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艾思奇同志通过多年研究,结合具体工作实践所创作的《大众哲学》一书,创造了中国哲学读物出版史的一个奇迹。而这本书在青年中的巨大教育影响,直到今天依然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因此,今日重新拿起这本书去品读,对我们进行思想政治的教学工作具有深刻的启示。
[关键词]艾思奇;大众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课程
艾思奇少年离乡,随家人避难香港,中学时代的他就读于香港教会中学,神父在教学中所教授的《圣经》课程引起艾思奇的反感,认为圣经中那种所谓“福音”是懦弱与助长罪恶的根源。再次回到云南的艾思奇,为了追寻心中自由独立的信念,加入了学生革命运动团体。之后,肩负父亲实业救国理想的艾思奇又远渡日本求学,在学习中,他感到实业救国只能治标,而若要真正改变落后面貌,唯有在思想上救国才是治本。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面对山河凋敝的惨状,艾思奇毅然回国,实现自己的救国理想。归国加入《申报》工作后,艾思奇逐渐感受到爱国民众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渴求,意识到有必要根据普通民众的理解习惯与需求,向民众传播最先进的哲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学习协助民众正确认识这个世界,也正确理解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地位,充分发挥其能力,实现全面发展。因此,艾思奇以《申报》“读者问答”栏目为载体与读者互动,这就是《哲学讲话》的雏形。后因读者反应热烈,《哲学讲话》在1935年正式出版,一年后更名为《大众哲学》。
及至建国前,《大众哲学》共印发了32版,一本哲学理论书籍可以取得如此成就,即便是在资讯发达的今天看来,也着实不是一件易事。当时社会还曾流传这样一种说法:一本《大众哲学》动员了数十万青年走上革命道路。由此可见其在当时青年中所形成的巨大教育影响。
今天,高校学生接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主要途径就是通过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在课堂上教学与课堂下实践的互动中,教师协助学生建立对社会以及个人的正确认知,拥有积极进步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深刻理解并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工作。因此,高校的教学体系中,思想政治课程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然而,目前高校思想政治课中,教师教学方法不当,就会造成“曲高和寡”的问题。部分教师过分关注书本抽象理论的讲述,缺少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忽视了学生的接受习惯,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无法达到原有的教学目的。因此,要想让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真正发挥实效,达到教育目的,就应该在教学中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通俗化,在这一点上,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书籍出版后,各界民众争相拜读,它迅速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读物。艾思奇以科学理论为依据,将书中内容科学分为四个部分。艾思奇了解当时中国民众知识水平有限,很难理解外国哲学原著,于是他就使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枯燥的理论,协助普通中国人正确理解科学真理,认识到救国救民的重要性。因此,研究一本《大众哲学》的特色,不仅仅是对艾思奇写作的肯定,这对于我们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也有着十分深厚的启示。
第一、善用案例教学
马克思主义最初传入中国时,基本都为原著的翻译作品,由于书中理论阐述都比较专业抽象,缺少实际案例,使得中国民众在理解其理论深意中存在很大困难。也使得这种高深理论一开始进入我国,其影响力并不很大。因此,艾思奇在开始写作时,就认定了要通俗解释哲学的目标,那就是:“要把专门研究者的心情放弃了,回复到初学时候的见地来写作。说话不怕幼稚,只求明白具体。”[1]
我们今天的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书本对于专业理论的阐释多以抽象语言为主,结合少量的案例,但对于案例的解释并不是十分深入。由于大量抽象语言的描述,使得学生落下一种思想政治课程枯燥刻板的印象。因此,艾思奇《大众哲学》给思想政治课程教育者的第一个启示就是要善于运用案例进行教学。
艾思奇在写作《大众哲学》过程中,有意的将抽象理论与具象的事例联系起来,使得事例与理论形成联想记忆,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相关知识。艾思奇在案例的选择中也有自己的考虑,他所选取的案例为两大类:第一是日常生活常见事物;第二是中国传统文化事物。这两类事物与中国百姓生活息息相关,通过这些事物与抽象理论建立联想,即便是文化水平有限的百姓也能懂得抽象的哲学原理。
例如,在本书的第四章中,为了帮助读者理解“质量互变规律”,艾思奇就用到了中国民间“雷峰塔倒”的事件。雷峰塔倒不是一朝一夕之间,而是经年累月风雨侵袭,加上人们偷拆塔砖的结果。此外,在解释“现象与本质”的问题时,艾思奇别出心裁的选择了中国传统神话故事中的角色——孙悟空。中国百姓都知道孙悟空有七十二般变化,但他们也看到了,孙悟空不管变成什么,都始终改不了那种冲动的猴脾气。艾思奇以此为启示,告诉人们每个人身边都会有一些人表面和内在有着巨大差别,而我们要想看清眼前人,就要有一面能分辨真相的照妖镜和一个聪明的头脑,才能真正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在书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利用这些取之于民的案例,再结合抽象哲学理论后还之于民,民众将理论和案例进行联想记忆,这样的理论就有了根基,也更容易被百姓理解和信服。
在我们的教学中,书本上的理论体系科学严谨,是教学的根基。而在科学基础之外,我们的学生都是具有现代创新思维的青年人,他们对生活事物充满好奇心。因此,教师在思政教学中应该满足学生对真理的求知欲,最好的方法就是用案例,将抽象理论与具象案例之间建立结合,协助学生形成联想,从而深刻理解理论内涵,并能够将理论真正植根于生活的土壤,最终开花结果。
第二、丰富教学语言
李公朴先生曾经称赞艾思奇的写作运用了日常谈话般的语言,是当时哲学读物中前无古人的创举。细细品读《大众哲学》后不难发现,艾思奇的表达口吻和一般哲学读物有很大不同,他不像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理论专家,而更像是身边平起平坐的一个朋友,那些亲切的语句让人倍感亲切,读起来更加的专注,仿佛就是自己身边的人和事,理解起来更容易。 高校思想政治课堂中,有些老师在教学中语言过于刻板,仅注重知识的阐述,缺少和学生聊天一样的互动交流,无法及时从学生的情感中掌握教学的效果,使得老师在学生心目中成为了一个抽象理论复读机,根本无法完成教学目标。因此,在语言运用的方面,我们可以向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取经,通过丰富的教学语言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通过适当的疑问引起学生思考,循循善诱的话语帮助学生找到答案。学习中不再是老师的独角戏,而是要激励学生主动的学习,在主动的追寻中建立自信心,真正达到目标。
比如,在涉及“目的性、可能性和现实性”问题时,艾思奇就运用疑问句方式:“我们渴了要吃水,世上恰恰有水给我们喝,为什么呢?这不是很奇妙的事吗?老鼠伤害人的器物,恰恰有猫生在世界上,可以捉老鼠;为什么呢?这不是很凑巧的事吗?”[2]短短几句话,如同一个和你聊天的朋友随意抛来的疑问,这疑问就来自我们生活的点滴,任谁都会好奇到底是为什么呢?学习的兴趣顿时就如火种一般被点燃了。
在我们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教师也可以运用这样的日常讨论方式进行教学,运用语言制造一定的悬念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思考。进而通过讨论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鼓励学生自主寻找答案。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的不是高高在上的专家角色,而是一个引路人的角色,我们的教学不是为了显示教师的理论水平,而是要将学生引导到真理的面前。所以,亲切的交谈言语可以帮助学生卸下压力,全身性投入到自主学习中,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轻松理解知识内容。
第三、关注现实问题
《大众哲学》的萌生,最初来自《申报》“读者问答”栏目,艾思奇在这对读者来信进行解答。时值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罪行正在进行,侵略者无情侵犯我们的江山,举国上下合力攻敌,这是中国最现实的难题,也是民众心系的问题,因为这关乎我们的民族存亡。因此,艾思奇有意识的在回答读者问题时,着重介绍了对当今世界的看法,尤其是对这场战争的分析。艾思奇直接指出了悲观主义、宿命论等腐朽思想的荒谬,肯定了唯物主义的科学性,进而正面以“速胜论”、“亡国论”和“持久战”进行对比,揭露了国民政府的虚伪民主,这在当时的民众中引起广大反响,收到了极好的教育效果。
艾思奇一生坚持在实践活动中运用马克思主义。他曾经在自己的学习报告中表示,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最开始就要明确一点,那就是当初为什么而做,想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想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这一点是十分必要的。因为马列主义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虚无想象,它是在实际中产生的,存在于客观的时空,存在于具体问题中的。真正的理论学习者应该在实践中去追寻真理与未来。
理论教学并不是我们的目标,学生仅仅习得理论知识这只是教学工作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如何将头脑中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行动能力,去对抗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在当今我们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师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将马克思主义运用在具体实践中,不断验证理论,进而升华理论。那么如何才能在实践中实现理论价值的最大化?自然是要将“好钢用在刀刃上”,我们的理论应当面对当今社会现实问题,解答学生心目中最想了解的、最关心的问题,这样才能体现理论的实践性。由此,让学生真正理解学习理论知识的重要意义,建立起对学习长久的信仰,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综上所述,艾思奇所作的这本书——《大众哲学》,它从开始创作直至今天,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推动了马克思的科学理论在中国传播与发展。它的影响力不仅仅在于曾经鼓励众多青年走上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更在于它为我们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重要的启示,启迪今天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师,我们应该如何运用更好的方式去教学,帮助学生理解真正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并做到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解决具体问题,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觉悟,做一个对人民、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注释]
[1]艾思奇.大众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80.
[2]艾思奇.艾思奇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275.
[关键词]艾思奇;大众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课程
艾思奇少年离乡,随家人避难香港,中学时代的他就读于香港教会中学,神父在教学中所教授的《圣经》课程引起艾思奇的反感,认为圣经中那种所谓“福音”是懦弱与助长罪恶的根源。再次回到云南的艾思奇,为了追寻心中自由独立的信念,加入了学生革命运动团体。之后,肩负父亲实业救国理想的艾思奇又远渡日本求学,在学习中,他感到实业救国只能治标,而若要真正改变落后面貌,唯有在思想上救国才是治本。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面对山河凋敝的惨状,艾思奇毅然回国,实现自己的救国理想。归国加入《申报》工作后,艾思奇逐渐感受到爱国民众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渴求,意识到有必要根据普通民众的理解习惯与需求,向民众传播最先进的哲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学习协助民众正确认识这个世界,也正确理解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地位,充分发挥其能力,实现全面发展。因此,艾思奇以《申报》“读者问答”栏目为载体与读者互动,这就是《哲学讲话》的雏形。后因读者反应热烈,《哲学讲话》在1935年正式出版,一年后更名为《大众哲学》。
及至建国前,《大众哲学》共印发了32版,一本哲学理论书籍可以取得如此成就,即便是在资讯发达的今天看来,也着实不是一件易事。当时社会还曾流传这样一种说法:一本《大众哲学》动员了数十万青年走上革命道路。由此可见其在当时青年中所形成的巨大教育影响。
今天,高校学生接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主要途径就是通过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在课堂上教学与课堂下实践的互动中,教师协助学生建立对社会以及个人的正确认知,拥有积极进步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深刻理解并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工作。因此,高校的教学体系中,思想政治课程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然而,目前高校思想政治课中,教师教学方法不当,就会造成“曲高和寡”的问题。部分教师过分关注书本抽象理论的讲述,缺少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忽视了学生的接受习惯,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无法达到原有的教学目的。因此,要想让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真正发挥实效,达到教育目的,就应该在教学中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通俗化,在这一点上,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书籍出版后,各界民众争相拜读,它迅速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读物。艾思奇以科学理论为依据,将书中内容科学分为四个部分。艾思奇了解当时中国民众知识水平有限,很难理解外国哲学原著,于是他就使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枯燥的理论,协助普通中国人正确理解科学真理,认识到救国救民的重要性。因此,研究一本《大众哲学》的特色,不仅仅是对艾思奇写作的肯定,这对于我们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也有着十分深厚的启示。
第一、善用案例教学
马克思主义最初传入中国时,基本都为原著的翻译作品,由于书中理论阐述都比较专业抽象,缺少实际案例,使得中国民众在理解其理论深意中存在很大困难。也使得这种高深理论一开始进入我国,其影响力并不很大。因此,艾思奇在开始写作时,就认定了要通俗解释哲学的目标,那就是:“要把专门研究者的心情放弃了,回复到初学时候的见地来写作。说话不怕幼稚,只求明白具体。”[1]
我们今天的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书本对于专业理论的阐释多以抽象语言为主,结合少量的案例,但对于案例的解释并不是十分深入。由于大量抽象语言的描述,使得学生落下一种思想政治课程枯燥刻板的印象。因此,艾思奇《大众哲学》给思想政治课程教育者的第一个启示就是要善于运用案例进行教学。
艾思奇在写作《大众哲学》过程中,有意的将抽象理论与具象的事例联系起来,使得事例与理论形成联想记忆,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相关知识。艾思奇在案例的选择中也有自己的考虑,他所选取的案例为两大类:第一是日常生活常见事物;第二是中国传统文化事物。这两类事物与中国百姓生活息息相关,通过这些事物与抽象理论建立联想,即便是文化水平有限的百姓也能懂得抽象的哲学原理。
例如,在本书的第四章中,为了帮助读者理解“质量互变规律”,艾思奇就用到了中国民间“雷峰塔倒”的事件。雷峰塔倒不是一朝一夕之间,而是经年累月风雨侵袭,加上人们偷拆塔砖的结果。此外,在解释“现象与本质”的问题时,艾思奇别出心裁的选择了中国传统神话故事中的角色——孙悟空。中国百姓都知道孙悟空有七十二般变化,但他们也看到了,孙悟空不管变成什么,都始终改不了那种冲动的猴脾气。艾思奇以此为启示,告诉人们每个人身边都会有一些人表面和内在有着巨大差别,而我们要想看清眼前人,就要有一面能分辨真相的照妖镜和一个聪明的头脑,才能真正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在书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利用这些取之于民的案例,再结合抽象哲学理论后还之于民,民众将理论和案例进行联想记忆,这样的理论就有了根基,也更容易被百姓理解和信服。
在我们的教学中,书本上的理论体系科学严谨,是教学的根基。而在科学基础之外,我们的学生都是具有现代创新思维的青年人,他们对生活事物充满好奇心。因此,教师在思政教学中应该满足学生对真理的求知欲,最好的方法就是用案例,将抽象理论与具象案例之间建立结合,协助学生形成联想,从而深刻理解理论内涵,并能够将理论真正植根于生活的土壤,最终开花结果。
第二、丰富教学语言
李公朴先生曾经称赞艾思奇的写作运用了日常谈话般的语言,是当时哲学读物中前无古人的创举。细细品读《大众哲学》后不难发现,艾思奇的表达口吻和一般哲学读物有很大不同,他不像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理论专家,而更像是身边平起平坐的一个朋友,那些亲切的语句让人倍感亲切,读起来更加的专注,仿佛就是自己身边的人和事,理解起来更容易。 高校思想政治课堂中,有些老师在教学中语言过于刻板,仅注重知识的阐述,缺少和学生聊天一样的互动交流,无法及时从学生的情感中掌握教学的效果,使得老师在学生心目中成为了一个抽象理论复读机,根本无法完成教学目标。因此,在语言运用的方面,我们可以向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取经,通过丰富的教学语言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通过适当的疑问引起学生思考,循循善诱的话语帮助学生找到答案。学习中不再是老师的独角戏,而是要激励学生主动的学习,在主动的追寻中建立自信心,真正达到目标。
比如,在涉及“目的性、可能性和现实性”问题时,艾思奇就运用疑问句方式:“我们渴了要吃水,世上恰恰有水给我们喝,为什么呢?这不是很奇妙的事吗?老鼠伤害人的器物,恰恰有猫生在世界上,可以捉老鼠;为什么呢?这不是很凑巧的事吗?”[2]短短几句话,如同一个和你聊天的朋友随意抛来的疑问,这疑问就来自我们生活的点滴,任谁都会好奇到底是为什么呢?学习的兴趣顿时就如火种一般被点燃了。
在我们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教师也可以运用这样的日常讨论方式进行教学,运用语言制造一定的悬念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思考。进而通过讨论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鼓励学生自主寻找答案。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的不是高高在上的专家角色,而是一个引路人的角色,我们的教学不是为了显示教师的理论水平,而是要将学生引导到真理的面前。所以,亲切的交谈言语可以帮助学生卸下压力,全身性投入到自主学习中,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轻松理解知识内容。
第三、关注现实问题
《大众哲学》的萌生,最初来自《申报》“读者问答”栏目,艾思奇在这对读者来信进行解答。时值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罪行正在进行,侵略者无情侵犯我们的江山,举国上下合力攻敌,这是中国最现实的难题,也是民众心系的问题,因为这关乎我们的民族存亡。因此,艾思奇有意识的在回答读者问题时,着重介绍了对当今世界的看法,尤其是对这场战争的分析。艾思奇直接指出了悲观主义、宿命论等腐朽思想的荒谬,肯定了唯物主义的科学性,进而正面以“速胜论”、“亡国论”和“持久战”进行对比,揭露了国民政府的虚伪民主,这在当时的民众中引起广大反响,收到了极好的教育效果。
艾思奇一生坚持在实践活动中运用马克思主义。他曾经在自己的学习报告中表示,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最开始就要明确一点,那就是当初为什么而做,想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想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这一点是十分必要的。因为马列主义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虚无想象,它是在实际中产生的,存在于客观的时空,存在于具体问题中的。真正的理论学习者应该在实践中去追寻真理与未来。
理论教学并不是我们的目标,学生仅仅习得理论知识这只是教学工作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如何将头脑中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行动能力,去对抗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在当今我们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师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将马克思主义运用在具体实践中,不断验证理论,进而升华理论。那么如何才能在实践中实现理论价值的最大化?自然是要将“好钢用在刀刃上”,我们的理论应当面对当今社会现实问题,解答学生心目中最想了解的、最关心的问题,这样才能体现理论的实践性。由此,让学生真正理解学习理论知识的重要意义,建立起对学习长久的信仰,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综上所述,艾思奇所作的这本书——《大众哲学》,它从开始创作直至今天,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推动了马克思的科学理论在中国传播与发展。它的影响力不仅仅在于曾经鼓励众多青年走上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更在于它为我们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重要的启示,启迪今天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师,我们应该如何运用更好的方式去教学,帮助学生理解真正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并做到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解决具体问题,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觉悟,做一个对人民、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注释]
[1]艾思奇.大众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80.
[2]艾思奇.艾思奇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