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的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f_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设数字化教学环境,创建智慧校园,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促进学校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探索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和促进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的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资源整合;有效教学
  G633.67
  一、课题背景
  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是我国面向二十一世纪基础教育的新视点。它的研究与实践改变了传统教学观念和方法,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
  近年来,中小学对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做了很多探索,取得了一些成就,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注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给课堂教学效果带来实质性的变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方法研究已成为教学改革不容回避的课题。
  二、研究目标
  在新课程教育理论和建构主义教学思想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和促进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应用于学科教学过程中,将各学科教学资源,各种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组织、重构、相互融合,提高教学有效性,促进传统教学方法的变革。
  三、研究内容
  1.信息技术与有效教学的内涵
  (1)信息技术
  ①有关数据与信息的应用技术。其内容包括数据与信息的采集、表示、处理、安全、传输、交换、显现、管理、组织、存储、检索等;
  ②利用电子计算机、遥感技术、现代通信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获取、传递、存储、显示和应用信息的技术。
  (2)有效教学
  “有效”的内涵:有效果、有效用、有效率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资源整合是指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通过在各学科教学中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创造生动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认知、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利用信息技术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3.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有效性的质量测量与评价
  (1)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过程的测评
  (2)教育主管部门每学期组织的学业水平检测成绩
  4.探讨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教师要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并了解学科教学的需求。教师要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学习的效果,从而使学生用信息技术来完成那些用其它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学习任务。
  5.利用信息技术根据学科特点构建教学模式,转变学习方式
  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主要训练学生在不同场合,正确、流利地表述自己的思想,较好的与别人交流的能力;数学属于逻辑经验学科,主要由概念、公式、定理、法则以及应用问题组成,教学重点应放在开发学生的认知潜能上。
  6.利用信息技术使知识来源多样化
  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将使单一的由教师作为知识来源的局面被打破,学生可以直接从信息化环境和数字资源中获取知识,同时,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从学习化社区、其它学习者、在线专家等方面获取课程内容,达到最终的学习目的。
  四、研究方法
  1.采用教育实验法
  (1)选定两个常规教学状态下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水平不相上下的两个班级,一个作为实验班,另一个作为对照班。
  (2)实验班搭建相应的网络平台,配备必要的电教器材和设备。
  (3)通过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有效性的数据积累和分析,研究教学策略和方法的科学性、有效性。
  (4) 通过教学过程评价和教学质量检测,帮助实验班教师寻找教学的薄弱点及学生的缺陷,及时做到课堂改进,以此实施对教学过程的调控。
  2.实验班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在教师指导下,有计划地开展综合学习活动。
  3.教师必须具备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具备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设计能力,必须适应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后新的学习需要。
  4.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学生的学习工具和认知工具,要求学生也要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和学习能力。
  5、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有效性的质量与评价
  五、研究结果
  1.在三年的对比分析过程中,可以看出实验班与对照班的课堂教学评价分数和考试分数均呈现剪差发展趋势。
  2.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教學的策略与方法
  (1)建立校园网,并同区域内其他学校建立起互动平台。
  网络的开放性有助于师生自主深入地学习与思考,能有效地解决日常教学与学习之间的问题;我校与上海绿川学校、浙江丽水青田的章旦学校、江苏仪征的青山学校及安徽涡阳城关中心校组成了长三角网上结对学校,通过网络互动、线下交流等形式进行教育教学研讨,网络的互动性提供多元的交流、研讨、学习的方式,提高了教研与学习的有效性。
  (2)利用计算机中现有的工具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用Excel进行数据分析,用图表工具学习制作统计图表,用计算器进行数据验算,用图画工具学习几何图形认识,利用电子白板强大的交互功能等,充分挖掘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的作用,既达到学习、应用技术目的,又较好地促进学科知识学习,同时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学科教学内容中,使文本变得生动有趣。
  呆板的文本在小小的屏幕中再现,突破了课堂狭小的天地,大大加深、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对屏幕的点触,更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参与历史的感觉。视、听、触多感官相结合,对学生观察、想象、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能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六、问题讨论
  1.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要科学、合理。
  2.信息技术要成为课堂教学的基础和延伸
  3.注重课后反思,及时进行课后总结
  总之,有效教学是教师们一贯追求的目标,教师要创造性地发现和运用教学策略,以此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并将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积累经验,进行概括和运用,更好地实现有效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信息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新课标 新理念》主编陈旭远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
  [2]《评课的新理念与有效操作》主编黄宁生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6)
  [3]《有效上课》(小学语文)主编周建熊生贵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3)
  [4]《有效上课》(小学数学)主编赵国防光明日报歘版社(2009.3)
其他文献
摘要:实验课程是高校培养包装工程专业人才,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笔者通过分析现行包装工程实验体系的不足,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提升创新能力为导向,构建了综合实验体系。针对所构建的包装综合实验教学体系进行教学实施方法的构建,以使综合实验教学顺利开展,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提供有效帮助。  关键词:包装工程;创新能力;综合实验教学实施  基金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530
【摘要】本文分析了IM软件应用于诊断学教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并详细阐述了如何运用IM软件中QQ群、微信公众号辅助诊断学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有条理、有针对性、高效的学习,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IM软件; 诊断学; 应用  基金项目:湖南医药学院教学研究改革项目(2015JG08)  R194-4  一、诊断学教学应用IM软件背景  诊断学是论述疾病的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诊断思维方法
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在园林中的应用仅处于探索时期,但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水平的提高和可视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新,虚拟现实技术在园林中应用的领域逐渐广阔,对园林设计的影响也越来越
[摘要]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模式在人体机能学教学中的实践,在普通本科信息管理与信息技术、卫生事业管理、中西医结合、护理、维吾尔医学、哈医学的学生为实践教学对象,从人体机能学的教材、教学计划与大纲编写、集体备课、理论教学及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实践。综合评价考试成绩和学生反馈表明,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有助于学生综合逻辑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器官系统;人体机能学;实践 
摘要:明清时期是我国蒙学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蒙师一方面拥有较高的社会威望和尊崇的社会地位,乡邦群黎奉为神贤,自然也就对其任职资格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其科举落榜的无奈与生活的清贫,蒙师职业成为其安身立命迫不得已的选择,导致其专业发展的满意度不高,这也影响了蒙学教育的质量。因此,只有培养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情感、实现社会阶层的有效流动,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才是促进当代教师专业发展最现实最有
摘要:论述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内涵建设的一些改革思路 。从电气工程专业的需求和就业出发,介绍了黑龙江东方學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的课程体系和一些能力指标,以及对人才培养的一些改革措施的探索和实践。现代大学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两部分只有使二者有机结合、互相促进、相得益彰才能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目标。  关键词:电气工程专业 内涵建设 改革  课题来源:2013年黑龙江省高等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对劳动力人才资源的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择优的标准从过去的毕业生考试成绩优越型转向操作技能优越型的实用型人才。因此,中职学校旅游专业实训课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实训课教学;改革  F590-4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对劳动力人才资源的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择优的标准从过去的毕业生考试成绩优越型转向操作技能优越
摘要:以湖南理工学院南湖学院《AutoCAD》课程的教学为例,分析了教学现状,提出了在该课程教学中引入微课的教学模式。针对该课程的微课设计进行了有效探索,实证结果良好。  关键词:微课;AutoCAD;教学模式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研教改课题(湘教通[2014]247-368,[2013]223-320)  TP391.72-4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sp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