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不起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hx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郑州一位研究生毕业不久的小伙子,因为求职受挫,跳楼自杀了。他只留给弟弟一句话:“我走了,你照顾好爸妈,我没能力。”这应该属于个例。但在百度上搜索“求职失败自杀”这一词条,数量竟高达215万条,看来这又不属于个例。
  文字是冰冷的,但冰冷文字的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个个破碎的家庭。只不过是一份工作,何至于此?那么问题来了,他们为什么输不起?
  我当过单位的招聘主管,有两次遭遇应聘者的情绪崩溃。一位女大学生,当她说及自己坎坷的应聘经历和父母对她的期望,当场泪流满面,已无法正常回答问题;另一位女生谈及对工作的渴望,同样泪流不止。面试飙泪,也算是奇葩。
  作为一个旁观者,我可以站在“教育家”的角度来谈挫折教育、心理教育,但这真的不可以。看看现实生活,真的没有让人“输得起”的土壤,一个人一旦失败了,就像坠崖一样,直接掉到了地上,你想重新爬上去,你会发现,有利的位置早被人占了。
  竞争的社会奉行的是“丛林法则”,它的残酷在于你要获得生存,势必要赶超身边的对手,否则你就会困在丛林之中;而“天空法则”是完全有别于丛林的游戏规则,那是天高任鸟飞的境界,小鸟有小鸟的空间,大雁有大雁的高度。我们为什么走不出“丛林”,不是因为我们留恋,而是这个社会资源有限,而人太多。一个人没有获得资源,有时是金钱,有时不过是一个岗位,但对于个体来说,却是全部。因为机会对每个人来说都很少,一旦失去了,往往意味着无限的空耗。
  我们当然可以抨击这样的功利主義,但当一个人迫于现实,发现只有物质上的成功才是成功的第一步时,那么功利主义就开始盛行了,它会摧枯拉朽般地动摇大家高尚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作为家长,我怎么可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仅仅成为一个赚钱的工具,我肯定希望他成人后,能做学问,干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小学五年级前,我一度力挺孩子在学校里自由散漫,但最后班主任找我谈话,说孩子这样下去,到了初中就不会有好成绩,没有好成绩就升不了好高中,没有好高中就考不上好大学,没有好大学以后就没有好工作……我非常感谢班主任,她说的全部是事实。我是在孩子六年级的时候,开始像老师说的一样,用同样的道理教育他。因为我也看到了这个社会竞争的残酷性,让我也有了输不起的情绪 。
  一个退休的老乡,感叹世态炎凉,人走茶凉。退了,对名利应该风轻云淡了,但他仍然输不起。这是功利主义在作祟。功利主义不是罪过,但如果功利主义至上,就可怕了。
  美国硅谷精神一直被人津津乐道,此精神就是宽容失败,倡导“失败是我们最重要的产品”和“宽容失败比创造成功更为重要”。这样的理念,正是我们稀缺的。
  (编辑/张金余)
其他文献
有一天,将军夫人从外地开会回到北京,司机准备开车去接。孙毅告知:“这是私事,不能耽误你的工作时间,也不能浪费公家的汽油!”说完,就拄着拐杖走到北京火车站把夫人接了回来。  孙毅晚年尤其钟爱书法,常常在庭院中放一长条桌,桌上置一石板,石板上搁着一碗水和几支毛笔,他就以石板为纸,以清水为墨,坚持习练,乐此不疲。有人问这种做法有何讲究,将军回答:“省纸、省墨又方便。”一次,孙毅去某省军区拜访老战友,卫兵
深冬的天气特别冷。  他急匆匆地冲出校门,铁青着脸,头也不回地往家赶,生怕在路上碰见熟人,怕人问他:“你儿子考得怎么样啊?”  身后传来儿子的声音:“爸,等等我,你还没有看老师的批语呢!”儿子三步并成两步,终于在一个咸鱼小店前追上了爸爸。“爸……”儿子气喘吁吁地说,“老师,表扬我有进步,还写下了‘再接再厉’的评语。”他终于回过头来,还是铁青着脸。  “有什么好高兴的,只不过比以前考得好一点,这么简
雄伟而精致的水仙号,在宣称属于这艘船的黑人新水手惠特踏上甲板的第一刻起,便注定在劫难逃。花名册上的“惠特”只是“模糊的一团”,让人怀疑他的存在,如同梦魇,他的到来为水仙号蒙上苍凉与肃杀。  登船后的惠特便一病不起,只会日以继夜地呻吟及诅咒。身为水手的他处在船舱的夹层却成为船的中心,让众人因为他而担惊受怕。他企图避开所有人,而人人却与他有关。随着航行的推进,惠特日趋模糊,他的视野逐渐在众人中消失,但
钱钟书与沈从文是文学界的两座高峰。两个人都懂影射之术,不过一个是惯用,一个是偶尔。钱钟书的小说《猫》,旨在从当年北平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群像的勾勒中,展现独特的观察视角和对于当时知识分子深入反思。里面有一个叫“曹世昌”的角色。钱钟书写道:“举动斯文的曹世昌,讲话细声细气,柔软悦耳,隔壁听来,颇足使人误会心醉……他现在名满文坛,可是还忘不掉小时候没好好进过学校,老觉得那些‘正途出身’的人瞧不起自己,随时
人们常说,懂一门技术等于端上了金饭碗。然而, 23岁的江苏扬州小伙孙无忌,却因为懂电脑和无线电技术栽了跟头。  孙无忌高中毕业后到镇江打工,从事车床加工工作。这份工作很辛苦,待遇又极低。从小花钱大手大脚的孙无忌就是个月光族。两个月前交了女朋友后,更是捉襟见肘。所以,他总想着做点什么,捞点外快。  国庆期间,孙无忌偶然听说学驾驶的人很多,有些学员理论考试很难通过。头脑灵活的他,顿时感到里面有很大商机
25岁的廖杰,来自西北农村。7年前,廖杰拿到南京一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在全村父老乡亲的赞叹声中,他第一次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努力學习。四年的大学生活,廖杰无时无刻不在规划未来,憧憬着能留在这片人杰地灵的土地。大学毕业后,经过面试,廖杰成功地应聘进了一家大型精密电子公司。  当得知自己被录用时,廖杰兴奋得又蹦又跳。在拨通给父母报喜的电话时,他激动得语无伦次,好不容易才把自己要说的话表达清楚后,他听
痒是痛苦与欢乐的第三者。它不是欢乐,却胜似欢乐;不是痛苦,又赛过痛苦。我们承认欢乐与痛苦在人一生中的联姻关系,因而忽略痒所占据的地位,这秘密情人,这难以言喻的感觉,屈居幕后。欢乐是气宇轩昂的大丈夫,痛苦是风雨无常的小妻子,痒则属于生命的隐私,不适宜在大庭广众露面,它以幽会的形式,神出鬼没,逢场作戏。痒充满自卑,生命却在它带有赌气性质的骚扰面前,欲盖弥彰,显得加倍地无奈。痒是变形的欢乐,在野的痛苦,
蒋家在地震中失去了唯一的儿子,40岁的妻子两次艰难怀孕后,生下一个可爱的女儿;方家夫妇二人没有再生育的能力,年近半百的妻子决定收养一个女儿,但丈夫反对,夫妻俩因此产生了严重隔阂;顾家珍几乎在地震中失去所有至亲,以泪洗面的她抛开尘事,皈依佛门……这是总时长39分钟的纪录片《独·生》中的镜头。  “豆瓣”网站上,看过这部影片的网友表示很受触动,纷纷点赞:“这是一部真正记录中国汶川大地震的纪录片!”美国
我还是见习医生时,在急诊科的第一天,就亲眼目睹了一场“天各一方”的抢救。说是天各一方,是因为年轻的工人刚送进来的时候,各种生命体征就已经消失了,按照抢救规则,仍要努力进行心肺复苏的,就是为了那或许可以从死神手里拽回来的一丝希望。整整四十分钟的心肺复苏,几位医师轮流进行胸外按压,十七秒三十次至少五厘米的胸外按压,力气和频率是可以压断胸骨的,所以有个医师的手背都是红色的压印,他们汗如雨下地抢救,仍旧不
刘蟾是画家刘海粟的小女儿,而她51岁时才开始系统地学画。正式学画后,刘蟾拿小纸画,用钢笔临摹画册。一天,刘海粟拿了一张大纸对刘蟾说:“画和人一样,出来的气质不同,风格也不同。你要画大画,不要老是缩缩缩。缩得格局太小,没气魄。一张画主要看精气神。你是我刘海粟的女儿,怎么画画格局那么小,要有大气魄!”  刘蟾去南京艺术学院进修,老师对她说:“你是刘海粟的女儿,应该有傲气,你父亲是大师啊。”刘蟾说:“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