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对中药发酵的应用研究进展

来源 :海峡药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wang1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肠道菌群在中药发酵中的相关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中药多以汤剂口服形式进入人体,但中药中的很多有效成分难以被人体细胞直接吸收,这些成分进入到胃肠道内后与肠道菌群发生相互作用,进而发挥药效.因此,肠道内的微生物与中药化学成分在机体内的生物转化息息相关.人体胃肠道中栖息着大量的微生物菌群,它们的和谐共处不仅关系到机体的生物转化,还会影响到宿主的健康.笔者检索了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了中药的微生物发酵,中药与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肠道菌群与疾病的发生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并对肠道菌群应用于中药发酵进行展望.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对苷芝宝蜜茶饮(Ganzippo)的安全性进行毒理学评价,为苷芝宝蜜茶饮食用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3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纯水组和苷芝宝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以最大灌胃给药量法观察苷芝宝蜜茶饮的急性毒性.结果 在单次给药毒性实验研究中,与空白组和纯水组比较,苷芝宝组小鼠的症状、体重、肝肾外观及脏器指数、血清转氨酶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肝、肾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在本次单次给药毒性试验研究剂量和条件下,苷芝宝蜜茶饮对小鼠未见明显毒性作用.
目的 建立测定金天格胶囊中18种微量元素((钒(V)、铬(Cr)、锰(Mn)、铁(Fe)、钴(Co)、镍(Ni)、铜(Cu)、锌(Zn)、镓(Ga)、砷(As)、硒(Se)、锶(Sr)、镉(Cd)、锡(Sn)、锑(Sb)、铊(Tl)、铅(Pb)、汞(Hg))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方法.方法 样品经微波消解,以Ge、In、Bi为内标,采用内标标准曲线法对微量元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18种元素的标准曲线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73~1),仪器检出限为0.0006~0.0158μg·
目的 建立U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的小儿咳喘灵颗粒质量评价方法.方法 采用UPLC法,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建立36批小儿咳喘灵颗粒的指纹图谱,并利用对照品对其特征峰进行指认;同时采用Chempattern化学计量学软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聚类分析(CA)对数据进行处理,对不同厂家生产的小儿咳喘灵颗粒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建立的小儿咳喘灵颗粒的UPLC指纹图谱有18个共有峰,并指认了8个成分((R,S)-告依春、绿原酸、隐绿原酸、木樨草苷、甘草苷、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