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校通过开展经典诵读,能够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和高雅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小学开展经典诵读时,学校要明确课程目标,制定详细的教学目标;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完善评价机制,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构建合作机制,实现家校双方合作共育。
【关键词】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29-0076-02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of Primary School Classics Recitation
(Huafu Guangcai Primary School, Liuchuan Town, Jingyuan County, Baiyin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ZHANG Pengzhong
【Abstract】The school can cultivate students' noble ideological and moral qualities and elegant aesthetic appeal by carrying out classic recitations, and improve their core literacy. When carrying out classic recitation in primary schools, schools should clarify curriculum goals and formulate detailed teaching goals; adopt diversified teaching methods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recitation; improve the evaluation mechanism and establish a diversified evaluation system; strengthen teacher training to improve teachers’ professional literacy; build a cooperation mechanism to realize the cooperation and mutual education of both home and school.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lassic recitation; School-based curriculum
小学是学生行为习惯和思想道德形成的重要时期,开展经典诵读课程,能够培养学生更高尚的思想品质和更高雅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的发展。同时,学生也能在诵读的过程中,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识得更加透彻,感受到中华经典文化的魅力,進一步促进中华传统文化在未来的传承与发展。本文针对小学经典诵读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进行了以下具体分析,为各小学开展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提供参考。
一、明确课程目标,制定详细的教学目标
要有效开发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学校在开发前首先就要树立明确的课程目标,并将课程目标细化成详细的、有条理的、具体的教学目标。具体来说,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在实践过程中,要落实以下三个层面的教学目标。首先,要达到教授知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目标,确保学生通过经典诵读能够流利、清晰、感情充沛地进行经典诵读,并掌握各种经典文化知识,了解文化知识的内涵。其次,要达到有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目标。确保学生通过有效的课程教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受到经典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最后,要达到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确保学生通过对经典文化的诵读,形成更加高尚的道德观念和综合素质,感受到经典文化的实用价值,自觉主动地对经典问文化进行传承和发展。例如,学校按照小学低中高不同学年段的学生,安排不同的诵读教学内容,低年级学生要求诵读《三字经》、中年级学生诵读《千字文》与《增广贤文》,高年级学生诵读《论语》《孟子》,这种分层式诵读课程模式,真正从学生的认知和发展规律出发,能够确保诵读课程收获更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也能在潜移默化的诵读过程中陶冶情操、提升审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道德观。
二、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
要想有效开发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学校和教师还要注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元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诵读热情。小学生容易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如果课程手段过于单一,那么学生将无法长久地维持对课程的兴趣,经典诵读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不断地变换教学形式,为学生营造学习的新鲜感,使其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诵读,在诵读中接受经典文化的熏陶。例如,教师可以借助故事来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每次教学之前讲述与诵读内容相关的历史故事或历史典故,将学生带入学习的氛围中,使学生在了解故事背景的基础上对文章诵读的感情更加充沛,对文章中蕴含的哲理与情感的感受更加深刻。另外,教师还可以创造性地将诵读教学与其他学科相融合,在诵读课程中融入艺术、书法等内容,改变传统诵读教学仅仅只是进行单一诵读的局面,让诵读课堂更加丰富多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文学与艺术的结合,促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三、完善评价机制,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要有效开发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学校还要注重课程评价,有效的课程评价应该是动态化与全员化的评价,既要对课程活动全程进行评价,还要对课程中校、师、生三方进行全面评价。因此,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包括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与评价形式的多元化。评价主体不再局限于教师一方,学校、教师、学生、家长都可以对课程进行评价,确保所有的课程参与方都能通过评价活动进行有效互动,体现出评价的客观性与公平性。要想使评价形式多元化,学校应在传统评价方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通过各种活动方式来进行教学评价,确保教学评价能够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让学生通过诵读活动更好地促进自身不断成长。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建立每日经典诵读打卡记录册,让学生每天自己对诵读完成情况进行打卡,打卡内容包含学生每天诵读的内容和诵读时长。教师每周还要根据学生的打卡情况评选经典诵读之星,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进行展示,每周诵读之星获得一颗星星,集满五颗星星可获得教师的鼓励奖品。这种打卡、评诵读之星的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诵读积极性,让学生在奖励的刺激下,积极主动、高质量地完成每日诵读任务,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 四、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要有效开展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学校还要注重对教师的培训,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促使教师自身能力能够适应课程的不断发展。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践行者,教师的能力决定着学校的发展与学生的发展,因此,对教师进行专业能力方面的培训,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一环。对教师进行培训主要包括了:加强教师对经典诵读重要性的认知,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促使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都能得到共同发展。例如,学校定期开展关于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教师研讨会,通过研讨会达到教师自我反思和互相合作的目的,进而提升诵读课程教学效果。同时,学校还可以聘请专家学者开展经典诵读讲座,加强专家对教师经典诵读方面的指导,对学校校本课程提出专业性的指导意见,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扩充教师的知识结构,促使学校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取得显著的教学成果。
五、构建合作机制,实现家校双方合作共育
要想有效开发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学校就不能忽视家庭教育对于课程的重要作用。在小学时期,家校合作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学模式,家长的配合能够让学校教育取得更突出的效果。因此,学校在开发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时,要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拓宽家校合作共育的渠道,促使校本课程的开发取得更好的效果。首先,学校要提升家长对经典诵读重要性的认知,让家长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其次,要加强家校之间的合作,增强对学生情况的了解。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家长参加有关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家长专题會议,为家长普及经典诵读的相关知识。同时,教师可以以电话沟通或微信群的方式与学生家长取得沟通,互相反馈学生在学校和家庭的学习情况。教师还可以每天在群内定期发布学生需要完成的诵读任务,由家长在家里监督学生完成并及时在群里向教师汇报。在学生取得一定的学习成就后,学校可以设立家长开放日,让学生家长来学校观看学生的经典诵读汇报演出。这种家校之间的有效互动沟通,能为学生营造更加和谐的学习氛围,促使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得到更好的开发与应用。
六、结语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学校与教师对此进行不断的探索,在实践的过程中对课程体系进行改进与完善,确保课程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促使学生在进行经典诵读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形成高尚的人格品质和审美情趣,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最终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注: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农村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探究”(课题立项号: GS[2020]GHB1145)的论文成果。
参考文献:
[1]方丽敏.开展经典诵读,渗透传统文化[J].唐山文学,2019(06).
[2]冯柳.浅谈语文教学中经典诵读与传统文化的探究[J].语文课内外,2018(05).
[3]黄海磊.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语文经典诵读中的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8).
[4]张艳华.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经典阅读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3).
(责编 杨 菲)
【关键词】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29-0076-02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of Primary School Classics Recitation
(Huafu Guangcai Primary School, Liuchuan Town, Jingyuan County, Baiyin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ZHANG Pengzhong
【Abstract】The school can cultivate students' noble ideological and moral qualities and elegant aesthetic appeal by carrying out classic recitations, and improve their core literacy. When carrying out classic recitation in primary schools, schools should clarify curriculum goals and formulate detailed teaching goals; adopt diversified teaching methods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recitation; improve the evaluation mechanism and establish a diversified evaluation system; strengthen teacher training to improve teachers’ professional literacy; build a cooperation mechanism to realize the cooperation and mutual education of both home and school.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lassic recitation; School-based curriculum
小学是学生行为习惯和思想道德形成的重要时期,开展经典诵读课程,能够培养学生更高尚的思想品质和更高雅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的发展。同时,学生也能在诵读的过程中,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识得更加透彻,感受到中华经典文化的魅力,進一步促进中华传统文化在未来的传承与发展。本文针对小学经典诵读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进行了以下具体分析,为各小学开展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提供参考。
一、明确课程目标,制定详细的教学目标
要有效开发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学校在开发前首先就要树立明确的课程目标,并将课程目标细化成详细的、有条理的、具体的教学目标。具体来说,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在实践过程中,要落实以下三个层面的教学目标。首先,要达到教授知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目标,确保学生通过经典诵读能够流利、清晰、感情充沛地进行经典诵读,并掌握各种经典文化知识,了解文化知识的内涵。其次,要达到有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目标。确保学生通过有效的课程教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受到经典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最后,要达到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确保学生通过对经典文化的诵读,形成更加高尚的道德观念和综合素质,感受到经典文化的实用价值,自觉主动地对经典问文化进行传承和发展。例如,学校按照小学低中高不同学年段的学生,安排不同的诵读教学内容,低年级学生要求诵读《三字经》、中年级学生诵读《千字文》与《增广贤文》,高年级学生诵读《论语》《孟子》,这种分层式诵读课程模式,真正从学生的认知和发展规律出发,能够确保诵读课程收获更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也能在潜移默化的诵读过程中陶冶情操、提升审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道德观。
二、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
要想有效开发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学校和教师还要注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元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诵读热情。小学生容易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如果课程手段过于单一,那么学生将无法长久地维持对课程的兴趣,经典诵读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不断地变换教学形式,为学生营造学习的新鲜感,使其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诵读,在诵读中接受经典文化的熏陶。例如,教师可以借助故事来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每次教学之前讲述与诵读内容相关的历史故事或历史典故,将学生带入学习的氛围中,使学生在了解故事背景的基础上对文章诵读的感情更加充沛,对文章中蕴含的哲理与情感的感受更加深刻。另外,教师还可以创造性地将诵读教学与其他学科相融合,在诵读课程中融入艺术、书法等内容,改变传统诵读教学仅仅只是进行单一诵读的局面,让诵读课堂更加丰富多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文学与艺术的结合,促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三、完善评价机制,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要有效开发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学校还要注重课程评价,有效的课程评价应该是动态化与全员化的评价,既要对课程活动全程进行评价,还要对课程中校、师、生三方进行全面评价。因此,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包括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与评价形式的多元化。评价主体不再局限于教师一方,学校、教师、学生、家长都可以对课程进行评价,确保所有的课程参与方都能通过评价活动进行有效互动,体现出评价的客观性与公平性。要想使评价形式多元化,学校应在传统评价方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通过各种活动方式来进行教学评价,确保教学评价能够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让学生通过诵读活动更好地促进自身不断成长。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建立每日经典诵读打卡记录册,让学生每天自己对诵读完成情况进行打卡,打卡内容包含学生每天诵读的内容和诵读时长。教师每周还要根据学生的打卡情况评选经典诵读之星,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进行展示,每周诵读之星获得一颗星星,集满五颗星星可获得教师的鼓励奖品。这种打卡、评诵读之星的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诵读积极性,让学生在奖励的刺激下,积极主动、高质量地完成每日诵读任务,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 四、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要有效开展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学校还要注重对教师的培训,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促使教师自身能力能够适应课程的不断发展。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践行者,教师的能力决定着学校的发展与学生的发展,因此,对教师进行专业能力方面的培训,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一环。对教师进行培训主要包括了:加强教师对经典诵读重要性的认知,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促使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都能得到共同发展。例如,学校定期开展关于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教师研讨会,通过研讨会达到教师自我反思和互相合作的目的,进而提升诵读课程教学效果。同时,学校还可以聘请专家学者开展经典诵读讲座,加强专家对教师经典诵读方面的指导,对学校校本课程提出专业性的指导意见,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扩充教师的知识结构,促使学校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取得显著的教学成果。
五、构建合作机制,实现家校双方合作共育
要想有效开发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学校就不能忽视家庭教育对于课程的重要作用。在小学时期,家校合作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学模式,家长的配合能够让学校教育取得更突出的效果。因此,学校在开发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时,要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拓宽家校合作共育的渠道,促使校本课程的开发取得更好的效果。首先,学校要提升家长对经典诵读重要性的认知,让家长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其次,要加强家校之间的合作,增强对学生情况的了解。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家长参加有关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家长专题會议,为家长普及经典诵读的相关知识。同时,教师可以以电话沟通或微信群的方式与学生家长取得沟通,互相反馈学生在学校和家庭的学习情况。教师还可以每天在群内定期发布学生需要完成的诵读任务,由家长在家里监督学生完成并及时在群里向教师汇报。在学生取得一定的学习成就后,学校可以设立家长开放日,让学生家长来学校观看学生的经典诵读汇报演出。这种家校之间的有效互动沟通,能为学生营造更加和谐的学习氛围,促使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得到更好的开发与应用。
六、结语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学校与教师对此进行不断的探索,在实践的过程中对课程体系进行改进与完善,确保课程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促使学生在进行经典诵读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形成高尚的人格品质和审美情趣,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最终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注: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农村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探究”(课题立项号: GS[2020]GHB1145)的论文成果。
参考文献:
[1]方丽敏.开展经典诵读,渗透传统文化[J].唐山文学,2019(06).
[2]冯柳.浅谈语文教学中经典诵读与传统文化的探究[J].语文课内外,2018(05).
[3]黄海磊.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语文经典诵读中的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8).
[4]张艳华.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经典阅读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3).
(责编 杨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