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业興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18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对《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进行审议,细化实化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部署若干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形成了今后5年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政策框架。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与此同时,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乡村振兴战略与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并列为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七大战略”。
2018年1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作为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公布。
踏着新时代的节拍,中国的每一座村庄,都蓄势待飞。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中国是农业大国,高度发达的中华农耕文明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农业文明时代的巅峰。乡村的富庶是我国盛世历史的标志,也留下了数不清的描写乡村优美田园生活的浪漫诗篇。其所体现的哲学精髓,孕育出勤劳勇敢、艰苦奋斗、应时取宜、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农耕文明的地域多样性、民族多元性、历史传承性和乡土民间性,赋予了中华文化绵延不断、长盛不衰的基因和厚重感。
立足当下,放眼未来,乡村振兴已成为厚植中华文明根基、发展现代文明的需要;是实现城乡、区域和人的均衡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推动新型城市化、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实现中国充分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转型的需要,更是实现中国社会平衡发展、充分发展的需要。作为一种新思维,乡村振兴将唤起乡村精神的回归、互联网时代的新型农耕文化的复兴。
乡村振兴是以农村经济发展为基础,包括农村文化、治理、民生、生态等在内的乡村发展水平的整体性提升。全面小康,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最雄厚的基础也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还在农村。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与此同时,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乡村振兴战略与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并列为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七大战略”。
2018年1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作为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公布。
踏着新时代的节拍,中国的每一座村庄,都蓄势待飞。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中国是农业大国,高度发达的中华农耕文明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农业文明时代的巅峰。乡村的富庶是我国盛世历史的标志,也留下了数不清的描写乡村优美田园生活的浪漫诗篇。其所体现的哲学精髓,孕育出勤劳勇敢、艰苦奋斗、应时取宜、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农耕文明的地域多样性、民族多元性、历史传承性和乡土民间性,赋予了中华文化绵延不断、长盛不衰的基因和厚重感。
立足当下,放眼未来,乡村振兴已成为厚植中华文明根基、发展现代文明的需要;是实现城乡、区域和人的均衡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推动新型城市化、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实现中国充分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转型的需要,更是实现中国社会平衡发展、充分发展的需要。作为一种新思维,乡村振兴将唤起乡村精神的回归、互联网时代的新型农耕文化的复兴。
乡村振兴是以农村经济发展为基础,包括农村文化、治理、民生、生态等在内的乡村发展水平的整体性提升。全面小康,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最雄厚的基础也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还在农村。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