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议“战略背景”
过去,四川全省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成都拉动,区域间发展非常不平衡,长此以往,一方面,将导致地区间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经济发展更加不协调;另一方面,对成都自身也是灾难,生态环境、产业布局等都将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在这一背景下,四川省提出“构建多点多级支撑格局”,“做强市州经济梯队,做大区域经济板块”,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相比之下,川东北经济区存在着较大差距,这一战略的实施对其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川东北地区要实现次级突破,有其自身优势。
一是天然气等资源优势。其中达州市更被称为“中国气都”,天然气资源量达3.8万亿立方米,探明储量7000亿立方米。
二是农副产品的产业优势。川东北地区位于大巴山麓,自然资源丰富,历来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由于农副产品属于刚性需求,受市场变化的影响较小,需要发挥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创意农业等。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跟进后,区位优势正得到加强。达州市交通枢纽、物流商贸中心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加强;巴中市改变过去“无高速公路、无铁路、无码头”的局面,逐步成为联接成都、重庆、西安三大中心城市,沟通成渝经济区和关中经济区的重要地带;广安市位于“成渝经济区”腹地,将进一步承接产业转移。
四是工业化的后发优势。现在全国和全省大部分地区都基本上进入了工业化中后期阶段,而川东北经济区仍然在向工业化中期迈进。历史的经验表明,迈进工业化中期之后,工业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因此川东北经济区在未来具有工业化发展的后发优势。
二议“城市文化”
文化发展对于促进城市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内增强凝聚力、对外迸发创造力,以及在塑造品牌、提升形象、增强竞争力等方面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具体到川东北经济区,各市也相继出台了“进一步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县域文化是其中重要一环。根据四川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表,在川东北经济区中,巴中市通江县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在县级行政单位列第一,广安市武胜县,南充市南部县、仪陇县各有1处。从整体上看,川东北经济区县域文化资源比较丰富。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对文化资源总体性认识不够,对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有待加强;缺少地域代表性的文化品牌;县城公共文化标志性设施建设有待加快;文化产业整体实力还需大幅度增强等。
对于推动川东北经济区城市文化特别是文化产业发展,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挖掘地域文化特质,塑造城市品牌形象。例如,广安市武胜县便充分挖掘了自身宝箴塞、胜天渡槽、英雄烩等具有特色的文化资源,提出并塑造了“嘉陵翡翠、阳刚武胜”的县域品牌形象。
第二,建设重点文化项目,营销城市品牌形象。围绕核心文化品牌,设计文化产业项目,支撑品牌形象。仍以武胜县为例,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宝箴塞为核心,设计并打造寨堡文化体验园、阳刚战场等项目;以嘉陵江、沿口古镇、特色餐饮等为依托,丰富龙舟节内涵;依托飞龙武庙等资源,融合“巴渝舞”、“板凳龙”、“车幺妹”、“高脚狮子”等民俗形式,提升庙会品质。
第三,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长效机制,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在基层,县域是重点。应在文化设施、供给、政策、资金、人才等各个指标层面加大贯彻力度,完善乡镇文化站、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农村公益性文化服务网络,确保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四,促进文化产业跨越性发展。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川东北地区应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实施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区建设工程,实现文化产业的集群效应和带动效应。县域地区可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业、创意农业、广播影视业等。
三议“发展现状”
川东北革命老区近几年变化很大,例如巴中这个千年故郡正焕发着新的生机,大踏步前行。
首先是交通的变化。行路难是历代大巴山人心中的一个痛,在几年前要用“四无”来形容巴中的交通:无高速公路、无铁路、无机场、无码头。2009年底巴中至广元高速公路通车,成为巴中有史以来第一条高速路,同年乐巴铁路通车,结束巴中无铁路的历史。今年3月,成南巴高速路贯通,成都到巴中三个小时即可抵达。今年国庆前巴中至达州高速也将通车。随着多条高速公路、铁路的开通,巴中已成为联接成渝、关天两大经济区和连结成都、重庆、西安三大中心城市的重要经济走廊。据悉巴中机场也正在规划和审批之中,通达四方的大交通框架在巴中已基本形成。
其次是项目和投资。2012年,巴中固定资产投资达481亿元,增长50.2%,增速列全省市州第一位,2011年投资增幅也是全省第一。新县城建设得像模像样,品质高端楼盘接二连三,江口醇酒业集团还盖起了五星标准的“酒乡大酒店”。在巴州区,由福建盘兴集团投资建造“盘兴西部物流园”,总占地面积5800亩,总投资150亿元,其中首期用地771亩,投资12亿,包括石材、洁具及五金配件、陶瓷等各大类建材生产商将直接入驻,建成具有现代化水平的第三方物流系统和物联网系统,其市场将覆盖西部12省市区。
然后是发展的举措和开放的理念。由于历史和交通的原因,巴山人相对比较封闭保守,为改变这一现状,巴中市委要求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和真诚的合作搞好招商引资,先后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快对外开放的意见》、《巴中市投资鼓励办法》、《巴中市损害投资软环境行为责任追究办法》等文件。去年底,市委书记李刚就亲率小分队去重庆招商,又出席在上海达芙妮鞋业有限公司的签约仪式。巴中正由改革开放的腹心地带转变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包括英国恒磁、上海达芙妮、四川艾林等一大批项目都已落户巴中。
最后是人们的精气神。我们到巴中时正召开巴中市委三届六次全会。去四个县区现场观摩学习,书记市长分别带一个组,早上七点出发,晚上九点才回到巴中,参会代表中午全在车上吃盒饭,亲自见证了巴中人“一天当两天、黑天当白天、雨天当晴天”只争朝夕、绝不懈怠的拼搏精神。巴中人总是说,有一样东西他们最富有,那就是代代相传的红军精神。
过去,四川全省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成都拉动,区域间发展非常不平衡,长此以往,一方面,将导致地区间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经济发展更加不协调;另一方面,对成都自身也是灾难,生态环境、产业布局等都将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在这一背景下,四川省提出“构建多点多级支撑格局”,“做强市州经济梯队,做大区域经济板块”,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相比之下,川东北经济区存在着较大差距,这一战略的实施对其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川东北地区要实现次级突破,有其自身优势。
一是天然气等资源优势。其中达州市更被称为“中国气都”,天然气资源量达3.8万亿立方米,探明储量7000亿立方米。
二是农副产品的产业优势。川东北地区位于大巴山麓,自然资源丰富,历来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由于农副产品属于刚性需求,受市场变化的影响较小,需要发挥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创意农业等。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跟进后,区位优势正得到加强。达州市交通枢纽、物流商贸中心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加强;巴中市改变过去“无高速公路、无铁路、无码头”的局面,逐步成为联接成都、重庆、西安三大中心城市,沟通成渝经济区和关中经济区的重要地带;广安市位于“成渝经济区”腹地,将进一步承接产业转移。
四是工业化的后发优势。现在全国和全省大部分地区都基本上进入了工业化中后期阶段,而川东北经济区仍然在向工业化中期迈进。历史的经验表明,迈进工业化中期之后,工业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因此川东北经济区在未来具有工业化发展的后发优势。
二议“城市文化”
文化发展对于促进城市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内增强凝聚力、对外迸发创造力,以及在塑造品牌、提升形象、增强竞争力等方面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具体到川东北经济区,各市也相继出台了“进一步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县域文化是其中重要一环。根据四川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表,在川东北经济区中,巴中市通江县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在县级行政单位列第一,广安市武胜县,南充市南部县、仪陇县各有1处。从整体上看,川东北经济区县域文化资源比较丰富。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对文化资源总体性认识不够,对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有待加强;缺少地域代表性的文化品牌;县城公共文化标志性设施建设有待加快;文化产业整体实力还需大幅度增强等。
对于推动川东北经济区城市文化特别是文化产业发展,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挖掘地域文化特质,塑造城市品牌形象。例如,广安市武胜县便充分挖掘了自身宝箴塞、胜天渡槽、英雄烩等具有特色的文化资源,提出并塑造了“嘉陵翡翠、阳刚武胜”的县域品牌形象。
第二,建设重点文化项目,营销城市品牌形象。围绕核心文化品牌,设计文化产业项目,支撑品牌形象。仍以武胜县为例,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宝箴塞为核心,设计并打造寨堡文化体验园、阳刚战场等项目;以嘉陵江、沿口古镇、特色餐饮等为依托,丰富龙舟节内涵;依托飞龙武庙等资源,融合“巴渝舞”、“板凳龙”、“车幺妹”、“高脚狮子”等民俗形式,提升庙会品质。
第三,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长效机制,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在基层,县域是重点。应在文化设施、供给、政策、资金、人才等各个指标层面加大贯彻力度,完善乡镇文化站、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农村公益性文化服务网络,确保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四,促进文化产业跨越性发展。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川东北地区应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实施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区建设工程,实现文化产业的集群效应和带动效应。县域地区可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业、创意农业、广播影视业等。
三议“发展现状”
川东北革命老区近几年变化很大,例如巴中这个千年故郡正焕发着新的生机,大踏步前行。
首先是交通的变化。行路难是历代大巴山人心中的一个痛,在几年前要用“四无”来形容巴中的交通:无高速公路、无铁路、无机场、无码头。2009年底巴中至广元高速公路通车,成为巴中有史以来第一条高速路,同年乐巴铁路通车,结束巴中无铁路的历史。今年3月,成南巴高速路贯通,成都到巴中三个小时即可抵达。今年国庆前巴中至达州高速也将通车。随着多条高速公路、铁路的开通,巴中已成为联接成渝、关天两大经济区和连结成都、重庆、西安三大中心城市的重要经济走廊。据悉巴中机场也正在规划和审批之中,通达四方的大交通框架在巴中已基本形成。
其次是项目和投资。2012年,巴中固定资产投资达481亿元,增长50.2%,增速列全省市州第一位,2011年投资增幅也是全省第一。新县城建设得像模像样,品质高端楼盘接二连三,江口醇酒业集团还盖起了五星标准的“酒乡大酒店”。在巴州区,由福建盘兴集团投资建造“盘兴西部物流园”,总占地面积5800亩,总投资150亿元,其中首期用地771亩,投资12亿,包括石材、洁具及五金配件、陶瓷等各大类建材生产商将直接入驻,建成具有现代化水平的第三方物流系统和物联网系统,其市场将覆盖西部12省市区。
然后是发展的举措和开放的理念。由于历史和交通的原因,巴山人相对比较封闭保守,为改变这一现状,巴中市委要求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和真诚的合作搞好招商引资,先后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快对外开放的意见》、《巴中市投资鼓励办法》、《巴中市损害投资软环境行为责任追究办法》等文件。去年底,市委书记李刚就亲率小分队去重庆招商,又出席在上海达芙妮鞋业有限公司的签约仪式。巴中正由改革开放的腹心地带转变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包括英国恒磁、上海达芙妮、四川艾林等一大批项目都已落户巴中。
最后是人们的精气神。我们到巴中时正召开巴中市委三届六次全会。去四个县区现场观摩学习,书记市长分别带一个组,早上七点出发,晚上九点才回到巴中,参会代表中午全在车上吃盒饭,亲自见证了巴中人“一天当两天、黑天当白天、雨天当晴天”只争朝夕、绝不懈怠的拼搏精神。巴中人总是说,有一样东西他们最富有,那就是代代相传的红军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