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的课 程教学中,小学科学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增加小学生对于科学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目前,小学科学中的实验教学在实际教育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解决这类问题,我们可以从教材中的实验编排出发,分析其特点和功能。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材 实验 编排特点 教学功能
小学教学中的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是为了培养小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热爱,帮助学生了解科学,走近科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科学的教学过程中,科学实验能够有效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阶段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目前的小学科学教学中,科学实验教学环节比较薄弱,并不是所有的小学生都能在小学学习的整个阶段养成达到规范标准的科学素养。考虑到科学实验通常都是在课堂上完成的,依托于教材,所以,我们可以分析教材中的科学实验内容的编排特点和功能,促进学生有效理解科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
一、小学科学教材中实验部分的编排特点
1.编选意图和整体设计特点
小学科学的科教版教材共有8册,从小学生读三年级开始到六年级结束,每个学期学习一册,其中的实验内容多数是相对简单而有趣的实验,能够有效保证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并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基础科学实验用工具的操作技巧。
总体来看,小学科学教材中的实验内容主要是为了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小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培养小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能力。针对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心理思维特征,各个年级的教材实验内容有着不同的趋向性:三年级的实验内容是为了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和观察能力,掌握基本的测量技巧;四年级的实验内容是为了培养学生对物体进行分类和排序的能力,掌握一定的拟定科学调查方案的技巧;五年级的实验内容要求学生能够科学解释某一科学实验现象,会建立科学模型,对已有的实验结果提出质疑;六年级的实验内容要求学生可以在实验之前能够进行一定的结果预测,并进行一定的拓展性实验,在实际的生活中运用学到的知识。
小学科学实验的内容是从物质开始,到生命,最后涉及到地球和宇宙,是从浅到深的顺序。具体的实验数量四个年级基本相同,三年级和六年级的数量相对较少,主要是因为三年级刚刚接触,六年级的实验内容比较难。
2.实验内容编选特点
(1)以科学主题为中心。科教版教材中的实验内容设计基本上都是以科学主题为中心,实验内容包括一共32个主题,如三年级上册的植物、四年级下册的电、五年级上册的光、六年级下册的宇宙等等。这些内容虽然各不相同,但是基本上可以大致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物质、生命以及地球和宇宙。
(2)三个科学知识模块。物质世界这部分的教学内容非常神奇,小学生能够从物体、材料、物质三个层次探究科学的奥秘。例如,小学生在学习物体和物质之间的关系,就可以从身边的材料开始认识,比较不同材料的不同特点,探究溶解快慢的影响因素、如何分离食盐和水、探究阳光下影子的形状等等。物质世界这部分的教学对于整个小学科学实验来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最主要的部分就是能量。另外,生命世界这部分的实验内容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大自然,了解生物多样性,让学生学会健康生活;地球和宇宙这部分则是帮助学生了解地球的组成、历史。
3.教学活动建议
物质世界的部分,要让学生领会到生活中种种令人惊奇的现象。例如,讨论生活中常见的变化属于何种类型;生命世界的部分,让学生接触生动活泼的世界,到校园中辨别不同的植物动物;地球和宇宙的部分,要让小学生在概念中有地球的完整印象,如观看世界地图、讨论不同土壤对于植物的生长会造成什么影响,等等。
二、小学科学教材中实验部分的教学功能
1.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教版的小学科学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完全遵照了《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主要目的就是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制定教学目标,分别是知识技能、探究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能够从自身的实际生活经验出发,了解不同阶段需要学生应该掌握的科学知识。在实验活动中,教学方式一改从前的填鸭式教学,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加入到科学实验的探究中。整个教材的编选,都能表现出其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目标。
2.树立科学的探究精神
学生们想要获取科学知识,就要进行科学探究,其过程包括:提出问题、猜想、制定实验计划、实际实验、收集科学依据、科学性的解释、结果反思和表达交流。新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是非常重要的,要求小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能力,在愉快的实验过程中掌握科学知识。从而,教材中的一些实验内容能够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如杠杆原理的探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培养小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能力,引进情境教学模式,从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入科学实验的教学,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习到科学探究的整个流程。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进行科学学习首先应该掌握观察的技巧,小学实验教学中对于观察能力的培养,更是在起始阶段就应该进行的教学任务之一。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能够采用合理的观察方法、借助合适的工具观察事物和人物。小学科学教材中,也设计了一些针对性的培养小学生观察能力的实验内容,如利用放大镜观察昆虫标本、观察水的体积变化、观察地形图,等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起学生的观察兴趣。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帮助学生懂得在科学实验中观察是非常重要的。
三、结语
经过分析小学科学教材中的实验内容的编排特点及其教学功能,发现教材内容中的实验内容设计基本上是科学合理,符合新课程标准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必须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才能真正将教材中实验内容的教学功能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 张丹.小学科学(3~6年级)教材比较及其与《标准》相关性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
[2]李莉环.小学科学教材的结构解析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0.
[3]汤用莎.湘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4]张莉.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科学教材中实验的编排特点及其教学功能研究——以2003年教科版小学科学3~6年级教材为例[D].2011.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材 实验 编排特点 教学功能
小学教学中的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是为了培养小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热爱,帮助学生了解科学,走近科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科学的教学过程中,科学实验能够有效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阶段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目前的小学科学教学中,科学实验教学环节比较薄弱,并不是所有的小学生都能在小学学习的整个阶段养成达到规范标准的科学素养。考虑到科学实验通常都是在课堂上完成的,依托于教材,所以,我们可以分析教材中的科学实验内容的编排特点和功能,促进学生有效理解科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
一、小学科学教材中实验部分的编排特点
1.编选意图和整体设计特点
小学科学的科教版教材共有8册,从小学生读三年级开始到六年级结束,每个学期学习一册,其中的实验内容多数是相对简单而有趣的实验,能够有效保证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并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基础科学实验用工具的操作技巧。
总体来看,小学科学教材中的实验内容主要是为了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小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培养小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能力。针对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心理思维特征,各个年级的教材实验内容有着不同的趋向性:三年级的实验内容是为了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和观察能力,掌握基本的测量技巧;四年级的实验内容是为了培养学生对物体进行分类和排序的能力,掌握一定的拟定科学调查方案的技巧;五年级的实验内容要求学生能够科学解释某一科学实验现象,会建立科学模型,对已有的实验结果提出质疑;六年级的实验内容要求学生可以在实验之前能够进行一定的结果预测,并进行一定的拓展性实验,在实际的生活中运用学到的知识。
小学科学实验的内容是从物质开始,到生命,最后涉及到地球和宇宙,是从浅到深的顺序。具体的实验数量四个年级基本相同,三年级和六年级的数量相对较少,主要是因为三年级刚刚接触,六年级的实验内容比较难。
2.实验内容编选特点
(1)以科学主题为中心。科教版教材中的实验内容设计基本上都是以科学主题为中心,实验内容包括一共32个主题,如三年级上册的植物、四年级下册的电、五年级上册的光、六年级下册的宇宙等等。这些内容虽然各不相同,但是基本上可以大致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物质、生命以及地球和宇宙。
(2)三个科学知识模块。物质世界这部分的教学内容非常神奇,小学生能够从物体、材料、物质三个层次探究科学的奥秘。例如,小学生在学习物体和物质之间的关系,就可以从身边的材料开始认识,比较不同材料的不同特点,探究溶解快慢的影响因素、如何分离食盐和水、探究阳光下影子的形状等等。物质世界这部分的教学对于整个小学科学实验来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最主要的部分就是能量。另外,生命世界这部分的实验内容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大自然,了解生物多样性,让学生学会健康生活;地球和宇宙这部分则是帮助学生了解地球的组成、历史。
3.教学活动建议
物质世界的部分,要让学生领会到生活中种种令人惊奇的现象。例如,讨论生活中常见的变化属于何种类型;生命世界的部分,让学生接触生动活泼的世界,到校园中辨别不同的植物动物;地球和宇宙的部分,要让小学生在概念中有地球的完整印象,如观看世界地图、讨论不同土壤对于植物的生长会造成什么影响,等等。
二、小学科学教材中实验部分的教学功能
1.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教版的小学科学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完全遵照了《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主要目的就是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制定教学目标,分别是知识技能、探究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能够从自身的实际生活经验出发,了解不同阶段需要学生应该掌握的科学知识。在实验活动中,教学方式一改从前的填鸭式教学,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加入到科学实验的探究中。整个教材的编选,都能表现出其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目标。
2.树立科学的探究精神
学生们想要获取科学知识,就要进行科学探究,其过程包括:提出问题、猜想、制定实验计划、实际实验、收集科学依据、科学性的解释、结果反思和表达交流。新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是非常重要的,要求小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能力,在愉快的实验过程中掌握科学知识。从而,教材中的一些实验内容能够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如杠杆原理的探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培养小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能力,引进情境教学模式,从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入科学实验的教学,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习到科学探究的整个流程。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进行科学学习首先应该掌握观察的技巧,小学实验教学中对于观察能力的培养,更是在起始阶段就应该进行的教学任务之一。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能够采用合理的观察方法、借助合适的工具观察事物和人物。小学科学教材中,也设计了一些针对性的培养小学生观察能力的实验内容,如利用放大镜观察昆虫标本、观察水的体积变化、观察地形图,等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起学生的观察兴趣。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帮助学生懂得在科学实验中观察是非常重要的。
三、结语
经过分析小学科学教材中的实验内容的编排特点及其教学功能,发现教材内容中的实验内容设计基本上是科学合理,符合新课程标准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必须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才能真正将教材中实验内容的教学功能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 张丹.小学科学(3~6年级)教材比较及其与《标准》相关性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
[2]李莉环.小学科学教材的结构解析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0.
[3]汤用莎.湘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4]张莉.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科学教材中实验的编排特点及其教学功能研究——以2003年教科版小学科学3~6年级教材为例[D].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