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一历史教学初探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eau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福泉高一历史教学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在教学实践中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新课改;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方法
  2010年秋贵州省已经全面实施新课程,2011年是实施新课程的第二年,我也加入了这一行列。新课程改革对学生与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它既要求老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又要求学生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以达到学生在历史知识、能力、情感层次方面升华的目的。但是在新要求、新教材下,高中历史教学的环境却依然是旧的氛围。作为一名高一的历史教师,经过半学期的探索,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教学中存在的有关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1 当前高一历史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1 学生的历史专业基础知识薄弱。福泉的初中历史课虽然是按照国家标准开设的,但由于今年中考实行开卷考试,历史成绩只是作为参考成绩,对升学没有实际的影响。乡镇中学几乎平时从未正常上课,只是考前临时准备一下,所以学生的基础相对来说非常薄弱。如在新课前的讲解时,学生能清楚说出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的先后顺序者寥寥无几。在上新课时联系到一些相关历史知识时,学生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表情茫然。所以,高中历史教学中无疑在基础知识的补充上会占用大量时间,这样,一方面加重了高中教师的备课负担,另一方面也对新课程在重视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环节设计与实施方面造成了阻碍。
  1.2 专题学习带来的挑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结构上,采取了“模块+专题”的形式。高中新教材以历史专题(以往是高三二轮复习知识)的方式,把最具代表性的历史内容加以整合,体现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规律性和线索性,这样既可以避免与初中历史学习内容重复,又可以变换认识问题的角度,适当地提高历史学习的难度,并使抽象的理论与丰富的史实结合起来。但是,这种教材编排严重地脱离了现实情况,对师生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挑战。首先,专题讲授要求以教师自身丰富的业务知识作为支撑,原有的知识结构和体系储备不够,需要更新。与旧课本相比,新课本综合性、理论性比较强,而且增添了像《罗马法》这些连大学研究所都很少涉及的内容,所以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具有更丰富的文化知识底蕴。教师不仅要精通本学科的专业知识,还要通晓其他学科、门类的知识,既要有人文学科的素养,又要有必备的科学素养,以适应新课程的综合性和开放性。其次是要求学生在系统学习初中通史的知识基础之上开设专题。但作为我们的学生基本上不具备这种素质。
  1.3 教学时间不足。目前我校高一历史课时:每周三课时(超出课标要求一课时)。新教材在编写上没有充分考虑教学实际,从课时安排角度来看存在一定问题,教材往往将以前几节课的内容压缩到一节课上来。如必修一专题三“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节,包括了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国民革命、“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四个方面内容。以往需要用四到五课时,而现在要求一节课讲完,学生接受很困难,教师也很难按规定时间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历史基础薄弱,致使高中历史教学中需要补充大量的背景知识,就需要花时间,总觉得教学时间严重不足,教学进度跟不上,非常紧张。
  1.4 教学资源的欠缺。历史教学强调的是学生的资料收集能力、史料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解决问题。但是实际情况是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十分有限,整天安排满满的上课、自习、大量的作业等等,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所剩无几。
  2 教学实践中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
  针对目前的现状,我不断学习,加深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基础性、多样性和发展性原则、全面落实课程目标、改进教学方法、健全评价机制”,争取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新教学理念倡导的是——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以学定教、因材施教。研究的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掌握方法。为此我们的课堂学生是主体,学生要尊重教师,教师要相信、肯定、鼓励、赏识学生。人人都参与,有的提出问题,有的解决问题,有的修正补充,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平等融洽。充分利用新课程的内容标准,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进行,注重改进新情况、新特点下的教学方式。具体做法如下:
  2.1 备课时需注意的问题:①熟悉学生情况,钻研历史课程标准,挖掘、整合教材,充实教学内容。在授课之前,可通过翻阅初中教科书、个别谈话、集体做试卷等方法,弄清学生现有的历史知识掌握水平,了解学生新的学习需要,然后认真学习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深入钻研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的设计思路、课程的目标、课程的内容标准,做到心中有数。②注重线索的把握。历史学科领域,知识体系具有“完整性”、“系统性”、“逻辑性”等特点。在通史教学模式下,教学以时间为线索,便于学生记忆。在新课程中,模块是构成科目的基本单位。在专题教学模式下,知识的容量较以前大大提高,知识点支离破碎,学生不易掌握。这要求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线索的把握,从中找出内在的联系。一节课的线索、一个专题的线索、一个模块的线索,教师必须了然于心,做到心中有数,“形散神不散”。如在讲授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斗争专题时,我首先让学生了解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贯穿的两条主线:一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列强发动的一次次侵略战争,强加给清政府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把中国从一个完完整整的封建社会一步一步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是中华民族的抗争史。面对中华民族的危机,中国军民为维护国家主权,顽强抗击侵略并最终将侵略者赶出中国,中国重新获得独立。让学生抓住基本线索,赋以详细的内容即可。
  2.2 上课时: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充分开发、利用教学资源与手段,创设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落实教学三维目标。“教师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越来越成为一个顾问”,这是新课程改革下的必然发展趋势。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学生为教学主体,落实教学三维目标。
  2.2.1 适度发挥媒体或图像的功能,激发学生的历史想象,使学生“入境”,提高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历史内容生动具体,丰富多样,故事性强,趣味性足,知识面广,容易激发感情,激励意志;又因其内部都是真人真事,有血有肉,寓哲理于史实,寄智慧于真理,利于激思明理,获取人生启示。所以,在高一的历史教学中,要找准自身的定位,在教学中穿插趣味性、知识性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是目前较为方便实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在多媒体教学中,我们一是可以利用多媒体图、文、声、像并存的优点,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二是利用多媒体大容量的特点,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把包含不同教学要求的多种教学内容组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因材施教、分层提高在历史教学中真正得到实现。三是利用多媒体手段,按学习的知识基础水平把相关资料的预备知识及开阔视野所需的补充资料组成有机整体。   2.2.2 运用“探究性”的历史课堂教学理念,以问题为中心进行组织,按照“创设问题情境——提供科学依据——探求问题解决方法——得出科学结论”的程序进行,使学生与历史“神交”,“对话”,在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但要注意:①要从常规知识中提出值得探究思索的问题,问题要有一定的思维性,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历史的价值。②尽量使提出的问题所涉及的范围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③尽量使设计的问题有层次,有梯度,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让每一层次的学生都有了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如讲授“‘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时,我将为什么只有“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才是中国民主革命惟一的走向胜利的道路这个问题,分解为几个问题:第一,中国当时的国情具体如何?第二,城市武装起义道路是否行得通?第三,毛泽东走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道路探索是否成功?为什么?这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层推进,顺利解决了问题,也便利了学生的理解。不同层次的班级所设问题也体现明显的不同,要尽量做到因材施教。
  2.2.3 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于渔。教师不光立足于“教”,而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学”,不能仅满足学生“学会”,要引导学生“会学”,让学生从被动听讲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在每一节新课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让学生阅读“课前提示”,大体了解本节需重点掌握哪些内容;然后具体到每一目的内容让学生先自己学习(包括资料卡片、知识链接、学习思考等),并结合手边的资料,如《学海导航》、《历史地图册》等;最后让学生根据所阅读的内容回答后,教师再作适当补充。在教学中,凡涉及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分析评价这些理论性强的地方,我们关注的是学生怎样从材料中得出结论,对材料怎样进行整理和寻找。每上完一个专题后,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写出该专题的知识体系。
  以上是本人的一些粗浅认识,与同仁共勉。历史课改对每一位高中历史教师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但课改之路,任重道远。我将继续努力探索,让历史课堂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结语:本文提出的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希望与广大同仁共勉,以求促进高中历史学科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陕西师大出版社
其他文献
为贯彻“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理念,教师应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组织学生课堂讨论,优化课堂教学,切切实实提高教与学的质量。  1 合理组建学习小组,创设良好探究氛围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不能放任自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控制课堂气氛的能力。在组建学习小组时,以前后两座四人一组或同桌两人为一组。集体讨论、小组讨论和同桌讨论的作用各不相同,所适应的问题也不同。比如,我在教学“加
期刊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创新源于问题,问题推动发展。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也很精辟地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有效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呢?  1 为学生创造环境,让学敢于发问,乐于发问 
期刊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教育部颁发的“新课标”也把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放到了一个十分突出的位置,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比如要求初中学生三年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得少于260万字。而学生的阅读现状却令人担忧:如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课外阅读涉及的范围较小,课外阅读的习惯难以养成等。如何让学生爱上阅读也就成了语文老师的头等大事。
期刊
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是主体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但在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让人担忧。根据我们对农村初中数学课堂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现状调查,绝大多数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主体性发挥不够,甚至受到压抑。这种状况严重制约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国内外的许多教育实验表明:一切教育的影响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发展,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弄清影响农村初中学生主体性发
期刊
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曾说过:“对学生在严的同时切莫忘了爱,切莫有嫌弃后进生的想法,越是对后进的同学越应该同情,越是应该爱”。  2009年初春的一天,安静的办公室里,我的学生小勇扑通跪倒在他妈妈的面前,而且猛抽了自己几巴掌。我心里一揪,没想到这孩子会有这样的反应。小勇中考考的不好,自费上的高中,本来成绩就不好,更是违纪频繁。还被学校查到在宿舍吸烟,我无奈之下打电话让他母亲来学校了,没想到没说几句话他就
期刊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09页的例2及“做一做”,完成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①引导学生通过摆一摆、说一说和算一算等活动,理解质量相等的物体可以互相代换;②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③初步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
期刊
要想提高课堂效率,首先得让学生注意你的课,在此基础上才能深入到让学生学会,进而达到会学。如何让学生听你的课,我觉得教师必须把握好学生注意的规律。  1 什么是注意规律  所谓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共同特征,它与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难以分开。因而,任何知识的传授与学习,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受着注意规律的影响。所谓注意规律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可以把注意分
期刊
【摘要】爱国主义教育一直是中学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当前,中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更具突出的现实意义。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就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作深入探讨。  【关键词】高中地理;爱国主义思想  我国著名旅英钢琴家傅聪曾经在众多的中外记者面前义正词严地向全世界郑重声明:“我是新中国的儿子!我的家在北
期刊
【摘要】《新大纲》指出:“要承认学生学习数学的个别差异,用正面的方法发现和鼓励每一个学生的进步。”“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新课程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必然也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相应的变化,不同的教师教学不同课型的教学内容,其教学模式、方法应该有所差异,而不是简单的套用一种流行的教学模式。这就是教师所要具有的个
期刊
【摘要】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学生的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自然也得到大幅度的改善,那么,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新的课程改革背景的政治课堂,教学方法只是可被定义为教师培养学生的一种手段,学生懂得高效的学习方法和掌握对人生的认知规律才是政治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在政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本着“因材施教”的教学目标,对学生开展层次教学,通过对学生的差异化培养
期刊