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滴眼液治疗流行性角结膜炎40例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gua6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鱼腥草滴眼液治疗流行性角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流行性角结膜炎患者80例共151眼,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接受阿昔洛韦滴眼液和妥布霉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另加用鱼腥草滴眼液。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100.0%,略高于对照组的9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痊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療后观察组患者异物感、流泪、分泌物和结膜充血四项指标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鱼腥草滴眼液能进一步缓解流行性角结膜炎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症状改善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流行性角结膜炎;鱼腥草滴眼液;阿昔洛韦滴眼液
  [中图分类号]R276.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6-0031-02
  流行性角结膜炎是眼科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患者多表现为结膜充血发红、疼痛有异物感、畏光流泪,常累及双眼,且发病时间长。本病属于传染性较强的接触性传染病,常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烦恼[1]。病理学研究表明本病是腺病毒感染所致,临床中常用病毒唑或阿昔洛韦等抗病毒滴眼液,但效果有限,为探寻本病疗效更为优异的方案,笔者开展了相关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 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流行性角结膜炎患者 80例共 151只眼,按照患者就诊先后,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中男21例(38眼),女19例(37眼);年龄6~63岁,平均(28.7±11.3)岁,病程1~8d,平均(3.2±2.1)d;对照组中男20例(39眼),女20例(37眼),年龄6~62岁,平均(29.5±11.7)岁,病程1~9d,平均(3.1±2.2)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同时给予阿昔洛韦滴眼液(国药准字H37021120,山东博士伦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生产,5ml/支)滴入眼睑内,每日6次,同时为预防细菌感染,均使用妥布霉素滴眼液(国药准字H20058970,江苏祥瑞药业有限公司生产,8ml/支)滴入眼睑内,每日3次。观察组同时使用鱼腥草滴眼液(国药准字Z20010110,四川升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8ml/支)滴入眼睑内,每日6 次,两组患者均以14d为1疗程,两次滴眼药水至少间隔2h以上,两种不同眼药水间隔5min再滴。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患眼异物感、流泪、分泌物的症状程度以及结膜充血、睑结膜滤泡和角膜上皮荧光素染色点数,根据严重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分[2],症状最严重为10分,完全没有为0分,取整数分;患眼异物感、流泪、分泌物三项症状由患者自行打分,结膜充血、睑结膜滤泡和角膜上皮荧光素染色点数三项体征由接诊医生进行评分;同时记录患者症状完全消失的时间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 疗效评价 痊愈:14d后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各项评分均≤1分;有效:症状、体征明显减轻,各项评分均≤3分;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变,各项评分均>3分。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和症状消失时间对比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略高于对照组的9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痊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观察指标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指标的VAS评分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对比,观察组患者异物感、流泪、分泌物和结膜充血四项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流行性角结膜炎是由腺病毒引起的急性滤泡性结膜炎,患者早期常一眼先发病,随后双眼均发病,发病数天后,角膜可出现弥散的斑点状上皮损害,伴随耳前淋巴结肿大和压痛,抵抗力较差的儿童可有发热、咽痛、中耳炎等全身症状[3]。本病发病急、传染性强、刺激症状重,病程一般持续1~2周后可缓解,但同时可并发角膜损害,遗留角膜上皮下灰白色圆形混浊[4]。临床常外用的抗病毒和抗菌药物对于腺病毒疗效有限,且对于症状的消退并无积极意义。
  中医学根据流行性角结膜炎的临床表现,将其划为“天行赤眼”、“暴翳”等范畴,患者多因肺胃积热,热毒炽盛,疫疬之气上犯,上攻于目;加之外感疠气,内外合邪,上攻于目而发病。治疗当清热解毒,祛风明目。鱼腥草味辛,性寒凉,归肺经,能清热解毒、消肿疗疮。鱼腥草滴眼液是由鲜鱼腥草加工而成的中药制剂,可清热、解毒、利湿,用于风热疫毒上攻所致的暴风客热、天行赤眼、天行赤眼暴翳[5]。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鱼腥草具有广谱抗病毒的作用,能通过干扰病毒包膜而发挥作用,对腺病毒、流感病毒及单纯疱疹病毒等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对多种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都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还可增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以增强机体免疫力[6]。
  笔者研究表明,在常规抗病毒、抗菌治疗的基础上,外用鱼腥草滴眼液能明显缩短症状改善时间,进一步缓解临床症状,且安全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麦伟虎,孙有祖,张曼萍,等.鱼腥草滴眼液治疗流行性角结膜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热带医学,2011,11(4):496-497.
  [2]曹卉娟,邢建民,刘建平,等.视觉模拟评分法在症状类结局评价测量中的应用[J].中医杂志,2009,50(7):600-602.
  [3]付智勇,洪惠,王艳玲,等.鱼腥草滴眼液治疗流行性角结膜炎疗效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14):2673-2674.
  [4]杜诚,余其智.龙胆泻肝汤结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流行性角结膜炎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2):213-214.
  [5]潘颖,魏亚超,王乐,等.鱼腥草滴眼液治疗流行性角结膜炎的临床疗效及经济效益学分析[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3,28(4):562-565.
  [6]贺福元,邓凯文,唐昱,等.鱼腥草及其制剂的药理与免疫毒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09,23(4):325-329.
其他文献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际上和国内的各级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总体情况
为了解南瓜花粉发育过程中绒毡层的变化,对不同发育阶段的南瓜绒毡层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南瓜绒毡层细胞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前呈四边形;随着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开始,绒毡层
目的 掌握盐城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和趋势,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盐城市2009-2012年手足口病疫情报告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2年盐城
【摘要】目的:观察颈骨康胶囊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70例及对照组5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根痛平颗粒治疗,治疗组给予颈骨康胶囊治疗,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比较与分析。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根据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8]中颈椎病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直观检查:颈背疼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
摘 要:广告设计和文学是两种不同的艺术领域。文学属于语言艺术或时间艺术,广告属于视听觉艺术,但二者都是要通过感官互动刺激观众,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交互关系。  关键词:交互;广告;文学;意境  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信息产业冲击着一切领域。商品竞争日趋激烈,商品广告的作用占有更重要的地位。面对光怪陆离的广告世界,视觉的污染已成为社会的公害。广告如何创新?笔者认为视觉艺术和语言艺术的结合,是广
由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和河南农业大学扶沟蔬菜研究院主办、河南豫艺种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扶沟县蔬菜生产技术服务中心承办的2016年瓜菜新优品种展示会,2016年5月15日至6
目的了解阜宁县疟疾媒介按蚊的种群和密度,为加快消除疟疾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10—2011年,在疟疾媒介监测点采用夜间室外半通宵人饵诱捕法、室外双帐人饵通宵诱捕法和清晨蚊帐
“气韵”作为一种画评概念是谢赫在其著作《画品》中首次提出的,后世画论也一直沿用这个概念.但后世画论的“气韵”概念却迥异于谢赫对待“气韵”的本意.这一转变实肇始于张
摘 要:本文通过介绍与分析增强现实这一创新技术,分析其发展原因,提出增强现实怎样打开“被使用”的突破口在于针对校园环境开发相关应用。根据校园具体情况分析提供佐证,并且提出发展建议,为增强现实以后的发展提供具有可行性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热点;接受力;环境;全方位  0 引言  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又名混合现实。AR通过电脑技术,将虚拟的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