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我国高校在教育方面取得了较高的成就。高校为了不断完善学生管理工作,也相继提高了高校辅导员团队的建设,高校辅导员对高校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非常重要。而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却反映出严重的滞后性,对于人才质量的提升非常不利。
[关键词]辅导员 思想政治教育 专业意识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6-0197-01
专业意识指的是人们按照某个学科专业的内在发展规律,对科学研究或者日常教育实践活动里展现出来的自觉态度以及意识。而最关键的是体现为对此专业科学体系以及特性差别在其他专业的主体性意识,和对此专业的归属感以及认同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意识,指的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的教学活动、理论教育教学以及研究人员所要具备的,对本职工作归属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清晰认知、正确的理解以及明确的定位,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性质、目标以及任务方面的科学掌控。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上可否建立和提高专业意识,是进行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保障。
一、目前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意识较弱的体现
首先,高校辅导员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认同感较低。当前,有些高校辅导员在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方面的兴趣较低,没有实施深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工作的学术基础以及专业背景。有的辅导员觉得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建设方面的问题应当归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家学者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而与辅导员没有过多的关联。并且有的辅导员虽然在进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研究,可是面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价值认同却较低。由于工作年限的增加,经验变得非常丰富,可是专业化的程度并没有随之提升,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信息咨询等方面的专业知识非常欠缺,无法变成具有较高职业能力的专家型辅导员。
其次,自觉使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理念以及方式处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力较弱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属于科学,需要自觉完成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果学习时间过短或者专业基础较差都不可以,需要进行必备的系统训练。因为不同学科的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向区别,所以思维训练也有所区别,令来自不同专业的辅导员或多或少的都具备一些本专业的学科知识以及思维习惯。当前,很多辅导员对于应付学生工作的日常事务都较为疲乏,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总结与学习较为忽略。
再次,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心并不稳定,功利性较为明显。辅导员是否能够变成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专业所依托的老师,要看辅导员对自己的认同与肯定。可是实际来看,辅导员大多察觉不到职业高峰,缺少职业认同感。有的辅导员在思想方面压力过大,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未来的发展动向不明,觉得进行辅导员的工作会对自身此后的发展有所影响,所以经常将辅导员的工作作为职业生涯的跳板。从主观方面不想要创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意识,没有对辅导员工作进行深入的研究,这也在主观方面构成了脱离辅导员岗位而回归到本专业进行工作的状况。
二、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一)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结合实际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通过适当的事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感受到思想观念一旦出现问题就会构成怎样的后果,让学生意识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调动学生对思想政治学习的积极性。辅导员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定期进行班会等活动,和大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随时了解学生在思想观念方面的变动,辅导员要有针对性地对不同观念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有的放矢,通过因材施教让学生在思想观念上获得全面的提高和发展。
(二)辅导员要提高对学生群体的研究意识
思想政治教育把人们在思想和行为方面的活动规律作为研究方向,由于时代的发展,使得观念和环境都有所改变,并不断获得创新与发展。目前,大学生的发展呈现出丰富性、多样性的发展局势,体现在个体方面,也就是学生在思想、生活、行为等方面的发展特点。而高效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研究状况以及意识相对滞后,表现在辅导员研究意识不够,研究气氛不强,研究方向不清晰,理论没有准备充分等。学校可以透过推动制度以及制造气氛来强化工作研究。
(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思想政治理论来自于社会实践,只有把思想政治教育体现在实践方面,才可以表现出理论教育的意义。因此,要深入实施思想政治的社会实践,不断激励学生把思想政治理论实施在社会实践里,而且给学生供应大量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从课堂理论教育转移到社会实践当中,如此才可以有利于实现最初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并且,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应当把处理思想问题以及实际问题相融合,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在思想方面处理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此让学生的思想觉悟在不同层面获得提升。
三、结束语
高校辅导员只有将经验和书本理论进行总结,持续探寻,勇敢实践,才能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得更好。
【参考文献】
[1]郭超.基于心理契约看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2]田明学.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若干思考[J].才智,2010(04).
责任编辑:张丽
[关键词]辅导员 思想政治教育 专业意识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6-0197-01
专业意识指的是人们按照某个学科专业的内在发展规律,对科学研究或者日常教育实践活动里展现出来的自觉态度以及意识。而最关键的是体现为对此专业科学体系以及特性差别在其他专业的主体性意识,和对此专业的归属感以及认同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意识,指的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的教学活动、理论教育教学以及研究人员所要具备的,对本职工作归属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清晰认知、正确的理解以及明确的定位,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性质、目标以及任务方面的科学掌控。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上可否建立和提高专业意识,是进行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保障。
一、目前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意识较弱的体现
首先,高校辅导员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认同感较低。当前,有些高校辅导员在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方面的兴趣较低,没有实施深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工作的学术基础以及专业背景。有的辅导员觉得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建设方面的问题应当归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家学者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而与辅导员没有过多的关联。并且有的辅导员虽然在进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研究,可是面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价值认同却较低。由于工作年限的增加,经验变得非常丰富,可是专业化的程度并没有随之提升,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信息咨询等方面的专业知识非常欠缺,无法变成具有较高职业能力的专家型辅导员。
其次,自觉使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理念以及方式处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力较弱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属于科学,需要自觉完成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果学习时间过短或者专业基础较差都不可以,需要进行必备的系统训练。因为不同学科的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向区别,所以思维训练也有所区别,令来自不同专业的辅导员或多或少的都具备一些本专业的学科知识以及思维习惯。当前,很多辅导员对于应付学生工作的日常事务都较为疲乏,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总结与学习较为忽略。
再次,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心并不稳定,功利性较为明显。辅导员是否能够变成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专业所依托的老师,要看辅导员对自己的认同与肯定。可是实际来看,辅导员大多察觉不到职业高峰,缺少职业认同感。有的辅导员在思想方面压力过大,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未来的发展动向不明,觉得进行辅导员的工作会对自身此后的发展有所影响,所以经常将辅导员的工作作为职业生涯的跳板。从主观方面不想要创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意识,没有对辅导员工作进行深入的研究,这也在主观方面构成了脱离辅导员岗位而回归到本专业进行工作的状况。
二、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一)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结合实际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通过适当的事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感受到思想观念一旦出现问题就会构成怎样的后果,让学生意识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调动学生对思想政治学习的积极性。辅导员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定期进行班会等活动,和大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随时了解学生在思想观念方面的变动,辅导员要有针对性地对不同观念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有的放矢,通过因材施教让学生在思想观念上获得全面的提高和发展。
(二)辅导员要提高对学生群体的研究意识
思想政治教育把人们在思想和行为方面的活动规律作为研究方向,由于时代的发展,使得观念和环境都有所改变,并不断获得创新与发展。目前,大学生的发展呈现出丰富性、多样性的发展局势,体现在个体方面,也就是学生在思想、生活、行为等方面的发展特点。而高效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研究状况以及意识相对滞后,表现在辅导员研究意识不够,研究气氛不强,研究方向不清晰,理论没有准备充分等。学校可以透过推动制度以及制造气氛来强化工作研究。
(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思想政治理论来自于社会实践,只有把思想政治教育体现在实践方面,才可以表现出理论教育的意义。因此,要深入实施思想政治的社会实践,不断激励学生把思想政治理论实施在社会实践里,而且给学生供应大量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从课堂理论教育转移到社会实践当中,如此才可以有利于实现最初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并且,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应当把处理思想问题以及实际问题相融合,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在思想方面处理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此让学生的思想觉悟在不同层面获得提升。
三、结束语
高校辅导员只有将经验和书本理论进行总结,持续探寻,勇敢实践,才能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得更好。
【参考文献】
[1]郭超.基于心理契约看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2]田明学.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若干思考[J].才智,2010(04).
责任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