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进餐作为幼儿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其中涉及到餐前分餐、餐中管理以及餐后整理这三个部分。为了让大班幼儿的进餐更加规律、自主,以免用餐过程中出现杂乱无序的情况,教师通常会让幼儿在一旁等待分餐,将所有餐具以及食物分发好,再让幼儿准备吃饭,由于这一期间教师会十分忙碌,导致幼儿感受不到进餐的意义,逐渐形成一种被动用餐的习惯。基于此,本文根据大班幼儿进餐的实际情况,探究出大班幼儿进餐自主管理策略,希望能够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班幼儿;进餐;自主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由于年龄较小,其身心还未发育成熟,需要成人的静心照顾以及细心呵护,但不要过度的保护幼儿,包办幼儿的生活,以免使幼儿失去自主学习的机会,进而养成不良的日常生活习惯,从而影响到幼儿独立性以及主动性的发展。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应承担起教育与管理的责任,构建出合理的大班幼儿进餐自主管理模式,让幼儿参与到整个进餐的过程中,拥有独立进餐的能力,使幼儿逐渐掌握餐前礼仪行为,从而提高幼儿的自主管理水平以及协调能力。
一、大班幼儿进餐所存在的问题
(一)饭前饭后不洗手
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幼儿在饭前饭后不洗手便会吃饭,甚至有的幼儿直接用手抓食物吃。虽然幼儿园老师会对其行为进行纠正,但是幼儿到了家里又会变回这种行为习惯,若坏习惯不能得到纠正,幼儿便很难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幼儿日后的生活与成长也会有些一定的不利影响[1]。
(二)不能保持用餐卫生
很多的幼儿在进餐的过程中,会将饭菜掉落的哪里都是,地上、衣服上,甚至是椅子上都是饭菜。同时,有的幼儿觉得用勺子吃饭十分麻烦,便会直接用手抓着吃。为什么幼儿之间会存在着较大的进餐差异?这也与幼儿的家庭因素有关,很多的幼儿家长十分宠爱孩子,觉得孩子年龄小,不用计较那么多习惯养成,最终使得幼儿形成了不好的习惯,也阻碍着幼儿自主用餐行为的形成。
二、大班幼儿进餐的自主管理策略
(一)制定用餐公约,开启多元化协商
大班的幼儿已经在幼儿园生活与学习一段时间,他们已初步掌握了一定的自主思考能力,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独立决定一些事情。同时,大班幼儿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以及求胜欲,他们希望自己可以在任何事情中获得第一,这也使得大班幼儿在进餐的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2]。因此,幼儿教师在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时,应结合班级幼儿的进餐情况,并对用餐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不规范行为,制定出相应的用餐公约,从而使大班幼儿逐渐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例如,幼儿教师可以开展“制定班级公约”这一主题活动,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游戏,并要求幼儿分别扮演保育员、教师以及学生的角色,当分配完角色之后,教师可以养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以及观察力,组织幼儿们在用餐之前排队洗手,让保育员阿姨清洁幼儿餐具以及桌椅。通过这样的游戏方法,不仅能够充分的显现出日常进餐情况,还能够带给幼儿一些思考。当游戏扮演结束后,教师为幼儿提出问题:“宝贝们通过这个游戏,你们发现了大家在用餐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吗?”当问题提出后,扮演教师的幼儿会回答:在用餐的过程中很多同学没有将注意力集中在吃饭上,不听老师的讲话,也不遵守用餐规则。扮演保育员的幼儿回答:在用餐的过程中,我发现同学们日常的用餐习惯很不好,总会将饭菜掉落在地面上以及座椅上。当幼儿们发表完自己的见解后,教师可以借助这一机会,制定合理的班级用餐公约,并让幼儿们参与到公约制定的过程中,最终得出饭前排队洗手、按时吃饭、吃饭时尽量少掉落饭菜这些内容,从而使大班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3]。
(二)试炼有机结合,锻炼幼儿动手能力
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虽然他们的身体机能已得到初步发展,但在动手能力上还存在着一定的欠缺之处,很多幼儿不能独立使用筷子或者根本不能用筷子吃饭。对于这种情况,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以及一日生活中采取有效的方式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使幼儿而能够灵活的使用筷子,从而独立的完成进餐。此外,幼儿教师还可以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实际应用能力,让幼儿掌握这一基本能力。例如,幼儿教师可以组织大班幼儿进行游戏“筷子夹豆豆”,教师提前准备好盘子,杯子,筷子以及黄豆这些道具。并将班级幼儿分成若干个小组,五人一组进行游戏。当小组分配完毕后,教师为幼儿们介绍游戏规则,五人同时进行游戏,用右手拿筷子并将盘子中的黄豆夹到杯子里,在规定时间内谁夹到的黄豆最多,谁便是游戏的获胜者。当游戏规则讲述过后,便可以让幼儿进行游戏。通过游戏能够发现大班幼儿拿筷子的姿势十分多种,因此所夹到的豆子数量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为幼儿演示筷子的正确使用方法,并纠正幼儿的错误操作行为,待幼儿们初步掌握筷的正确使用方法过后,教师在进行一组实验。通过第二次实验能够看到,幼儿们所获得的豆子数量越来越多,且夹豆子的姿势也变得规范起来[4]。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满足幼儿们对于游戏的需求,同时还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让其手指更加灵活。另外,通过游戏中的穿插指导,能够让幼儿正确使用筷子,利于幼儿在日后进餐中自主用餐能力的发展。
(三)采取顺势引导方法,养成良好用餐习惯
绝大多数的幼儿都有着一定的逆反心理。若教师采取强制性的指导,往往会加深幼儿们的抵触心理,从而不利于幼儿知识的学习以及习惯的养成。并且,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他们的身心较为脆弱,若教师采取强制性的手段很容易伤害他们的身心健康[5]。因此,幼儿教师应当在日常教育的过程中灵活运用顺势引导这一方法,采取温和的态度培养幼儿的用餐习惯。例如,教师在带领大班幼儿进行手工课时,可以在活动的过程中渗透卫生保持方面的内容,告诉幼儿在制作作品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着个人卫生以及桌面的清洁,不要随意乱涂乱画。当幼儿听到这一规则后,便开始注重卫生。接下来,教师可以顺势引导让幼儿们在进餐时也同样关注桌面卫生以及地面卫生,同时还要保持衣服的洁净,不要让米饭掉落在衣服上。通过这样的方式,在教学中穿插进餐馆里的情况,不但能够起到教育的作用,还能够减少幼儿的抵触心理,进而让幼兒形成文明进餐的良好习惯[6]。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班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需要教师长时间的指导以及培养,同时也需要幼儿长时间的坚持。因此,幼儿教师应当了解大班幼儿进餐自主管理的重要性,解决幼儿进餐中所存在的不良问题,合理的制定出班级用餐公约,加强对于幼儿各方面能力的指导,从而使幼儿养成规范以及良好的进餐习惯,具备独立用餐的能力。同时,幼儿教师应引导幼儿注意用餐卫生,尽可能不要掉落饭菜,不仅能够起到节约粮食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让幼儿的用餐行为更加良好。
参考文献
[1]谭清泉.在生活环节培养幼儿自主进餐能力的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4):125.
[2]张小燕.幼儿园自主午餐管理策略探微[J].成才之路,2018(20):74.
[3]陈岸月.“进餐环节”实行自主的研修历程[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3):207.
[4]杨薇.浅谈对中班幼儿进餐自理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1):227+245.
[5]王建兰.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策略[J].甘肃教育,2017(22):122.
[6]鲍茜迁.小班幼儿愉快进餐的初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11):206.
关键词:大班幼儿;进餐;自主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由于年龄较小,其身心还未发育成熟,需要成人的静心照顾以及细心呵护,但不要过度的保护幼儿,包办幼儿的生活,以免使幼儿失去自主学习的机会,进而养成不良的日常生活习惯,从而影响到幼儿独立性以及主动性的发展。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应承担起教育与管理的责任,构建出合理的大班幼儿进餐自主管理模式,让幼儿参与到整个进餐的过程中,拥有独立进餐的能力,使幼儿逐渐掌握餐前礼仪行为,从而提高幼儿的自主管理水平以及协调能力。
一、大班幼儿进餐所存在的问题
(一)饭前饭后不洗手
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幼儿在饭前饭后不洗手便会吃饭,甚至有的幼儿直接用手抓食物吃。虽然幼儿园老师会对其行为进行纠正,但是幼儿到了家里又会变回这种行为习惯,若坏习惯不能得到纠正,幼儿便很难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幼儿日后的生活与成长也会有些一定的不利影响[1]。
(二)不能保持用餐卫生
很多的幼儿在进餐的过程中,会将饭菜掉落的哪里都是,地上、衣服上,甚至是椅子上都是饭菜。同时,有的幼儿觉得用勺子吃饭十分麻烦,便会直接用手抓着吃。为什么幼儿之间会存在着较大的进餐差异?这也与幼儿的家庭因素有关,很多的幼儿家长十分宠爱孩子,觉得孩子年龄小,不用计较那么多习惯养成,最终使得幼儿形成了不好的习惯,也阻碍着幼儿自主用餐行为的形成。
二、大班幼儿进餐的自主管理策略
(一)制定用餐公约,开启多元化协商
大班的幼儿已经在幼儿园生活与学习一段时间,他们已初步掌握了一定的自主思考能力,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独立决定一些事情。同时,大班幼儿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以及求胜欲,他们希望自己可以在任何事情中获得第一,这也使得大班幼儿在进餐的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2]。因此,幼儿教师在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时,应结合班级幼儿的进餐情况,并对用餐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不规范行为,制定出相应的用餐公约,从而使大班幼儿逐渐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例如,幼儿教师可以开展“制定班级公约”这一主题活动,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游戏,并要求幼儿分别扮演保育员、教师以及学生的角色,当分配完角色之后,教师可以养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以及观察力,组织幼儿们在用餐之前排队洗手,让保育员阿姨清洁幼儿餐具以及桌椅。通过这样的游戏方法,不仅能够充分的显现出日常进餐情况,还能够带给幼儿一些思考。当游戏扮演结束后,教师为幼儿提出问题:“宝贝们通过这个游戏,你们发现了大家在用餐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吗?”当问题提出后,扮演教师的幼儿会回答:在用餐的过程中很多同学没有将注意力集中在吃饭上,不听老师的讲话,也不遵守用餐规则。扮演保育员的幼儿回答:在用餐的过程中,我发现同学们日常的用餐习惯很不好,总会将饭菜掉落在地面上以及座椅上。当幼儿们发表完自己的见解后,教师可以借助这一机会,制定合理的班级用餐公约,并让幼儿们参与到公约制定的过程中,最终得出饭前排队洗手、按时吃饭、吃饭时尽量少掉落饭菜这些内容,从而使大班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3]。
(二)试炼有机结合,锻炼幼儿动手能力
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虽然他们的身体机能已得到初步发展,但在动手能力上还存在着一定的欠缺之处,很多幼儿不能独立使用筷子或者根本不能用筷子吃饭。对于这种情况,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以及一日生活中采取有效的方式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使幼儿而能够灵活的使用筷子,从而独立的完成进餐。此外,幼儿教师还可以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实际应用能力,让幼儿掌握这一基本能力。例如,幼儿教师可以组织大班幼儿进行游戏“筷子夹豆豆”,教师提前准备好盘子,杯子,筷子以及黄豆这些道具。并将班级幼儿分成若干个小组,五人一组进行游戏。当小组分配完毕后,教师为幼儿们介绍游戏规则,五人同时进行游戏,用右手拿筷子并将盘子中的黄豆夹到杯子里,在规定时间内谁夹到的黄豆最多,谁便是游戏的获胜者。当游戏规则讲述过后,便可以让幼儿进行游戏。通过游戏能够发现大班幼儿拿筷子的姿势十分多种,因此所夹到的豆子数量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为幼儿演示筷子的正确使用方法,并纠正幼儿的错误操作行为,待幼儿们初步掌握筷的正确使用方法过后,教师在进行一组实验。通过第二次实验能够看到,幼儿们所获得的豆子数量越来越多,且夹豆子的姿势也变得规范起来[4]。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满足幼儿们对于游戏的需求,同时还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让其手指更加灵活。另外,通过游戏中的穿插指导,能够让幼儿正确使用筷子,利于幼儿在日后进餐中自主用餐能力的发展。
(三)采取顺势引导方法,养成良好用餐习惯
绝大多数的幼儿都有着一定的逆反心理。若教师采取强制性的指导,往往会加深幼儿们的抵触心理,从而不利于幼儿知识的学习以及习惯的养成。并且,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他们的身心较为脆弱,若教师采取强制性的手段很容易伤害他们的身心健康[5]。因此,幼儿教师应当在日常教育的过程中灵活运用顺势引导这一方法,采取温和的态度培养幼儿的用餐习惯。例如,教师在带领大班幼儿进行手工课时,可以在活动的过程中渗透卫生保持方面的内容,告诉幼儿在制作作品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着个人卫生以及桌面的清洁,不要随意乱涂乱画。当幼儿听到这一规则后,便开始注重卫生。接下来,教师可以顺势引导让幼儿们在进餐时也同样关注桌面卫生以及地面卫生,同时还要保持衣服的洁净,不要让米饭掉落在衣服上。通过这样的方式,在教学中穿插进餐馆里的情况,不但能够起到教育的作用,还能够减少幼儿的抵触心理,进而让幼兒形成文明进餐的良好习惯[6]。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班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需要教师长时间的指导以及培养,同时也需要幼儿长时间的坚持。因此,幼儿教师应当了解大班幼儿进餐自主管理的重要性,解决幼儿进餐中所存在的不良问题,合理的制定出班级用餐公约,加强对于幼儿各方面能力的指导,从而使幼儿养成规范以及良好的进餐习惯,具备独立用餐的能力。同时,幼儿教师应引导幼儿注意用餐卫生,尽可能不要掉落饭菜,不仅能够起到节约粮食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让幼儿的用餐行为更加良好。
参考文献
[1]谭清泉.在生活环节培养幼儿自主进餐能力的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4):125.
[2]张小燕.幼儿园自主午餐管理策略探微[J].成才之路,2018(20):74.
[3]陈岸月.“进餐环节”实行自主的研修历程[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3):207.
[4]杨薇.浅谈对中班幼儿进餐自理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1):227+245.
[5]王建兰.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策略[J].甘肃教育,2017(22):122.
[6]鲍茜迁.小班幼儿愉快进餐的初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1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