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20世纪民俗学重要的理论学派,以理查德?鲍曼为代表的表演理论在民俗学界乃至人类学、语言学、文学批评等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表演”一词也成为民俗学研究的基础概念之一。表演理论在语境理论基础上产生并受到了语境理论的重要影响,从而在研究表演理论的时候我们无法忽略语境的概念。但是,我认为表演理论在其巨大的影响力下依然有着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其过多的重视表演而忽略了文本原型在民间文艺中的重要作用,这将导致民间文艺研究中的极大困难,是我们民俗学工作者需要非常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表演理论;理查德·鲍曼;语境;文本
“表演”理论由美国学者鲍曼提出,并影响了现代诸多人文学科,成为一个引用率极高的名词。中国学者表现民间叙事中具有现场性、口头性和即时性,认为展演可以作为民间文学继集体性、口头性、传承性和变异性之后的第五大特征。
一、有关表演理论
表演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美国民俗学界兴起的一种具有极大影响力的研究理论,代表人物是美国民俗学家、语言人类学家理查德·鲍曼。他所著的《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是与表演理论相关的著作中最富影响力的一部。
对于表演的含义,鲍曼在他的《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一书中多次提到,他认为,“表演是一种语言使用的形式,是一种言说的方式”
从根本上说,作为一种口头语言交流的模式,表演存在于表演者对观众承担展示自己交流能力的责任。这种交流能力依赖于能够用社会认可的方式来说话的知识和才能。从表演者的角度来说,表演要求表演者对观众承担展示自己达成交流方式的责任,而不仅仅是交流所指称的内容。从观众的角度来说,表演者的表述行为由此成为品评的对象,表述行为达成的方式、相关技巧以及表演者对交流能力的展示的有效性等,都将受到品评。此外通过对表达行为本身内在特质的现场享受,表演还可被显著的用于经验的升华。因此,表演会引起对表述行为的特别关注。<1>
在鲍曼这里,表演使民间文学具有了双向互动性,表演者除了向观众(听众)传达文本本身的具有的意义以外,还自觉或不自觉的加入了他所想要传达给观众(听众)的内容或思想;另外,观众也不是完全被动的接受表演者所表达的内容,他们会通过现场的反应、互动来影响表演者,从而最终影响表演效果。表演者会根据具体语境的不同而适时的调整表演,使之适应表演的语境。
国内学者对表演理论的接受较晚,在八十年代开始有学者开始关注,但是表演理论在国内真正成为一大热门理论而被众多的学者开始深入讨论和研究已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和本世纪初了。表演理论的代表作《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也与2008年才被杨利慧、安德明两人共同译成英文并被介绍到中国来,而在这之前,国内学者对表演理论的了解一直处于一种间接状态,因此影响到了国内学者对表演理论的恰当理解和应用。
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国内的许多学者已经开始使用表演理论来完善自己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上文提到的杨利慧、安德明便是成绩显著的两位,他们翻译了鲍曼的《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一书,将处于世界前沿的表演理论介绍到中国,同时,他们还应用表演理论进行研究。杨利慧2005年在《文学评论》上发表的《民间叙事的传承与表演》一文,就是“从‘表演’的视角出发,通过对两次兄妹婚神话表演事件的个案分析,展示了民间叙事的动态而复杂的传承、表演和文本化的过程,并指出这一过程往往受到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充满了传承与变异、延续与创造、传统与个人创造力的不断互动与协商”。<2>而万建中的《民间文学引论》一书中在论述民间文学的本体特征是也明显的受到了鲍曼的表演理论的影响,这一点从他的标题中就可以看出:“口头性:一种表演的模式”、“集体性:演说者与观众的互动”、“变异性:表演活动的不可复制”、“传承性:演说模式的相对稳定”,虽然万建中没有将表演或者展演列为第五大特征,而是依照钟敬文先生的体例表述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但是,我们也可以很容易看出,万建中已经不是完全对钟敬文先生理论的照搬了,而是应用了处于国际民俗学理论前沿的表演理论来阐释这四大特征,使民间文学特征论具有了新的内涵。同时,在文中万建中还引用了鲍曼对表演一词的定义来阐释自己的观点。<3>
二、表演与语境的关系
我认为,表演理论强调现场性、即时性和口头性,认为每个文本会因其表演环境的不同而不同,正如哲人所说:“人无法二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民间叙事文本也因其表演的现场性而使人无法找到两个完全一样的文本。而造成这样的原因正是民间叙事文本演述的即时性和现场性,这就涉及到了民俗学上的另一个学术命题——语境。
事实上,语境理论先于表演理论提出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表演理论。语境这一概念最早由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1923年的《原始语言中的意义问题》一文中提出来的。他认为话语和环境相互紧密的纠合在一起,语言环境对理解语言来说是必不可少。他区分出两类语境,一是“情景语境”,一是“文化语境”。“情景语境”指的是交际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它既包括书面语中的上下文,也包括口语中的前言后语,也称“语言性语境”;“文化语境”指的是交流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包括时间、地点、场合、话题、交际者的身份、地位、心理背景、文化背景、交际目的、交际方式、交际内容所涉及的对象以及各种与话语结构同时出现的非语言符号(如姿势、手势)等,又被称为“非语言性语境”。<4>而随后美国学者海默斯对此理论又进行了完善,海默斯认为“语境”由“话语的形式和内容”、“背景”、“参与者”、“目的”、“音调”、“交际工具”、“风格”和“互相作用的规范”等基本要素组成,这直接影响到鲍曼表演理论的形成。鲍曼自己曾经直接说过这样的话:“当海默斯到了宾大时,我就去听他的课——这改变了我的一生。”<5>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海默斯对鲍曼的影响之大。
语境即言语环境,它包括语言因素,也包括非语言因素。上下文、时间、空间、情景、对象、话语前提等与语词使用有关的都是语境因素。这样的语境成为影响表演的重要因素,当表演者处于不同的时间、空间之时,或者面对不同的情景、对象和话题时往往会有不同的表演,他会根据语境的不同来适时地调整他的表演,以切合当时的语境。且同一个故事文本由不同的表演人讲述也讲有可能出现不同的表演效果。“像所有的交流一样,口头表演是情境化的——其形式、功能和意义都根植于由文化所规定的背景或事件中,这些背景或事件为行动、阐释和评价确立了富有意义的语境。”<6>杨利慧在她的《民间叙事的传承与表演》<7>一文中提到了两个不同的表演人讲述同一个兄妹婚神话取得了不同的效果,具有创造力的神话讲述者能根据语境将神话的讲述适当地改变以符合人们的道德观信仰观乃至科学观、政治观。愿意承担责任向观众展示自己的叙事技巧和表演能力,而另一个讲述者则不具备这类的能力,也就无法成为一个合格的神话讲述者。
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遇到类似的情景,因为语境的不同导致故事讲述者对同一故事有着不同的演绎。如我们所熟知的“狼外婆”(或者说是老虎外婆)故事类型。狼外婆故事类型大概的故事内容为:姐弟两个去外婆家,途中迷路,路遇狼怪变化出来的外婆而误进狼窝,夜里,狼食弟时被姐姐发现,于是逃到树上躲避,逃过一劫。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类似的故事,但是狼外婆却被转换成了“容家婆”(音译)这样的一个根本不存在的怪物形象,大概是在我的家乡一直没有出现过虎或狼这类凶猛的动物吧,于是人们只好编造出一个不存在的怪物以吓唬小孩子。但是近年再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却明显的发现这个故事被加入了西方“小红帽”的故事情节,成为一个有趣的中西结合的故事。首先怪物变成了标准的狼外婆,再次姐姐在树上逃脱的情节也消失了,整个故事相对以前我所听到的简单了很多。究其原因,我认为是环境的改变导致了故事的演变。随着经济的发展,我的家乡与外界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并且,人们以知道外界的事多为荣,当人们从电视或书上等途径时知道国外也有类似的故事时,便将自己的故事与此连接起来,且讲述时也往往将外来故事插入本地故事中,当有人质疑是他们会以“书上就是这么说的”这样的言语强调自己的正确性。于是,本地故事便逐渐成为一个杂糅的故事文本。同时,由于环境的改变,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已经很少有夜晚乘凉树下的讲述这样一个表演环境了,从而导致许多故事讲述人都很少在公共场合讲述了,偶尔给子孙讲述也只是简单的讲情节表达清楚而已,已经缺少了很多表演的成分,这就导致了故事情节的缩短。
对语境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鲍曼表演理论存在的一个基础,语境理论对表演理论的影响不可谓不大。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它们是两种不同的理论范畴,不可相互混淆。表演理论强调的是民俗活动中的现场性、即使性,要求考虑表演者和观众的互动和相互影响,并形成对话而最终促成新的文本的形成。这个理论成为现今民俗学乃至人类学等各个领域研究时所经常采用的方法。
三、我对表演理论的几点看法
表演理论从出现以来在美国乃至世界民俗学界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许多民俗学人类学家通过表演理论重构民间文学文本,突破了单一的文字文本而寻找到了民间文学口头性基础上的多重意义。从而表演理论也成为20世纪民俗学人类学界出现的最为重要的理论之一,鲍曼最初发表的论文《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也在2001年被《美国人类学家》杂志评为20世纪的一百年间该杂志发表的最有影响的四篇文章之一。
但是,这并不是说表演理论就是完美的、无缺憾的了。相反,我认为表演理论在过于强调表演的同时忽略了文本的意义,下面我将就这点谈谈我自己的看法。首先,正如上文我所提到的,表演理论强调民间叙事文本的现场性和即时性,认为即使是同一个文本在不同的语境演述时呈现出的最终文本都是不完全相同的,因为我们事实上无法找到两个完全相同的民间叙事文本。这趋向了哲学性的思考,但是这也给民俗学工作者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乃至导致了文本的不可研究性。鲍曼认为:“表演要求表演者对观众承担展示自己达成交流方式的责任”,<8>因此,表演者的每个言语或动作往往都是具有丰富含义的,但是我们很清楚看,现场表演具有突发性、不可预测性和随意性,如在杨利慧的《民间叙事的传承与表演》一文中提到的两个神话讲述者,其中一个不具备向他人展示叙事技巧和表演能力的这位讲述者,事实上她的很多言语动作便不具备向观众展示意义的能力,而只是一些随意性的言语动作。如果研究时将表演者所有的动作、言语、观众的各种动作言语都考虑进去的话将会导致研究的极大困难。其次,我认为鲍曼过多的强调表演的重要性却忽略了文本本身具有的意义,这将影响研究最后的重点。而事实上,如果表演者讲述的是同一个故事文本,那么无论他在表演中对文本有什么样的现场补充或完善,他所演述的文本中心仍然是这个可以被记录的故事文本,这是不可被忽略的一点。而且,正如我们所知,我们现在研究所面临的文本常常是一些文献文本,即使是做田野研究的学者也不可避免的要用到一些文献文本,而这些文本往往都已经和它们以前生存的时间空间都失去了联系,“倘若硬要把一些文本话语系统拽回其原本生存的地域空间(很多情况下往往是不可能的),就会陷入一种不能自拔的阐释困境。”<9>实上,我认为鲍曼恰恰忽略了这点而强调了文本的不可记录性。
所以,我认为在关注民间口承文艺的表演性和叙述文本和叙述环境之间关系的同时,我们更需要注意的是民间文艺的文本原型。此处我所说的文本原型指的是民间文艺表演过程中不变或者说固定的核心的故事文本,是可以被文字文本所记录的部分。因为这样的文本原型常常是被反复吟唱,是记载一个民族或民间文化的最重要的载体。如果我们过于强调表演而忽略文本原型,那将导致民间文艺的不可研究性。特别是在田野调查中,如果过多的注意表演者的表演而忽略内容,很可能会导致田野调查的失败。所以,我认为,我们在学习表演理论的时候应该取长补短,应该将研究表演与研究文本结合起来,达到更好的研究效果。
参考文献:
[1]理查德·鲍曼著,杨利慧、安德明译: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 [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
[2]万建中:民间文学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2.
[3]杨利慧:民间叙事的传承与表演,文学评论[J]2005(2).
[4]陈平文:语境理论研究综述[J]语文学刊2007.1.
注释:
<1>理查德·鲍曼著,杨利慧、安德明译: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P12.
<2>杨利慧:民间叙事的传承与表演,文学评论[J] 2005(2).
<3>万建中:民间文学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2,P6.
<4>转引自陈平文:语境理论研究综述[J]语文学刊 2007.1.
<5>理查德·鲍曼著,杨利慧、安德明译: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 [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P227.
<6>贝弗莉·斯道杰 理查德·鲍曼著,杨利慧、安德明译:民俗表演的符号学[J]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P87.
<7>杨利慧:民间叙事的传承与表演,文学评论[J] 2005(2).
<8>理查德·鲍曼著,杨利慧、安德明译: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P12.
<9>万建中:民间文学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2,P331.
关键词:表演理论;理查德·鲍曼;语境;文本
“表演”理论由美国学者鲍曼提出,并影响了现代诸多人文学科,成为一个引用率极高的名词。中国学者表现民间叙事中具有现场性、口头性和即时性,认为展演可以作为民间文学继集体性、口头性、传承性和变异性之后的第五大特征。
一、有关表演理论
表演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美国民俗学界兴起的一种具有极大影响力的研究理论,代表人物是美国民俗学家、语言人类学家理查德·鲍曼。他所著的《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是与表演理论相关的著作中最富影响力的一部。
对于表演的含义,鲍曼在他的《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一书中多次提到,他认为,“表演是一种语言使用的形式,是一种言说的方式”
从根本上说,作为一种口头语言交流的模式,表演存在于表演者对观众承担展示自己交流能力的责任。这种交流能力依赖于能够用社会认可的方式来说话的知识和才能。从表演者的角度来说,表演要求表演者对观众承担展示自己达成交流方式的责任,而不仅仅是交流所指称的内容。从观众的角度来说,表演者的表述行为由此成为品评的对象,表述行为达成的方式、相关技巧以及表演者对交流能力的展示的有效性等,都将受到品评。此外通过对表达行为本身内在特质的现场享受,表演还可被显著的用于经验的升华。因此,表演会引起对表述行为的特别关注。<1>
在鲍曼这里,表演使民间文学具有了双向互动性,表演者除了向观众(听众)传达文本本身的具有的意义以外,还自觉或不自觉的加入了他所想要传达给观众(听众)的内容或思想;另外,观众也不是完全被动的接受表演者所表达的内容,他们会通过现场的反应、互动来影响表演者,从而最终影响表演效果。表演者会根据具体语境的不同而适时的调整表演,使之适应表演的语境。
国内学者对表演理论的接受较晚,在八十年代开始有学者开始关注,但是表演理论在国内真正成为一大热门理论而被众多的学者开始深入讨论和研究已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和本世纪初了。表演理论的代表作《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也与2008年才被杨利慧、安德明两人共同译成英文并被介绍到中国来,而在这之前,国内学者对表演理论的了解一直处于一种间接状态,因此影响到了国内学者对表演理论的恰当理解和应用。
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国内的许多学者已经开始使用表演理论来完善自己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上文提到的杨利慧、安德明便是成绩显著的两位,他们翻译了鲍曼的《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一书,将处于世界前沿的表演理论介绍到中国,同时,他们还应用表演理论进行研究。杨利慧2005年在《文学评论》上发表的《民间叙事的传承与表演》一文,就是“从‘表演’的视角出发,通过对两次兄妹婚神话表演事件的个案分析,展示了民间叙事的动态而复杂的传承、表演和文本化的过程,并指出这一过程往往受到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充满了传承与变异、延续与创造、传统与个人创造力的不断互动与协商”。<2>而万建中的《民间文学引论》一书中在论述民间文学的本体特征是也明显的受到了鲍曼的表演理论的影响,这一点从他的标题中就可以看出:“口头性:一种表演的模式”、“集体性:演说者与观众的互动”、“变异性:表演活动的不可复制”、“传承性:演说模式的相对稳定”,虽然万建中没有将表演或者展演列为第五大特征,而是依照钟敬文先生的体例表述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但是,我们也可以很容易看出,万建中已经不是完全对钟敬文先生理论的照搬了,而是应用了处于国际民俗学理论前沿的表演理论来阐释这四大特征,使民间文学特征论具有了新的内涵。同时,在文中万建中还引用了鲍曼对表演一词的定义来阐释自己的观点。<3>
二、表演与语境的关系
我认为,表演理论强调现场性、即时性和口头性,认为每个文本会因其表演环境的不同而不同,正如哲人所说:“人无法二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民间叙事文本也因其表演的现场性而使人无法找到两个完全一样的文本。而造成这样的原因正是民间叙事文本演述的即时性和现场性,这就涉及到了民俗学上的另一个学术命题——语境。
事实上,语境理论先于表演理论提出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表演理论。语境这一概念最早由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1923年的《原始语言中的意义问题》一文中提出来的。他认为话语和环境相互紧密的纠合在一起,语言环境对理解语言来说是必不可少。他区分出两类语境,一是“情景语境”,一是“文化语境”。“情景语境”指的是交际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它既包括书面语中的上下文,也包括口语中的前言后语,也称“语言性语境”;“文化语境”指的是交流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包括时间、地点、场合、话题、交际者的身份、地位、心理背景、文化背景、交际目的、交际方式、交际内容所涉及的对象以及各种与话语结构同时出现的非语言符号(如姿势、手势)等,又被称为“非语言性语境”。<4>而随后美国学者海默斯对此理论又进行了完善,海默斯认为“语境”由“话语的形式和内容”、“背景”、“参与者”、“目的”、“音调”、“交际工具”、“风格”和“互相作用的规范”等基本要素组成,这直接影响到鲍曼表演理论的形成。鲍曼自己曾经直接说过这样的话:“当海默斯到了宾大时,我就去听他的课——这改变了我的一生。”<5>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海默斯对鲍曼的影响之大。
语境即言语环境,它包括语言因素,也包括非语言因素。上下文、时间、空间、情景、对象、话语前提等与语词使用有关的都是语境因素。这样的语境成为影响表演的重要因素,当表演者处于不同的时间、空间之时,或者面对不同的情景、对象和话题时往往会有不同的表演,他会根据语境的不同来适时地调整他的表演,以切合当时的语境。且同一个故事文本由不同的表演人讲述也讲有可能出现不同的表演效果。“像所有的交流一样,口头表演是情境化的——其形式、功能和意义都根植于由文化所规定的背景或事件中,这些背景或事件为行动、阐释和评价确立了富有意义的语境。”<6>杨利慧在她的《民间叙事的传承与表演》<7>一文中提到了两个不同的表演人讲述同一个兄妹婚神话取得了不同的效果,具有创造力的神话讲述者能根据语境将神话的讲述适当地改变以符合人们的道德观信仰观乃至科学观、政治观。愿意承担责任向观众展示自己的叙事技巧和表演能力,而另一个讲述者则不具备这类的能力,也就无法成为一个合格的神话讲述者。
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遇到类似的情景,因为语境的不同导致故事讲述者对同一故事有着不同的演绎。如我们所熟知的“狼外婆”(或者说是老虎外婆)故事类型。狼外婆故事类型大概的故事内容为:姐弟两个去外婆家,途中迷路,路遇狼怪变化出来的外婆而误进狼窝,夜里,狼食弟时被姐姐发现,于是逃到树上躲避,逃过一劫。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类似的故事,但是狼外婆却被转换成了“容家婆”(音译)这样的一个根本不存在的怪物形象,大概是在我的家乡一直没有出现过虎或狼这类凶猛的动物吧,于是人们只好编造出一个不存在的怪物以吓唬小孩子。但是近年再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却明显的发现这个故事被加入了西方“小红帽”的故事情节,成为一个有趣的中西结合的故事。首先怪物变成了标准的狼外婆,再次姐姐在树上逃脱的情节也消失了,整个故事相对以前我所听到的简单了很多。究其原因,我认为是环境的改变导致了故事的演变。随着经济的发展,我的家乡与外界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并且,人们以知道外界的事多为荣,当人们从电视或书上等途径时知道国外也有类似的故事时,便将自己的故事与此连接起来,且讲述时也往往将外来故事插入本地故事中,当有人质疑是他们会以“书上就是这么说的”这样的言语强调自己的正确性。于是,本地故事便逐渐成为一个杂糅的故事文本。同时,由于环境的改变,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已经很少有夜晚乘凉树下的讲述这样一个表演环境了,从而导致许多故事讲述人都很少在公共场合讲述了,偶尔给子孙讲述也只是简单的讲情节表达清楚而已,已经缺少了很多表演的成分,这就导致了故事情节的缩短。
对语境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鲍曼表演理论存在的一个基础,语境理论对表演理论的影响不可谓不大。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它们是两种不同的理论范畴,不可相互混淆。表演理论强调的是民俗活动中的现场性、即使性,要求考虑表演者和观众的互动和相互影响,并形成对话而最终促成新的文本的形成。这个理论成为现今民俗学乃至人类学等各个领域研究时所经常采用的方法。
三、我对表演理论的几点看法
表演理论从出现以来在美国乃至世界民俗学界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许多民俗学人类学家通过表演理论重构民间文学文本,突破了单一的文字文本而寻找到了民间文学口头性基础上的多重意义。从而表演理论也成为20世纪民俗学人类学界出现的最为重要的理论之一,鲍曼最初发表的论文《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也在2001年被《美国人类学家》杂志评为20世纪的一百年间该杂志发表的最有影响的四篇文章之一。
但是,这并不是说表演理论就是完美的、无缺憾的了。相反,我认为表演理论在过于强调表演的同时忽略了文本的意义,下面我将就这点谈谈我自己的看法。首先,正如上文我所提到的,表演理论强调民间叙事文本的现场性和即时性,认为即使是同一个文本在不同的语境演述时呈现出的最终文本都是不完全相同的,因为我们事实上无法找到两个完全相同的民间叙事文本。这趋向了哲学性的思考,但是这也给民俗学工作者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乃至导致了文本的不可研究性。鲍曼认为:“表演要求表演者对观众承担展示自己达成交流方式的责任”,<8>因此,表演者的每个言语或动作往往都是具有丰富含义的,但是我们很清楚看,现场表演具有突发性、不可预测性和随意性,如在杨利慧的《民间叙事的传承与表演》一文中提到的两个神话讲述者,其中一个不具备向他人展示叙事技巧和表演能力的这位讲述者,事实上她的很多言语动作便不具备向观众展示意义的能力,而只是一些随意性的言语动作。如果研究时将表演者所有的动作、言语、观众的各种动作言语都考虑进去的话将会导致研究的极大困难。其次,我认为鲍曼过多的强调表演的重要性却忽略了文本本身具有的意义,这将影响研究最后的重点。而事实上,如果表演者讲述的是同一个故事文本,那么无论他在表演中对文本有什么样的现场补充或完善,他所演述的文本中心仍然是这个可以被记录的故事文本,这是不可被忽略的一点。而且,正如我们所知,我们现在研究所面临的文本常常是一些文献文本,即使是做田野研究的学者也不可避免的要用到一些文献文本,而这些文本往往都已经和它们以前生存的时间空间都失去了联系,“倘若硬要把一些文本话语系统拽回其原本生存的地域空间(很多情况下往往是不可能的),就会陷入一种不能自拔的阐释困境。”<9>实上,我认为鲍曼恰恰忽略了这点而强调了文本的不可记录性。
所以,我认为在关注民间口承文艺的表演性和叙述文本和叙述环境之间关系的同时,我们更需要注意的是民间文艺的文本原型。此处我所说的文本原型指的是民间文艺表演过程中不变或者说固定的核心的故事文本,是可以被文字文本所记录的部分。因为这样的文本原型常常是被反复吟唱,是记载一个民族或民间文化的最重要的载体。如果我们过于强调表演而忽略文本原型,那将导致民间文艺的不可研究性。特别是在田野调查中,如果过多的注意表演者的表演而忽略内容,很可能会导致田野调查的失败。所以,我认为,我们在学习表演理论的时候应该取长补短,应该将研究表演与研究文本结合起来,达到更好的研究效果。
参考文献:
[1]理查德·鲍曼著,杨利慧、安德明译: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 [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
[2]万建中:民间文学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2.
[3]杨利慧:民间叙事的传承与表演,文学评论[J]2005(2).
[4]陈平文:语境理论研究综述[J]语文学刊2007.1.
注释:
<1>理查德·鲍曼著,杨利慧、安德明译: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P12.
<2>杨利慧:民间叙事的传承与表演,文学评论[J] 2005(2).
<3>万建中:民间文学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2,P6.
<4>转引自陈平文:语境理论研究综述[J]语文学刊 2007.1.
<5>理查德·鲍曼著,杨利慧、安德明译: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 [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P227.
<6>贝弗莉·斯道杰 理查德·鲍曼著,杨利慧、安德明译:民俗表演的符号学[J]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P87.
<7>杨利慧:民间叙事的传承与表演,文学评论[J] 2005(2).
<8>理查德·鲍曼著,杨利慧、安德明译: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P12.
<9>万建中:民间文学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2,P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