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用《红楼梦》里关于茄鲞的做法,为下文两段议论做铺垫,也暗扣“味道”这一话题。
《红楼梦》中茄鲞是一道很彰显贾府繁复奢华生活的美食,在第四十一回由王熙凤向刘姥姥解说了茄鲞的做法:“这也不难。你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签了,只要净肉,切成碎钉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丁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爪一拌就是。”
第一次读《红楼梦》,看到茄鲞的做法,简直看不懂,太复杂了。王熙凤竟然说这也不难,真是大户人家不知小民疾苦。后来每年看《红楼梦》,到此处,也会多看两遍做法,还是觉得很难。难怪刘姥姥要惊讶了,搁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这样工序复杂的菜肴也不会上寻常人家的饭桌。寻常人家,家常便饭,简单便宜,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没有眼花缭乱的繁文缛节。
况且,才下来的新鲜茄子经过这一番折腾,还会有茄子本身的味道吗?这一切的繁华奢侈到最后真相大白,呼啦啦大厦倾,白茫茫大地干干净净。一个机关算尽的聪明人把如此繁复的美食讲给一个乡野老妇人,曹雪芹先生这样的安排,实有深意。
这两段议论紧扣茄鲞的做法,作者认为这一番折腾,已经使得新鲜的茄子失去了其本身的味道。
袁枚在《随园食单》里说:“一物有一物之味,不可混而同之。”记忆中茄子最像茄子的味道是小时候邻人的菜园里种的青皮小茄子,一帮孩子在菜园的篱笆边扑蜻蜓,玩累了,邻人的孩子大方豪气,领着大家到菜园里摘嫩茄子吃。淡淡清香,微微脆甜,清淡的味道,简单的快乐,一生难忘。
引用袁枚的话,意在说明应该保持食物的原始味道,而那段小时候关于茄子的回忆,也佐证了作者的观点。
念念不忘的常常不是山珍海味,稀世佳肴,而是超级朴素的食物,如母亲的手擀面,姥姥蒸的馒头,家乡小镇街头刚出炉的烧饼、小焦鱼汤……这些美丽的味道成了味蕾上最原始的印记,像少年时的快乐,纯粹简单,没有任何经验和价值的添加剂。
由点到面,那些让人念念不忘的美丽味道,常常是超级朴素的食物,是一个人味蕾上最原始的印记。
美食家蔡澜曾讲他一生奔波,到处走马看花,吃了一小部分,不能说已经尝过天下美食,比不旅行的人多一点罢了。在香港度过黄金期,是吃得穷凶极恶的年代,两头干鲍不算什么,法国碧丽歌黑松菌鹅肝、伊朗鱼子酱、意大利白菌,凡是所谓天下最贵的食材,都尝了。如今他在家进餐,却是愈来愈清淡,一碟豆芽炒豆卜,已經满足。
美食家蔡澜的“返璞归真”,也是作者推崇原始味道的又一佐证。
人世里历练过一番,春风得意过,也吃过苦栽过跟头,所谓尘世经验,看遍繁华沧桑后,再也回不到少年时的纯真了。每行一事,每走一步,都不自觉地要较量。然而,在这较量里又渴望起年少时的纯真,那时的简单成了一辈子回旋往复的原始味道。
这一段升华了文章主旨,由食物的原始味道,进而升华为人生的原始味道,文章的主题更加厚重了。
评点:文章内容很有层次,由食物的原始味道写起,进而升华为人生的原始味道,由赞赏食物要保留其原始的味道,到结尾段人生感悟的自然升华,在人世历练过,看遍繁华沧桑后,再也回不到少年时的纯真了,想到年少时的纯真是一辈子回旋往复的原始味道,叹惋年少纯真的可贵。文章层次清晰,内容厚重,主题深刻,耐人寻味。文章中关于食物的味道的种种引述,旁征博引,显示了作者丰厚的积淀,也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编辑:关晓星)
《红楼梦》中茄鲞是一道很彰显贾府繁复奢华生活的美食,在第四十一回由王熙凤向刘姥姥解说了茄鲞的做法:“这也不难。你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签了,只要净肉,切成碎钉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丁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爪一拌就是。”
第一次读《红楼梦》,看到茄鲞的做法,简直看不懂,太复杂了。王熙凤竟然说这也不难,真是大户人家不知小民疾苦。后来每年看《红楼梦》,到此处,也会多看两遍做法,还是觉得很难。难怪刘姥姥要惊讶了,搁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这样工序复杂的菜肴也不会上寻常人家的饭桌。寻常人家,家常便饭,简单便宜,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没有眼花缭乱的繁文缛节。
况且,才下来的新鲜茄子经过这一番折腾,还会有茄子本身的味道吗?这一切的繁华奢侈到最后真相大白,呼啦啦大厦倾,白茫茫大地干干净净。一个机关算尽的聪明人把如此繁复的美食讲给一个乡野老妇人,曹雪芹先生这样的安排,实有深意。
这两段议论紧扣茄鲞的做法,作者认为这一番折腾,已经使得新鲜的茄子失去了其本身的味道。
袁枚在《随园食单》里说:“一物有一物之味,不可混而同之。”记忆中茄子最像茄子的味道是小时候邻人的菜园里种的青皮小茄子,一帮孩子在菜园的篱笆边扑蜻蜓,玩累了,邻人的孩子大方豪气,领着大家到菜园里摘嫩茄子吃。淡淡清香,微微脆甜,清淡的味道,简单的快乐,一生难忘。
引用袁枚的话,意在说明应该保持食物的原始味道,而那段小时候关于茄子的回忆,也佐证了作者的观点。
念念不忘的常常不是山珍海味,稀世佳肴,而是超级朴素的食物,如母亲的手擀面,姥姥蒸的馒头,家乡小镇街头刚出炉的烧饼、小焦鱼汤……这些美丽的味道成了味蕾上最原始的印记,像少年时的快乐,纯粹简单,没有任何经验和价值的添加剂。
由点到面,那些让人念念不忘的美丽味道,常常是超级朴素的食物,是一个人味蕾上最原始的印记。
美食家蔡澜曾讲他一生奔波,到处走马看花,吃了一小部分,不能说已经尝过天下美食,比不旅行的人多一点罢了。在香港度过黄金期,是吃得穷凶极恶的年代,两头干鲍不算什么,法国碧丽歌黑松菌鹅肝、伊朗鱼子酱、意大利白菌,凡是所谓天下最贵的食材,都尝了。如今他在家进餐,却是愈来愈清淡,一碟豆芽炒豆卜,已經满足。
美食家蔡澜的“返璞归真”,也是作者推崇原始味道的又一佐证。
人世里历练过一番,春风得意过,也吃过苦栽过跟头,所谓尘世经验,看遍繁华沧桑后,再也回不到少年时的纯真了。每行一事,每走一步,都不自觉地要较量。然而,在这较量里又渴望起年少时的纯真,那时的简单成了一辈子回旋往复的原始味道。
这一段升华了文章主旨,由食物的原始味道,进而升华为人生的原始味道,文章的主题更加厚重了。
评点:文章内容很有层次,由食物的原始味道写起,进而升华为人生的原始味道,由赞赏食物要保留其原始的味道,到结尾段人生感悟的自然升华,在人世历练过,看遍繁华沧桑后,再也回不到少年时的纯真了,想到年少时的纯真是一辈子回旋往复的原始味道,叹惋年少纯真的可贵。文章层次清晰,内容厚重,主题深刻,耐人寻味。文章中关于食物的味道的种种引述,旁征博引,显示了作者丰厚的积淀,也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编辑:关晓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