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闭岛》中的灰色理论

来源 :名作欣赏·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bott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电影《禁闭岛》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的电影版。男主人公的病是“创伤性神经病”,发病的原因、病的症状及特点,直到精神分析模式的治疗方法,都在《精神分析引论》一书中有详细的论述。本文就两者之间关系展开探讨。
  关键词:创伤性神经病 症状 特点 治疗方法 精神分析模式
  《禁闭岛》自从上映以来,一直在挑战观众的智力,有人说要智商达到多少以上才能看懂这部电影。其实,这部电影难懂的原因,不是观众智商的问题。如果看过弗洛伊德的书并懂得他的理论,就会明白:这部电影实际就是弗洛伊德(以下简称“弗氏”)的《精神分析引论》和《释梦》的电影版。
  “一切理论都是灰色的,唯生活之树常青。”这是歌德的诗剧《浮士德》中的一句话。“理论是灰色的”,是说任何理论所能指出的,都是普遍的规律,是大体的概括。弗氏的理论也不例外。“生活之树常青”则是说现实生活是复杂多样而又富于变化的。也许有人会反驳,“《禁闭岛》只是电影而不是生活”。但是,艺术源于生活,是生活的浓缩和提炼,是对生活的反映。而这个“反映”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反映”的内容带有艺术创作者强烈的主观色彩。基于这部电影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可以看出编导人员深受弗氏理论的影响,灰色的弗氏理论贯穿影片的始终。
  影片一开始,说男主人公是警官,要去禁闭岛查案,然而随着情节的扑朔迷离,看得观众云里雾里,真伪难辨。这不是编导故弄玄虚,因为这就是一部悬疑电影,而且这部悬疑电影还采用了倒叙的手法。最后在灯塔上,男主人公昏倒醒来后说出了一切:自己参加过“一战”,杀过人,战后一直未能走出战争的阴影,疏于关心妻子,使得妻子抑郁症加剧,溺死了他们的三个孩子,自己枪杀妻子……这才是真相,这才是这部电影的编创者真正要表现的、要传达给观众的东西。
  男主人公的确是个病人,患的正是弗氏一生都在致力研究治疗的神经病。影片说他是警官去岛上查案及后面的很多情节,都是他枪杀妻子、人格分裂后想象出来的,于是考利医生顺水推舟,用角色扮演法给他治疗,这种方法是一种精神分析模式的治疗法。而精神分析治疗法正是弗氏开始、后来被很多欧美国家医生所采用的治疗神经病的方法。男主人公的助手实际是他的医生,陪他调查的人,都在配合医生对他进行治疗。如果观众足够细心,在影片中随处可见端倪。如找到瑞秋后,他向瑞秋问话,瑞秋的眼光先是投向医生,在得到医生的点头示意后,她才回答。当瑞秋说她自己在湖里游泳时,他眼里含着泪水,说话声音都哽咽了。瑞秋抱住他,他抚摸着她的头发说:“会好起来的,我很对不起……”作为一个警官,如此表现实在令人费解;此外,影片中还有很多情节,男主人公的行为看上去都不像一个警官,甚至不像一个正常人,因为他本是一名神经病患者。
  在谈及神经病时,弗氏曾说过,这种病与梦及过失一样,不但有各自的意义,而且与病人的内心生活有很大的关系。他还特地提到了欧战(指“一战”,片中主人公参加的是“二战”)时流行的“创伤性神经病”的行为和神经病人极为相似。弗氏对“创伤”一词的解释:“一种经验如果在一个很短暂的时期内,使心灵受一种最高度的刺激,以致不能用正常的方法谋求适应,从而使心灵的有效能力的分配受到永久的扰乱,我们便称这种经验为创伤。”①男主人公在战争中确实受到了“最高度”的刺激,这在影片开始不久就可以看到:集中营成堆的难民尸体,自杀而没有死去、满脸鲜血的纳粹军官,自己参与枪杀大批俘虏等等。男主人的心理被这样的刺激“扰乱”了,患了“创伤性神经病”。患了这种病之后的表现如男主人公后来所说的,战后的他几乎无法进行正常的生活了:酗酒——无疑是希望用酒精来麻痹自己,逃避痛苦的记忆;意志消沉——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对家人并不关心——没有尽到作为丈夫和父亲的责任,虽然很爱他们……确实非常符合弗氏列举的“创伤性神经病”的症状。这种病最终导致他的家庭发生了无可挽回的惨剧。在妻子溺死孩子,自己枪杀妻子之后,他的病日益加剧,出现人格分裂和“妄想”狂的症状,并有暴力倾向。于是他被送到禁闭岛。
  神经病的重要特征是:“‘执着’于其过去的某点,不知道自己如何去求得摆脱,以致与现在及将来都脱离了关系。”②“创伤性神经病”也是如此,它执着的是“创伤发生之时”③。这一特征在电影里得到了很好的表现。家庭惨剧发生之前,男主人公执着的是战争创伤,家庭惨剧发生后,他不但执着战争创伤,更执着家庭创伤。其实这都是潜意识中的执着。如果把潜意识分层的话,家庭创伤的执着在潜意识的表层,战争创伤的执着在潜意识的底层,隐藏得更深。因此影片对两种执着表现得大相径庭。对战争创伤的执着表现得很直接,观众很容易看懂。男主人公一受外界相关的刺激,比如听到相同的音乐时,脑海里就浮现自杀时未能死去的军官、集中营里成堆的尸体。在梦中对拿着酒瓶责问他的妻子说“我在战争中杀死很多人”,同他的助手(医生)也不止一次谈到战争……再明显不过,这就是对战争创伤的执着。而家庭创伤则不然,因为人格分裂使他把与家庭惨剧相关的记忆强行“遗忘”,即压入潜意识。弗氏说产生神经病症候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和痛苦情感有关的事物,回忆便将引起痛苦,所以记忆方面便反对这种事物的回忆。”④为什么呢?因为他实在不能相信自己的家庭发生这样的惨剧,更不能相信这个惨剧是由于自己的过错造成的。如果做更深的探讨:他为什么不能相信呢?自私,在潜意识里为了推卸自己的责任或者说为了减轻内疚、负罪感,将原本的自我连同以前的生活“遗忘”,比如说自己没有孩子,妻子死于他人纵火等。就是说,他割断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回到唯乐原则,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妄想中:“创造”了另一个自己——一个警官。理解之后来看他的做法当然觉得很幼稚,但对神经病人来说,这种方法不仅“便利”而且“可使自我免去精神上的痛苦”⑤。但这并不能说他不执着家庭的创伤,只不过相关记忆已压入潜意识,所以对家庭创伤的执着表现得不像战争创伤那样直接,那样明显,而是很曲折,很隐晦,主要通过梦境来表现。如果说他梦中出现妻子还好理解,无非是他希望家庭的惨剧没发生,希望妻子还活着。但如果说梦中出现瑞秋和她死去的三个孩子,是他对家庭创伤的执着,恐怕很多人会感到莫名其妙,可确实如此。因为按照弗洛伊德“释梦”的理论,瑞秋和她死去的三个孩子可以看作是他的妻子和他三个孩子的替代者,集中营里死去的却又在他梦里起来对他说话的女孩也可以看作是他女儿的替代者——这是梦的化装。梦为什么要化装呢?因为有检查作用。他已经将这些痛苦的记忆压入潜意识,检查作用不允许在意识里出现,可同时他在潜意识里,又忍不住怀念他们,怀念的欲望与检查作用,两种力量较量互相达成妥协,于是欲望经化装出现,形成了这个梦。两个死去的女孩对他说的话大同小异,“你为什么不救我”,这可以看作是他女儿替代者的有力证明。他的梦根源就是在潜意识中对家庭创伤的执着。但观众如果不懂神经病“执着”的特点和弗氏对梦的解释,依然觉得晦涩难懂,看得糊里糊涂。笔者重复一次,这不是智商高低的问题,而是对弗氏理论理解与否的问题。   说到人格分裂,有一部很经典的电影《精神病患者》。影片中的男主人公由于俄狄浦斯情结而导致人格分裂,具有双重人格。他与漂亮的女人谈话时还是个安静内向的小伙子,在偷看女人洗澡时也可以用“力比多”作解,但随后杀死女人就是他的另一重人格——母亲,女性人格的强烈嫉妒所致。可见他的人格分裂是两种人格交替出现。而《禁闭岛》男主人公的人格分裂则有些不同:他将本来的自己、自己的过失及与家庭有关的记忆,包括家庭惨剧发生后,自己在禁闭岛度过的两年等,统统“遗忘”,抹去,真实的自我几乎完全被压抑,除了他做的几个梦泄露了些真相,看到他真实的自我的一部分之外,影片从开始直到最后他在灯塔上昏倒之前,观众看到的都是他想象出来的妄想狂的人格:一位警官要来禁闭岛调查一个女神经病患者的失踪,这个女患者曾杀死自己的三个孩子,岛上还关着纵火烧死警官妻子的罪犯——其实这都不是真的,都是他想象出来的。同他的梦一样,编导煞费苦心通过镜头表现了他潜意识里的东西。观众大部分时间在看一个神经病人,一个妄想狂,怎么能不糊涂。他昏倒醒来后说出的以及他决定手术才是他真实的人格。
  男主人公下决心“遗忘”过去的自己,但考利医生用扮演法是要治愈他,必须“追溯到症候的出发点”⑥,利用他的记忆线索,唤起他强行压入潜意识的那个真实的自我,才能收到治疗效果。于是考利医生不断用音乐,用环境,用男主人公自己编的故事来提醒他,可是每当遇到能揭露真相的线索或看到漏洞时,男主人公立刻感到不舒服,或晕船(实际是怕水,他妻子在水中溺死他的孩子),或头痛,或视而不见,或巧妙地否定。影片中他晚上去医生家作客时一段情节,就很能体现这一点。
  当他们走进医生的住宅时,听到唱片的音乐,他的助手说是勃拉姆斯的作品,但他立刻说是马勒的曲子。对话过程中,曲子一直放,他的脑海里时时闪现自杀未能死去的军官和集中营的画面。
  考利医生问他们要喝什么,要不要威士忌?
  他回答:“冰镇汽水”。
  接着,杰里米纳林医生开始同他对话。
  医生说:“你不喜欢喝酒?真是没想到。你们这种职业的人不都是挺能喝吗?”(暗示他曾经酗酒)
  他说:“你这种职业的人呢?你的职业——精神科医生。我听说精神科医生都是一群酒鬼。”
  医生说:“我倒是没发现。”
  他说:“难道你喝的是红茶吗?”
  医生说:“你很擅于自我防卫。”
  接下来,他的助手确实在同医生交谈,而他却没有。他或是调侃,或是反问,或是顾左右而言他,从不做正面回答。以致杰里米纳林医生又一次说:“厉害的自我防卫。”
  做客最后以他大发雷霆而告终。
  弗氏管这种行为叫做抗拒,医生治疗神经病人时经常会遇到。抗拒就是弗氏那个被很多人熟知的比喻中,潜意识的大前房和与它相连意识的小房间之间的守门人。神经病人对医生,也就是对分析者的抗拒是为了隐藏真实的自我,如果解除抗拒就意味着要把压抑的东西释放出来,而病人不想这样,病人要借助病症来逃避痛苦。因为压抑的、被强行“遗忘”的都是痛苦的记忆。因此在接受治疗时,神经病人的心理“受着抗拒的支配”⑦,他巧妙地驳斥他不喜欢的事情,只相信他愿意相信的事情,即使不是真的——影片很多地方都表现了这点。不独男主人公,神经病患者都如此。
  对于神经病的治疗,弗氏说过是医生约瑟夫·布洛伊尔⑧首先发现潜意识与神经病症候的关系。布洛伊尔认为神经病的根源是潜意识在作怪,只要潜意识中被压抑的东西上升到意识层面,症候就会消失。他不仅发现了这种方法,而且也确实用这种方法医治好过神经病人。弗氏想法同布洛伊尔一样,也认为神经病的根源在于潜意识而不在意识,治疗神经病根本的办法就是“设法消灭他的健忘症”⑨。
  男主人公最后到了他认为做什么实验的灯塔。面对医生拿出的病历、字母组合的解释以及他孩子的照片,强行压入潜意识的一切——强行“遗忘”的一切终于浮出了意识的水面,男主人公终于承认了自己是神经病人,战争导致的“创伤性神经病”——不关心妻子——妻子由于抑郁症加剧杀死他们的孩子——自己枪杀妻子——自己人格分裂、妄想。神经病的症状消失了。
  从症状消失这点来看治疗是成功的,但影片中的医生说他之前几次有反复,弗氏本人也没说所有神经病人都能治愈而且永不复发。重要的是:即使神经病被治愈了,随着清醒而来的痛苦能够被治愈吗?心灵能够得到平静吗?对此,弗氏有些无奈。他把能否接受治疗影响的神经病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遗传——任何人都改变不了;第二类是儿时经验——过去经验的影响,医生起的作用有限;第三类,“即现实幸福的被剥夺,由此而引起生活中一切爱的成分的丧失——例如贫穷,家庭的不和睦,婚姻的失败,社会处境的不良”⑩ 等人生的各种不幸遭遇。很显然男主人公病的起因可划归这类。他的不幸,很大程度上是战争造成的:战争使他得了“创伤性神经病”,后来发生的家庭惨剧也可以说是战争间接造成的,而家庭惨剧又使他的病加剧。看过这部影片的观众都不会忘记他清醒之后回忆的一个的画面:地面上并排躺着被溺死的三个孩子和被他枪杀的妻子,他坐在地上嚎啕痛哭——试想有谁能受得了这样的惨痛无情的打击呢?怎样才能抚慰这样的深创剧痛呢?弗氏曾说过第三类原因引起的神经病只有故事中的王用无边的权力和法力才能治愈。中国也有句话说“治病治不了命”,心理医生只能治疗心理疾病,对病人的痛苦则爱莫能助。因此男主人公清醒后,在一个“活着的怪物和死去的好人”的选择中平静地选择了“死去的好人”——接受手术,忘掉一切。
  影片中故事发生约在上个世纪50年代。男主人公做的手术,脑叶白质切除术,是当时治疗神经病的一种外科手术,但手术后有变成痴呆、弱智的危险。这是当时普遍采用的“生物学模式”治疗方法。在同一时代,弗洛伊德也已经名扬世界了,他治疗神经病患者“精神分析模式”的治疗方法也被很多国家的医生所采用,如影片中的考利医生。虽然“精神分析模式”治疗方法费时费力,疗效不稳定(弗氏本人也承认,影片也这样表现),但这种方法尊重生命,对病人充满了人文关怀。
  本文还要特别强调一点,早在1909年,弗氏应邀参加美国克拉克大学的校庆,并在该校分五次进行了题为《精神分析起源和发展》的演讲,引起极大的轰动。美国心理学史专家舒尔茨在他的《现代心理学史》说,从那以后“美国的报刊载满了弗洛伊德的论文,1920年以后,美国出版了两百部以上的书籍,论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可见精神分析对美国心理学影响之大。舒尔茨还说弗氏对一般文化也有巨大的影响,这里肯定包括文学和电影。从那时起到现在,美国出版了很多与弗氏理论相关的小说,也拍过很多与其理论相关的电影。
  笔者认为,迄今为止在所有体现弗洛伊德理论的电影中,《禁闭岛》是最集中、最深刻、最形象、最耐人寻味的一部,也是最难懂的一部,它同这位举世公认的心理学家深奥的心理学著作一样不易理解。此外,这部电影还有一个非常值得一提的地方,就是它扬长避短,很明智地避开了弗氏最为人所诟病的“泛性论”。因为弗氏的声誉在美国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达到顶峰,但三四十年代,年轻一代的精神分析者继承弗氏衣钵的同时又对他的理论做了一些修正,认为社会因素对心理的影响比“力比多”要大得多。因此,影片将矛头指向了战争,从而深化了影片的主题。
  电影《禁闭岛》中男主人公的病,就是电影版的《精神分析引论》。从发病的起因——战争创伤到症状的表现——丧失生气;从神经病的特点——执着到对医生(分析者)的抗拒;从精神分析模式的治疗——扮演法到取得疗效——健忘症消除,都在这部书里有详尽的分析。《精神分析引论》是打开这部悬疑电影的一把钥匙,它能让你在黑暗中冲出迷雾,豁然开朗。
  ①②③④⑤⑥⑦⑨⑩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18页,第217页,第218页,第53页,第308页,第370页,第233页,第225页,第351页。
  ⑧ 约瑟夫·布洛伊尔,奥地利医生,比弗氏年长,与他同是布吕克教授的学生。
  参考文献:
  [1] 弗洛伊德.释梦[M].孙名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30-159,277-304.
  [2]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96.
其他文献
摘 要:莫言在《蛙》中用锐利笔锋直指中国的现实,揭露出中国的一场关于“人”的现代战斗,并以魔幻手法揭示了围绕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展开的中国乡村现实画卷。在这场计划生育的战斗中,姑姑是一名勇猛的女战士,她一手导演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生育圣战,也制导了一起起触目惊心的悲剧。在她自导自演的悲剧中,也走向了自责、忏悔的人生绝境,她的倒错人生寄寓着作者对于社会发展史和人性进化史的反观。  关键词:《蛙》 姑姑
期刊
摘 要:王安忆在2007年出版了长篇小说《启蒙时代》。在新的世纪重拾“启蒙”这一话题,这部小说不是简单地回溯中国历史上历次出现的启蒙思潮,而是更深入地呈现了启蒙最核心的本质——所谓启蒙是个人自觉地摆脱蒙昧的状态。本文着重以小老大、陈卓然、南昌为分析对象,以此说明何种思想的成长可以称得上启蒙。  关键词:启蒙经典定义 小老大 陈卓然 南昌  “五四”启蒙运动是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性的民众启蒙运动,但中国
期刊
摘 要:张爱玲的《倾城之恋》和杜拉斯的《情人》都通过爱情与家庭表现了超越时空的真实人性,但两者所表现出的“真实”则有所差异。本文对《倾城之恋》与《情人》进行比较来诠释这两部作品中共同体现的超越时空的真实人性,并发现两者的差异,浅析其中的原因。  关键词:《倾城之恋》 《情人》 超越时空 真实人性  柯灵在《遥寄张爱玲》中肯定了《倾城之恋》真实的艺术价值,而杜拉斯的《情人》则被公认为是一部自传体小说
期刊
摘 要:乔伊斯的《阿拉比》是世界经典短篇小说。大部分研究都围绕男孩的顿悟展开,而对男孩去阿拉比集市之前的成长过程重视不够。男孩去阿拉比前的“滑稽、幼稚、甚至愚蠢”是其“天真”的真实表现。任何人的成长都是天真与成熟的辩证统一。乔伊斯以小见大,通过男孩的个案观照普通年轻人成长的心路历程,引起读者强烈共鸣。这正是《阿拉比》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阿拉比》 成长 天真 成熟 统一  虽然爱尔兰作
期刊
摘 要:约翰·福尔斯是20世纪下半叶享誉英国文坛的作家,其处女作《收藏家》一经发表,就赢得了评论界的广泛好评。围绕着作者对克莱格这一形象的生动塑造,很多评论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本文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对小说文本进行深度探讨,认为男主人公克莱格变态的欲望心理是造成女主人公米兰达人生悲剧的根源。  关键词:爱欲 性 死欲 梦境  小说《收藏家》叙事独特,构思精妙,思想深刻,将爱情、性、犯罪、存
期刊
摘 要: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文化复兴中,文学作为意识形态正是中国梦的灵魂所在。作家复兴梦的时代担当,就是以其豪迈的理想主义情怀,探寻本土文化本根中的民族精神、民族心理、民族生存形式的存在。在这个层面上,陕西作家高建群的创作文字就有着这样的理想主义浪漫本色。  关键词:理想主义 浪漫文学 民族精神 探源  在陕西作家中,高建群是一位独特者,说独特就在于他被文坛誉为浪漫主义文学“最后的骑士”,中国文坛罕
期刊
摘 要:存在主义在20世纪盛行有独特的社会历史背景,而加缪作为独特的存在主义者有其自己的主张与见解。通过加缪的创作,我们可以从中窥探出他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而《鼠疫》和《局外人》正代表了作者存在主义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局外人》的冷漠,《鼠疫》的反抗。而默尔索与里厄作为两种形象的代表,充分展示了加缪的创作思想。  关键词:存在主义 冷漠 集体的反抗  阿尔贝·加缪是20世纪存在主义的哲学家和文
期刊
摘 要:双声语是俄国文学评论家巴赫金对话理论的一个术语,对于分析主人公之间对话能够鞭辟入里。研究双声语对于对话尤其是听力对话和阅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主人公的真正意思。为使读者更加清楚地了解双声语的应用,本文选取《围城》为文本进行分析,希望给大家提供一个新的理解方式。  关键词:巴赫金 对话理论 双声语 《围城》  一、双声语  作为对话理论的一个重要部分,双声语的本质在于它是两种
期刊
摘 要:《春晓》是孟浩然早年隐居鹿门山时所作,作品中既有宁静的隐居生活所带来的平淡风味,又有他“好节义,喜振人患难”的热血个性所带有的蓬勃生意。故而在诗歌内容、思想感情、语言艺术等方面都呈现出了“淡而有味,静而含动”的风貌特点,本文即结合《春晓》全诗及孟浩然其人其事对《春晓》一诗中“淡而有味,静而含动”的特点进行赏析。  关键词:孟浩然 春晓 淡而有味 静而含动  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人。少好
期刊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  陶行知先生曾说:“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培养得宜,方能发芽滋长。”父母应该从小将家国情怀种在孩子心田,让他们拥有一颗炽热的爱国心。  本期“总编策划”,我们聚焦培养孩子的爱国心。  山河草木,眷眷可亲。大学老师万宇让儿子远足西部,感受中华文化、历史的血脉,情怀共振,震撼心灵,从而更加热爱这片土地。  心理学者刘学菊带女儿观看革命题材动画片,参观红色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