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与审美评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LBC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美术欣赏活动中,欣赏者与作品发生着一种审美关系。一方面,作品对人的审美感知和体验、审美能力 和需要有着本质特性的制约。另一方面,由于作品具有审美价值,主体对其感知与体验必定表现为评价性。虽然评价本身不能创造价值,但审美价值必须经过评价才能被认识和掌握。在教学中,评价是多方位和多层次的。通过 大量的审美感知和体验的交互活动,逐渐使主体的评价标准与客体的审美价值相吻合,以达到欣赏课教学的目的 。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美术欣赏教学的特征
  许多教师有这样的体会,欣赏教学难于艺术实践教学,而现代艺术作品欣赏则更难。这也许因为在欣赏传统具象作品时,有关史料和作品内容丰富了教学内容,符合了学生追求现实意识和经验的需求,故而容易教学和讲解。而现代表现性作品欣赏的着眼点不能直接为日常意识所接受,学生一时无法 超出现实经验和欣赏习惯的阈限,因而难以讲解,是教学发生了困难。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的感觉到具象艺术学生容易理解和认识,而意象和抽象的作品学生的审美意识就明显的达不到。列如毕加索、米罗、罗奥、马蒂斯等的作品欣赏起来就较为困难。
  我们已经知道,欣赏教学具有三个主要功能——认识、教育、审美。
  二、艺术的审美价值与评价
  1.审美价值的客观性
  艺术的审美价值是建立在实践价值基础上的,具有客观性。在欣赏中,由于地区和民族等文化差别,会出 现价值观的差异,甚至会有完全不同的价值标准。但这不意味审美价值无客观性,因价值不等于评价,它们之 间可以统一,也可以对立。文化习俗和个人特殊经验是造成不统一的主要原因。在对某一作品实际判断中,不 同主体会出现不同感受。倘若欣赏材料选择不当,教学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在学生鉴赏力尚处于低水平时, 让他们欣赏人体艺术,可能使教学无法开展。同时,需要教师在课前查阅多方面的史论资料和作品分析的文章 ,从中抽绎出普遍性的规范和准则,这样才能使评价标准更符合审美价值的客观性。
  2.审美评价的功利性
  在美术欣赏中,对作品的审美感知具有社会功利性。在欣赏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存着知识和经验的差异,这些都会影响审美判断和评价,故教师 必须具备良好的修养和丰富的知识,理解作品形式和内容最普遍的审美意义,以宽容的态度容纳学生的感受和评价,启发引导学生以审美意识去感知作品,将日常情感升华至审美的判断。
  3.审美评价是主客观的统一
  审美价值的客观性并不排斥主体感受在审美现象上的多样性。欣赏是在主体参与下进行的,个人的视野和知识经验决定了评价具有主观成份,这些成份造成欣赏活动的复杂性,也造成评价难于统一。教师在讲解作品前,首先对自己的判断作内省的理性分析,理清情感中审美的和非审美的成份。学生也会进行自我分析,使他了解他的哪些反应代表自己个性中的基本和永久的成份,哪些是暂时的情绪和突变的东西,或是片面的判断。将自己的判断和他人的判断进行对照,使其看到自己的评价哪些方面符合多数人的意见。如此反复开展教学评价活动,使学生养成自觉验证判断,减少盲目冲动的评价,是评价达到主客观的统一。
  三、绘画欣赏中的评价
  1.作品内容与形式
  一般认为,再现性作品形式服务于内容,而表现性作品内容往往体现于形式的本体之中。在具象绘画中,再现性内容处于显处,而表现性 内容处于隐处。如,达芬奇和丁托莱托所创作的《最后的晚餐》,其再现性的内容相同,但因形式处理(构图 、人物造型、透视等)不同,就有了隐藏着的另一种不同的内容,即不同的形式因素给观者造成不同的心理感受。而丁托莱托的画,由于透视焦点偏向一边,长形餐桌向纵向消失产生倾斜的纵深感。不对称的画面失去了稳定性,加之人物的前俯后仰相互重叠,以及画面上方飞动着的小天使,更加剧了动荡不安的感觉,使观者体验到事物发展中矛盾对抗即将解体的一种普遍经验。而在表现性绘画中,表现性内容处于显处,再现性内容则相反。如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音乐》,乍一看,使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理性秩序下的欢快气氛。这种错落有致的点线面构成失去了现实形象的支持,使我们感受而不是看到,事物在运动中处于一种均衡缜密的 网络系统监控下的普遍经验。在冷色调中透出澄黄的直线;在线与线之间点缀着大小不一的深红、深蓝的色块 ,仿佛象五线谱上的音符,给人一种机械性跳跃的节奏感。对这些表现性内容的体验,只要放弃从画中索取现实形象的要求就能得到。由于绘画具有多重性内容,在教学中必须分清它们的主次关系,使我们的感知和评价有的放矢。
  2.欣赏与形式分析
  在这一阶段的评价,需要我们把注意力比较长久地固定在作品上,并试图把握其中那些相互作用着的主要成份。如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取材于“七月革命” 的一场巷战,少女挥动起了象征法兰西的三色旗 ,少年插下国旗后中弹倒下。整幅画的构图非常协调,满地的尸体、冲锋的战士与高举三色旗的自由女神形成了金子塔式的稳定结构,画面色彩对比强烈,却又并不脱离现实,漫天的飞尘让人们充分感到这场战争的残酷与激烈,构图是由各种大小方向不一的三角形组成,变化而统一。教学应当首先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因为对形式因素的剖析是胜不过对形式的直觉,直觉是对形式全面综 合性感知,是动态的。而剖析是将形式分解后逐一定格,是静态的。在教学中,两者缺一不可。一方面,我们 需要直觉形式,但不能把直觉神化。另一方面,直觉后的理性分析帮助我们了解所能直觉的东西是由哪些因素 造成的。我们要求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尽管对形式的剖析会使欣赏失去了愉悦性,但对提 高形式的直觉水平是极为重要的。整个教学是一个从引导感知→分析→再感知的循环 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使学生的直觉水平从感性阶段发展到理性的高度。
  教师对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应该是一种建设性的,启发性的,而不能灌输和指令性的。任何作品都具有某一 时代的的特性与文化心理特征,作品审美价值的判断都有局限性,或侧重于技法、或侧重于观念;或 侧重于唯美性、或侧重于文学性等等。只有用历史的辩证唯物的态度,才能较全面而客观地评价作品。艺术欣赏教学就在于使学生成长为具有审美鉴 赏力的评论高手。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通过阐述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分析问题的原因所在,从而总结出提高农村学校体育课质量行之有效的办法。  关键词:义务教育 提高 质量  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给农村学校教育带来了质的飞越,入学率提高了,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上学也不用缴费了,家长的负担也减轻了。但九年义务教育实施的同时,又面临了许多新的又令人担忧的问题。  经调查发现,农村学校的学生各方面素质普遍降低,接受知识的能力
期刊
一、背景:阅读教学中教学内容的择定  目前的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着两种现象:一是支离破碎的肢解文本,一是架空文本空洞拓展,这两种现象都偏离了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现以人教版七年级下第六单元《斑羚飞渡》一课为案例进行说明。  二、主题:如何确定教学内容?阅读教学如何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一)课标解读  《斑羚飞渡》作为文学作品,新课标要求: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
期刊
课文《失街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诸葛亮一出祁山,兴师北伐时,司马懿引兵出关迎敌,诸葛亮命令马谡率重兵驻守街亭,以阻止魏军。兵马到了街亭,他既不按诸葛亮的意图行事,也不听副将王平的劝告,刚愎自用,没有把营盘扎在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路边。却机械地搬用《孙子兵法》上“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条文,把营盘扎到远离水源的山顶上。于是魏兵蜂拥而至,断绝水源,果然置蜀军于死地。只不过蜀军却没有“后生”,军心动
期刊
摘 要:礼仪文化的教育对大学生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培养大学生的优良品德意识和规范行动行为,礼仪文化的训练是第一要务。当今,跆拳道运动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青睐,参与练习人数众多,文章旨在探讨跆拳道礼仪文化对大学生成长的教育功能,以期达到快速推动跆拳道运动发展和培养大学生健康成长双丰收,促使大学生快乐健康成长。  关键词:跆拳道 礼仪 大学生 重要意义  1 前言  跆拳道是一项起源于朝鲜半岛的古老而又新
期刊
摘要:兴趣是个人成功的动力和源泉,是点燃智慧的火花。要想给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运用学科特点,引起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习兴趣,创设课堂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学生为主体,立足于学生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综合语文素养。  关键词:兴趣 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见
期刊
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侧重点大都在阅读与写作。是因为中考的重点就是阅读与作文。至于字词教学,普遍认为是小学阶段的事。初中语文课堂要么没有字词教学,要么就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没有落到实处,总认为中考字词只占2——4分,学了三年,那么多的字词,还未必押得上,所以就做好放弃的姿态听天由命。这种极端功利化的思想是无益于教学的。从表面上来看,为阅读和写作节约了大量的教学时间和精力,使教学重点更突出、效果更明显
期刊
摘要:语文是学生日后生活和学习一切科目的基础。而且语文的教学之中还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国文学知识等常识的教学。所以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责任重大,任务艰巨。笔者在结合众多资深教学工作者的教学经验之后得到一些浅薄见解,希望这篇小学语文教学策略能够帮助在小学语文教学之中遇到困难的教学工作者们。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策略 课堂  小学语文是学生日后生活和学习的基础。在新课程改革之后,语文课堂的内容
期刊
九年级是整个初中阶段的重要一年,也是最关键的一年。但就英语这一学科来看,由于所学词汇越来越多;阅读文章越来越难,考察知识点越来越杂,许多学生感觉很吃力,并且渐渐要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針对这一现象,为使学生在英语这门学科上能有所动力能取得有效的进步,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我在课堂教学中尝试了一些情境教学法,效果还是不错。下面我想结合平时的教学对英语课堂中的情境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所谓情境,就
期刊
摘要:元代郝经《陵川集》卷二十九《原古录序》中有这样一句话“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可见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思想是语言的实质。作为语文教师,应紧紧把握住作者“因道成文,道寓于文”的脉搏,恰到好处地进行思想教育,“以文传道,因道教文”,从而使学生“以文悟道,因道学文”,在思想上得到益处,在生活上受到启迪。  关键词:语文教学 渗透 思想教育  小学第九册语文教材中有老舍先生的一篇散文《猫》。教学的情
期刊
摘 要:以华南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为研究对象,对该专业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及造成就业难所包含的专业、学校、社会和学生本人四方面因素进行了分析,期望为相关课题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华南农业大学;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就业能力  对于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简称森游),通过对毕业生及历届毕业生的统计调查,近年来,该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虽据统计结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