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州方言称当地出产的陶瓷为hai(音害),宁德方言称当地出产的陶瓷亦为hai(音海),南平方言称当地出产的陶瓷为hui(音灰)。在福州市、宁德市和南平市的家谱、村名(如:硋窑、硋灶、孩厂等)以及当地陶瓷从业者对当地出产的陶瓷所使用的文字是“硋”,普通话的发音为hai(音孩)。
在《辞海》、《中华大辞典》、《康熙字典》等字典里,“孩”发音为ai(古同“碍”;“夫物之所偏,未能无蔽,虽云大道,其孩或同。”)阻碍的意思,而不是陶瓷或器皿的意思。而在官方文字里认为这些地方的“磙”是瓷,如:乾隆十七年《屏南县志·物产志》载:“土磁器出村头……”。民国三十年《屏南县志·产业志》载:“硋窑……诸处土磁。”也有人认为“孩”是陶。如果从现代的陶瓷分类来判断,孩的原料是粘土,不是高岭土,所以硋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瓷:孩的烧造温度都在1200度以上,所以硋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陶。建阳市水吉建窑遗址被确定为黑瓷,蔡襄在《茶录》中这样说:“建安所造者绀黑”,所以严格来说孩是介于陶和瓷之间的黑瓷。
在官方文字里使用“陶”或“瓷”来表述闽中、闽东和闽北的泥土烧造的器皿,是因为已经有“陶”或“瓷”来概括它们,所以忽略了“硋”。那么在闽中、闽东、闽北使用“硋”来表述陶瓷,是因为当地民间方言一直使用“害”、“海”、“灰”等发音,而没有适当的文字,随着“硋”字的传入,发现“硋”有“石”边,表示坚硬;有“亥”旁,发音接近。通过“形”、“音”、“义”三个部分的构成,借用“硋”来表述陶瓷,是典型的借字法。
“硋”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
孩的兴起(唐代以前)
唐代之前,现在的闽中、闽东和闽北恰恰就是当时福建省最重要的两个州:福州和建州。福州市的昙石山考古发现:在新石器时期闽江下游地区的昙石山发现集中于一处的5座陶窑,陶器中有红色竖条纹和卵点纹彩陶,以及拍印曲尺纹和叶脉纹印纹硬陶,数量虽少但特点鲜明,显示出制陶业具有一定规模。福州府和建州府的设立都在唐代,唐代之前在福建虽有设立郡、县,但基本上属于南蛮之地,人口稀少,经济落后。硋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用具也相对较少,从简单的陶逐步发展为相对成熟的硋,为下一个阶段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个阶段孩的极致(宋代)
宋代随着建安“北苑贡茶”兴起,宋徽宗《大观茶论》称:“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饮茶方法由唐时煎茶法逐渐改变为点茶法,而宋代流行的斗茶,又为硋(黑瓷)茶具的崛起创造了条件。宋人衡量斗茶的效果,一看茶面汤花色泽和均匀度,以“鲜白”为先;二看汤花与茶盏相接处水痕的有无和出现的迟早,以“盏无水痕”为上。时任三司使给事中的蔡襄,在他的《茶录》中就说得很明白:“视其面色鲜白,著盏无水痕为绝佳;建安斗试,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而孩茶具,正如宋代祝穆在《方舆胜览》中说的“茶色白,入黑盏,其痕易验”;宋徽宗《大观茶论》:“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虽然宋代的福建建窑、江西吉州窑、山西榆次窑等都生产黑瓷茶具,但是《茶录》:“建安所造者……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黑瓷茶具的窑场中,建窑生产的硋“建盏”最为人称道。硋的“建盏”在烧制过程中使釉面呈现兔毫条纹、鹧鸪斑点、日曜斑点,一旦茶汤入盏,能放射出五彩纷呈的点点光辉,增加了斗茶的情趣。
由于点茶法“茶色白,宜黑盏”,绀黑的硋作为饮茶用具引起了上至帝王将相、下至文人富商的关注和追逐,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硋的制造。随着北苑贡茶的制作达到极致,硋的制作也是极尽想象,极尽奢华,达到了极致的程度。
第三个阶段
硋的平民化(元至近代)
元代以后,特别是从明代开始,随着茶类的创新,饮茶方法发生改变,散叶茶多使用冲泡法,茶汤青黄、艳红、黑褐,不适合绀黑的茶盏,又缺少官方对饮茶器具的倡导,孩作为饮茶用具已没有价值,逐步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是宋朝几百年硋的急速发展,大量的技术和生产能力保留下来。随着宋朝南方的大力发展,福建的人口大量增加,硋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用具还有很大的空间,加上运输成本的考虑,基本上每个县都有硋窑或硋厂。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需求的改变,制造硋的精细技术慢慢失去,只保留下基本的、相对简单的制孩技艺。硋的使用对象逐步向平民百姓过度,硋的制作越来越平民化。
第四个阶段
硋的没落(近现代)
近现代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塑料、玻璃、搪瓷、铝等材料制作的器皿大量传入并生产。因为这些材质的器皿有不易破碎、轻便耐用、经济实惠、外观亮丽、可塑性大等特点,因而硋器皿不可避免地遭到淘汰,硋窑数量急剧减少,硋的生产日益萎缩。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增加,手工制造的硋已经到了灭绝的边缘。但人们也发现,密封状态下的硋器还保留适度的透气性,这是其它材料器皿所没有的,而这适度的透气性是酿酒、腌菜、储藏酒茶最适合的器皿。
据今年的不完全统计,福州、宁德和南平等地目前还存在的硋窑有二十几条(其中屏南县有硋窑4条),从业人员近200人。但同时发现现存的二十几条硋窑里有十九条硋窑的窑主或主要的作硋师傅都是屏南县棠口乡棠口村、仕洋村、硋厂村等地人。这些人的祖辈、父辈或自己因为作硋散布到屏南周边各县,虽然他们有的户籍已迁到各县,但他们的作硋技艺都源于屏南县白溪一带,这主要还是因为屏南县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对传统文化、传统技艺、传统器物的使用等等延续较长,因而屏南县至今还保留了相对完整的传统制硋技艺。
屏南县制硋历史悠久,据棠口村《周姓宗谱》记载,宋开禧年间,周氏先祖第七代周益与白溪西村程五结为异性兄弟,一同到福宁府各县推销孩器和铜锣,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乾隆十七年《屏南县志·物产志》载:“土磁器:出村头、前村,两处泥细嫩,可烧瓷器,足供古、屏二邑之用”。民国三十年《屏南县志·产业志》载:“孩窑、兰溪、古厦、龟溪、三保诸处土磁,足供一邑之用。”这里的村头即今棠口乡西村村,前村、蓝溪即今棠口白溪一带,龟溪即今棠口乡贵溪村。
目前硋器虽然在国内籍籍无名,但在日本却鼎鼎大名。
宋元以来,中国的点茶法传入日本,形成了日本的“抹茶道”,是日本茶道的主流,流传面极广。虽然日本的“抹茶道”饮法是由宋代点茶道演化而来,但是日本茶道的仪式性比我国传统茶艺惟有过之而无不及。日本国长期以来茶具制作工艺无法和中国相比,虽然在“太阁的时代”本地的各种“烧”初具规模,但贵族出于习惯以及煊赫身份的需要,仍追逐中国名贵茶具。由于时间的推移、数量的减少,当时传入日本的“汉作唐物”的茶器被日本奉为国宝。这些国宝茶器主要可分为“茶盏”和“茶入”,如:“曜变稻叶天目盏”,也称“油滴盏”。最有名的曜变天目茶碗,为淀藩主稻叶家所有,茶碗内侧的黑底色上有7色星纹,因此得名:松屋肩冲茶入(根津美术馆藏),汉作肩冲茶器,别名松本肩冲,奈良涂师松屋从村田珠光手中所受。许多大名、富豪企图得到这一名品,都未能如愿:北野茄子茶入(野村美术馆藏),汉作唐物茶入中的极品,由丰臣秀吉所持有。
这些日本的国宝茶器就是福建的“硋”。这些“茶盏”可分为“油滴”、“兔毫”等,已为大家所熟知,宋代的水吉建窑就是专门生产“茶盏”的。但是关于“茶入”的论述却并不多见。就“硋”与“茶入”这里归纳几点:
1、“茶入”是随着建安“点茶法”传入日本而进入日本的。
2、福建当地知道“硋”的人一看日本“茶入”就知道是“硋”。但是“茶入”是福建哪一条硋窑出产的并不确定,目前也没发现那一条孩窑是专门制作“茶入”的。
3、在日本,“茶入”是专门储存茶叶的罐子,但是国内把储存物品的罐子称为“入”的却不多见。在福州、宁德和南平等地只有屏南县把储存物品的罐子称为ru(音入),如:抽屉称为“桌ru(音入)”、盐巴罐子称为“盐ru(音入)”、茶叶罐子称为“茶ru(音入)”等。
4、虽然日本当代陶艺非常先进,但因为土、釉、窑火等的不同,还是没办法完全复制出中国古代的“茶盏”和“茶入”。
在《辞海》、《中华大辞典》、《康熙字典》等字典里,“孩”发音为ai(古同“碍”;“夫物之所偏,未能无蔽,虽云大道,其孩或同。”)阻碍的意思,而不是陶瓷或器皿的意思。而在官方文字里认为这些地方的“磙”是瓷,如:乾隆十七年《屏南县志·物产志》载:“土磁器出村头……”。民国三十年《屏南县志·产业志》载:“硋窑……诸处土磁。”也有人认为“孩”是陶。如果从现代的陶瓷分类来判断,孩的原料是粘土,不是高岭土,所以硋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瓷:孩的烧造温度都在1200度以上,所以硋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陶。建阳市水吉建窑遗址被确定为黑瓷,蔡襄在《茶录》中这样说:“建安所造者绀黑”,所以严格来说孩是介于陶和瓷之间的黑瓷。
在官方文字里使用“陶”或“瓷”来表述闽中、闽东和闽北的泥土烧造的器皿,是因为已经有“陶”或“瓷”来概括它们,所以忽略了“硋”。那么在闽中、闽东、闽北使用“硋”来表述陶瓷,是因为当地民间方言一直使用“害”、“海”、“灰”等发音,而没有适当的文字,随着“硋”字的传入,发现“硋”有“石”边,表示坚硬;有“亥”旁,发音接近。通过“形”、“音”、“义”三个部分的构成,借用“硋”来表述陶瓷,是典型的借字法。
“硋”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
孩的兴起(唐代以前)
唐代之前,现在的闽中、闽东和闽北恰恰就是当时福建省最重要的两个州:福州和建州。福州市的昙石山考古发现:在新石器时期闽江下游地区的昙石山发现集中于一处的5座陶窑,陶器中有红色竖条纹和卵点纹彩陶,以及拍印曲尺纹和叶脉纹印纹硬陶,数量虽少但特点鲜明,显示出制陶业具有一定规模。福州府和建州府的设立都在唐代,唐代之前在福建虽有设立郡、县,但基本上属于南蛮之地,人口稀少,经济落后。硋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用具也相对较少,从简单的陶逐步发展为相对成熟的硋,为下一个阶段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个阶段孩的极致(宋代)
宋代随着建安“北苑贡茶”兴起,宋徽宗《大观茶论》称:“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饮茶方法由唐时煎茶法逐渐改变为点茶法,而宋代流行的斗茶,又为硋(黑瓷)茶具的崛起创造了条件。宋人衡量斗茶的效果,一看茶面汤花色泽和均匀度,以“鲜白”为先;二看汤花与茶盏相接处水痕的有无和出现的迟早,以“盏无水痕”为上。时任三司使给事中的蔡襄,在他的《茶录》中就说得很明白:“视其面色鲜白,著盏无水痕为绝佳;建安斗试,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而孩茶具,正如宋代祝穆在《方舆胜览》中说的“茶色白,入黑盏,其痕易验”;宋徽宗《大观茶论》:“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虽然宋代的福建建窑、江西吉州窑、山西榆次窑等都生产黑瓷茶具,但是《茶录》:“建安所造者……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黑瓷茶具的窑场中,建窑生产的硋“建盏”最为人称道。硋的“建盏”在烧制过程中使釉面呈现兔毫条纹、鹧鸪斑点、日曜斑点,一旦茶汤入盏,能放射出五彩纷呈的点点光辉,增加了斗茶的情趣。
由于点茶法“茶色白,宜黑盏”,绀黑的硋作为饮茶用具引起了上至帝王将相、下至文人富商的关注和追逐,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硋的制造。随着北苑贡茶的制作达到极致,硋的制作也是极尽想象,极尽奢华,达到了极致的程度。
第三个阶段
硋的平民化(元至近代)
元代以后,特别是从明代开始,随着茶类的创新,饮茶方法发生改变,散叶茶多使用冲泡法,茶汤青黄、艳红、黑褐,不适合绀黑的茶盏,又缺少官方对饮茶器具的倡导,孩作为饮茶用具已没有价值,逐步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是宋朝几百年硋的急速发展,大量的技术和生产能力保留下来。随着宋朝南方的大力发展,福建的人口大量增加,硋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用具还有很大的空间,加上运输成本的考虑,基本上每个县都有硋窑或硋厂。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需求的改变,制造硋的精细技术慢慢失去,只保留下基本的、相对简单的制孩技艺。硋的使用对象逐步向平民百姓过度,硋的制作越来越平民化。
第四个阶段
硋的没落(近现代)
近现代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塑料、玻璃、搪瓷、铝等材料制作的器皿大量传入并生产。因为这些材质的器皿有不易破碎、轻便耐用、经济实惠、外观亮丽、可塑性大等特点,因而硋器皿不可避免地遭到淘汰,硋窑数量急剧减少,硋的生产日益萎缩。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增加,手工制造的硋已经到了灭绝的边缘。但人们也发现,密封状态下的硋器还保留适度的透气性,这是其它材料器皿所没有的,而这适度的透气性是酿酒、腌菜、储藏酒茶最适合的器皿。
据今年的不完全统计,福州、宁德和南平等地目前还存在的硋窑有二十几条(其中屏南县有硋窑4条),从业人员近200人。但同时发现现存的二十几条硋窑里有十九条硋窑的窑主或主要的作硋师傅都是屏南县棠口乡棠口村、仕洋村、硋厂村等地人。这些人的祖辈、父辈或自己因为作硋散布到屏南周边各县,虽然他们有的户籍已迁到各县,但他们的作硋技艺都源于屏南县白溪一带,这主要还是因为屏南县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对传统文化、传统技艺、传统器物的使用等等延续较长,因而屏南县至今还保留了相对完整的传统制硋技艺。
屏南县制硋历史悠久,据棠口村《周姓宗谱》记载,宋开禧年间,周氏先祖第七代周益与白溪西村程五结为异性兄弟,一同到福宁府各县推销孩器和铜锣,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乾隆十七年《屏南县志·物产志》载:“土磁器:出村头、前村,两处泥细嫩,可烧瓷器,足供古、屏二邑之用”。民国三十年《屏南县志·产业志》载:“孩窑、兰溪、古厦、龟溪、三保诸处土磁,足供一邑之用。”这里的村头即今棠口乡西村村,前村、蓝溪即今棠口白溪一带,龟溪即今棠口乡贵溪村。
目前硋器虽然在国内籍籍无名,但在日本却鼎鼎大名。
宋元以来,中国的点茶法传入日本,形成了日本的“抹茶道”,是日本茶道的主流,流传面极广。虽然日本的“抹茶道”饮法是由宋代点茶道演化而来,但是日本茶道的仪式性比我国传统茶艺惟有过之而无不及。日本国长期以来茶具制作工艺无法和中国相比,虽然在“太阁的时代”本地的各种“烧”初具规模,但贵族出于习惯以及煊赫身份的需要,仍追逐中国名贵茶具。由于时间的推移、数量的减少,当时传入日本的“汉作唐物”的茶器被日本奉为国宝。这些国宝茶器主要可分为“茶盏”和“茶入”,如:“曜变稻叶天目盏”,也称“油滴盏”。最有名的曜变天目茶碗,为淀藩主稻叶家所有,茶碗内侧的黑底色上有7色星纹,因此得名:松屋肩冲茶入(根津美术馆藏),汉作肩冲茶器,别名松本肩冲,奈良涂师松屋从村田珠光手中所受。许多大名、富豪企图得到这一名品,都未能如愿:北野茄子茶入(野村美术馆藏),汉作唐物茶入中的极品,由丰臣秀吉所持有。
这些日本的国宝茶器就是福建的“硋”。这些“茶盏”可分为“油滴”、“兔毫”等,已为大家所熟知,宋代的水吉建窑就是专门生产“茶盏”的。但是关于“茶入”的论述却并不多见。就“硋”与“茶入”这里归纳几点:
1、“茶入”是随着建安“点茶法”传入日本而进入日本的。
2、福建当地知道“硋”的人一看日本“茶入”就知道是“硋”。但是“茶入”是福建哪一条硋窑出产的并不确定,目前也没发现那一条孩窑是专门制作“茶入”的。
3、在日本,“茶入”是专门储存茶叶的罐子,但是国内把储存物品的罐子称为“入”的却不多见。在福州、宁德和南平等地只有屏南县把储存物品的罐子称为ru(音入),如:抽屉称为“桌ru(音入)”、盐巴罐子称为“盐ru(音入)”、茶叶罐子称为“茶ru(音入)”等。
4、虽然日本当代陶艺非常先进,但因为土、釉、窑火等的不同,还是没办法完全复制出中国古代的“茶盏”和“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