源首先具有历史性。自1921年成立,在无数仁人志士的奋起抗争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从苦难的深渊中爬出,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井冈山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同志在这里思考中国革命的前途与道路,提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论断,为保存中国革命力量,探索革命道路,形成正确的革命思想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人依靠人民群众,开展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
历史消逝的是时间,但永不消逝的应该是我们对于历史的敬畏之心。红色资源不仅镌刻着历史的烙印,同时也蕴含着红色传统、红色精神,是贯穿于历史长河中的一种具有持久性、稳定性的时代精神。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红色资源被赋予了新的时代价值。“井冈山精神”是无数革命先烈在浴火奋战中用生命和鲜血凝结而成的,近百年过去了,紧密结合时代要求,根据新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任务变化,深入挖掘和发扬井冈山精神,推动井冈山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不断的与时俱进,焕发出新的光芒,是我们今天的重要任务。
现地教学应该将红色资源的历史性与时代性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有針对性的教育学生,提高学生党性意识,引导学生将革命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奔流于血液,充盈于肌理,承接历史,继往开来。
二、注重思想性与情感性相结合,提高现地教学的生动性
红色资源承载着特定的思想性,这是现地教学首先要传递给学生的非常重要的精神内核。同时思想决定行为,而如何将思想转化为真正的行动力,则需要情感作为催化剂。一种思想被认同,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情感的认同感。它不仅决定了这种思想的接受程度和信服程度,也决定了这种思想能否转化为行动力的持久性和彻底性。因此,在进行现地教学时,注重思想性与情感性的有机结合非常重要。采取简明有效、生动形象的方式再现红色资源中的历史场景,让学生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获得强烈的心灵震撼。
“烈士遗属访谈”是创新式红色教育的积极探索。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离不开袁文才和王佐的支持,二人经过改造后对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毛泽东也曾经表示,袁王二人是为中国革命立下大功的人。在井冈山上有这样一座墓,平凡而简陋,但里面却有一个伟大的灵魂。与小井烈士墓相邻,和巍巍青山为伴,小小的墓碑上写着:魂归井冈——红军老战士曾志。近距离聆听曾志长孙石金龙、袁文才嫡孙袁健芳、王佐曾孙王华生等先烈遗属对先烈们革命事迹的描述,一位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形象便默然树立起来,能够使学生深刻感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们“一心向党,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伟大情怀,以及他们践行的“党的利益高于一切”的高尚情操。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均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的物质生活(包括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然而人们对于中国革命史中激荡出的爱国主义精神却已渐渐淡忘。红色资源中蕴含的红色精神是无数中国革命者在实现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征程中对祖国、人民热爱之情的真实写照。与革命先烈的“近距离接触”为学员带来了巨大的情感冲击与思想共鸣,这种以情感为纽带的方式提高了教学活动的生动性,使学员的政治思想和精神素质得到陶冶与升华。
三、注重教学引导与自身体验相结合,提高现地教学的感染性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的通过语言、影音或者借助实地资源而创设出的有利于学生开始思维的一种典型经验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促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突破了单一的书本式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自身体验。
现地教学则是一种情景式体验教学。依托红色资源的历史价值、精神内涵等方面引导学员从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化为主动发现学习,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获得真情实感,进而将书本上难以理解的理论具象化,做到真正的领悟内化。
井冈山黄洋界有一条崎岖、狭窄、陡峭的羊肠小道,全长3.2公里,山路崎岖、路无屏障,是著名的“朱毛挑粮小道”。学生沿着蜿蜒的小道奋力前行,到达黄洋界哨口时人人汗流浃背,但每一滴汗水都胜过书本上的千言万语。他们亲身体验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以及不怕苦不怕难的革命精神,身体力行的感受了井冈山精神的伟大。
将红色资源融入教学中,使得教学内容有血有肉,有效提高了现地教学的生动性,学生亲身体验,在真实的历史情境中产生思想共鸣,极大的提高了学员的学习热情,增强了教学的感染力。通过现地教学,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在红色历史中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争做红色传人。
参考文献
[1]王旭宽.精神内化:运用红色资源开展党性教育的实践[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4(1)
[2]宗帅.关于红色资源与干部教育相结合的思考[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4(3)
[3]李曦.依托江西红色资源提升高校文化软实力[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