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是科技部2003年11月批准筹建的五个国家实验室之一,成立15年间,成果12次入选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在“十二五”期间我国科技创新3项重大突破中占据2项;国务院授予的8项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占据2项;1次入选“世界十大科技进展”;1次入选国际物理学领域年度重大突破之榜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经过多年来的拼搏创新,取得了一系列代表国家最高水平的原创成就,成为微观物质领域当之无愧的科研国家队。
而此次荣获2017年度“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光荣称号的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量子信息实验室团支部,正是这个“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员,本刊采访了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量子信息实验室团支部副书记方余强,更进一步了解了中科大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
方余强告诉记者,他是2014年保研至量子信息实验室开始研究生阶段的学习,2016年转博,同年下半年开始担任量子信息实验室团支部副书记。
提到量子信息,很多人感到神秘又难懂。方余强介绍说,“互联网+”时代的今天,网络信息安全事故频发。信息安全对国家安全来说至关重要。量子通信是迄今为止唯一被严格证明是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国防、金融、政务、商业等领域的信息安全问题。
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科技大学考察了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对量子通信研发工作给予肯定,说“很有前途,非常重要”。视察结束前习总书记再次指出:“你们的研究很有希望,大有作为,国家一定会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要勇于创新,敢于超越,力争一流,在人才培养和创新领域取得更加骄人的成绩,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殷殷嘱托,言犹在耳,使命光荣,催人奋进。也让方余强和他的同学伙伴们更加坚定了决心,用自身所学科学知识为国家安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英国著名的《新科学家》杂志在其《中国崛起》专刊中报道了微尺度实验室。文章中说:“过去,合肥最著名的是豆腐和麻饼;现在,他们正在改变这一切,他们已经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甚至整个中国,坚定不移地推进到量子计算界的图谱中。”
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牵头承建的世界上第一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于2017年8月30日完成技术验收。“京沪干线”于2016年底顺利完成全线贯通,搭建了连接北京、济南、合肥、上海的全长2000余公里的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线路,进行了大尺度量子保密通信技术试验验证,开展了多项多媒体跨域互联应用研究,完成了金融、政务领域的远程或同城数据灾备系统、金融机构数据采集系统等应用示范,在半年多时间里,一直进行着各分系统的应用测试和720小时长时间稳定性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系统的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全线路密钥率大于20kbps,可满足万用户的密钥分发业务需求。同时,京沪干线北京接入点实现与“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兴隆地面站的连接,全线密钥率大于5kbps,已形成星地一体的广域量子通信网络雏形,大大扩展了京沪干线应用能力。
目前美国、欧洲、韩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也提出了建设量子通信干线的计划,而我国的“京沪干线”目前已经具备各项业务应用能力,它顺利通过技术总验收意味着世界第一条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线路已经具备开通条件,我国在量子技术的实用化和产业化方面继续走在世界前列。不久的将来,“京沪干线”将真正作为一条实用化和商用化的量子通信骨干网络向金融、电力、广电、政务等各行业开放,为广大用户提供量子层面的安全服务,从而大力推动以量子创新技术驱动新兴产业和市场发展的战略需求。
“我们团队依托‘京沪干线’提出了基于量子加密数据传输的跨域IP电话及视频会议解决方案,致力于为政务、军事、国安、公安等部门提供无条件安全的跨域量子IP电话及量子视频会议服务,为国家安全保驾护航。团队于2017年6月在上海和合肥之间对解决方案进行了长时间点对点的通信视频测试,为跨域量子IP电话及量子视频会议的大规模应用打下了基础。同时我们提出了‘共享量子会议室’的概念,计划在量子保密通信干线沿线城市的金融中心地带选址建设公共的量子会议中心,服务于社会。”
2017年8月,量子物理与量子信息实验室团队以“跨域量子IP电话及量子视频会议”项目参加第三届安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创意组金奖(冠军)和最佳创意奖。并于9月参加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铜奖。
“我们团队有五位主要成员,均来自于合肥微尺度国家实验室下的量子物理与量子信息实验室,由一名教授和四名博士生組成,其中两名党员(一人为保留团籍的党员)和三名团员。团队拥有多年量子通信理论和技术上的积累”,方余强介绍说:“我们这些在校的硕士博士生,平时学习工作生活大部分时间都在实验室里,班级团支部的概念相对弱化,我们试行建立实验室团支部,与班级团支部并行建设,围绕实验室团支部开展一系列活动,目的就是要加强团员之间的凝聚力,更好的服务于同学们。”方余强介绍道。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团委和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分党委的领导下,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分团委的工作以“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四维格局展开。目前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分团委下设10个班级团支部和11个实验室团支部,共有团员青年428人,其中非党员的团员总数为249人。“近期的工作重心主要集中在贯彻落实从严治团的共青团改革要求和思想引领方面。而我们团支部会紧跟团中央和分团委的工作,把争做习总书记考察中科大时对同学们提出的‘六有大学生’的活动继续开展下去,让同学们对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有更深层次的解读;同时开展更多更有趣的主题团日活动,将知识与趣味相结合,让同学们参与活动时也能稍微放松一下科研时的紧张神经,提高大家参与团学活动的积极性,真正提高组织的凝聚力。”方余强介绍道。
“同时我也很荣幸能代表团支部接受团中央表彰并参加获奖代表座谈会系列活动,在座谈会上听取了徐晓书记的讲话,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团员和团干部进行交流,深有感触。各地团学工作精彩纷呈,同时也还任重道远。我们的国家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作为当代青年学子,我们应该要有历史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我们要肩负起自己的使命,立足岗位、不断学习、学以致用,做好本职工作。培养天下为公,担当道义的情怀。”
而此次荣获2017年度“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光荣称号的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量子信息实验室团支部,正是这个“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员,本刊采访了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量子信息实验室团支部副书记方余强,更进一步了解了中科大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
为国家信息安全贡献力量
方余强告诉记者,他是2014年保研至量子信息实验室开始研究生阶段的学习,2016年转博,同年下半年开始担任量子信息实验室团支部副书记。
提到量子信息,很多人感到神秘又难懂。方余强介绍说,“互联网+”时代的今天,网络信息安全事故频发。信息安全对国家安全来说至关重要。量子通信是迄今为止唯一被严格证明是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国防、金融、政务、商业等领域的信息安全问题。
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科技大学考察了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对量子通信研发工作给予肯定,说“很有前途,非常重要”。视察结束前习总书记再次指出:“你们的研究很有希望,大有作为,国家一定会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要勇于创新,敢于超越,力争一流,在人才培养和创新领域取得更加骄人的成绩,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殷殷嘱托,言犹在耳,使命光荣,催人奋进。也让方余强和他的同学伙伴们更加坚定了决心,用自身所学科学知识为国家安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用成果服务于社会
英国著名的《新科学家》杂志在其《中国崛起》专刊中报道了微尺度实验室。文章中说:“过去,合肥最著名的是豆腐和麻饼;现在,他们正在改变这一切,他们已经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甚至整个中国,坚定不移地推进到量子计算界的图谱中。”
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牵头承建的世界上第一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于2017年8月30日完成技术验收。“京沪干线”于2016年底顺利完成全线贯通,搭建了连接北京、济南、合肥、上海的全长2000余公里的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线路,进行了大尺度量子保密通信技术试验验证,开展了多项多媒体跨域互联应用研究,完成了金融、政务领域的远程或同城数据灾备系统、金融机构数据采集系统等应用示范,在半年多时间里,一直进行着各分系统的应用测试和720小时长时间稳定性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系统的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全线路密钥率大于20kbps,可满足万用户的密钥分发业务需求。同时,京沪干线北京接入点实现与“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兴隆地面站的连接,全线密钥率大于5kbps,已形成星地一体的广域量子通信网络雏形,大大扩展了京沪干线应用能力。
目前美国、欧洲、韩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也提出了建设量子通信干线的计划,而我国的“京沪干线”目前已经具备各项业务应用能力,它顺利通过技术总验收意味着世界第一条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线路已经具备开通条件,我国在量子技术的实用化和产业化方面继续走在世界前列。不久的将来,“京沪干线”将真正作为一条实用化和商用化的量子通信骨干网络向金融、电力、广电、政务等各行业开放,为广大用户提供量子层面的安全服务,从而大力推动以量子创新技术驱动新兴产业和市场发展的战略需求。
“我们团队依托‘京沪干线’提出了基于量子加密数据传输的跨域IP电话及视频会议解决方案,致力于为政务、军事、国安、公安等部门提供无条件安全的跨域量子IP电话及量子视频会议服务,为国家安全保驾护航。团队于2017年6月在上海和合肥之间对解决方案进行了长时间点对点的通信视频测试,为跨域量子IP电话及量子视频会议的大规模应用打下了基础。同时我们提出了‘共享量子会议室’的概念,计划在量子保密通信干线沿线城市的金融中心地带选址建设公共的量子会议中心,服务于社会。”
2017年8月,量子物理与量子信息实验室团队以“跨域量子IP电话及量子视频会议”项目参加第三届安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创意组金奖(冠军)和最佳创意奖。并于9月参加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铜奖。
引领思想,真正提高组织的凝聚力
“我们团队有五位主要成员,均来自于合肥微尺度国家实验室下的量子物理与量子信息实验室,由一名教授和四名博士生組成,其中两名党员(一人为保留团籍的党员)和三名团员。团队拥有多年量子通信理论和技术上的积累”,方余强介绍说:“我们这些在校的硕士博士生,平时学习工作生活大部分时间都在实验室里,班级团支部的概念相对弱化,我们试行建立实验室团支部,与班级团支部并行建设,围绕实验室团支部开展一系列活动,目的就是要加强团员之间的凝聚力,更好的服务于同学们。”方余强介绍道。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团委和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分党委的领导下,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分团委的工作以“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四维格局展开。目前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分团委下设10个班级团支部和11个实验室团支部,共有团员青年428人,其中非党员的团员总数为249人。“近期的工作重心主要集中在贯彻落实从严治团的共青团改革要求和思想引领方面。而我们团支部会紧跟团中央和分团委的工作,把争做习总书记考察中科大时对同学们提出的‘六有大学生’的活动继续开展下去,让同学们对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有更深层次的解读;同时开展更多更有趣的主题团日活动,将知识与趣味相结合,让同学们参与活动时也能稍微放松一下科研时的紧张神经,提高大家参与团学活动的积极性,真正提高组织的凝聚力。”方余强介绍道。
“同时我也很荣幸能代表团支部接受团中央表彰并参加获奖代表座谈会系列活动,在座谈会上听取了徐晓书记的讲话,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团员和团干部进行交流,深有感触。各地团学工作精彩纷呈,同时也还任重道远。我们的国家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作为当代青年学子,我们应该要有历史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我们要肩负起自己的使命,立足岗位、不断学习、学以致用,做好本职工作。培养天下为公,担当道义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