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辑留言】始于2005年的中国铁路系统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众多职工转岗分流,面临离家在外的变动。也因此,无论其本人还是他们的家庭,衍生出大小不一的担忧。沈阳铁路局大力实施的“异地职工安心工程”,让那些不安的心灵逐渐平静下来,安心而乐业。
这一天的到来,并没有让韩丽(化名)措手不及。在知晓将被调去沈阳工作的消息后,韩丽就把外地的父母接到大连,照顾自己10岁的儿子。
作为一名铁路职工,韩丽清楚行业的特殊性,尤其同样也在铁路工作的爱人,几年前就已经被调往通辽工作。而今轮到自己,韩丽没觉意外。
不过担忧的是,以前爱人身在外地,毕竟有她留守大连。如今的情形,只能把孩子丢给自己年迈的父母。
孩子的幼龄,让作为母亲的韩丽放心不下,但同样作为一名职业女性,又不可能放弃工作。难得圆满的无奈,确实让将往沈阳的韩丽忧心忡忡。
大棋局小棋子
忧虑的不只是韩丽,她所面临的状况,不过是众多铁路职工的一例。这样大的变动,始于2005年的中国铁路系统改革。
长久以来,我国铁路运能的持续紧张,已经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国民经济。据铁道部统计,2004年全国铁路每天运输车皮需求量约为24万辆,而日均装车仅为9.5万-9.6万辆。
2005年3月18日,铁道部宣布撤销全国41个铁路分局,在原有15个铁路局(公司)基础上,加上新成立的太原、西安、武汉3个铁路局,共设立18个铁路局(公司)。这结束了中国铁路系统长期以来,实行的四级管理体制,即“铁道部—铁路局—铁路分局—站段”,而代之以“铁道部—铁路局—站段”的三级管理体制。这次改革也被外界称为“四合三”。
曾任铁路总体改革办副主任的原铁道部体改法规司副司长金毓铮坦言:之前的四级管理体制,管理层次多,尤其是铁路局和铁路分局都是法人,以同一方式经营同一资产,职能交叉,管理重叠,相互掣肘,效率不高,对铁路发展形成了不利影响。特别是随着铁路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运输生产力布局的调整,铁路局和铁路分局两级法人管理体制的弊端,越来越突出。
显然,这次牵筋动骨的改革势在必行。
铁道部提供的资料显示,到2020年,中国铁路快速客运网将达到5万公里以上,连接所有省会城市和50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全国 90%以上人口。“届时,中国发达完善的铁路网将全面建成,铁路运输能力总体上能够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人便其行、货畅其流’的目标将成为现实。”铁道部这样表示。
沈阳铁路局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铁路局之一,原先下设沈阳、长春、大连、锦州、通辽、吉林、通化7个分局(公司)。同样在这次改革中,包括韩丽原先工作所在的大连铁道公司等7个分局被撤销。
转岗后,韩丽新的工作单位,是位于几百公里外沈阳的苏家屯车辆段。路程的遥远注定每天回家不现实,“一个星期能回一次吧”。
如果把这次铁路系统改革看做成一场大棋局,而像韩丽这样,已经或者等待被调拨工作岗位的众多铁路职工,就像是一颗颗棋子。
可是,人毕竟不是棋子,开局之际,由此衍生的个体苦衷可以想象。
安心才安其位
“孩子、父母放不下,很担心。”来到苏家屯车辆段的韩丽有着后顾之忧,而自己又是回族的特殊民族习惯,觉得“连吃饭都是个麻烦”。
可实际情况,并非她想的那么糟糕。
“以前在通辽工作时,那里回民较多,有专门的食堂。苏家屯车辆段由原来的‘七段一厂’组建而成,合并后我们针对异地的回族职工,也为他们设立了回民灶。”苏家屯车辆段党委书记姚福军曾经的异地工作经历,让他对这些异地职工的生活细节问题观察很仔细,“全段有近5000人的异地和通勤职工,他们的家庭分布在辽宁、吉林、河北、内蒙古三省一区的21个城市,最远的离家943公里。照顾好这些离家的职工,就必须从一点一滴考虑。”
沈阳铁路局工会主席张国敏介绍说:“随着生产布局的大规模调整,异地职工大量增加,职工生产生活诉求不断增多,异地工作给职工和家庭生活都带来了新的困难。积极探索和健全服务职工保障体系,为此,沈阳铁路局及时启动了‘异地职工安心工程’,形成‘党委领导、行政支持、工会主抓、共青团配合’的工作机制。”
“人的生活需求,不过衣食住行几个方面。”苏家屯车辆段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杨庆丰分析道,“把这几个方面搞好,职工感到舒心,工作起来自然顺心。”
在苏家屯车辆段段内,建成了1050平方米、可供1000多名职工就餐的大食堂——每餐四菜一汤,每周不重样。列检职工就餐全额免费,段内职工每餐仅收1元钱。
建成了2570平方米、80个房间的异地职工宿舍——房间配备空调、电视、饮水机,连“洗漱包都人手一个”。卫生专人清扫、工作服专人清洗,实行宾馆化管理。
新建806平方米的职工浴池——职工实行划卡24小时免费洗浴。针对异地通勤职工,购置三台大客车,从段到火车站车接车送。
新建集会议、娱乐、网吧、阅览室、羽毛球、乒乓球、台球和健身于一体的职工之家,修建网球场、篮球场、排球场……
诚然,为异地职工量身打造的职场环境,似乎可以让他们眼前无忧,而出门在外的异地职工更关心的,却是“家里人如何?家里出现事情怎么办”这些后顾之忧。
“实施异地托管,让异地职工在岗位真正安心”。杨庆丰向记者介绍,按照路局“异地职工安心工程”的实施办法,为每一名异地职工都建立了个人档案,从党团员和工会积极分子挑选出志愿者,按照两男一女的比例,给每个异地职工的家庭配备帮扶队伍。家里出现什么事情,即使职工本人赶不回去,也有人帮助解决。
“比如一个职工家庭所在地,有我们段里的其他车间,志愿者就从那里挑选。假如没有我们段的车间,那就由当地的其他段负责。”
铁路系统的特点使然,异地职工家庭的托管,可以打破车间、单位界限,建立起跨车间、跨站段两个托管服务网络。“我爸妈手里就有志愿者的电话,那次小孩生病,一打电话他们就来了,帮着给送到医院,要不可够两个老人受的。”韩丽觉得现在工作“心里才有了底”。
坐上幸福的列车
眼前后顾皆无忧,职工们感到踏实。而互为因果的,企业生产也步入一条良性的轨道。姚福军向《当代工人》记者介绍,苏家屯车辆段货车检修车间有30个台位,货车检修生产能力持续日产可达到110辆,台位利用率已达到了3.7,而铁道部要求是1.6。
“职工群众是铁路发展的主力军,特别在高速铁路取得巨大成就、铁路现代化建设任务繁重的当下,关爱职工才能进而激发他们的劳动热情,凝聚铁路快速发展的力量。”沈阳铁路局工会主席张国敏认为,在改革的特殊时期,也是工会大有作为的时刻。
2005年3月,铁道部宣布改革开始。而从2006年初,沈阳铁路局就在全局展开了调查工作。据沈阳铁路局相关部门统计,几年来,全局转岗分流职工几万人。确定了“凡是职工家庭与职工工作岗位,不在同一个城市,且工作2天以上不能回家的,均属异地职工”。截止目前,全局异地职工9461名。
“为了国家‘大动脉’的高效、通畅,铁路职工以及他们的家庭都会受到影响,这是不可避免的。”张国敏认为,改革出台后的“善后措施”更为关键,一定要让职工们看到他们并没有被忽视。细致迅速地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体现出一种诚意和温情。
“只要异地职工提出申请,就可以得到住房。而且,副处级以上干部不得分配保障房指标。”记者获悉,在沈阳、大连、长春、锦州、通辽等地区,沈阳铁路局相继为职工建设保障性住房,以解决无房职工和异地职工的住房问题。
“就在南站附近。本来沈阳房价就高,在这种繁华路段听说每平米至少要七八千元,卖给我们才2980元。”韩丽已和爱人商量过,房子下来后,打算把家安在沈阳。
让我们记忆的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国企改制中,同样是把青春和热血献给国家建设的职工们,为了国家的利益,他们中很多人的职业生命戛然而止,他们的人生就此改变。当年的牺牲无人问津,留下的仅是历史的铭记。
而今天改革中的铁路职工们无疑要幸运许多。沈阳铁路局党政工团组织“异地职工安心工程”的人文关怀理念,是建设一个和谐的现代化国家的最好诠释。它让我们看到,“以人为本”不应是一句口号,即使为了国家利益的改革,人也不该充当附属品。W
责编/王深
[email protected]
这一天的到来,并没有让韩丽(化名)措手不及。在知晓将被调去沈阳工作的消息后,韩丽就把外地的父母接到大连,照顾自己10岁的儿子。
作为一名铁路职工,韩丽清楚行业的特殊性,尤其同样也在铁路工作的爱人,几年前就已经被调往通辽工作。而今轮到自己,韩丽没觉意外。
不过担忧的是,以前爱人身在外地,毕竟有她留守大连。如今的情形,只能把孩子丢给自己年迈的父母。
孩子的幼龄,让作为母亲的韩丽放心不下,但同样作为一名职业女性,又不可能放弃工作。难得圆满的无奈,确实让将往沈阳的韩丽忧心忡忡。
大棋局小棋子
忧虑的不只是韩丽,她所面临的状况,不过是众多铁路职工的一例。这样大的变动,始于2005年的中国铁路系统改革。
长久以来,我国铁路运能的持续紧张,已经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国民经济。据铁道部统计,2004年全国铁路每天运输车皮需求量约为24万辆,而日均装车仅为9.5万-9.6万辆。
2005年3月18日,铁道部宣布撤销全国41个铁路分局,在原有15个铁路局(公司)基础上,加上新成立的太原、西安、武汉3个铁路局,共设立18个铁路局(公司)。这结束了中国铁路系统长期以来,实行的四级管理体制,即“铁道部—铁路局—铁路分局—站段”,而代之以“铁道部—铁路局—站段”的三级管理体制。这次改革也被外界称为“四合三”。
曾任铁路总体改革办副主任的原铁道部体改法规司副司长金毓铮坦言:之前的四级管理体制,管理层次多,尤其是铁路局和铁路分局都是法人,以同一方式经营同一资产,职能交叉,管理重叠,相互掣肘,效率不高,对铁路发展形成了不利影响。特别是随着铁路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运输生产力布局的调整,铁路局和铁路分局两级法人管理体制的弊端,越来越突出。
显然,这次牵筋动骨的改革势在必行。
铁道部提供的资料显示,到2020年,中国铁路快速客运网将达到5万公里以上,连接所有省会城市和50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全国 90%以上人口。“届时,中国发达完善的铁路网将全面建成,铁路运输能力总体上能够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人便其行、货畅其流’的目标将成为现实。”铁道部这样表示。
沈阳铁路局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铁路局之一,原先下设沈阳、长春、大连、锦州、通辽、吉林、通化7个分局(公司)。同样在这次改革中,包括韩丽原先工作所在的大连铁道公司等7个分局被撤销。
转岗后,韩丽新的工作单位,是位于几百公里外沈阳的苏家屯车辆段。路程的遥远注定每天回家不现实,“一个星期能回一次吧”。
如果把这次铁路系统改革看做成一场大棋局,而像韩丽这样,已经或者等待被调拨工作岗位的众多铁路职工,就像是一颗颗棋子。
可是,人毕竟不是棋子,开局之际,由此衍生的个体苦衷可以想象。
安心才安其位
“孩子、父母放不下,很担心。”来到苏家屯车辆段的韩丽有着后顾之忧,而自己又是回族的特殊民族习惯,觉得“连吃饭都是个麻烦”。
可实际情况,并非她想的那么糟糕。
“以前在通辽工作时,那里回民较多,有专门的食堂。苏家屯车辆段由原来的‘七段一厂’组建而成,合并后我们针对异地的回族职工,也为他们设立了回民灶。”苏家屯车辆段党委书记姚福军曾经的异地工作经历,让他对这些异地职工的生活细节问题观察很仔细,“全段有近5000人的异地和通勤职工,他们的家庭分布在辽宁、吉林、河北、内蒙古三省一区的21个城市,最远的离家943公里。照顾好这些离家的职工,就必须从一点一滴考虑。”
沈阳铁路局工会主席张国敏介绍说:“随着生产布局的大规模调整,异地职工大量增加,职工生产生活诉求不断增多,异地工作给职工和家庭生活都带来了新的困难。积极探索和健全服务职工保障体系,为此,沈阳铁路局及时启动了‘异地职工安心工程’,形成‘党委领导、行政支持、工会主抓、共青团配合’的工作机制。”
“人的生活需求,不过衣食住行几个方面。”苏家屯车辆段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杨庆丰分析道,“把这几个方面搞好,职工感到舒心,工作起来自然顺心。”
在苏家屯车辆段段内,建成了1050平方米、可供1000多名职工就餐的大食堂——每餐四菜一汤,每周不重样。列检职工就餐全额免费,段内职工每餐仅收1元钱。
建成了2570平方米、80个房间的异地职工宿舍——房间配备空调、电视、饮水机,连“洗漱包都人手一个”。卫生专人清扫、工作服专人清洗,实行宾馆化管理。
新建806平方米的职工浴池——职工实行划卡24小时免费洗浴。针对异地通勤职工,购置三台大客车,从段到火车站车接车送。
新建集会议、娱乐、网吧、阅览室、羽毛球、乒乓球、台球和健身于一体的职工之家,修建网球场、篮球场、排球场……
诚然,为异地职工量身打造的职场环境,似乎可以让他们眼前无忧,而出门在外的异地职工更关心的,却是“家里人如何?家里出现事情怎么办”这些后顾之忧。
“实施异地托管,让异地职工在岗位真正安心”。杨庆丰向记者介绍,按照路局“异地职工安心工程”的实施办法,为每一名异地职工都建立了个人档案,从党团员和工会积极分子挑选出志愿者,按照两男一女的比例,给每个异地职工的家庭配备帮扶队伍。家里出现什么事情,即使职工本人赶不回去,也有人帮助解决。
“比如一个职工家庭所在地,有我们段里的其他车间,志愿者就从那里挑选。假如没有我们段的车间,那就由当地的其他段负责。”
铁路系统的特点使然,异地职工家庭的托管,可以打破车间、单位界限,建立起跨车间、跨站段两个托管服务网络。“我爸妈手里就有志愿者的电话,那次小孩生病,一打电话他们就来了,帮着给送到医院,要不可够两个老人受的。”韩丽觉得现在工作“心里才有了底”。
坐上幸福的列车
眼前后顾皆无忧,职工们感到踏实。而互为因果的,企业生产也步入一条良性的轨道。姚福军向《当代工人》记者介绍,苏家屯车辆段货车检修车间有30个台位,货车检修生产能力持续日产可达到110辆,台位利用率已达到了3.7,而铁道部要求是1.6。
“职工群众是铁路发展的主力军,特别在高速铁路取得巨大成就、铁路现代化建设任务繁重的当下,关爱职工才能进而激发他们的劳动热情,凝聚铁路快速发展的力量。”沈阳铁路局工会主席张国敏认为,在改革的特殊时期,也是工会大有作为的时刻。
2005年3月,铁道部宣布改革开始。而从2006年初,沈阳铁路局就在全局展开了调查工作。据沈阳铁路局相关部门统计,几年来,全局转岗分流职工几万人。确定了“凡是职工家庭与职工工作岗位,不在同一个城市,且工作2天以上不能回家的,均属异地职工”。截止目前,全局异地职工9461名。
“为了国家‘大动脉’的高效、通畅,铁路职工以及他们的家庭都会受到影响,这是不可避免的。”张国敏认为,改革出台后的“善后措施”更为关键,一定要让职工们看到他们并没有被忽视。细致迅速地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体现出一种诚意和温情。
“只要异地职工提出申请,就可以得到住房。而且,副处级以上干部不得分配保障房指标。”记者获悉,在沈阳、大连、长春、锦州、通辽等地区,沈阳铁路局相继为职工建设保障性住房,以解决无房职工和异地职工的住房问题。
“就在南站附近。本来沈阳房价就高,在这种繁华路段听说每平米至少要七八千元,卖给我们才2980元。”韩丽已和爱人商量过,房子下来后,打算把家安在沈阳。
让我们记忆的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国企改制中,同样是把青春和热血献给国家建设的职工们,为了国家的利益,他们中很多人的职业生命戛然而止,他们的人生就此改变。当年的牺牲无人问津,留下的仅是历史的铭记。
而今天改革中的铁路职工们无疑要幸运许多。沈阳铁路局党政工团组织“异地职工安心工程”的人文关怀理念,是建设一个和谐的现代化国家的最好诠释。它让我们看到,“以人为本”不应是一句口号,即使为了国家利益的改革,人也不该充当附属品。W
责编/王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