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与专业实践教学相融合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 :中国大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jiubuji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给高等学校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了解自然,探索自然,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现代大学,特别是农林院校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面对当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中存在的生态文明教育力度不足、教育教学方式单一、与专业人才培养脱节、师资力量薄弱等不足,利用学校自身办学优势,以生物学实践教学为平台,以实践教学改革为契机,将生态文明教育与专业实践教学相融合,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对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生态文明素养起到了促进作用。
  关键词:生态文明;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改革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给高等学校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了解自然,探索自然,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现代大学,特别是农林院校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必须承担的的历史使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基础,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学校秦岭火地塘教学实验林场为平台,以“亲近自然,崇尚科学,生态文明”为理念,将生态文明教育与专业实践教学相融合,在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
  一、农林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力度不足
  目前,开设生态文明课程的高校比例不高。校园内的生态文明教育滞后于时代发展的需求。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使人类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解决污染和治理环境上。有些高校有环境相关专业着力于环境污染的治理等问题。但是,在对环境意识和生态理念的普及教育上却很少涉足。有些高校,至今也没有开设专门的生态意识相关的普及课程。在课程安排上,学校没有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知识以及生态道德观系统的教育和培养。在管理体制上,有各项学生管理守则,但普遍缺乏对学生生态文明行为的管理和约束。
  2. 生态文明教育方式单一
  从生态文明教育发展历史可以看到,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起步较晚,可以借鉴的经验较少。目前,有生态文明教育相关内容的高校,其教育方式也仅限于课堂理论,以“单向灌输式”的模式进行教学,忽视学生对自然的情感体验和判断,缺少与道德相关联的实践活动。并且,生态文明理论体系尚不完善,教学内容的统一性、全面性、实效性都有待加强。因此,高校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对生态文明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了解不够全面的现象。大学生对单一的理论教育方式抱有一些偏见,甚至认为生态文明教育大都是讲大道理、软道理,不如专业知识不得更加实际,因而在心理上有一种抵制情绪,影响生态文明教育理论的学习。
  3. 生态文明教育与专业人才培养相脱节
  有部分高校开设了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但还没有把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体现在人才培养过程之中,造成生态文明教育与专业教育相隔离,使学生仅能知道一些与生态文明相关的知识和概念,而自身的生态文明素养难以养成。
  4. 师资队伍参差不齐
  由于生态文明教育起步较晚,很多教师原本有其所擅长的研究领域,但在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和知识普及方面研究不多,所以在授课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在碰到自己所不擅长的生态文明领域时,没能能具体的内容真正地展开和剖析,大都是避重就轻,讲授流于形式,照本宣科,使学生对教育的内容没有很好的吸收。
  二、生态文明教育与实践教学相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生态文明素养
  1. 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实现生态文明教育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
  人才培养,理念先行。生态文明是当代社会的文明,是相对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而言的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是当代人为消除生态危机、改变环境、可持续发展寻找和选择的一条文明形态。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培养具有明确的生态文明观念和意识、丰富的生态文明建设热情和实用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技能和新型人才。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实践教学之中,培训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首先从学校的生物学综合实践教学改革入手,在对生物学实习内容、实习方法和实习基地进行综合改革的同时,融入生态文明的教育理念,将生态文明教育与生物学综合实践教学有机融合,形成“亲近自然,崇尚科学,生态文明”的独特教学理念,将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团队协作和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及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作为生物学综合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并按照教学目标、实现条件、教学安排和评价方法四大要素,构建生物学综合实践教学模式。围绕“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和“文明素养”三条主线,打破课程壁垒,组织团队授课,学生按小组合作完成实习,满足了项目目标实现的条件。在教学安排上,依据秦岭南坡森林植被带随海拔的变化,设定四条实习线路,将土壤学、植物学、气象学和动物学的实习内容与森林生态系统特征认知有机结合,突出学生“干中学”,通过调查和观察了解森林生态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发现问题,现场接受教师指导,小组集体讨论,形成结论。在对学生实习的考核中,强调问题的提出和见识,小组考核与个人考核相结合。
  2. 构建生态文明教育与实践教学相融合的教学内容体系
  围绕实践教学目标,按生态系统认知和研究的需求,打破生态学、植物学、土壤学、气象学和动物学等课程的壁垒,整合原有按课程设置的实践教学内容。根据随海拔变化生境、植被和土壤类型的变化规律,集合植物学、土壤学、动物学、气象学的实践教学内容,构建综合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在植物学方面,实习由原来的3天延长到6天,将理论教学时数由原来的64学时压缩为48学时,改变了过去由于无固定实习地点,造成的教师缺乏基于生态系统背景的植物学系统教学积累,教学长期局限在植物的识别和鉴定方面,学生无法系统认识植物与环境的关系等问题。实现了利用秦岭南坡中段丰富的植物资源,多样的植被类型,鲜明的垂直分布序列,提高植物学教学效果。在动物学方面,改变了过去由于地点不确定而进行的随机性动物类群的观察、捕捉和鉴定,使实践教学根据不同的森林景观进行动物多样性的讲解、观察、捕捉和鉴定,增强了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对开设课程专业的学生以动物形态结构和分类为主,实习是理论教学的补充,提高学生对动物形态结构和类群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对未学习理论课程的学生,满足其对自然界的探索需求,增强对动物类群习性的初步的认识,为专业学习奠定基础。在气象学方面,改变过去在学校校园内的模拟小气候观测,在火地塘选取代表性很强的下垫面性质进行梯度观测,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性和针对性。土壤学和生态学实践教学的融合,避免了课程教学内容的重复,同时让学生通过森林生态系统的垂直分布及其土壤类型差异的学习,结合土壤发生发育的理论知识,深化对秦岭山地主要土类的成土过程及剖面特性认识。   同时,结合生物学综合实践教学,依据课程知识、学生、社会条件三大客观基础,设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从知识方面考量:生态文明教育具有跨学科性、综合性的特点,并具有实践特征,需要理论与实践并重。因此,教学内容安排应该具有综合性,通识性,既要有理论知识性内容,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从学生的能力和水平考量:教学对象是非生物大类专业的学生,学生整体呈现专业背景差异大、兴趣差异大的特点。故而教学内容要注意普适性、科学性、趣味性。从学校自身教学资源考量:需要考虑农林院校有哪些可利用资源,以及师资和经费条件如何,借助本校优势资源设计教学内容。
  3.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生态文明素养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也是研究型农业大学培养适应现代农业科技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要。在生物学综合实践教学中,始终强调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通过对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的体验和调查,培养学生发现探索的技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习分小组完成,要求每个小组按实习线路完成不同生态系统下动植物分布状况及标本采集、土壤特征描述、小气候观测等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团结协作的能力。在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时既考核小组的工作,同时考核每位学生的个人学习,将鼓励个性发展与团队协作有效统一起来。针对教学内容及火地塘教学实习林场的资源条件,采取以下教学方式。
  (1)专题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有重要影响。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能实现学生对自己学习目标的追求,为学生充分发展个性奠定基础。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学科差异,针对不同的专业、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 合理选择教学方法。秦岭是我国重要的气候和地理分水岭,秦岭作的地理位置独特,蕴含的教学内容丰富。结合教学目标,学校围绕“秦岭历史与中华文明”等五大主题,教学内容从自然、历史、文化以及经济社会角度多方面涉及,开设专题教学,有助于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提高。
  (2)体验性教学方式。体验式教学是在真实的情景中教授学生学习,知行统一,让学生身临其境,观察和学习。实践教学对培养全面高素质人才,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很好的作用。高农院校应对学生实践性和应用性的养成给予重视。在教学中,应该把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不断的优化我们的教学方式,通过体验式教学,学生能更好的掌握生态文明知识,在自我观察和感受中理解生态文明的实质。结合生物学综合实践教学,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主要采取教学实践点开设,教学选取了几个教学实践点,在真实的情景中教授知识和内容,包括秦岭历史与文化,生态起源与可持续发展,生物资源等等内容,在火地沟、楼观台、高山草甸等蕴含丰富自然和人文资源的教学点现场授课,让学生在自然生态环境中体验学习,更好与把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
  (3)学生自我训练方式。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在做中学”和“知行合一”的教育理论,仅仅在生态文明教育理论教学中注重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形成是远远不够的,知识的学习应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在课程之外,学生要积极参与各种生态环保类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培养生态文明意识。在教学结束后,学生依然能够把握到知识的体现,主要是在相关的活动中不断体验、感受、总结,最后反馈到自己的知识层面,二者不断的作用,达到知识程度的提高。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包含了几大专题和模块,多学科融合的形式,让学生不仅能在自然科学中了解生态知识,同时在浓厚的历史人文学科中感受中华文明的魅力。教学设计了适应学生需要和兴趣的自我训练与成长的项目,比如自己动手进行生物标本制作、宁陕县周边农村历史文化与民俗体验等学生自我训练方式,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也增加了教学过程中的娱乐性。
  4. 组建教学团队,保障生态文明教育的有序进行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发展教师的专业技能,需要拥有一定的教学专长或教学能力。出于对生态文明教学目标的考虑,生态文明教育应配备具有有一定生态专业背景和学科积累的师资队伍,教师应具备一定课程开发能力,能围绕生态文明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
  结合生物学综合实践教学,学校在生态文明教学设计上包含五大专题课程,针对五大课程选配师资。如“秦岭起源与环境”专题,教师需要熟知秦岭地质地貌特征、土壤植被以及气候变化等,能为学生解读秦岭起源与环境变化,带领学生认知秦岭自然、生态、环境发展演化规律。而“秦岭生物资源与可持续发展”专题,教师需要在熟知秦岭生物资源的同时,对秦岭的人文经济发展有所了解,能带领学生在认知自然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人类如何开发、利用、保护自然,感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形成的文明成果。“秦岭历史与中华文明”专题,教师则需要具备深厚的人文历史知识底蕴,向学生解读秦岭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与作用,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秦岭生态环境与生态系统”专题,教师需要熟知秦岭生态环境,带领学生认知生态环境与生态系统的关系和规律。“秦岭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教师需要熟知秦巴山区的经济发展现状、模式,与社会发展的关联,背靠秦岭的地理位置所带有的影响等,能带领学生深入了解秦岭文化及资源对山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培养和造就了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和科研队伍。在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师资选配上按照课程要求,围绕学校的学科特征和优势,在生物学综合实践教学及生态文明教育中选拔了生命科学学院、理学院、林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植物与保护学院、动物科学学院和人文学院等学院的优秀教师,这些教师具有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实践能力强,作为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师资的中流砥柱和后备力量,在课堂上能很快的引领学生进入角色,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生态文明。在教学过程中,将生态学、植物学、土壤学、气象学和动物学的教学内容有机融合,系统组织教学活动,强化了学科交流,使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得以快速提升,改变了以往植物学、土壤学、动物学和气象学的教师由于缺乏对生态系统的完整认识,难于独立承担综合野外实践教学任务的窘境,使教师职业发展空间得到拓展。
  5. 统筹安排,加强基地建设,为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供保障
  学校将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作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口,2004年在火地塘林场召开了党委常委会,专题研究了校外科教基地建设。学校先后制定了《本科生教学实习工作规范》(2005)和《关于加强实践教学的指导意见》(2010)。近十年来,学校持续对火地塘林场投资3 000余万元,新建教师、学生公寓,食堂,浴室和教室,共计4 590m2,改建了供水供电系统,完成了通讯和网络设备建设,林场具备了一次接待400余名学生的能力,教学条件达到了现代化水平。
  6. 将生态文明教育贯穿于实践教学全过程
  生物学综合实践教学依托火地塘林场多样的森林生态系统平台,将生态文明教育移出教室,利用情景陶冶,让学生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学习生物学相关知识和技能,体验森林与环境、森林与人类的关系,发挥小组合作,启迪个体认知和思考,构建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生物学综合实践教学模式。项目在总体设计上,始终贯彻了“亲近自然,崇尚科学,生态文明”的理念,通过情景教学、专题讲座、布设墙报、组织观看生态文明影视片等形式,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教学活动中,教育学生有选择的采集标本,爱护植物、保护动物,每个实习小组配备垃圾袋及时回收和清理山林中的垃圾,潜移默化地实现生态文明素养的养成。
  参考文献:
  [1]周远清. 生态文明:高等教育思想体系重要内容[N]. 中国教育报,2013-10-28(5).
  [2]王天兵. 浅析生态文明教育观中的大学教育[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4).
  [3]彭秀兰. 高校开展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宗旨和路径[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
  [责任编辑:吴芳和]
其他文献
摘 要: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要求大学应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创新人才。为此,大学计算机素质教育应传承计算文化、弘扬计算科学和培养计算思维。本文重点介绍大学计算机素质教育的这三个关注点:计算文化,包括人类对计算本质的认识和计算机科学发展中的若干典型人物与事迹;计算科学,包括计算科学的基本原理及最新进展;计算思维,包括计算思维源于西方、兴于东方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素质教育;计算文化;计算科
期刊
摘 要:华中师范大学作为国家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努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尝试融合,不断进行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创新,积累并形成了一些实践经验。  关键词:信息化;大学教学改革;人才培养  21世纪,高等教育面临着空前挑战,特别是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渗透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之中,深刻影响着人类思维,改变着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在这个世纪,教育面临
期刊
摘 要:产学研合作与产学研合作教育分别源自高等教育的科研、社会服务功能和人才培养功能,因而有着不同的内涵与外延。新建本科院校走应用技术教育之路,要在产学研合作教育上真正办出特色,不仅仅在于个体学校的探索与实践,更大程度上在于其能否建立健全行业协会制度,实现行业自律。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教育;新建本科院校;行业协会  产学研合作与产学研合作教育(Cooperative Education)虽然都是
期刊
摘 要:本文对我国高等学校教学中基础与创新的关系做了论述。针对当前有人认为重视基础教育会使学生陷入“范式陷阱”,从而束缚创新的观点进行了辨析。该观点貌似从库恩的“范式”概念出发,实际上却违背了库恩的思想。因为即使按照库恩的观念,创新也需以旧学科范式为基础,是对旧范式的超越和突破,所以根本不存在“范式陷阱”。文章指出库恩的科学革命观念还存在严重缺陷,即他是纯粹从理论观念出发来考察科学进步的,完全忽视
期刊
摘 要:近几年,在教育部高教司以及教指委的推动下,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课程面向计算思维的教学改革已经走向深入,但仍旧存在一些矛盾和困难,如基础—学时—内容的矛盾、教学内容提升与教学师资水平提升的困难等制约了教学改革进程,MOOC/SPOC的出现能否有效地解决这些困难呢?本文在“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导论”课程十余所大学MOOC+SPOCs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总结了MOOC+SPOCs教学改革实践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艺术设计专业素描基础教学现状的分析与思考,明确了当下设计专业素描基础课程与专业之间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剖析问题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明确的观点及解决办法——创意素描。力图使学生通过对创意素描知识体系的了解与学习,夯实基础,培养创造性能力,为将来的专业学习打造后发优势。  关键词:素描基础;创意;艺术设计  素描作为纯绘画专业的基础,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美术学院,然而其作为设计学
期刊
摘 要:目前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着重介绍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如何在学校通识教育的背景下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研究性环境专业人才的一些举措。具体措施包括:开设全英语课程、国际合作办学、推动学生出境短期访学、建设实习基地、让学生进行课题组轮转、学生参加课题组科创实践等。进一步的工作设想还包括开设研讨型课程以及本硕博一体化培养等。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基础课程学习是大学生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必备基础与工具,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本研究工作在针对本校大面积基础课堂教学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教师发展等现状开展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在青年教师教学培养、教师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师队伍建设、教研相长的促进以及教师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开展了全面改革探索。基础课程的改革与质量提升实施工
期刊
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5.4)  校长论坛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陈 骏 (1.4)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反思与模式构建王焰新 (4.4)  论地方高校发展中战略层面的五种关系  李志义 (5.7)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什么?谢和平 (6.4)  人才培养为本 本科教育是根  ——关于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思考  周叶中 (7.4)  专家论坛  重塑
期刊
摘 要:本文以我国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查阅法和专家小组法确定高校教师教学素质特征,并据此形成高校教师教学素质模型调查问卷。在对305名高校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得出了高校教师八个教学素质特征因子:师德特征、个性特质、教育理论水平、教学知识和技能、教学反思和关系建立、科研能力、教学组织保障能力和关爱学生。作者通过个别访谈和座谈交流的方式,印证了上述八个素质因素对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