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之恋

来源 :优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yong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慈之问题,只好从此了结(彼实在困难,我了解之至)。早识浮生若梦而自难醒,彼则失眠,故能常醒。”——多少相思,多少凄苦,孙多慈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子,让一代美术大师徐悲鸿揪心如此,缱绻了十载仍难以忘怀?
  回眸生情愫
  孙多慈,安徽寿县人,又名孙韵君,1912年生于书香门第,父亲孙传瑗原是五省联军孙传芳的秘书,后曾任大学教授、教务长。母亲汤氏任过女校校长。孙多慈姐弟三人,她是最大的一个。1930年,17岁的她毕业于安庆女中。
  这年夏天,因为未考取国立中央大学,孙多慈独自来到南京,到文学院找宗白华教授,想在艺术专修科旁听。宗白华对安庆小老乡特别热情,又是孙传瑗的女儿,更生出许多爱怜之意,就安排她到徐悲鸿教授那里学习绘画。
  就这样,那年初秋,18岁的安庆少女孙多慈开始了在国立中央大学旁听的生活。
  艺术专修科旁听的多是落榜生,要不就是转科生,绘画基础都不好,所以徐悲鸿开始并没有在意她。一个多月后,教授带着西画组的学生去栖霞乡村师范学校参观,穿着高跟鞋的孙多慈落在了队伍后面,那刻,徐悲鸿第一次注意到这个女孩,她有着一双人见尤怜的眼睛。
  回来之后,徐悲鸿的目光总会不由自主地落在这个温柔、宁静的少女身上。孙多慈身上有一种灵性,在艺术上,在一言一笑中,一种难言的情愫渐渐在徐悲鸿心里升起。
  深冬的一个周末,徐悲鸿邀孙多慈一起去台城写生。此后,徐悲鸿对孙多慈的爱便再未停止,前前后后持续了十年之久。“燕子矶头叹水逝,秦淮艳迹已消沉。荒寒剩有台城路,水月双清万古情。”
  1931年夏天,国立中央大学艺术专修科招考新生,徐悲鸿主考的素描成绩发榜时,他把考生试卷和分数一起公布出来挂在工字大楼大门外——孙多慈这个旁听生的成绩居然得了95分,高高排在第一位。外人眼里自然脱不了舞弊的嫌疑,也因此,徐悲鸿和夫人蒋碧微产生了极大的矛盾。
  天目山之吻
  1933年初,他们有过一次长达一年多的分离,徐悲鸿携中国近代名家绘画去欧洲举办巡回展,孙多慈还继续在中央大学学习。其间孙多慈与徐悲鸿只能通过书信来往,直至1934年8月徐悲鸿回国。
  赴欧归来,徐悲鸿的名气得到了很大提升,蒋碧薇作为其夫人,在欧洲的社交生活中协助了徐悲鸿许多,她在欧洲的艺术圈子里也赢得不少仰慕者。她和徐悲鸿,是令人艳羡的一对璧人。
  但蒋碧薇没想到的是,徐悲鸿仍旧对孙多慈念念不忘。
  1934年10月,为了弥补赴法一年多来对学生课业的亏欠,徐悲鸿带着十几个学生,一路从南京辗转至向有“江南奇山”之称的天目山进行写生。农历9月18那天,师生一起去赏月,但三番五次地,怎么叫孙多慈都不去。晚上回来后,徐悲鸿故意恶作剧捉弄了孙多慈,没想到惹哭了她。为表示赔罪,徐悲鸿约她单独去狮子岩。
  上山走得有些累了,孙多慈在后面跟不上来,掏出一条小白手绢,使劲扇着风。一抬眼,看见身后有一棵高大的红豆树。孙多慈痴痴立在那儿,“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她选了两颗最红最亮最圆的红豆,摘下来,捧到徐悲鸿面前。
  徐悲鸿回南京后,特地到一家大银楼订制了一对金戒指,将这两枚红豆分别镶嵌于其中。红豆之上,一镌“悲”字,一镌“慈”字。前者送给孙多慈,后者留给自己。
  这几天徐悲鸿与孙多慈亲密无间,根本无所顾忌。那天在狮子岩,忘情之极两人相拥一吻,却被同学不小心拍了下来,归来后有关他们的风言风语很快在中央大学传开。
  蒋碧薇听闻怒不可遏,冲进画室去找孙多慈与徐悲鸿“算账”,甚至把画室里徐悲鸿绘有孙多慈的画也撕破……专修科班上的同学也有意识对孙多慈进行冷漠和疏远,他们总离孙多慈远远的,用异样的眼光盯着她。蒋碧微大闹画室之后,这种矛盾更到了白热化的地步。
  面对面
  在徐悲鸿的努力下,1935年中华书局出版了《孙多慈描集》,安庆才女的画作,一片清新之气,安庆美学大师宗白华作序,溢美之意跃然纸上。
  但1935年的春天,徐悲鸿并未尝到多少与孙多慈相恋的幸福,相反,因为恋情的深入惹来夫人蒋碧微无休止地纠缠,他的整个生活始终处在焦躁之中。
  1935年5月的一个周日,蒋碧微撑着一把长柄阳伞,穿一身拖地白长裙,戴着长至手臂的白手套,款款走进中央大学女生宿舍东楼:“孙多慈,知道我为什么来这里吗?”
  “徐夫人,我……”
  “徐悲鸿正为一位学生出画集奔波,短短一个月,上海就跑了四五次,知道这位学生是哪一个?”
  “我。”
  “班上学生那么多,但他只为一个学生在争取出国留学的名额,知道她是谁?”
  “我。”
  “外面传言,说徐悲鸿一改往日作风,半公开举行画展,为了卖画,甚至奔走于权贵富豪之门,而所得卖画款项,都作为这位学生出国留学的费用。知道她又是谁吗?”
  “我……”
  蒋碧微尖刻地冷笑了一下,指着孙多慈的脸说,“你年纪轻轻,出身在官宦人家,也在国家高等学府读书,怎么素质如此低劣,与秦淮青楼女子无异?”
  孙多慈从未受过如此屈辱,面对盛气凌人的蒋碧微,根本无力回击,任泪水在眼中打转。
  “现在你面前有两条路,可生也可死。生,主动放弃对徐悲鸿的纠缠,不再与他有任何来往,我也不再追究你的责任。死,仍缠着徐悲鸿不放,那我也就不顾及什么了。我一定要在中央大学把你搞臭,在南京把你搞臭,在美术界把你搞臭。我蒋碧微说到就能做到,也有这个能耐。是生,是死,你自己选择吧!”这时候,中大女生宿舍其他寝室的同学,也都闻声围了过来。
  三个人的苦夏
  1935年5月,徐悲鸿与蒋碧微通过各自渠道,为孙多慈庚款留学名额之事,展开了一场争夺大战。在这场两夫妻的角力中,社交手腕高超、人脉广的蒋碧微最终胜出——比利时庚款基金会召开的最后一次董事会议上,孙多慈名字被勾掉。学校和美术界的风言风语,顺江而下,短短三两天的时间就传到了安庆。孙家出了这样的事,夏至前十多天,孙多慈的母亲就从安庆赶到了南京。孙多慈在南京已经呆不下去了,决定先随母亲回安庆,给自己一个宁静之地,也让徐悲鸿的生活可以平静下来。
  1935年的那个夏天,大多数时候徐悲鸿都把自己关在画室里。也许是应该出去避一避,他想,远离家庭的烦恼,远离蒋碧微喋喋不休的烦恼,远离中央大学风言风语的烦恼,远离南京各界异常眼光的烦恼。
  这个夏天,同样日子不好过的,还有蒋碧微。从表面上看,她是取得了胜利,但她彻底失去了徐悲鸿。徐悲鸿知道是她在留学名单上做了手脚,对她的怨恨更加深了几分。
  这年,白露前后,徐悲鸿夫妇,一个回了江苏宜兴,一个去了广西桂林。
  战火中重逢
  1937年日本侵华,1938年4月,孙多慈随父母避难至长沙,没想到与徐悲鸿不期而遇。随后孙多慈一家就被徐悲鸿接到了桂林,不久后他又设法为她在广西省府谋了一个差使。
  孙多慈爱徐悲鸿,徐悲鸿对孙多慈也很有感情。直到此时,他百般犹豫终于登报声明,与其前妻蒋碧微脱离关系,随后托朋友沈宜甲去孙家提亲。不料胸有成竹的沈先生却被孙老先生给撵了出来。孙家随即便收拾行装,没过几日就离开了桂林,远远地跑到了浙江丽水。
  不久,孙多慈便与当时的浙江省教育厅长许绍棣结婚,婚后留在了浙江艺专、省立临时联合中学任教。
  孙多慈对这段婚姻至死都是悔恨的,她悔嫁许绍棣,悔自己当年没有勇气。1939年8月,孙多慈在给徐悲鸿的信中写道,“我后悔当日因为父母的反对,没有勇气和你结婚,但我相信今生今世总会再看到我的悲鸿。”
  一生念念不忘
  孙多慈于1975年3月患癌症病逝于美国洛杉矶,享年64岁。
  因为长久积郁和在无爱的婚姻中的挣扎,孙多慈的一生大都在痛苦、悔思中度过,她生前为了寻求解脱经常借故去美国,并常常到同在美国的王少陵先生家做客。
  王少陵是一位著名的油画家,当年从大陆赴美之前向徐悲鸿告别,因为时间紧迫,来不及等徐悲鸿为其作画,便硬叫徐悲鸿在一幅本来写给孙多慈的诗作上落下了他的款,带到了美国,后来将这幅徐悲鸿亲笔所书的诗幅一直挂在家中:
  急雨狂风势不禁,放舟弃棹迁亭阴。
  剥莲认识中心苦,独自沉沉味苦心。
  孙多慈每次在王少陵家中见到诗幅都会黯然神伤,泪流涟涟。1953年9月,孙多慈在纽约惊闻徐悲鸿辞世的消息,一时昏厥过去。据说后来她当着许绍棣的面为徐悲鸿戴孝三年。
其他文献
“我不该吃这么多巧克力”,“生活本不应该一团糟”,“梦想破碎了”……你还在絮叨、哀悼失掉的一切吗?懊恼无用,你要开始的,是将其化作生活的动力。  中世纪有一位修士,他的一生都用在了抄写古籍上,年老的时候他成为了修道院院长。想到他的手抄本会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流传,他决定对照原始文献再检查一遍。几天后,其他的修士发现,在阴霾的地下室里,他们的老院长正对着那堆破碎的手稿哭泣:“我居然抄错了!这里是‘独
期刊
一提起日本料理,人们的第一印像除了原料要求新鲜、摆盘讲究精致、口味追求本原,再加上份量的“秀气”……似乎,怎么也不会和“FUSION”这样的字眼产生关联。一来,历史上的日本基本就是一个单一民族组成的国家(除了北海道有极少数土著的阿伊努人,以及近代被他们吞并的琉球国人),文化的单一,自然缺少了FUSION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日本人天生有着一股子做事认真的劲儿,特别忠于传统,擅于传承,很多东西,不会
期刊
王昀,一名专业的玩偶、纸艺创意设计人,不过比起姓名,她更习惯人们叫她雯雯007。  小时候,雯雯由奶奶和外婆交替带大,两位心灵手巧的老人教会了她针线活,也教会了她如何将废品改造成有用的东西,对手工的喜爱,便从那时开始了萌芽。“不过我的动手能力应该是遗传我爸的。现在家里的柜子上还放着爸爸做的小玩意。他太能干了,家里无论什么坏了,他都修好。”真正喜欢上手工,始于对芭比的憧憬,但因为太昂贵,小时的雯雯只
期刊
如何让死气沉沉的家变得朝气蓬勃?答案是先给心减龄,换一些家居就可以帮助你。  光线可以灵活跳动,生活可以灵活把握,年月也可以灵活享用。  bouroullec 吊灯  年轻,就是要耀花你的眼  CASSINA 书柜  花儿,女人最爱,而且不分年龄,让自己随时置身花丛中,想不年轻都难。  CASSINA 沙发脚凳  家居中的调皮之处,就是摆一些让不知为何物的东西。  HOLA特力和乐 创意陶瓷台灯 
期刊
在很多人关于挪威的想象里,总是有种《挪威的森林》式的哀伤、神秘、没有尽头,充满了迷失与寒冷的气息。  但真正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却容不下那么多爱情小说中缠绵细腻的小情调。毕竟挪威森林虽美,但峡湾才是挪威的灵魂。  你可以想象么?在数万年前的冰河世纪,当巨大的冰川由高山冲向河岸,将山壁磨蚀,削为峡谷,如此风景,便是峡湾。  吕瑟峡湾:那风景就像是一场革命  从首都奥斯陆下了飞机,我便奔赴火车站搭夜车
期刊
那个下午见到了张亚。1988年生的重庆女生,一条黝黑的长辫,一袭绿裙,未着脂粉。她原本是学设计专业,后来转到绘画。这般出乎意料地年轻——这让她在与看客对话的时候显得青涩,没有套话不够油滑,作品不会考虑现实艺术节的取向潮流,仅仅反复陈述自己的想法,想来必定对自己的所感、所好、所悟更有一丝偏执。  她感的,是个人日常生活经验及基于其上的内心体验。作品内涵更多地指涉到自己的心理与私密生活,不一味追求当代
期刊
山飒有一份完美的简历:  14岁加入北京作家协会,是中国80年代北京作协最年轻的作家;  17岁被艾青推荐赴法留学,是法国具象派画家巴尔蒂斯(被毕加索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画家”)的贴心助手;  从9岁开始在国内出版《阎妮的诗》、《红蜻蜓》、《再来一次春天》等作品;  25岁以法文出版了《天安门》(1997,获法国龚古尔处女作奖)、《柳的四生》(1999,获得法国卡兹文学奖)、《围棋少女》(200
期刊
《Beacon 》 生命愉悦如此  同北爱尔兰其他独立乐队一样,Two Door Cinema Club虽显小众,却让人一听就爱上。好比The Postal Service遇上Vampire Weekend,带点The Rapture的思绪,但更有青春电幻的feel。2007年,三位年轻人将作品上载至MySpace后大受欢迎,随即放弃大学学位全心玩音乐,签约法国厂
期刊
据说《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那个久不得志屡屡自杀的松子的情人原型就是日本文学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却又争议不断的作家,太宰治。  不知道太宰治死后会不会觉得自己是否得到了公平对待(尽管他不在乎),因为直到今天,他被人谈论得最多的,还是他的死。  这个一生可以拿寻死的时间来做大事记的人,虽然是日本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之一,但无论他的作品有多重要,还是没有他一次次地自杀更让人津津乐道。  1948年6月
期刊
1. 大卫·贝克汉姆 David Beckham  哪怕不喜欢他的人再不爽,小贝依然回到了“全世界最性感男人”的宝座。  2. 布莱德利·库珀 Bradley Cooper  去年他被挤下“全球最性感男人”的神坛时,无数粉丝愤怒了,这次可“雪耻”了。  3. 扎克·埃夫隆 Zac Efron  小正太变胡子拉碴的帅小叔后,娃娃脸也能颠倒众生了。  4. 瑞安·雷诺兹 Ryan Reynolds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