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佤族是我国一个较小的民族,佤族民间曲调非常丰富,与他们的日常生活、劳作息息相关。依据不同的情感,不同的场景,佤族人民创造了不一样的曲调分类。
[关键词]佤族 生活 劳作 分类 民族民间曲调
在我国的五十六个民族当中,佤族是一个较小的民族,现有人口396610人,社会发展也相对缓慢。由于世代居住在云南省的深山老林,常常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佤族同时又是一个非常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逢年过节、婚丧嫁娶、起房盖屋、农作劳碌等等,无事不歌。这也是佤族历史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过去,由于没有自己的文字,很多历史事实的代代相传、农作经验的交流、相互之间的情感表达以及各自的喜怒哀乐的宣泄,都只能用民间歌曲的形式来完成。当你带着感情一头扎进阿佤山的村寨时,你一定会被阿佤人民浩如烟海的民间曲调所陶醉。笔者本身是一个从事文艺工作几十年的佤族人,对阿佤山及佤族音乐有着深厚的感情。下面,笔者就阿佤民族民间曲调的分类、发展进行解析与探讨。
佤族民歌的曲调一般都优雅婉转,易于上口,所以,无论男女老少都会唱。如果我们从歌词的内容上来划分,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叙事类”曲调
叙事类的曲调,主要是针对一些事件和人物进行讲述,以叙述为主,多半由年纪大一点的人来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佤族大型史诗“司岗里”,它以口头演唱的形式,几乎在所有的佤族地区一代代地流传着,讲述着阿佤人的产生和发展。歌中说佤族和汉族、拉祜族、傣族、布朗族等许多民族都是从阿佤山上一个洞里出来的,后来其他的民族朋友们大多下山发展去了,只有阿佤人坚持在山上与洪水猛兽和各种自然灾害作斗争,顽强地生活下来。教育子孙后代要团结协作,艰苦奋斗,勇敢地生活下去。其旋律过门较长,调门低沉,给人一种粗放豪爽的感觉。在澜沧县文东乡和安康乡等地流传的“孤儿调”也属于叙事类的曲调,歌中讲述了一个失去了双亲的孩子,自小就在苦难中挣扎,以及乡亲们对他的关怀。旋律在悲哀中又透视出人与命运抗争的呐喊,总能勾起人们对不幸的人的同情。现如今常常作为联欢会等演出的节目,由一个人伴着吉他的和弦音演唱。虽然是用佤语演唱,但听不懂佤语的听众也能从其韵律中领略到其中的含义。而象“林下果”和“格用迪莫”这样的曲调,主要是用来讲述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识,讲述如何做人的道理。这种歌曲很多,男女老少都会唱,独唱齐唱都可以,还常常用于舞台表演。
还有一些歌曲是农耕经验的交流,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佤族人民也不断的接受着先进的事物,有的地方已经把二十四节气编成了歌。如:“布谷鸟叫了,准备播种吧。”这些歌教会人们要抓紧节令,不违农时。其中有一首“插秧歌”,在插秧的季节,村里的女人们就会聚到一块,轮流到各家插秧。在高低错落的梯田里,错落有致地排开,一面插秧,一面齐齐的哼着插秧歌的旋律。其歌词大体上是讲怎样干好农活才有好收成,有时也会讲一些有趣的故事。她们和着歌声的旋律,步调一致地动作,有一种美的享受。
每到逢年过节或是农闲时节,吃过晚饭后,在阿佤人家旺盛的火塘边就会围起一群人,用阿佤人独有的方式聊天——唱曲儿。这时候唱的歌曲就可以是五花八门,有叙事的,也有抒情的。改革开放以后,阿佤人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歌唱这种变化的曲儿,一方面叙述发生的某一件惠农的好事,另一方面还同时抒发感谢党和政府的感情。所以,叙事和情感的两类阿佤曲调也不能截然分开,有的时候二者皆有。比如唱响大江南北的《阿佤人民唱新歌》则既包含了解放后佤族人民生产、生活的发展变化的叙述,又倾注着阿佤人民对党和毛主席的深情厚意。
二、“情感类”曲调
谈到情感类的曲调,则更为丰富。大体上又可以分为喜庆的、感谢的、示爱的和悲哀的等几个种类。
在从前,佤族的民居比较简单,通常是那种被称为“掌楼”的茅屋,楼下养牛,楼上住人。哪家盖新房,全村都来帮忙,多数时候一天之内就能完工。到了晚上,主人会酿一罐阿佤人自制的水酒,煮一锅美味的佤族稀饭招待大家。然后,年轻人就在一两个老人的带领下,在楼板上逆时针围成一圈,一个跟着一个,后边的人双手扶着前面的人的腰部,踩着统一的步调,边跳边唱“贺新房”的歌。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喜庆情感的曲调。新房歌每两句为一节,由一人主唱,歌词主要是祝贺主人家有了新房,从此以后就能过上好生活。唱完两句以后,大家就接着“打喝声”,齐齐唱起“尔恒格有,格有迪那”的副歌。欢快的歌声和着大家跺楼板发出的很有节奏的脚步声,喜庆气氛相当浓烈。
佤族还是一个非常善于狩猎的民族,每当村里猎到一个较大的猎物时,都要由几个壮汉抬着猎物,绕着寨子转上几圈,高唱“狩猎胜利歌”。歌中唱的是“这支(豹子)是某某某打死的,他的枪法很准,他是我们村的英雄。来来来——!大家一起来煮我们的野味稀饭吧!”游完寨子之后,每家凑上一些米和佐料,把猎物煮成稀饭分了吃。现在,佤族一般都不再打猎了,国家也出台了保护野生动物的法令,所以这类的歌已经基本上听不到了。但是,新谷上市的时候有“新米歌”,谁家讨媳妇嫁姑娘,又有“贺新婚”的歌……等等,凡是高兴的时候一定有歌。而到了过年的时候,全村人聚集在广场上“大跳”,则是一年中最热闹的喜庆活动。这时候,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身着节日的盛装,围成一个大圈,中间摆放着一些表示吉祥的甘蔗、糍粑、米酒之类的东西,由几个乐手吹着佤族芦笙、笛子或者弹着小三弦,边跳边唱。其形式与前述的贺新房差不多,只是壮观多了。
在佤族的民间曲调中,歌颂爱情和男女之间相互表达爱意的歌曲占了绝大部分,有独唱也有对唱。自古以来,佤族就实行一夫一妻制,主张夫妻之间对爱情要忠贞不渝,民间流传着许多歌颂爱情的故事。男女之间表达爱情的方式主要是给对方梳头,吃过晚饭以后,三五个小伙子会约到一块,吹着芦笙去串姑娘。到了姑娘家以后,由一个小伙子约姑娘出去梳头,其他的人则留下来跟这家的老人聊天。两个人到外边找一个相对僻静的地方坐下来,先由男方给姑娘梳头,一般是右手使梳子从上往下梳,然后左手跟着梳子往下抹头发,这样一遍又一遍地梳,一边梳一边就唱着向对方表达爱意的歌。旋律大都简洁明快,声音很小,就像在说悄悄话。歌词大意多是称赞对方美丽、勤劳、能干,希望她能答应嫁给自己,一定会过上美好的生活等内容。轮到女方给小伙子梳头时,方式基本一样,但姑娘不会马上答应,碰到自己并不喜欢的人,应付一下就过了。碰到情投意合的人,也要让小伙子多串上几次,有的长达一年半载,通过这种用情歌交流的方式,让有情人终成眷属。 有一支曲调叫做“洛妹婻”,多数时候是由男人独唱,可以在野外唱,也可以在家唱。由于阿佤男人的嗓音特别浑厚,在野外唱得时候听起来特别动人,先是一声长长的过门在山林中绕来绕去,让人听得如痴如醉,接着一句“洛妹婻”,开始赞扬姑娘的美丽和勤劳,以及对姑娘的仰慕。如果是放牛的时候在山坡上唱,则远处的人听到以后还可以对唱。佤族村寨的田地离寨子较远,做完农活回家的时候天都快黑了,在陡峭的山坡上赶路回家的人,都会哼起小调,特别是一个人走路,可以壮胆。好多人这时候也会唱起“洛妹婻”,不知不觉中就回到家里了。
在阿佤山采风时,阿佤曲调曾留给笔者异常深刻印象。一户人家的孩子生病死了,夜晚,全家人围坐在堂屋的火塘边,伴着跳动的绿蓝绿蓝的火光,孩子母亲以悲苍的曲调唱道; “我的儿啊——我的儿!你怎么就这样离我而去……”。叙述着失去爱子的痛苦,讲述孩子在世时的音容笑貌等,倾诉自己对孩子的无限思念。旁边一个男人吹着佤族芦笙,用缓慢而又悠长的旋律为她伴奏。那歌声如泣如诉,在跳跃火焰的光影中,划过浓黑的夜空,传到很远、很远……
这,就是悲哀曲调的力量!没有其他民族那种捶胸顿足的嚎啕,更没有无泪的干吼。但这悲伤情绪却会通过歌声浸透到你的每一个细胞,引起你的共鸣。佤族就是这样一个坚强不屈的民族,一般不会认输,只有亲人去世的时候才会用歌声来表达悲哀。其他的时间以及场合是听不到悲哀的歌声的。
三、佤调的发展和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阿佤人民与外界的交往日益扩大,更多的阿佤人走出了阿佤山,走进了现代大都市,佤族人民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佤族的歌曲也融入了一些现代的元素。艺术家们纷纷深入佤族地区生活,从这些原生态的曲调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创作出许多新的佤族歌曲。除了“阿佤人民唱新歌”,还有“月亮升起来”、“叶婻梦”、“开门调”、“佤族情歌”、“拉木鼓”等等脍炙人口的佤韵歌曲。但是,让笔者有一丝隐忧的是现在的佤族年轻人已经很少有能唱完“司岗里”曲调的了。他们钟情于港台、日韩流行歌曲,对迪斯科和街舞更感兴趣。笔者担心有一天连“林下果”和“格用迪莫”等等这些阿佤人民最基本的民间曲调都会失传。
通过对佤族民间曲调的分类与初探,笔者希望到佤山采风的人们对佤族原生态的东西有初步的了解,希望更多的人能了解佤族的民间曲调的魅力,希望民族优秀的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参加到发掘和保护民族文化的行动中来。
参考文献:
[1]赵富荣.中国佤族文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2]石磊.佤族文化研究丛书.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
[3]左永平.木鼓回归.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陈玉英(1962—),女,佤族,副研究馆员。1979年—1994年为云南省歌舞团职业演员,发表论文有《广东农村文化建设有关问题探讨》、《关于文化馆发展文化产业的几点思考》、《少儿舞蹈技巧的培养和掌握》、《新老时期文化馆人员结构之我见》、《浅谈中老年舞蹈的创作》、《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民间咸水歌文化的传承保护》、《浅谈与时代同步的街舞发展及趋势》、《公益文化服务传播的对策探讨》等。现任职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文化馆。
[关键词]佤族 生活 劳作 分类 民族民间曲调
在我国的五十六个民族当中,佤族是一个较小的民族,现有人口396610人,社会发展也相对缓慢。由于世代居住在云南省的深山老林,常常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佤族同时又是一个非常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逢年过节、婚丧嫁娶、起房盖屋、农作劳碌等等,无事不歌。这也是佤族历史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过去,由于没有自己的文字,很多历史事实的代代相传、农作经验的交流、相互之间的情感表达以及各自的喜怒哀乐的宣泄,都只能用民间歌曲的形式来完成。当你带着感情一头扎进阿佤山的村寨时,你一定会被阿佤人民浩如烟海的民间曲调所陶醉。笔者本身是一个从事文艺工作几十年的佤族人,对阿佤山及佤族音乐有着深厚的感情。下面,笔者就阿佤民族民间曲调的分类、发展进行解析与探讨。
佤族民歌的曲调一般都优雅婉转,易于上口,所以,无论男女老少都会唱。如果我们从歌词的内容上来划分,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叙事类”曲调
叙事类的曲调,主要是针对一些事件和人物进行讲述,以叙述为主,多半由年纪大一点的人来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佤族大型史诗“司岗里”,它以口头演唱的形式,几乎在所有的佤族地区一代代地流传着,讲述着阿佤人的产生和发展。歌中说佤族和汉族、拉祜族、傣族、布朗族等许多民族都是从阿佤山上一个洞里出来的,后来其他的民族朋友们大多下山发展去了,只有阿佤人坚持在山上与洪水猛兽和各种自然灾害作斗争,顽强地生活下来。教育子孙后代要团结协作,艰苦奋斗,勇敢地生活下去。其旋律过门较长,调门低沉,给人一种粗放豪爽的感觉。在澜沧县文东乡和安康乡等地流传的“孤儿调”也属于叙事类的曲调,歌中讲述了一个失去了双亲的孩子,自小就在苦难中挣扎,以及乡亲们对他的关怀。旋律在悲哀中又透视出人与命运抗争的呐喊,总能勾起人们对不幸的人的同情。现如今常常作为联欢会等演出的节目,由一个人伴着吉他的和弦音演唱。虽然是用佤语演唱,但听不懂佤语的听众也能从其韵律中领略到其中的含义。而象“林下果”和“格用迪莫”这样的曲调,主要是用来讲述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识,讲述如何做人的道理。这种歌曲很多,男女老少都会唱,独唱齐唱都可以,还常常用于舞台表演。
还有一些歌曲是农耕经验的交流,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佤族人民也不断的接受着先进的事物,有的地方已经把二十四节气编成了歌。如:“布谷鸟叫了,准备播种吧。”这些歌教会人们要抓紧节令,不违农时。其中有一首“插秧歌”,在插秧的季节,村里的女人们就会聚到一块,轮流到各家插秧。在高低错落的梯田里,错落有致地排开,一面插秧,一面齐齐的哼着插秧歌的旋律。其歌词大体上是讲怎样干好农活才有好收成,有时也会讲一些有趣的故事。她们和着歌声的旋律,步调一致地动作,有一种美的享受。
每到逢年过节或是农闲时节,吃过晚饭后,在阿佤人家旺盛的火塘边就会围起一群人,用阿佤人独有的方式聊天——唱曲儿。这时候唱的歌曲就可以是五花八门,有叙事的,也有抒情的。改革开放以后,阿佤人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歌唱这种变化的曲儿,一方面叙述发生的某一件惠农的好事,另一方面还同时抒发感谢党和政府的感情。所以,叙事和情感的两类阿佤曲调也不能截然分开,有的时候二者皆有。比如唱响大江南北的《阿佤人民唱新歌》则既包含了解放后佤族人民生产、生活的发展变化的叙述,又倾注着阿佤人民对党和毛主席的深情厚意。
二、“情感类”曲调
谈到情感类的曲调,则更为丰富。大体上又可以分为喜庆的、感谢的、示爱的和悲哀的等几个种类。
在从前,佤族的民居比较简单,通常是那种被称为“掌楼”的茅屋,楼下养牛,楼上住人。哪家盖新房,全村都来帮忙,多数时候一天之内就能完工。到了晚上,主人会酿一罐阿佤人自制的水酒,煮一锅美味的佤族稀饭招待大家。然后,年轻人就在一两个老人的带领下,在楼板上逆时针围成一圈,一个跟着一个,后边的人双手扶着前面的人的腰部,踩着统一的步调,边跳边唱“贺新房”的歌。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喜庆情感的曲调。新房歌每两句为一节,由一人主唱,歌词主要是祝贺主人家有了新房,从此以后就能过上好生活。唱完两句以后,大家就接着“打喝声”,齐齐唱起“尔恒格有,格有迪那”的副歌。欢快的歌声和着大家跺楼板发出的很有节奏的脚步声,喜庆气氛相当浓烈。
佤族还是一个非常善于狩猎的民族,每当村里猎到一个较大的猎物时,都要由几个壮汉抬着猎物,绕着寨子转上几圈,高唱“狩猎胜利歌”。歌中唱的是“这支(豹子)是某某某打死的,他的枪法很准,他是我们村的英雄。来来来——!大家一起来煮我们的野味稀饭吧!”游完寨子之后,每家凑上一些米和佐料,把猎物煮成稀饭分了吃。现在,佤族一般都不再打猎了,国家也出台了保护野生动物的法令,所以这类的歌已经基本上听不到了。但是,新谷上市的时候有“新米歌”,谁家讨媳妇嫁姑娘,又有“贺新婚”的歌……等等,凡是高兴的时候一定有歌。而到了过年的时候,全村人聚集在广场上“大跳”,则是一年中最热闹的喜庆活动。这时候,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身着节日的盛装,围成一个大圈,中间摆放着一些表示吉祥的甘蔗、糍粑、米酒之类的东西,由几个乐手吹着佤族芦笙、笛子或者弹着小三弦,边跳边唱。其形式与前述的贺新房差不多,只是壮观多了。
在佤族的民间曲调中,歌颂爱情和男女之间相互表达爱意的歌曲占了绝大部分,有独唱也有对唱。自古以来,佤族就实行一夫一妻制,主张夫妻之间对爱情要忠贞不渝,民间流传着许多歌颂爱情的故事。男女之间表达爱情的方式主要是给对方梳头,吃过晚饭以后,三五个小伙子会约到一块,吹着芦笙去串姑娘。到了姑娘家以后,由一个小伙子约姑娘出去梳头,其他的人则留下来跟这家的老人聊天。两个人到外边找一个相对僻静的地方坐下来,先由男方给姑娘梳头,一般是右手使梳子从上往下梳,然后左手跟着梳子往下抹头发,这样一遍又一遍地梳,一边梳一边就唱着向对方表达爱意的歌。旋律大都简洁明快,声音很小,就像在说悄悄话。歌词大意多是称赞对方美丽、勤劳、能干,希望她能答应嫁给自己,一定会过上美好的生活等内容。轮到女方给小伙子梳头时,方式基本一样,但姑娘不会马上答应,碰到自己并不喜欢的人,应付一下就过了。碰到情投意合的人,也要让小伙子多串上几次,有的长达一年半载,通过这种用情歌交流的方式,让有情人终成眷属。 有一支曲调叫做“洛妹婻”,多数时候是由男人独唱,可以在野外唱,也可以在家唱。由于阿佤男人的嗓音特别浑厚,在野外唱得时候听起来特别动人,先是一声长长的过门在山林中绕来绕去,让人听得如痴如醉,接着一句“洛妹婻”,开始赞扬姑娘的美丽和勤劳,以及对姑娘的仰慕。如果是放牛的时候在山坡上唱,则远处的人听到以后还可以对唱。佤族村寨的田地离寨子较远,做完农活回家的时候天都快黑了,在陡峭的山坡上赶路回家的人,都会哼起小调,特别是一个人走路,可以壮胆。好多人这时候也会唱起“洛妹婻”,不知不觉中就回到家里了。
在阿佤山采风时,阿佤曲调曾留给笔者异常深刻印象。一户人家的孩子生病死了,夜晚,全家人围坐在堂屋的火塘边,伴着跳动的绿蓝绿蓝的火光,孩子母亲以悲苍的曲调唱道; “我的儿啊——我的儿!你怎么就这样离我而去……”。叙述着失去爱子的痛苦,讲述孩子在世时的音容笑貌等,倾诉自己对孩子的无限思念。旁边一个男人吹着佤族芦笙,用缓慢而又悠长的旋律为她伴奏。那歌声如泣如诉,在跳跃火焰的光影中,划过浓黑的夜空,传到很远、很远……
这,就是悲哀曲调的力量!没有其他民族那种捶胸顿足的嚎啕,更没有无泪的干吼。但这悲伤情绪却会通过歌声浸透到你的每一个细胞,引起你的共鸣。佤族就是这样一个坚强不屈的民族,一般不会认输,只有亲人去世的时候才会用歌声来表达悲哀。其他的时间以及场合是听不到悲哀的歌声的。
三、佤调的发展和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阿佤人民与外界的交往日益扩大,更多的阿佤人走出了阿佤山,走进了现代大都市,佤族人民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佤族的歌曲也融入了一些现代的元素。艺术家们纷纷深入佤族地区生活,从这些原生态的曲调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创作出许多新的佤族歌曲。除了“阿佤人民唱新歌”,还有“月亮升起来”、“叶婻梦”、“开门调”、“佤族情歌”、“拉木鼓”等等脍炙人口的佤韵歌曲。但是,让笔者有一丝隐忧的是现在的佤族年轻人已经很少有能唱完“司岗里”曲调的了。他们钟情于港台、日韩流行歌曲,对迪斯科和街舞更感兴趣。笔者担心有一天连“林下果”和“格用迪莫”等等这些阿佤人民最基本的民间曲调都会失传。
通过对佤族民间曲调的分类与初探,笔者希望到佤山采风的人们对佤族原生态的东西有初步的了解,希望更多的人能了解佤族的民间曲调的魅力,希望民族优秀的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参加到发掘和保护民族文化的行动中来。
参考文献:
[1]赵富荣.中国佤族文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2]石磊.佤族文化研究丛书.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
[3]左永平.木鼓回归.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陈玉英(1962—),女,佤族,副研究馆员。1979年—1994年为云南省歌舞团职业演员,发表论文有《广东农村文化建设有关问题探讨》、《关于文化馆发展文化产业的几点思考》、《少儿舞蹈技巧的培养和掌握》、《新老时期文化馆人员结构之我见》、《浅谈中老年舞蹈的创作》、《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民间咸水歌文化的传承保护》、《浅谈与时代同步的街舞发展及趋势》、《公益文化服务传播的对策探讨》等。现任职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