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人才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创新人才的培养涉及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人格的培养和形成。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搜集在校师生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看法和建议,对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进行分类探究,并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同時,为提升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高校 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1(c)-172-02
我国正在实行的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旨在通过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政策环境、强化保障措施,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学家、高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工程师、优秀创新团队和创业人才,引领和带动各类科技人才的发展,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创新依赖于教育,教育促进创新。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647万人,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852所,比上年增加28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高等教育普及率不断增高,但同时,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提出,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是各大高校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型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加速器,而高校正是人才的聚集地,肩负着培养出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创新型人才的使命。本文旨在以河海大学常州校区为例,探究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并对其提升路径提出相关建议。
1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为调查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本文首先通过在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发放问卷的形式,收集师生对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看法和建议。笔者发放电子问卷及纸质问卷合计200份,回收问卷195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86份,有效率为95%,问卷发放的有效率较高。
1.1 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
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可分为个人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三方面。个人因素主要体现在个体之间性格和知识水平的差异,有关调查显示,性格外向、自信心强的人往往胆子比较大,敢于去想并去付诸实践,将自身的好奇心化作创新的动力。而大多数性格内向的学生往往伴随着胆小自卑的心理,他们多数害怕挫折失败,久而久之也就抑制了自身的创新能力。同理,每个人的能力都是不尽相同的,知识面广的人在创新思维方面要优于知识水平相对欠缺的人,创新思维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也是一个知识缓慢积累、循序渐进的过程,一个人见的越多,眼界越开阔,思考的也就越多。
学校是培养学生后天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学校的软件和硬件设施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息息相关,高校关于学生自主创新的态度,能否提供给学生足够的利于其自主创新的场所和设施,对创新类专门课程的设置是否到位,当学生萌生创新想法时,高校是否有相关的创新活动和指导机制等都影响着学生的创新能力。
此外社会环境也是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任何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我们都与社会上的一切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社会的潮流和风向在很大程度上指引着我们的思考方式和选择,高校希望培养出的都是社会需要的人才,这样会大大促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充满创新活力的社会氛围当然也会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2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有26.9%的师生认为学校的设施完全可以满足学生们的创新活动需要,53.8%的师生认为学校的设施勉强满足学生们的创新活动需要,另外19.3%的师生认为学校的设施完全不能满足学生们的创新活动需要。总体来看,学校的设施能够满足需要的程度偏低。
从师生对目前学校开设的创业创新类专门课程来看,有近70%的师生认为学校开设的创业创新类课程完全能够或基本满足学生们的创新需要,且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但同时也有近30%的师生认为学校开设的这些创业创新类课程对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培养帮助不大甚至没什么作用。一些课程的陈旧性以及采用传统的封闭式课堂教学模式和静态考核指标体系将学生局限在一个狭小的圈子中,学生缺乏实践的机会,使此类课程的效果大打折扣。
从学校开展的创新型比赛等活动来看,有近86%的师生认为学校对创新型比赛是十分重视和关心的,但只有50%左右的师生认为这些创新型比赛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有用的,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学生们参加此类创新型比赛的动机和心态决定了这些比赛对他们的影响效果,有相当大一部分学生是带着“功利性”的心理去“为了比赛而参加比赛”的。这些学生只注重比赛的结果可以为他们带来的好处,而不去思考比赛过程对其的影响,赛事结束后一切都重新归零。所以,这些创新型比赛对这一部分人来讲就失去了它的作用。
对于高校应如何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约38%的师生认为应培养本科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约14%的师生认为要加强以通识为基础的专业课理论基础,约50%的师生认为高校应重视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实践素质的培养,约40%的师生认为要加强跨学科、多学科教育,培养全面的人才。
通过调查现行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我们发现有近30%的师生认为既定的课程缺乏创新性,限定了学生的思维方式。近35%的师生认为创新创业的奖励机制不够完善,一些比赛活动的后期奖励力度较小,奖励方式过于单一。近25%的师生认为可利用的创新实践平台较少,书本教学对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都是有限的。剩下10%的师生选择了学生未能从根本上转变观念,不利于创新意识的树立。
2 提升路径
通过此次以河海大学常州校区为例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查研究,本文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升路径提出几点相关参考性意见。 2.1 加大对学校软硬件设施的投入
硬件设施为健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最基本保障,为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教学环境,学校应加大对硬件设施的投入,引入先进的教学设施,给学生提供创新活动所需要的场所和设备。增强学校的软件建设,营造校园创新氛围,促进师生树立创新意识。充分整合各类资源,加强学科间的融合优势互补,重视个性化教学和特色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2.2 加强对老师的培训,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
老师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调查显示,有超过70%的同学认为创新创业方面的指导老师对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兴趣有重要作用。一个具有创造精神的老师可以影响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发展,同时老师的认可与鼓励也是学生在创新路上行走的动力。老师应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品质,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发现和创造。
2.3 加强与外界的联系,增加实践机会
高校应建立与企业的密切联系,得到企业的鼎力支持,增加学生的见识,开阔他们的视野。将理论付诸实践,也就是应用,是一个质的转变过程。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创新类竞赛活动,成立调研小组,开展社会调研。同时,创造条件,实现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三方的友好合作关系,建立长期创新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学生的视野不仅仅局限于校园,在实践中丰富知识,增强动手能力,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创新能力。
2.4 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促进观念更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实现中国梦的保障。建设创新型社会是大势所趋,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但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乃至教师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导致高校的一些创新培养活动的效果不佳。将创新纳入校园文化,转变固有的观念,使全体师生都能认识到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增强其主动性。
传统的教育模式偏向理论和应试教育,学生靠死记硬背应对考试,形成了机械化的思维模式,使思维受到局限。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養,首先要建立创新学制,建立覆盖各方面教育的学分制度体系,增设创新创业必修学分,设置创新类课程。与此同时,创新教师管理方面要搭建科研、育人平台,提高奖金数额,确保教师“愿意创新、能够创新、做出优秀创新成果”。
参考文献
[1] 蔡炎斌.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之探索[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2).
[2] 孙小军.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人才培养,2015(1).
[3] 代金平.产学研合作视域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研究,2013(3).
[4] 夏丹,陈育文.浅谈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能力的培养[J].南方论刊,2016(1).
[5] 史洋玲.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现状与培养研究[D].安徽大学,2014.
关键词:高校 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1(c)-172-02
我国正在实行的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旨在通过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政策环境、强化保障措施,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学家、高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工程师、优秀创新团队和创业人才,引领和带动各类科技人才的发展,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创新依赖于教育,教育促进创新。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647万人,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852所,比上年增加28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高等教育普及率不断增高,但同时,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提出,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是各大高校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型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加速器,而高校正是人才的聚集地,肩负着培养出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创新型人才的使命。本文旨在以河海大学常州校区为例,探究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并对其提升路径提出相关建议。
1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为调查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本文首先通过在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发放问卷的形式,收集师生对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看法和建议。笔者发放电子问卷及纸质问卷合计200份,回收问卷195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86份,有效率为95%,问卷发放的有效率较高。
1.1 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
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可分为个人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三方面。个人因素主要体现在个体之间性格和知识水平的差异,有关调查显示,性格外向、自信心强的人往往胆子比较大,敢于去想并去付诸实践,将自身的好奇心化作创新的动力。而大多数性格内向的学生往往伴随着胆小自卑的心理,他们多数害怕挫折失败,久而久之也就抑制了自身的创新能力。同理,每个人的能力都是不尽相同的,知识面广的人在创新思维方面要优于知识水平相对欠缺的人,创新思维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也是一个知识缓慢积累、循序渐进的过程,一个人见的越多,眼界越开阔,思考的也就越多。
学校是培养学生后天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学校的软件和硬件设施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息息相关,高校关于学生自主创新的态度,能否提供给学生足够的利于其自主创新的场所和设施,对创新类专门课程的设置是否到位,当学生萌生创新想法时,高校是否有相关的创新活动和指导机制等都影响着学生的创新能力。
此外社会环境也是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任何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我们都与社会上的一切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社会的潮流和风向在很大程度上指引着我们的思考方式和选择,高校希望培养出的都是社会需要的人才,这样会大大促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充满创新活力的社会氛围当然也会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2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有26.9%的师生认为学校的设施完全可以满足学生们的创新活动需要,53.8%的师生认为学校的设施勉强满足学生们的创新活动需要,另外19.3%的师生认为学校的设施完全不能满足学生们的创新活动需要。总体来看,学校的设施能够满足需要的程度偏低。
从师生对目前学校开设的创业创新类专门课程来看,有近70%的师生认为学校开设的创业创新类课程完全能够或基本满足学生们的创新需要,且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但同时也有近30%的师生认为学校开设的这些创业创新类课程对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培养帮助不大甚至没什么作用。一些课程的陈旧性以及采用传统的封闭式课堂教学模式和静态考核指标体系将学生局限在一个狭小的圈子中,学生缺乏实践的机会,使此类课程的效果大打折扣。
从学校开展的创新型比赛等活动来看,有近86%的师生认为学校对创新型比赛是十分重视和关心的,但只有50%左右的师生认为这些创新型比赛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有用的,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学生们参加此类创新型比赛的动机和心态决定了这些比赛对他们的影响效果,有相当大一部分学生是带着“功利性”的心理去“为了比赛而参加比赛”的。这些学生只注重比赛的结果可以为他们带来的好处,而不去思考比赛过程对其的影响,赛事结束后一切都重新归零。所以,这些创新型比赛对这一部分人来讲就失去了它的作用。
对于高校应如何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约38%的师生认为应培养本科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约14%的师生认为要加强以通识为基础的专业课理论基础,约50%的师生认为高校应重视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实践素质的培养,约40%的师生认为要加强跨学科、多学科教育,培养全面的人才。
通过调查现行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我们发现有近30%的师生认为既定的课程缺乏创新性,限定了学生的思维方式。近35%的师生认为创新创业的奖励机制不够完善,一些比赛活动的后期奖励力度较小,奖励方式过于单一。近25%的师生认为可利用的创新实践平台较少,书本教学对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都是有限的。剩下10%的师生选择了学生未能从根本上转变观念,不利于创新意识的树立。
2 提升路径
通过此次以河海大学常州校区为例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查研究,本文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升路径提出几点相关参考性意见。 2.1 加大对学校软硬件设施的投入
硬件设施为健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最基本保障,为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教学环境,学校应加大对硬件设施的投入,引入先进的教学设施,给学生提供创新活动所需要的场所和设备。增强学校的软件建设,营造校园创新氛围,促进师生树立创新意识。充分整合各类资源,加强学科间的融合优势互补,重视个性化教学和特色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2.2 加强对老师的培训,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
老师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调查显示,有超过70%的同学认为创新创业方面的指导老师对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兴趣有重要作用。一个具有创造精神的老师可以影响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发展,同时老师的认可与鼓励也是学生在创新路上行走的动力。老师应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品质,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发现和创造。
2.3 加强与外界的联系,增加实践机会
高校应建立与企业的密切联系,得到企业的鼎力支持,增加学生的见识,开阔他们的视野。将理论付诸实践,也就是应用,是一个质的转变过程。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创新类竞赛活动,成立调研小组,开展社会调研。同时,创造条件,实现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三方的友好合作关系,建立长期创新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学生的视野不仅仅局限于校园,在实践中丰富知识,增强动手能力,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创新能力。
2.4 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促进观念更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实现中国梦的保障。建设创新型社会是大势所趋,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但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乃至教师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导致高校的一些创新培养活动的效果不佳。将创新纳入校园文化,转变固有的观念,使全体师生都能认识到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增强其主动性。
传统的教育模式偏向理论和应试教育,学生靠死记硬背应对考试,形成了机械化的思维模式,使思维受到局限。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養,首先要建立创新学制,建立覆盖各方面教育的学分制度体系,增设创新创业必修学分,设置创新类课程。与此同时,创新教师管理方面要搭建科研、育人平台,提高奖金数额,确保教师“愿意创新、能够创新、做出优秀创新成果”。
参考文献
[1] 蔡炎斌.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之探索[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2).
[2] 孙小军.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人才培养,2015(1).
[3] 代金平.产学研合作视域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研究,2013(3).
[4] 夏丹,陈育文.浅谈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能力的培养[J].南方论刊,2016(1).
[5] 史洋玲.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现状与培养研究[D].安徽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