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立新:舞台40年

来源 :老年博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uufhuh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久前,杨立新刚过完自己的60岁生日。60年间,他有近3/4的时间是在演戏,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一辈子就干了一件自己喜欢的事—做演员”。他是《茶馆》里的秦二爷、《龙须沟》里的程疯子、《天下第一楼》里的卢孟实、《雷雨》里的周朴园,也是《我爱我家》里的贾志国、《正阳门下》的杨书记等等。几乎每一个角色,都是观众心中的经典。
  在北京人艺,表演分三个等级:煎带鱼、酱肘子、炸酱面。食堂大师傅逢戏必看。他要是觉着谁的戏有味儿,那人在食堂吃饭时他会赠煎带鱼一盘;他要是觉着谁的戏有嚼头,一整个酱肘子,连皮带肉白送;他要是觉着谁的戏像菜码在饭下头,非得翻来覆去琢磨,他会亲自下厨,小灶,小碗儿干炸,冬天锅挑,夏天过水,将一碗炸酱面亲自端到那人的面前。
  作为人艺的台柱子之一,杨立新时常能享受到炸酱面的待遇。但追溯起来,他到人艺完全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1975年春天,为了躲避“上山下乡”,杨立新决定在北京找份工作,这才到人艺参加了考试。面试时,他读了报纸上的《西沙组歌》,又演了一段杨子荣的戏,就这样成了北京人艺的学员。最初的两年,学员们跟着老演员一起生活、学习、排戏,中间还穿插着学军、学农、学工,所以杨立新把打靶、平地、开车床等功夫都练出来了。
  每一個人艺的学员,都是从跑龙套干起。
  杨立新第一次登上舞台是在1977年初,人艺排话剧《万水千山》。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反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历史话剧。戏中,很多年轻演员演红军战士,扛着红旗从舞台这头跑到那头,来来回回要跑上好几趟。杨立新比较幸运,演一个国民党的地方联络员,和演国民党一师长的朱旭老师有段对手戏。“虽然只有两分钟,却觉得很自豪,而且也有了自信。”
  “北京人艺有句话:毕业就演主角是一大灾难。你没那能耐,站在台上会哆嗦,私心杂念太多,肩膀扛不起这大梁。”杨立新说,记忆中,他就经历过一次“小灾难”。
  1980年,人艺复排曹禺的经典剧目《日出》,老导演刁光覃有意锻炼剧院的中青年演员队伍,就安排老演员严敏求演陈白露,杨立新演方达生。严敏求年长杨立新20岁,两人却要演一对恋人,再加上对戏中讲到的股票、银行等都不是很懂,杨立新“完全失控,找不到办法,慌了”。
  幸运的是,人艺和人艺人“救”了他。他继续跑龙套,看别人排练,听别人分析剧本、谈角色。印象最深的一次,是看黄宗洛老师演《龙须沟》里一个卖酸梨的角色—他在排练厅门口弄了一堆泥,要进排练厅排戏了,先在泥上踩吧踩吧,才带着人物的感觉走进排练场。
  杨立新艺术生涯真正的开端是1985年在《小井胡同》中演小力笨,一个在店铺里打下手的小伙计。《小井胡同》排完,他问编剧李龙云觉得自己演得怎么样,李龙云答:“是我脑子里的那个人。”他信心大增。
  3年后,人艺开排《天下第一楼》。何冀平拿出剧本给大家读完后,杨立新一点没客气:“这大少爷就是给我写的。”于是他给导演夏淳写了个申请,说“我在宣南长大,从小是京评梆熏出来的”。院里从稳妥考虑,给他安排了B角,结果他一上场两句“杨延辉坐宫院自思自叹,想起了当年事好不惨然”,就得了个碰头彩。
  杨立新说,他就这样一步步被“推”到了舞台的中央。“为什么说是‘推’?随着创业那辈老艺术家90年代开始集体退出人艺舞台,我们这代人不得不共同面对一个特别难的事,就是必须得顶上去。”1999年复排《茶馆》,老观众一片“别排了,给我们留个好印象”之声,后来复排《天下第一楼》《雷雨》,每部剧也都面临这样的问题。不过杨立新这一代人艺演员依靠自己扎实的演出,最终赢得了观众的喝彩—“他们看着看着就接受了。”
  此后,《哗变》《北京大爷》《鸟人》,杨立新真正成了人艺舞台中央的人。等到话剧演员纷纷“下海”演影视剧时,杨立新也偶尔凑个热闹,演演电视剧和电影,比如《我爱我家》《正阳门下》等—很多人都是因为《我爱我家》里的贾志国而记住了他。
  近两年,除人艺经典剧目外,杨立新最受瞩目的戏要数和陈佩斯合作的《戏台》。故事讲述的是民国时期一个京剧戏班遭遇的一系列演出事故。他在剧中演一个卖包子的票友大嗓儿,在危难之际救了场。
  “演这个角色,京剧得会,评剧得会,我还在京剧里头嵌了半句河北梆子。”舞台上,大嗓儿京剧变评剧又变河北梆子的唱腔让观众笑得前仰后合,这种喜剧效果,都是杨立新的“发明”。他会这么多,完全是小时候耳濡目染的结果。“我从小住在珠市口煤市街,旁边就是华北戏院,常年演河北梆子—那会儿我看到台上的大花脸还往后躲呢。有这样的经历,演起大嗓儿来一点儿都不陌生。”
  尽管演了很多深入人心的角色,杨立新依然觉得“演戏是一件危险的事儿,只要不离开这个行业,时刻都如履薄冰”。
  “怎么克服这种心理呢?”记者问。
  “不停地审视自己。不会演戏先演戏,会演戏了再演人。”杨立新演戏不光是演,还爱琢磨戏中人。他演《雷雨》中的周朴园,就专门为周朴园写了人物小传。
  杨立新说,演戏要一遍遍地琢磨,“往人物心里钻,最后将他的心包裹在你的皮囊之下。你俨然是他,但又不是他,人物还是那个人物。这样人就立住了,戏也就对了”。
其他文献
1937年5月,《大公报》举行首届文艺奖评选活动,叶圣陶被聘为评委。评奖活动开始之前,时任《大公报》副刊主编浦江清召集评委会成员开会,讨论商议评审细则。  走进会场时,叶圣陶发现,在每位评委的席位前,都工工整整地摆放着各自的席位牌。在自己的席位牌上,除了“叶圣陶”三个大字外,后面的括号内赫然写着“著名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社会活动家”的头衔。由于会议马上就要开始,叶圣陶没有说话,在自己的席位上
期刊
俗话说,水火无情。甲骨文中火灾的“灾”字就是“屋内着火”的意思。因此,自古以来人们就非常重视防火之事。那么,老北京是如何防火的?  元明清各朝均有相关“防火”法规  古代虽然没有《消防法》,但《元史·刑法志》《大明律》和《大清律》中都颁布过有关“防火”的相应条款。《元史·刑法志》规定:“诸城郭之民,邻甲相保,门置水瓮,积水常盈。”“大风时作(有火灾),则传呼以徇(传播号令)于路。凡救火之具不备者,
期刊
我曾乘巴士在法国乡间旅行。  途中,乘坐的巴士要在一个小镇上停留十分钟。闲着没事儿,我便走进了附近的一家小餐馆。  餐馆十分整洁,陈列台上有浓汤、各色沙拉以及咖啡和美酒。我想尝尝法式浓汤,便向老板点了一道。  “不卖汤。”  “为什么?”我疑惑不解地问。  “请原谅。因为您是搭乘巴士的人,所以,我想您還是随便点个三明治吧。不瞒您说,为了熬这汤,我花去了好几个小时,它的味道是全法国最棒的。面对这么好
期刊
端午节,为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起源于先秦,是一个古老的节日。  端午时节,除了五彩缤纷的节日活动,饮食文化更是丰富多彩,最具代表性的则是粽子、菖蒲酒、雄黄酒、五毒饼和五毒菜。  早期,粽子是顺应季节变化和帮助季节运转的意思。我国北方地区的粽子基本都是甜味的,多以糯米,或者糯米加豆沙或红枣做馅,外包棕竹叶或芦苇叶,再用叶条或五色线捆扎,蒸煮之后,蘸白糖食用。江南地区不仅有白粽子和豆沙馅的甜粽子,还有
期刊
坦誠而真挚的自省,是对他人最温柔的提醒。  我们总是太过轻易地对别人提出建议甚至命令,那是因为,建议与命令比理解容易。我们总是在了解别人到底想去哪里之前,就急着为他们指路。我们总是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的地图对所有人都有用。可是,要知道啊,他们虽然和我们在此刻相遇,但接下来大家要去的,不一定是同一个地方。  所以,不如自省,因为我们最了解的人只有自己。而且,人类本来就具有趋同与从众心理,我们真诚的自省
期刊
相声是一种民间说唱曲艺,以“说、学、逗、唱”为艺术手段,有单口、对口、群口等多种表演形式,是扎根于民间、源于生活、又深受群众欢迎的艺术形式。  2017年是相声艺术家侯宝林100周年诞辰。谈及对相声发展的历史贡献时,相声爱好者们总把侯宝林尊为无可取代的大师。相声名家张寿臣曾有这样一句评价:“侯宝林是对相声有功的人。”  改进相声适应新形势  相声是一种以说笑话或滑稽问答引观众发笑的曲艺形式,有三大
期刊
在美国新泽西州北普兰菲尔德的圣丹斯小学,人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幅画面—一间宽敞的教室里摆满了烹饪和缝纫用品,一群小学生围着一位银丝如雪的老奶奶,提出各种问题:“奶奶,烤蛋糕时要放多少奶油?”“奶奶,该怎么区分左右衣袖呢?”每当此时,那位老奶奶总是微笑着耐心地回答孩子们的提问,还不时动手演示给孩子们看。教室里气氛和谐,就像一个大家庭。  这只是圣丹斯小学一堂普通的家政课,不过,开设这门课程的老师非常特
期刊
前段时间,我与一位“40后”的老先生交流,他感慨:“这个世界变了!”30年前,他在楼下的理发店剃头,每次最多1元钱;买一只电子手表,最少40元。但如今,他去楼下剪头发,理发师剪了没几下,就要收30元;而网购一只电子手表,却只要20元。有的东西越来越贵,有的东西却越来越便宜,这个世界真的让人看不懂了。  与此相似,今天,我们发现冰箱、空调、洗衣机、手机和汽车的价格越来越便宜;与此同时,听一场音乐会、
期刊
蘭花生于深林绝谷,清香幽远,所以人称幽兰。那种一茎一朵花者叫兰,一茎几朵花者叫蕙。画兰时,应以“清”字为要点。如果达到“清”的境界,便能纸上生香了。  画兰最难的是撇叶。起首两三笔还容易安排,等到要画成一丛,那就是大大的难事了,一不小心就画得好似乱蓬蓬的茅草一般。  画兰常以一花为主体,再用几撇叶子陪衬它。每撇叶子都要有临风飘动的风致,那才是最好的。如果要画成一丛一丛的,就应当画蕙。因为叶子多了就
期刊
明万历年间,福建华侨陈振龙将试种成功的番薯呈献给了巡撫金学曾。当地百姓感念金学曾推广番薯之德,特地在福州乌山立了“先薯祠”,以表彰其功德。  甘薯的功效  甘薯含大量黏蛋白,维生素C含量也很丰富,维生素A的含量与胡萝卜接近。常吃甘薯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减少皮下脂肪,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增肾阳,也有助于护肤美容。  甘薯经过蒸煮后,部分淀粉的性质发生变化,与生食相比膳食纤维可增加40%左右,能有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