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景德镇的大名几乎无人不知,而其下辖的浮梁县就鲜有人听闻过。但若提起一则文学典故来,你兴许会和我们一样恍然大悟。大诗人白居易的名作《琵琶行》中有云“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原来“浮梁”古已有之,并且曾是知名茶乡,只是后来被淹没在了历史的尘埃中。自2021年5月1日起,有迷你版“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之称、由北川富朗亲任顾问的“艺术在浮梁2021”在此轰轰烈烈地发生了。26位国内外艺术家的22件作品来到了浮梁县寒溪村的茶山间,来到了田野里,来到了当地村民朴素的旧宅中。即使活动6月1日已经结束,但让人感到惊喜的是,所有作品都被留在了当地,人们仍然可以前往游览参观。就这样,浮梁县下辖的寒溪村拥有了国内第一座真正的不落幕的乡村美术馆,艺术从此变成了乡村的另一种日常。
在急剧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在全球范围内受到追捧的“大地艺术节”,可以说是应运而生,乡村需要再建设,都市人则永远渴望一片可供出走或想象的后花园。“艺术在浮梁”的第一要义同样也是主张“在地性”,包括讲述本地故事,使用本地材料,利用本地资源,以及强调本地人的参与。来自国内外的艺术家放下固有观念,突破过去主要在美术馆、画廊或艺术中心呈现的作品思路和布展方式,让艺术从浮梁县寒溪村这个小村庄里自然地生长出来,让观者可以直接感知或思考艺术与当地生态及历史的多维度关系。
在寒溪村的村头,人们从远处就能望见一排树立在田野上、宛如雨滴的装置,这是刘建华的作品《渠道——之形》,以村中曾经仰赖其进行灌溉、如今荒置的水渠为落脚点,将历史的痕迹和思考融入作品的概念。艺术家谷文达选取山东海底儒石刻成谐音的“福椋”二字,置于广袤的茶田之侧,寓意为像树那样成长,像鸟那样放飞理想,以具有东方意念之抽象构成的大地艺术,为浮梁县寒溪村史子园树碑祈福。而马岩松的《大地之灯》则为处于村中制高点的一棵树设置了一层白色薄膜装置,唤起人们穿越茶田登顶的渴望,用简单却深刻的方式探讨公共艺术的意义,重新构建人与自然的关系。
除了位于旷野之中的大地艺术作品,村中的一些公共空间和旧日民居也被巧妙改造成了艺术现场。意大利艺术家Paola Pivi用高达20米的彩色大梯子装饰“艺术浮梁会客厅”,使它成为了艺术村落的新地标。芬兰艺术家Maaria Wirkkala为村民重新装饰了水塔,将其镀上醒目的颜色,让平常之物变成别具一格的视觉景观。插画家Tango的作品所在的房屋原主人名字叫作王泉有,且擅长酿造黄酒,于是Tango因势利导,绘制了大面积的墙绘,并且进行室内改造,索性把这里改造成了充满艺术气息的“泉有米酒酒馆”。艺术家向阳对一座荒废旧屋进行墙面改造,从来自当地历史和现实中的图像资料选取人物形象,耗时漫长,将剪影一点点刻在墙面上,以动人的方式描述着属于这里的故事。在他的屋外,艺术家许琦和叶子创造了一座半野生的花园,在风吹草摇里引着人们进入一场归园田居的旧梦……
你可以在茶田之间信步漫游,跟随由当地村民组成的志愿者的导览脚步,寻找与天地、自然展开对话的一件件作品,寻找一种内心久违的感动,也能享受在村落内部自在穿行的乐趣。也许你会与正在房前屋后晒制茶叶或是避暑纳凉的村民擦身而过,不妨轻松开启一次攀谈……艺术曾经离他们十分遙远,而现在,艺术正在改变着他们的日常生活,更打开了年轻一代以及乡村孩童的新视野。
作品出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但都强调在地性,融入历史痕迹和思考。
在浮梁县寒溪村这个小村庄里,艺术自然地生长出来,无论在茶园或村落小径上游走,都能有所感知,多维度地思考艺术与当地生态及历史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