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整个社会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对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环境问题已成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制约性因素。本文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探讨了减小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的对策。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对策
Abstract: the whole society to environmental problems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on the environment quality requirements more and more high, environment question has already becom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ojects, the restrictive factor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of the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ojects, the decrease of the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Environment; Influence;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水利工程的建设投入也在不断增大,过多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难免会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有相当的影响。 我国的水利水电建设面临着艰巨的任务。 在环境影响方面,与其它工程相比,水利水电工程有突出的特点:影响地域范围广阔,影响人口众多,对当地社会、 经济、 生态环境影响巨大,外部环境对工程也同样施以巨大的影响 。目前,整个社会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对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环境问题已成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制约性因素。
一、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 地区性气候状况受大气环流所控制, 但修建大 、中型水库及灌溉工程后, 原先的陆地变成了水体或湿地, 使局部地表空气变得较湿润, 对局部小气候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降雨、 气温 、风和雾等气象因子的影响。
(1)对降雨量的影响 。一是降雨量有所增加, 这是由于修建水库形成了大面积蓄水, 在阳光辐射下 ,使蒸发量有所增加 ,进而使降雨量增加。 二是降雨地区分布发生改变, 水库低温效应的影响可使降雨分布发生改变, 一般库区蒸发量加大, 空气变得湿润 。据有关资料介绍 ,库区和邻近地区的降雨量有所减少,而一定距离的外围区降雨则有所增加, 地势高的迎风面降雨增加, 而背风面降雨则减少。
(2)对气温的影响 。水库建成后 ,库区的下垫面由陆面变为水面, 与空气间的能量交换方式和强度均发生变化 ,从而导致气温发生变化, 年平均气温略有升高。
2、对水文的影响
水库修建后改变了下游河道的流量 ,从而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水库不仅存蓄了汛期洪水 ,而且还截流了非汛期的基流,往往会使下游河道水位大幅度下降甚至断流 ,并引起周围地下水位下降, 从而带来一系列的环境生态问题: 下游天然河流断水而干涸;下游地区的地下水位下降;因河流流量减少, 使得河流自净能力降低; 以发电为主的水库, 多在电力系统中担任峰荷 ,下泄流量的日变化幅度较大 ,致使下游河道水位变化较大对航运 、灌溉引水位和养鱼等均有较大影响 ;当水库下游河道水位大幅度下降以至断流时, 势必造成水质的恶化。
3、泥沙淤积问题
水库淤积河床抬高, 影响水库运行。
4、对水体的影响
修坝后水体变化会带来一系列的影响 。河流中原本流动的水在水库里停滞后便会发生一些变化。 首先是对航运的影响水库水温有可能升高 ,水质可能变差 ,特别是水库的沟汊中容易发生水污染 ;水库蓄水后 ,随着水面的扩大, 蒸发量的增加水汽、 水雾就会增多等等。 水库蓄水后 ,对水质可产生正负两方面的影响。
(1)有利影响。 库内水体流速慢, 滞留时间长, 有利于悬浮物的沉降 ,可使水体的浊度、 色度降低; 库内流速慢 ,藻类活动频繁, 呼吸作用产生的CO2 与水中钙、 镁离子结合产生Ca CO3 和Mg CO3并沉淀下来, 降低了水体硬度。
(2)不利影响。 库内水流流速小 ,降低了水、 气界面交换的速率和污染物的迁移扩散能力, 因此复氧能力减弱, 使得水库水体自净能力比河流弱;库内水流流速小 ,透明度增大, 利于藻类光合作用 ,坝前储存的水 ,因藻类大量生长而导致富营养化; 被淹没的植被和腐烂的有机物会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气, 并释放沼气和大量二氧化碳, 同样导致温室效应; 悬移质沉积于库底 ,长期累积不易迁移 ,若含有有毒物质或难降解的重金属 ,可形成次生污染源。
5、对地质的影响
修建大坝后可能会触发地震、 塌岸 、滑坡等不良地质灾害。
(1)大型水库蓄水后可诱发地震。 其主要原因在于水体压重引起地壳应力的增加; 水渗入断层 ,可导致断层之间的润滑程度增加 ,增加岩层中空隙水压力。
(2)库岸产生滑塌。 水库蓄水后水位升高, 岸坡土体的抗剪强度降低 ,易发生塌方 、山体滑坡及危险岩体的失稳。
(3)水库渗漏。 渗漏造成周围的水文条件发生变化 ,若水库为污水库或尾矿水库, 则渗漏易造成周围地区地下水体的污染。
6、对土壤的影响
水库蓄水引起库区土地浸没、 沼泽化和盐碱化。
(1)浸没 。在浸没区, 因土壤中的通气条件差, 造成土壤中的微生物活动减少, 肥力下降, 影响作物的生长。
(2)沼泽化 、潜育化 。水位上升引起地下水位上升, 土壤出现沼泽化、 潜育化 ,过分湿润致使植物根系衰败, 呼吸困难。
(3)盐碱化。 由库岸渗漏补给地下水经毛细管作用升至地表, 在强烈蒸发作用下使水中盐分浓集于地表, 形成盐碱化 。土壤溶液渗透压过高 ,可引起植物生理干旱。
7、对鱼类和生物物种的影响
这里的鱼类是特指的 ,生物物种则泛指动物 、植物和微生物, 当前极为关注的是大坝建设对洄游鱼类造成的影响。
(1)对陆生植物和动物的影响。 永久性影响及直接影响:库区淹没和永久性的工程建筑物对陆生植物和动物都会造成直接破坏 。间接的影响: 指局部气候 ,土壤沼泽化、 盐碱化等所造成的对动植物的种类 、结构及生活环境等的影响。
(2)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主要指对水生藻类植物的影响 ,水库淹没区和浸没区原有植被的死亡 ,以及土壤可溶盐都会增加水体中氮磷的含量 ,库区周围农田、 森林和草原的营养物质随降雨径流进入水体, 从而形成富营养化的有利条件。
(3)对鱼类的影响。 切断了洄游性鱼类的洄游通道 ;水库深孔下泄的水温较低, 影響下游鱼类的生长和繁殖 ;下泄清水, 影响了下游鱼类的饵料, 影响鱼类的产量 ,高坝溢流泄洪时, 高速水流造成水中氮氧含量过于饱和 ,致使鱼类产生气泡病。
二、减小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的对策
1、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在某地区进行可能影响环境的工程建设,在规划或其他活动之前,对其活动可能造成的周围地区环境影响进行调查、 预测和评价,并提出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对策,以及制定相应方案 。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实现经济建设 水利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发展的主要手段,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不但要进行经济评价,而且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科学地分析开发建设活动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并提出防治措施 。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可以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合理选址提供依据,防止由于布局不合理给环境带来难以消除的损害 。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前,首先要进行环境状况调查,对当地的气候环境 、水文 、水质、 土壤 、水生生物 、人口等进行调查 。其次就是根据调查的结果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对拟建水利工程建设可能对当地的环境能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并预测造成影响的程度。 最后对拟建水利工程建设进行综合评价,对水利工程建设进行综合评价就是通过一定的原则和方法,从整体上评价拟建工程的各要素和过程可能对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改变及改变程度,为比较选择方案提供依据。
2、把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水利建设工程的各个环节之中。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我们要把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水利建设工程的各个环节之中。 在水利工程的设计阶段,我们应本着和谐发展的理念,为植物生长和动物栖息创造条件,同时为鱼类产卵提供条件以及为鸟类和水禽提供栖息地和避难所。 在工程的建设阶段,应优先考虑采用环保的技术措施,在水利工程建设时,要采用有利于植物生长动物成长的环保材料 。在水利工程完成阶段,应建立水利工程环境影响监测和反馈机制,及时进行环境跟踪评价,发现有明显不良影响的,应及时采取改进措施,把破坏程度降到最低水平。
3、尽快建立和实施生态补偿机制。 为防止和缓解水利工程建设对该区域的经济及生态平衡的破坏,应尽快建立和实施生态补偿机制。 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对该区域的经济造成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而且依靠当地自身的能力很难使生态得到平衡,经济得到发展。 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建设方面,应实行生态补偿机制,坚持 “谁损害,谁补偿 ”的原则,明确生态补偿的主体及补偿的范围 。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应在水利工程建设资金中提留一部分资金,用于对当地的生态进行补偿,来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的生态平衡。 可以说构建生态补偿机制,还原生态以价值,不仅是缓解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而且也有利于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对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当前,水利水电工程师们亟须进一步树立和提高生态与环境保护的意识,充分认识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与生态可能产生的重大而潜在的影响,在流域的开发,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 设计 、施工 、调度及水库运行中,均应充分考虑生态与环境的要求,使工程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降至最小。
参考文献:
[1] 张茜.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产生的环境问题及补救措施[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1,(02) .
[2] 唐會燕.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环境影响问题[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09,(12) .
[3] 李中华. 试析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1,(06) .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对策
Abstract: the whole society to environmental problems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on the environment quality requirements more and more high, environment question has already becom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ojects, the restrictive factor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of the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ojects, the decrease of the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Environment; Influence;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水利工程的建设投入也在不断增大,过多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难免会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有相当的影响。 我国的水利水电建设面临着艰巨的任务。 在环境影响方面,与其它工程相比,水利水电工程有突出的特点:影响地域范围广阔,影响人口众多,对当地社会、 经济、 生态环境影响巨大,外部环境对工程也同样施以巨大的影响 。目前,整个社会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对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环境问题已成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制约性因素。
一、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 地区性气候状况受大气环流所控制, 但修建大 、中型水库及灌溉工程后, 原先的陆地变成了水体或湿地, 使局部地表空气变得较湿润, 对局部小气候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降雨、 气温 、风和雾等气象因子的影响。
(1)对降雨量的影响 。一是降雨量有所增加, 这是由于修建水库形成了大面积蓄水, 在阳光辐射下 ,使蒸发量有所增加 ,进而使降雨量增加。 二是降雨地区分布发生改变, 水库低温效应的影响可使降雨分布发生改变, 一般库区蒸发量加大, 空气变得湿润 。据有关资料介绍 ,库区和邻近地区的降雨量有所减少,而一定距离的外围区降雨则有所增加, 地势高的迎风面降雨增加, 而背风面降雨则减少。
(2)对气温的影响 。水库建成后 ,库区的下垫面由陆面变为水面, 与空气间的能量交换方式和强度均发生变化 ,从而导致气温发生变化, 年平均气温略有升高。
2、对水文的影响
水库修建后改变了下游河道的流量 ,从而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水库不仅存蓄了汛期洪水 ,而且还截流了非汛期的基流,往往会使下游河道水位大幅度下降甚至断流 ,并引起周围地下水位下降, 从而带来一系列的环境生态问题: 下游天然河流断水而干涸;下游地区的地下水位下降;因河流流量减少, 使得河流自净能力降低; 以发电为主的水库, 多在电力系统中担任峰荷 ,下泄流量的日变化幅度较大 ,致使下游河道水位变化较大对航运 、灌溉引水位和养鱼等均有较大影响 ;当水库下游河道水位大幅度下降以至断流时, 势必造成水质的恶化。
3、泥沙淤积问题
水库淤积河床抬高, 影响水库运行。
4、对水体的影响
修坝后水体变化会带来一系列的影响 。河流中原本流动的水在水库里停滞后便会发生一些变化。 首先是对航运的影响水库水温有可能升高 ,水质可能变差 ,特别是水库的沟汊中容易发生水污染 ;水库蓄水后 ,随着水面的扩大, 蒸发量的增加水汽、 水雾就会增多等等。 水库蓄水后 ,对水质可产生正负两方面的影响。
(1)有利影响。 库内水体流速慢, 滞留时间长, 有利于悬浮物的沉降 ,可使水体的浊度、 色度降低; 库内流速慢 ,藻类活动频繁, 呼吸作用产生的CO2 与水中钙、 镁离子结合产生Ca CO3 和Mg CO3并沉淀下来, 降低了水体硬度。
(2)不利影响。 库内水流流速小 ,降低了水、 气界面交换的速率和污染物的迁移扩散能力, 因此复氧能力减弱, 使得水库水体自净能力比河流弱;库内水流流速小 ,透明度增大, 利于藻类光合作用 ,坝前储存的水 ,因藻类大量生长而导致富营养化; 被淹没的植被和腐烂的有机物会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气, 并释放沼气和大量二氧化碳, 同样导致温室效应; 悬移质沉积于库底 ,长期累积不易迁移 ,若含有有毒物质或难降解的重金属 ,可形成次生污染源。
5、对地质的影响
修建大坝后可能会触发地震、 塌岸 、滑坡等不良地质灾害。
(1)大型水库蓄水后可诱发地震。 其主要原因在于水体压重引起地壳应力的增加; 水渗入断层 ,可导致断层之间的润滑程度增加 ,增加岩层中空隙水压力。
(2)库岸产生滑塌。 水库蓄水后水位升高, 岸坡土体的抗剪强度降低 ,易发生塌方 、山体滑坡及危险岩体的失稳。
(3)水库渗漏。 渗漏造成周围的水文条件发生变化 ,若水库为污水库或尾矿水库, 则渗漏易造成周围地区地下水体的污染。
6、对土壤的影响
水库蓄水引起库区土地浸没、 沼泽化和盐碱化。
(1)浸没 。在浸没区, 因土壤中的通气条件差, 造成土壤中的微生物活动减少, 肥力下降, 影响作物的生长。
(2)沼泽化 、潜育化 。水位上升引起地下水位上升, 土壤出现沼泽化、 潜育化 ,过分湿润致使植物根系衰败, 呼吸困难。
(3)盐碱化。 由库岸渗漏补给地下水经毛细管作用升至地表, 在强烈蒸发作用下使水中盐分浓集于地表, 形成盐碱化 。土壤溶液渗透压过高 ,可引起植物生理干旱。
7、对鱼类和生物物种的影响
这里的鱼类是特指的 ,生物物种则泛指动物 、植物和微生物, 当前极为关注的是大坝建设对洄游鱼类造成的影响。
(1)对陆生植物和动物的影响。 永久性影响及直接影响:库区淹没和永久性的工程建筑物对陆生植物和动物都会造成直接破坏 。间接的影响: 指局部气候 ,土壤沼泽化、 盐碱化等所造成的对动植物的种类 、结构及生活环境等的影响。
(2)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主要指对水生藻类植物的影响 ,水库淹没区和浸没区原有植被的死亡 ,以及土壤可溶盐都会增加水体中氮磷的含量 ,库区周围农田、 森林和草原的营养物质随降雨径流进入水体, 从而形成富营养化的有利条件。
(3)对鱼类的影响。 切断了洄游性鱼类的洄游通道 ;水库深孔下泄的水温较低, 影響下游鱼类的生长和繁殖 ;下泄清水, 影响了下游鱼类的饵料, 影响鱼类的产量 ,高坝溢流泄洪时, 高速水流造成水中氮氧含量过于饱和 ,致使鱼类产生气泡病。
二、减小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的对策
1、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在某地区进行可能影响环境的工程建设,在规划或其他活动之前,对其活动可能造成的周围地区环境影响进行调查、 预测和评价,并提出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对策,以及制定相应方案 。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实现经济建设 水利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发展的主要手段,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不但要进行经济评价,而且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科学地分析开发建设活动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并提出防治措施 。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可以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合理选址提供依据,防止由于布局不合理给环境带来难以消除的损害 。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前,首先要进行环境状况调查,对当地的气候环境 、水文 、水质、 土壤 、水生生物 、人口等进行调查 。其次就是根据调查的结果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对拟建水利工程建设可能对当地的环境能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并预测造成影响的程度。 最后对拟建水利工程建设进行综合评价,对水利工程建设进行综合评价就是通过一定的原则和方法,从整体上评价拟建工程的各要素和过程可能对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改变及改变程度,为比较选择方案提供依据。
2、把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水利建设工程的各个环节之中。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我们要把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水利建设工程的各个环节之中。 在水利工程的设计阶段,我们应本着和谐发展的理念,为植物生长和动物栖息创造条件,同时为鱼类产卵提供条件以及为鸟类和水禽提供栖息地和避难所。 在工程的建设阶段,应优先考虑采用环保的技术措施,在水利工程建设时,要采用有利于植物生长动物成长的环保材料 。在水利工程完成阶段,应建立水利工程环境影响监测和反馈机制,及时进行环境跟踪评价,发现有明显不良影响的,应及时采取改进措施,把破坏程度降到最低水平。
3、尽快建立和实施生态补偿机制。 为防止和缓解水利工程建设对该区域的经济及生态平衡的破坏,应尽快建立和实施生态补偿机制。 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对该区域的经济造成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而且依靠当地自身的能力很难使生态得到平衡,经济得到发展。 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建设方面,应实行生态补偿机制,坚持 “谁损害,谁补偿 ”的原则,明确生态补偿的主体及补偿的范围 。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应在水利工程建设资金中提留一部分资金,用于对当地的生态进行补偿,来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的生态平衡。 可以说构建生态补偿机制,还原生态以价值,不仅是缓解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而且也有利于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对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当前,水利水电工程师们亟须进一步树立和提高生态与环境保护的意识,充分认识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与生态可能产生的重大而潜在的影响,在流域的开发,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 设计 、施工 、调度及水库运行中,均应充分考虑生态与环境的要求,使工程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降至最小。
参考文献:
[1] 张茜.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产生的环境问题及补救措施[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1,(02) .
[2] 唐會燕.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环境影响问题[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09,(12) .
[3] 李中华. 试析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